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圣旨到,老朱急令回京(1 / 1)
官军们此时士气高涨,一个个举起了手中的武器,怒吼着,冲向了叛军。
此时,叛军的副将还蒙在鼓里。
直到现在,他也没有搞清楚,这些官军是怎么知道他的计划的?
难道他的内部出现了问题,有官军的内线?
除了这个解释之外,根本就解释不通。
难道官军真的是靠内线才知道这些叛军的情报?
笑话!
他们太小看傅友德等人了,如果傅友德只有这些本领,之前平定云南之时,老朱就不会任命他为主将了。
原来傅友德一直都懂得围三缺一的战略战术。
在围困丛林之初,傅友德做了很多工作,仔细地调查过地形。
后果确定,这些叛军已经被牢牢围困,根本冲不出来。
这一刻,傅友德明白,不能把这些叛军逼急了,可以给他松一口气,这才令人围拢了两边,却故意松开了一个口子,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待着叛军们。
这些叛军果然中间,基本按照傅友德的策略进行,很快就进入了傅友德的埋伏圈。
其实傅友德主要的兵力都是在东边等着叛军们了,早就部署好了。
日夜派人站岗放哨,一直巡逻,从副将等人即将冲出丛林的那一刻,傅友德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急忙部署,这才把这些叛军围困在中间。
只是,傅友德的这些操作,这些叛军哪里会知道?
傅友德也不会让他们得知,这可是最高的军事机密。
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当然是知道的太晚了,已经来不及了。
此时,叛军们已经被团团围住,没有一丝逃跑的机会了。
“兄弟们,给我冲!”
傅友德高举大刀,直接下达了总攻命令。
官军们在傅友德、常升、沐春等人的领导下,直接向叛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这一次,叛军们再也没有一丝机会!
仅仅半个多时辰,所有的叛军全都被清理干净,当然也包括他们的那个副将。
所有的叛军死伤殆尽,除了个别老弱病残没有来得及出来,还躲在丛林里的叛军,其他的都被斩杀!
该!
活该!
这些叛军本来就该死!
傅友德想着,来到朱允熥面前,微笑着看向朱允熥:
“殿下,叛军已经基本被剿灭了,咱们可以择日回京了。”
傅友德此时才算长出了一口气,漫天的云彩终于要散了。
太难了,这一路走来,与叛军们斗智斗勇,真的没少费心思。
尤其是暗道之中,竟然让殿下身陷危险之中,都把傅友德吓坏了。
殿下如果有个三长两短,他傅友德即便是有10个脑袋,也不够朱重八砍的。
重八其他的不说,反正那是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之中首屈一指的存在。
历朝历代,无论昏君暴君,论砍人,老朱说第二名,其他的皇帝最多只能说第三。
老朱在诛杀功臣方面,那是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功法,技术娴熟,精力充沛,小心谨慎。
宁可错杀一万功臣,不能留下一丁点的威胁!
老朱这辈子,其实挺难的。
年轻的时候为了活下去,不得已起兵,最终靠着开局一个碗,竟然打下了整个天下。
接下来,功臣悍将无数,很多不听指挥!
好不容易摆平了一波,马皇后突然薨逝。
老朱刚刚平复好情绪,懿文太子又突然离他而去,留下了这个偌大的帝国,竟然后继无人。
如今朱允熥总算是不负众望,老朱必须为他继续铺路。
只要是敢阻挡朱允熥的,老朱的屠刀绝对不会收手。
这一次的云南平定,是老朱故意借着傅友德等人的手,为朱允熥博取功名,积攒功劳。
这次打赢之后,朝廷之中,再也没有人敢议论朱允熥,那么老朱也就后顾无忧了。
朱允熥很清楚,这是爷爷给自己特殊的功劳,让自己从此以后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本来作为皇太孙,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只是他年纪太轻,老朱怕他震不住朝臣。
“做得很好,颖国公,还有开国公,西平侯,你们都是好样的,都是这次云南平叛的功臣。”
“待孤回京之后,一定禀明爷爷,重重地嘉奖你们。”
朱允熥摆了摆手,脸上带着笑容。
“微臣们不敢居功,这次云南平叛的关键,还是在于殿下临危不惧,英明决断。”
“如果不是暗道内殿下挺身而出,此时有可能还在暗道内与思伦法等人酣战。”
“我们都有托殿下洪福齐天。”
颖国公傅友德急忙向朱允熥一拱手,恭敬地说道。
傅友德一边说着,一边还冲常升等人使了个眼色。
“是的啊,都是殿下指挥有方。”
常升、沐春也反应过来,急忙颔首。
众人心里很清楚,整个大明的江山都是老朱家的。
这一次皇帝陛下派朱允熥过来,用意非常明显。
必须给皇帝陛下面子,如今就是先给够皇太孙殿下面子。
“哈哈哈......”
朱允熥朗声大笑,突然收住笑容:
“众卿家,不必拘谨,孤此来是向你们学习用兵打仗的,同时也是体察民情的,至于功劳,诸位不必担心。孤都懂!”
一句‘孤都懂’,众人瞬间泪目。
皇太孙殿下太理解人了,绝对是个实在人啊。
“多谢皇太孙殿下!”
众人眼中含泪,跪倒一片。
“诸位爱卿,都起来吧。孤记得你们的功劳,你们都是对大明有大功的人。”
“等回京师之后,孤一定会禀明爷爷,按功行赏。”
“眼下,叛军还剩下一些残兵败将,孤想知道,需要多久才能肃清云南,让云南的风气焕然一新?”
朱允熥突然看向傅友德,眼神开始冷峻起来。
傅友德用眼角的余光看去,瞬间就明白了。
“启禀皇太孙,最多一月,能肃清云南的叛军。”
傅友德眼神坚定,声音铿锵有力。
“尽快,孤离开京师的日子不短了,期间爷爷来过两封信,孤都不知道该如何回。”
“殿下,现在可以回去了,老臣今日就准备向陛下撰写奏疏。”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务必要把事情交代详细。”
“是,殿下,您放心。”
傅友德答应下来,他当然明白朱允熥的意思。
当天晚上,朱允熥就收到了傅友德写好的奏疏。
他当然不敢擅自行动,需要先呈给朱允熥,才能发出去。
否则便是僭越,后果嘛,傅友德很清楚。
朱允熥看完,满意地点了点头。
“颖国公,你这写的,是不是太过夸大了一些,孤有这么厉害吗?”
朱允熥的脸一沉,但是内心却是比吃了蜜还要甜。
“殿下,微臣全都据实填写,开国公等人也都赞同。”
“那就发出去吧,同时写明日期,孤一个月后起程回京,让爷爷先高兴高兴。”
“是,微臣遵旨。”
傅友德急忙答应下来,安排人手把奏疏快马加鞭,送往京师去了。
第二天开始,朱允熥等人继续在云南清理战场。
当然,这些都是非常轻松的,毕竟首恶已除,剩下的都是一些小卡拉米,根本不足为惧。
最多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云南的问题基本已经解除了。
“颖国公,孤想去云南四处走走,让孤的舅舅陪着吧。”
“是,殿下。只是...”
傅友德有点为难地看向了常升。
“殿下放心,微臣常升一定会切实保护您的安全。”
常升抓住了机会,神情有些激动。
“那好吧,开国公,殿下千金之躯,非同小可,切记要小心从事,不可大意。”
傅友德眉头紧锁,一脸的忧虑。
“颖国公,有孤的舅舅陪伴,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朱允熥嘴角一笑,勾出一抹微妙的弧度。
“是,微臣听殿下的。”
傅友德见状,也只能认可。
常升领兵300陪着朱允熥开始领略云南的风光美景。
其实,朱允熥心里很清楚。
云南的地理位置重要,这是大明的西南端,与很多小国接壤。
主要是有安南都一些小国,这些小国虽然实力不强,但都是狗皮膏药一般,极其不好对付。
后面建文之后,朱棣领着大军可是费了很大的周章才算占领了安南。
只是,安南这些地方即便是打下来了,管理起来也是十分费劲。
朱允熥把清理战场的任务交给了沐春和傅友德,总算是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儿。
朱允熥和常升一起,在云南的土地上开始考察地形地貌。
他要看一看,大明的云南和21世纪的云南有什么区别。
连续20多天,朱允熥和常升一起,都是‘游山玩水’。
当然,有300多人保护,一直也相安无事。
云南的百姓们也慢慢稳定了下来,只是和京师附近的百姓相比,云南这边的百姓生活还是太苦了。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朱允熥下定决心,一定要振兴大明,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这段时间,无论是傅友德还是朱允熥和常升,都轻松了许多。
思伦法已经伏诛,他们的叛军主力基本已经被全数歼灭。
25天后,朱允熥和常升回到了昆明,而此时傅友德和沐春也刚刚肃清了云南,返回昆明。
“殿下,我们返回京师吧,云南已经基本太平了,剩下的交给西平侯即可。”
傅友德急忙拱手向朱云说道。
“好,颖国公,准备一下,三日后我们班师回朝。”
朱允熥说着,缓缓坐了下来,心情大好。
大帐内的众人终于如释重负,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云南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一切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着。
开国公常升来到傅友德面前,小声地嘀咕了几句。
只见傅友德的脸色顿时大惊,旋即装作平静,然后在常升耳边小声地说了两句。
当然,常升和傅友德都做得非常隐秘。
只是,这还是被朱允熥捕捉到了。
他们两个窃窃私语,在说些什么呢?
朱允熥佯装不知,继续与大帐内的众人高谈阔论。
“来人,上酒,上菜!孤要与各位兄弟畅饮。”
朱允熥手一挥,看了身边的侍卫一眼。
侍卫急忙答应下来,出去准备去了。
从这一刻起,朱允熥总是有意无意地看见傅友德和常升窃窃私语。
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呢?
此时,傅友德应该还有个小女儿养在闺中,难道这个常升竟然看上人家小女儿了?
朱允熥的表情瞬间凝固了,如果是这样,倒是能理解了。
正在朱允熥胡思乱想之际,美酒已经上桌了。
众人很快开始推杯换盏,此时菜没有上全,但是一些基本的凉菜已经上到了桌上。
“各位将军,你们辛苦了,这一仗,你们打的非常好,孤很欣慰。”
朱允熥举起了酒杯,眼神之中满是喜悦之色。
众人也急忙举起了酒杯,尤其是常升和傅友德突然相视一笑,向朱允熥投来了略显诡异的目光。
朱允熥佯作不知,只顾与众人喝酒。
“恭喜殿下,这一次平定云南,为陛下分忧!同时也为沐春解了燃眉之急!”
沐春站了起来,端着酒杯,一脸兴奋地看着朱允熥,满是感激之情。
沐春很清楚,这一次如果不是朱允熥等人过来支援,想击败思伦法还真的是需要费一些周折。
“有赖各位将军一起努力。如果不是你们团结一致,努力有加,怎么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孤很高兴,相信爷爷听闻这个消息也定然会非常高兴。”
“孤这里有一封爷爷的圣旨,舅舅,你念给各位将军听听吧。”
朱允熥说着,一伸手从怀里拿出来一封圣旨。
常升急忙伸手接过圣旨,小心翼翼地打开,朗声念了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云南叛乱,皇孙朱允熥与颖国公傅友德,开国公常升,西平侯沐春等人不辞辛苦,最终平定了叛乱,朕心甚慰!
令西平侯沐春继续驻守云南,其他众人即可返京议事,不得耽搁。”
常升本来很高兴,突然念到后面,脸色大变。
都打了胜仗,还要进京议事,如果是封赏为啥不在圣旨里说出?
难道是京师出了什么事儿?
“臣等领旨。”
众人急忙跪下接旨。
“各位将军,本来孤打算三日后返京,既然爷爷有要事,孤与你们吃完这顿饭,就即刻返京吧。”
“谨遵殿下令旨。”
众人急忙跪了下来,拱手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