第159章 上任“礼”(1 / 1)
给李知县等定陶县官员画完饼,吃了顿午饭,这套县班子团队表面上的态度,已经完全表示听命杨为先。
私底下,心里怎么想还有待考察。
但这些对杨为先暂时来说不重要,只要李知县等人最近不惹事、闹事就行。
此时,杨为先的精力更多还是放在曹县,只有先把曹县安稳住,才好插手定陶县。
有句话说的好,步子迈大,容易扯着蛋。
这个都没弄好,就搞另一个,最后只会鸡飞蛋打,啥都没捞着。
真到这地步,寻求恩师的帮助,那就丢死穿越者的脸。
杨为先都没脸回京城见永乐大帝,完全辜负人家的期望。
现在让李知县等人吃好饼,开开心心送走后,杨为先则要开始下一步,再次收拢一波曹县班子的心。
忙完中午的事后,杨为先没有立即开展曹县的工作,时机还不到,先缓一缓。
整个下午,杨为先、杨猛、张文三人,跟着皂班班头戴三在县衙闲逛起来。
名义上是闲逛了解县衙的布局设计,暗地里则是视察,让杨猛和张文悄悄记录些信息。
县衙的设计布局,之前只是了解个大概,现在这一观察,可不得了。
这小小一曹县官员办公区,就占地二十多亩地,数百间大大小小的房屋组成。
采取纵横中轴对称原则,县衙大门坐北朝南,处于纵中轴的最前端,左右两边就是各级官吏的办公点、宿舍。
这样的建筑规划,放到后世那就是四A级景区。
有这免费体验参观政府大院,杨为先肯定不愿放过。
游逛整个县衙,倒是有一个地方,让杨为先记忆犹新。
那就是自正堂往南出仪门,东边有个土地祠,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用处的地方,对官员进行廉政教化。
换个说法,就是人皮展览馆,威慑官员。
所以这个土地祠,可不要觉得是供奉土地爷的,而是给官员剥皮用的,一个县一个。
会搞这个如此令人胆寒的建筑,这就跟老朱有关,毕竟老朱对贪官污吏可是极其厌恶,所以要狠狠惩治。
设立这个剥皮场,来警告所有官员。
竟然威吓贪官污吏,那自然就鼓励其好好学习,这西边就建了一个萧曹庙。
不仅纪念西汉名相萧何、曹参,又能让官员学习萧曹的治国方略,一举两得。
看似一个简简单单的县衙,杨为先逛了一个下午,不亦乐乎。
他玩的开心,可有人就非常一言难尽,悲喜交集。
刘主簿、黄典史二人,自上午了解清楚杨为先背景实力,以及画的饼后,一整个下午,都没啥心思工作。
特别是刘主簿,内心喜忧参半,不知如何是好。
这喜,则是杨为先背景深厚,带着大饼而来,自己要是吃上一口,说不准就青云直上,一飞冲天。
这忧,则是人家刚来上任,自己就给使绊子,不听话,这是啪啪打人家脸,同时竞争对手又多,饼说不定就吃不到。
最终,由于内心纠结至极,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去找黄典史商议一番。
-----------------
晚宴,杨为先选在了老地方,上次刘主簿给他办接风宴的地方——来悦酒楼。
选在这,没有过多想法,只是觉得此地有个单独小院,清静,又熟悉。
傍晚时分,下了班之后,刘主簿等在县衙办公的人,迎着杨为先一同前去来悦酒楼。
到了小院,此时人已经坐的满满当当,曹县吴司丞等属官,戴三等三班六房的头头,二三十号人。
只要是曹县这地界,能说的上话的,都被叫来。
没资格的,像那些衙役、书吏等,就发点钱私底下去乐呵乐呵。
众人看到杨为先走进来,皆起身:“拜见县尊。”
“诸位辛苦了,都坐吧坐吧。”
说完,杨为先伸手示意了下,然后就带着刘主簿等人去屋内主桌。
当杨为先坐到主座上,众人才一一落座。
刘主簿和周教谕坐在了杨为先右手边(面对正门是左边),王巡检、黄典史则是左手边,四人是曹县的核心班子。
其他人,像赵驿丞、吴司丞等人就依次坐就好,一张大桌子围着坐下他们一帮属官。
戴三等三班六房的头头,就坐在外面院子的次桌,有杨东、杨云二人陪着。
坐下之后,刚吩咐完店老板准备上菜,刘主簿则悄悄的从怀中拿出一本子,递到杨为先面前,满脸笑意。
“下官也不知县尊喜欢什么,拉着同僚、乡亲父老一起合计了一下,准备了一点薄礼,贺县尊上任,还请县尊收下。”
看来这什么时候,只要换了新领导,都少不了送礼。
杨为先微笑着接过来,默默看了起来。
这份“贺礼”非常不错,很懂自己。
上面只写了三样东西,粮、银子、地。
这粮,是八百石麦,二百石米,一千石粟米。
银子则比较少,只有三百两。
地不是耕地,而是草地,专门种草料的地,达百亩。
总体价值不高,除去草地,也就不到一千两。
总价高不高不重要,重要的是粮和地是杨为先最缺的。
此时曹县百姓饥寒交迫,粮食短缺,饥民遍地,成百数千,正是考验杨为先的时候。
想解决这些饥民,把他们安置下来,老老实实种地,那只有先让其吃饱才行,不然怎么收拢民心。
曹县粮仓已没粮,那只有杨为先自己想办法。
自己想办法,求助朝廷,就别想了,有这方法,上任知县还有刘主簿等人就不会干坐着。
靠自己俸禄,亦或者家里出钱,更不现实。
哪有当官的,自己一直掏钱养百姓的。
自己都没养活好,还养活他们,可笑。
所以这一合计下来,刘主簿等人送来的贺礼,则是雪里送炭,及时雨,送到杨为先心坎上了。
礼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送对,送人家喜欢的。
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杨为先对手中的这份贺礼甚是喜欢,对刘主簿等曹县官员、乡亲父老的投怀送抱非常满意。
会挑时候,会挑礼,非常不错。
思考了片刻后,杨为先笑的非常灿烂,丝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把礼单折好,握在手心,对刘主簿等人拱手:
“诸位的心意,本县甚是感激。
这雪中送炭,本县莫不敢忘。
这日后诸位用心工作,该有的都会有。”
说完,没等众人回话,杨为先就把礼单拿给刘主簿。
“这里的东西都换成粮食,就先入了仓,过些时日本县有用。
本县会记得诸位的这一功,铭记于心。来,本县敬诸位一杯。”
言毕,杨为先把礼单塞到刘主簿袖子里,然后就直接端起酒杯起身,环顾众人。
刘主簿看到杨为先的反应,知道自己这没白准备,终于入了人家怀抱,微笑着收好礼单,跟着端起酒杯:
“来,我等敬县尊。”
“敬县尊。”
“饮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