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束水攻沙,整治黄河排水系统(1 / 1)

加入書籤

“相公,你是怎么想到这预订报纸的方法?”

“还是相公厉害,这方法太好了,虽说预订打折少赚些,可能马上回笼资金。”

“不止能回笼资金,这还提前准备产量。”

“真是一举两得。”

刘筱婉、王可馨二女,听完杨为先介绍卖报的方法,顿时激动的不得了,又一次学到新的商业方法。

杨为先见状,微笑摇了摇头:“其实这方法,咱家其他生意都有用,你们要不是被事情烦到,好好想想也能用到卖报上。

好了,现在这方法有了,你们让人出去通知,这第一期就不要增加太多产量了。

还有广告也可以开始准备了,现在报纸销量这么好,会有不少人有想法的。”

“嗯嗯,多谢相公建议。”

二女点头应下后,突然朝杨为先袭击过去。

“哎呀,你们敢偷袭,看相公我晚上怎么收拾你们。”

“婉儿和妹妹今晚等你哦!”

“嘻嘻。”

二女做完坏事后就直接跑路了。

看着跑路的二女,杨为先笑了笑擦下脸上的红印,随后满脸笑意离开此地。

报纸,这东西其实很早就已经出现过。

算起来,自从汉朝开始,就有官方出版的报,称为邸报、公报、朝报。

但这,基本上都是用于宣传朝廷政事、法律等官方性质的内容。

而这样不接地气的邸报,对普通老百姓和穷苦读书人来说,真心用处不大。

哪怕对一些商人来说,也是可有可无。

而且不仅贵,每期时间也不固定。

这样一看,对这样的报感兴趣的人就更少了。

所以,此时在杨为先指导下,开办的知行报社就完全不一样了。

每一期报纸的内容都是贴近生活,与老百姓相关,再加上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一下子就让不少人产生了兴趣。

同时价格也算便宜,五天一期才十文钱,若是预订一个月六期,还能打八折。

这算下来,一天两文钱都不用。

哪怕是离曹州远的地方,每天花个三五文钱也够。

如此亲民价格,对在府州县城生活的老百姓来说,完全不是什么压力。

成千上万的百姓,都把每一期报纸当成了一种娱乐项目。

有些花花公子还玩出了花样,还专门买份报纸让青楼姑娘念着听解闷。

可以说一份报纸,让知行报社和曹县在中原地区爆火了起来。

加上还有不少行商和游历的读书人帮忙宣传,整个报社上下连轴转了起来,除了节日,根本没啥休息时间。

不算知行报社太和县分社,光在曹县这个主社每期都能卖出三万份。

若是再算上一些稍远地区印刷的盗版,七八万份都算是少的。

按一份报纸有十人看,整个大明可以说有百万人每天都在关注知行报社。

最主要是,百万人关注只是开始,每期人数还在逐渐上升。

有如此覆盖面广且受众稳定,这自然每期报纸上黄金广告位和普通广告位的价格都在高速上涨。

黄金广告位从一开始的一两银子,一个月内上涨到了十两银子。

普通广告位从一钱银子涨到了一两五钱。

知行报社,每期光靠四个黄金广告位和八个普通广告位,就能赚到五十多两银子。

一个月六期,那就是几百两的利润。

而这只是刚开始。

随着更多商人感受到打广告的好处,广告位的价格也只会水涨船高。

-----------------

很快,时间来到六月。

此时赵王河疏通工程也已经完工,打通了洛阳府到济宁府之间的水路运输。

有这样一条大河从曹州穿过,河边两岸无数良田开垦了出来,成百上千百姓挖着河渠,引水灌溉,排水防洪。

身为此地父母官的杨为先,自然也闲不下来。

从此时开始,他是真的体会到了大明的官员有多累。

可能别人没有这么累,但他是真的累到都准备躺平了。

今天不是去看河渠挖得怎样,明天就是去看滕县水泥坊情况。

这还不算完,朝廷安排了工部尚书宋礼疏通黄河河道一事,他也要参与。

调动水泥坊水泥,协助组织民夫加固堤坝、闸口。

美名其曰的就是他所管的曹州身处黄河地带,同时还是黄泛重灾区,再加上又兼任建筑所监官,此事他不参与,谁参与。

话说,参与就参与吧,多给身上加些担子也行,辛苦些也不是不行。

可挂这么多头衔,连俸禄都不加,只能拿个知州的俸禄。

更别说连补贴都没。

大明的官员,太惨了。

六月二十。

这天一大早,杨为先刚在县衙开完大会,安排好工作,就马不停蹄的赶往兰考县。

一刻都不敢停留,赶到地方时,刚好吃晌午饭。

这个时候肯定不能自己花钱,该蹭饭就得蹭饭。

让衙役领着,直接去面见了工部尚书宋礼和礼部尚书金纯。

见了面后,三人也都没客气,聊了几句便落座,三下五除二解决午饭后,便聊起了正事。

宋礼摸着胡须,一脸笑意道:“小兴啊,前些日子你所说的束水攻沙清理黄河河道泥沙一法,老夫与老金商讨后派人测试了下,此法甚是有用。

老夫二人也上奏告诉了皇上,对此,皇上已经同意重新整治黄河排水系统。

只是皇上说,国库也有些紧张,能拨钱粮有限。”

金纯这时也跟着附和道:“老宋说的没错,小兴啊,皇上给吾二人说了个建议,说是你对此应该有办法解决,不知你......”

好家伙,杨为先直呼好家伙,此时看着二人的微笑的表情甚是吓人。

这永乐大帝忒坏了,褥羊毛也没这样褥的,哪有忒着不放的道理。

这要是不强硬对抗,以后说不准还变本加厉了。

对此,杨为先直接摊手露出无奈的表情:“宋老,金老,您们说笑了,小子哪有那么大的能力解决这么大工程所消耗的钱粮。

再说这一时半会儿,小子也搞不定啊。

而且这整治黄河排水系统,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要不朝廷拨多少钱粮,吾等就修多长?”

宋礼闻言,摇了摇头:“不行啊,皇上说了,这事不能等,要让吾等给个确定的日子。

皇上说了,你小子肯定是有办法的。”

金纯拍了拍杨为先:“对,小兴啊,你好好想想先。”

见状,杨为先连忙摆出求饶手势:“别啊,宋老,金老,您们可得帮小子说说情。

这事情太大了,小子实在一时半会儿没办法。

今年小子肯定是想不着办法帮忙了,过些年可能会有好的主意。

再不行,小子只能勒紧裤腰带,拿些家底赞助了,千八百两挤一挤也能有。”

“嗯......”宋礼微笑点了点头,“说好了啊,千两银子要到位,解决钱粮的主意可得抓紧了,明年就等你了。”

这......上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