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安排工作(1 / 1)
“这......”陆班一下子被难住了,不知该如何说。
“嗯?有何难度?”杨为先抬头看着他,微皱着眉头笑着。
“大人,主要是这水磨机用料大部分是铁,现如今水泥坊工匠人数有限,炼铁产量低,暂时只能维持生产,没有多余的进行实验测试。”
陆班有些紧张,生怕惹到杨为先的不满,连忙说出了原因。
“嗯......有难处就说,本官也是通情达理之人。”杨为先看到他慌张的样子,伸手安抚了下,微笑说道,
“王主事,按照工部规定,建筑所能否调用腾县工匠参与炼铁,生产水泥坊所用工具。”
王东闻言,点了点头:“回大人,可以,建筑所有权力调用腾县工匠。”
“好。”杨为先满意的微笑点头,“那就让郑知县把此地工匠信息拿来,陆老负责筛选二十位工匠协助炼铁,其待遇伙食和水泥坊工匠相同。”
“是,大人,下官这就去办。”二人拱手应下。
“不急,本官还有些想法。”
杨为先打断二人,看了眼手中的水泥坊每月花费钱粮,静静思考着。
过了一会,抬头说道:“加上新来的二十位铁匠,算下来每月就要消耗约二百七十石粮,银二两三钱。
若是折算成银,每月则差不多要八十两,每天则要近二十六两,在算上每天生产七万多斤水泥原料成本。
这百斤水泥总成本花费不到一钱银子,哪怕卖三钱出去,也是有人抢着买。”
“是,大人心算真乃神人也。”王东、陆班看到他算的数据这么精确,都被惊到了。
“好了,算术一道,本官还是有些心得的。”杨为先淡淡说了句,“水泥坊日后经营,本官会让专人负责,你们二人做好监督、生产的事就好。
有些话,说在前头,皇上让吾等负责建筑所一事,可不单单是为了建造朝廷各项工程。
这日后赚钱,增加国库、工部税库,可也不是小事。
所以这水泥成本、售卖定价,你们知道的就烂在肚子里,除了皇上询问,谁都不能说。
不然若是让那些商人了,水泥坊生意就不好做了。
到时要是库的银子少了,你们可都脱不了责任。”
“那大人......”王东犹豫了下,想了想说道,“这朝廷修河工程,是不是也要花钱买水泥吗,价格也跟民间相同?”
杨为先闻言,气笑了,看来古人还是对这国企分不太清,咳了咳后解释道:“肯定是要花钱买的,不然水泥坊如何运转,如何盈利。
只能说购买时,其价格会相比民间便宜。
建筑所虽然是下设工部,可和工部柴炭司、织染所有很大区别。
吾可以说是朝廷下辖商社,是用来赚钱的,由经商之人管理经营,朝廷监督。
本官称之为国有企业,此是大明第一家。
未来能走向何方,吾等三人至关重要,都要多多上心。”
“是,下官谨遵教诲。”
二人连忙拱手应下,脸色沉重,明白建筑所的重要性,隐隐看到未来自己的路。
“明白就好,这事是皇上、阁老们都重视的,吾等不可怠慢。”杨为先微笑点了点头,缓解气氛,
“等水泥批量生产后,可给水泥坊全体人员提高些补助,把成本控制在一钱五分内。
这具体的制定规划,晚点本官会安排人来负责,到时则麻烦你们二人从旁协助。
水泥坊前期经费,本官把明后两年部分产量提前售卖了,筹划到两千两白银。
过几日就会运来,到时你们二人接收下,一同来的也有水泥坊经营之人。”
二人听到银子,双眼放光,被惊的张大了嘴巴:“大大......大人,你这也太厉害,两千银子,这水泥坊一年都用不完。”
“这点银子都是小事,等水泥坊做好,赚的比这多不知道多少。”杨为先没好气笑了笑,“不然你们以为皇上和阁老们为何重视水泥坊,为何让本官来负责了。
你们好好做好本职工作,该有的补助也都少不了,届时上面看到你们的新款辛勤工作,入京也不会太晚。”
“是是是,下官一定好好干,谨遵大人之命。”二人激动的满脸笑意,拱手恭敬行着礼。
“嗯.......话不多说了,该忙啥忙啥。本官去见见郑知县,有些事要聊聊。”
说完,便起身,吩咐了下二人,随后便各自忙去。
离开水泥坊后,杨为先来到腾县与郑敏交谈了下,说了说工匠、徭役工人一事,顺便画个大饼,日后可以给腾县增加多少税收,给他提供多少政绩等等。
交代好腾县一事,便放心的直接回去了曹县。
有着王东、陆班两位专业人士负责水泥坊,他也不必事事都要盯着。
而且如今的关键是生产效率的问题,只要效率提高,成本下降,才能做大做强。
可这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没有工业基础的情况下,挖矿、碎矿、烧制等,都是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也只能一步步走。
也就如今的矿不需要花费太多钱,税率三十税二,是一种实物税,这是对开铁、煤、铜矿等的要求。
对水泥坊来说,开矿是不收税的,因为其所用原料都是不值钱的东西。
谁没事要一堆石灰、粘土、石膏这些。
虽说会使用煤炭、铁渣,但这也是少部分,只是生产用料,不是出产品。
所以朝廷对水泥坊定的税,则是只征收商品税,售卖出去的时候,征收三十税一。
若行商之人购买后,再进行售卖,也是按照此税率。
定下这样的税法,跟杨为先提出的基建计划有关。
朝廷为了增加税银,把原本不值钱的废土废石变成白花花的银子,这谁能拒绝。
而且这不光能收到税银,还能用水泥改造城池、道路、河堤,大搞建设,更不能拒绝。
这水泥要是大量生产,成本低廉,糯米石灰浆就能少用,那糯米的消耗就会降低。
糯米用的少了,那这就会多出不少粮食,就能让更多的人不会挨饿。
小小一水泥,就可以带动一整条产业链。
基建,是发展经济的一条重要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