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叛军势大,如之奈何?(1 / 1)

加入書籤

朱允熥、傅友德、常升等人领兵20000,浩浩荡荡开赴云南。

这一次,前往云南平叛,对于傅友德来说,那是故地重游。

云南这个地方,颖国公傅友德熟悉。

那可是他和蓝玉等人,领着大军一尺一寸硬生生打下来的领土。

而常升和朱允熥则相对陌生很多。

朱元璋这一次也是下了极大的决心,给予了很多的便利条件。

遇到不决之事,可以凭借上皇宝剑便宜行事。

这可是特权,而且是生杀特权。

朱元璋此举,主要是在监视傅友德等人。

一起前往的还有太监王忠。

这是朱元璋特意安排的,说是保护陪伴朱允熥,其实更多的是监视战场上的一举一动。

这些朱允熥都明白,一路上朱允熥都表现得很是自然。

本来朱允熥就是皇太孙,身份尊贵,行得正坐得端。

此去云南,不过是为爷爷立功,为大明建业。

傅友德等人也非常高兴,离开了大明京师,前往云南。那日子确实要滋润不少。

一行人,浩浩荡荡,急行军,本来需要20多天的行程,傅友德愣是一路急行,压缩到了12天,便到达了云南。

此时,西平候沐春正与叛军酣战。

傅友德等人的援军来到之后,沐春急忙领着一众云南的官员来见朱允熥。

“微臣沐春,叩见皇太孙殿下!”

沐春急忙躬身施礼。

朱允熥冷眼观看,只见沐春生的气宇轩昂,仪表堂堂,但是面容憔悴,一脸的愁容,眼窝深陷。

这是为大明操碎了心,平定叛乱最是费神!

“起来吧,西平候,不必拘谨。”

朱允熥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

“微臣叩谢皇太孙殿下。”

沐春颔首后站了起来。

沐春虽然是西平侯,但是身份和朱允熥那是没法比。

朱允熥可是未来的大明储君,身份极其尊贵。

此时的沐春尽管年长一些,但是按照辈分来算,沐春其实是和朱允熥属于同辈。

沐春的爹沐英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所以沐春乃是朱元璋的义孙,而朱允熥则是朱元璋的嫡孙。

此时,他们沐春和朱允熥倒是很能合得来,甚至是一见如故。

“西平候,最近孤都听说了,你打仗很是骁勇。”

“爷爷和孤都很欣慰,大明有你这样的悍将,无忧矣!”

朱允熥语气很是温和,但是温和中带着一丝欣慰的表情。

沐春急忙叩首,“微臣沐春多谢皇太孙殿下嘉奖!”

“微臣惭愧,刚刚继任西平候不久,云南就军心不稳,导致发生了叛乱。”

“微臣有愧于陛下,有愧于皇太孙殿下!”

沐春的神情开始紧张起来,用眼角的余光看着朱允熥。

此时沐春的额头上已经涌现出了些许的汗珠。

今天陪朱允熥来的这两位,他都认识,一个是大名鼎鼎的颖国公傅友德,另一个则是开国公常升。

尤其是傅友德,之前跟随沐英一起平定云南,一战而立下大功。

傅友德、常升急忙侧身看向朱允熥。

只见朱允熥不慌不忙,上前一步,把沐春搀扶起来,低声呢喃道:

“您我可是兄弟。”

“你爹沐英可是我爷爷的义子!”

“这层关系,孤怎么会忘?”

沐春深受感动,甚感欣慰。

“微臣沐春不敢高攀,多谢皇太孙殿下惦记。”

“微臣谨记皇太孙教诲,一定会尽快剿灭叛乱。”

沐春微微抬起了头,态度就很是坚决,果敢。

“颖国公、开国公,我们去里面详谈?”

朱允熥侧身回头看向傅友德、常升,低声说道。

“是,皇太孙殿下。”

两人急忙答应下来,跟随在朱允熥身后。

来到大帐之后,分宾主落座。

朱允熥坐在主位上,颖国公傅友德在上座,开国公常升则次之。

沐春则是在下座相陪。

“西平候,详细说说这里的情况,让两位国公都听一听。”

朱允熥戏谑道。

“是,皇太孙殿下。”

沐春急忙答应下来,“从我继任西平候以来,云南就不太平。”

“前些时日,我刚跟陛下索要30万百姓,迁到云南来,想促进这里的发展。”

“本意是好的,想让京师的百姓过来,帮助云南的百姓把日子过好。”

“由于交流障碍等原因,本地居民和迁居过来的百姓,并不投机。”

“于是,一些投机分子,从中作梗,利用这个条件,开始兴风作浪,发动了叛变。”

“微臣正在竭力平叛,只是微臣才疏学浅,直到今日还没有完全平定,还劳驾皇太孙与两位国公前来,沐春惭愧。”

沐春说着,一脸羞愧之色。

朱允熥拿起桌子上的水杯,抿了一口,抬头说道:

“西平候,别人不知道,孤很清楚。”

“你们父子世代忠臣,乃大明的开国元勋。”

“都为大明立下了盖世奇功。”

“这一次的叛乱,不怪你,只怪有小人从中作梗,孤都知道,你放心。”

“孤此次前来就是帮你解决问题的,你不用担心,有孤在。”

朱允熥气定神闲,此时显得极其睿智。

沐春大吃一惊,如今的皇太孙才多大啊,怎么会显得如此沉稳?

尽管此时洪武二十五年快过去了,满打满算,也就15岁。

此时的皇太孙真的不像是一个15岁的孩子,举手投足之间,沉着冷静,颇有前太子朱标的韵味。

这一刻,沐春终于明白,为啥陛下令朱允熥前来了。

皇太孙果然不是凡人,有胆有识,颇有一番见识。

沐春急忙躬身施礼,呢喃道:

“微臣多谢皇太孙殿下。”

“殿下亲自驾临云南,云南蓬荜生辉,官员和百姓们都如同吃了定心丸一般。”

“微臣坚信,叛乱很快就能平定。”

此时的沐春,眼神中满是崇敬之色。

没有想到这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孩子,竟然会有如此气魄。

将来朱允熥登上大宝,一定是大明之福,百姓之福!

其实,吃惊的不仅仅只有沐春。

颖国公傅友德也是吃惊不小。

之前他一直也是把朱允熥当孩子看的。

没有想到此时此景,朱允熥这一番言论,切中要害,而且有理有据,颇有一番城府。

这次自己真的没有白来,和皇太孙处理好关系,将来,荣华富贵,封妻荫子,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傅友德想着想着,口水都开始顺着嘴角缓缓流了下来。

朱允熥佯装没有看见,内心一阵好笑。

你们都以为孤是纸糊的,以后孤高明的地方多大是,一定要让你们开一开眼界。

此时的开国公常升也是吃惊不已,已经完全愣神,呆若木鸡。

常升没有想到,刚才这一番言论会出自朱允熥之口。

这一番虎狼之词,没有点社会阅历,根本不可能有如此觉悟!

外甥朱允熥藏得够深啊,在宫内一直唯唯诺诺,刚出了宫,瞬间变样了。

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世道中生存下去。

也才能真正的掌控朝局,这个偌大的大明帝国,绝非庸才能掌控的。

应该为皇太孙高兴,应该为皇太孙鼓掌,自己的外甥,出息了!

这一刻,常升的双腿都开始颤抖,眼角处沁出些许泪珠来。

这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激动的,欣慰的泪水。

朱允熥观察半天,脸上挂着些许笑容,从眼角处半露出来。

“西平候,你放心,孤到了云南,平定叛乱根本不是问题。”

“孤相信,如今云南有西平侯,颖国公以及孤的舅舅开国公坐镇,所有的叛乱,都是可以轻松平定的。”

朱允熥拿起了桌子上的惊堂木,两只手把玩着,目不转睛。

大帐内的将领们都很惊讶,皇太孙朱允熥沉稳、冷静,把云南的叛乱描述成轻松平定。

如此心态,一看便知,是做大事的。

朱允熥当然是要做大事,将来是要继承大明皇位的。

“是,殿下,我们全听殿下指挥!”

众人急忙颔首,一脸真诚地看着朱允熥。

朱允熥眼神看向颖国公傅友德,幽幽说道:

“军中命令必须归于一人,孤只是文官而已。”

“孤提议,平定云南的叛乱,由颖国公来指挥,不知道诸位可有意见?”

哗......

大帐内瞬间安静了下来,即便是掉跟针,也能清晰地听见。

众人面面相觑,没有想到皇太孙的第一句关于平叛的话,竟然是提议让颖国公全权指挥。

当然,大帐内的众人很清楚。

大帐内,如果论资格,论阅历,论经验,颖国公傅友德当仁不让!

曾经沐春的爹沐英也是跟随颖国公傅友德一起平叛。

那时,傅友德就是主帅。

让傅友德扺掌帅印,理所当然。

“臣常升赞成。”开国公常升急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愣了半天的暮春,脸色变化极大,只是片刻之间,朱允熥的一句话,平定云南的总指挥就变成了颖国公傅友德。

到了此时,沐春也不能再多说什么。

朱允熥此话,不仅仅代表的是他自己,而是代表陛下的意思。

“臣沐春,接受皇太孙殿下的建议,愿意交出兵权,让颖国公全权指挥!”

“颖国公是大明的战神,有他坐镇,平定云南之乱,指日可待。”

沐春无奈之下,只能喃喃说道。

尽管沐春心里不愿意,但是沐春的嘴上还是一阵恭维。

“末将附议...”

“末将也附议...”

“......”

众将领此时一起拱手附议。

朱允熥点了点头,非常满意。

面前的这些大将,果然都非常懂事,自己的一个提议,瞬间就得到了拥护。

“既然如此,颖国公,孤把位置让给你,接下来,这里是你的舞台。”

“来,各位将军,给颖国公鼓掌,有请颖国公闪亮登场!”

朱允熥缓缓站了起来,冲颖国公使了个眼色。

颖国公傅友德脸瞬间就红了,尽管自己功劳很大。

但是,傅友德明白,自己只是一个臣子。

无论功劳多大,始终是臣。

而自己面前的朱允熥是大明的皇太孙,是大明的储君。

傅友德急忙躬身施礼:

“殿下,微臣惭愧。”

“如今,微臣已经年近70岁,确实是能力有限,还请殿下亲自指挥。”

傅友德有点忐忑,不敢轻易表现出自己的野心来。

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过几年之后,自己和自己的全家都得指望朱允熥,所以必须收敛自己的锋芒。

此时的傅友德脸上诚意满满,朱允熥虽然年幼,但不像是不学无术之辈,反而是腹中有韬略。

朱允熥很欣慰,颖国公傅友德并没有居功自傲,反而是非常谨慎。

这样才能长久!

爷爷朱元璋一直都是嗜杀成性,越是彪悍,越是粗野,越是死得快!

朱允熥微微一笑,打破了尴尬的氛围,缓缓走了下来。

“颖国公,不必拘谨。”

“来之前爷爷已经交代过,你是主将,而且爷爷还赐予你上皇宝剑。”

“你放心去干,放手去干,孤此次前来,不是要喧宾夺主,而是过来学习经验的。”

朱允熥说着,上前拉着颖国公傅友德,往主位走去。

颖国公傅友德脸上闪现出一丝淡淡的微笑,很是欣慰。

“既然如此,皇太孙殿下,微臣僭越了。”

颖国公急忙躬身施礼。

“快坐下吧,颖国公。”朱允熥摆了摆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殿下,您请先坐。”傅友德急忙搬了一个板凳,放在旁边,躬身说道。

“好,那孤就不客气了。”朱允熥说着,坐了下来。

傅友德这才缓缓坐了下来,把上皇宝剑放在了桌上。

众将领瞬间骇然...

竟然还带着上皇宝剑,可见陛下的决心与毅力。

这一战必须打胜,而且是必须尽快平定判定。

否则不会令傅友德这样的悍将来云南平叛。

“西平候,你先说下目前的情况。”

“叛军和我们的实力对比,还有叛军如今在哪里?”

颖国公傅友德抬头看着西平候沐春,一脸淡定地问道。

西平候沐春,瞬间不淡定了。

之前只是听爹爹说起过颖国公脾气暴躁,今日一见,与爹爹说的不一样啊。

“是,颖国公。”

西平候沐春答应下来,拱手继续说道:

“我与叛军大战了一段时间,这次的叛军确实很厉害。”

“进展不太顺利,如今的叛军势头很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