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燕王府是龙潭虎穴吗?(1 / 1)
冯胜作为大明的战神之一,当然是有血性的。
此时,他明白,以后自己的路都必须跟随朱允熥走。
不出意外的话,朱允熥肯定是大明未来的皇帝。
至少此事是名正言顺的,朱允熥早已经被册立为大明的皇太孙,是大明帝国,除了朱元璋之外,最为尊贵的人。
所以,冯胜也有些搞不懂,那些藩王们,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竟然敢与朱允熥作对。
其实,他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仗着自己是朱元璋的儿子,然后更依仗着自己是朱允熥的叔叔们,才作威作福。
慢慢的,冯胜明朗了,态度也开始变得更加坚定了。
朱允熥看着在自己面前沉思的风声,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此时,朱允熥很是欣慰,他明白,自己必须笼络淮西勋贵的人心。
只有淮西勋贵们全力支持自己,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宋国公,果然是忠心可嘉,孤深感欣慰。
你下去吧,孤都知道了,继续部署好所有的防守,时刻注意北元动向。
同时要派出多名密探,打探消息。”
朱允熥点了点头,很是高兴。
“是,殿下,微臣告退。”冯胜长出了一口气,拱手转身退了出去。
看着冯胜远去的背影,朱允熥思绪万千。
他其实也理解便宜爷爷朱元璋。
这些淮西勋贵们,确实彪悍。
很多时候都不不能完全执行爷爷的命令,经常会搞一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样的策略。
很多人都干过,傅友德、冯胜等人。
当然,最为嚣张和彪悍的,还得是蓝玉。
那嚣张劲儿,简直是目无王法。
不过,目前来看,还是挺好的,至少保住了蓝玉的命。
洪武的第四大案件,暂时来看要延迟。
如果自己做得够好,很有可能,第四起案件,很有可能不会发生。
朱允熥必须为大明保留一些种子,不能让这些淮西勋贵的血全都流尽。
如果他们的血都流干了,还有谁能替大明征伐天下?
指望秦王、晋王?
他们只会窝里斗,对侄子够狠,不把侄子放在眼里。
指望老四燕王?
那更不行,那是个表面温顺,内心肮脏的王爷,总是想着王爷头上加一顶白帽子。
即便是找一个狗也要比找朱棣要强,对于一个脑后有反骨的人,必须加以注意。
尤其,朱棣还是朱元璋的四皇子,身体里流着老朱家的血液,这更得慎重。
想到了朱棣,突然朱允熥一个想法在脑海里诞生了。
他知道,燕王朱棣和秦王、晋王面和心不和。
这正是自己用计的时刻,只要用好这一计,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既然如此,自己亲自前往燕王府走一趟。
“来人,叫开国公进来。”朱允熥淡淡地说着。
“是,殿下。”小镇子急忙答应下来,转身出去了。
片刻之后,常升来到朱允熥的大帐。
“微臣常升,参见殿下。”
“免礼,舅舅,坐吧。”
朱允熥指了指旁边的凳子,面色平静如水。
“谢殿下。”常升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
他与朱允熥的关系很特殊,从亲情来说,他们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
如果从君臣来说,朱允熥是君,而他则是臣。
“舅舅,我打算亲自去一趟燕王府。”
轰——
朱允熥的话音刚落,常升瞬间觉得五雷轰顶一般。
这简直无可置疑,他堂堂皇太孙,为啥要亲自去燕王府?
“殿下,您这是什么意思?
如今大战在即,您去燕王府,所为何事?”
常升满腹狐疑,问号写满了一张脸。
朱允熥侧身看了一眼常升,只见常升脸上除了疑问,更多的是关切。
这些淮西勋贵们,毫无疑问,只有常升最关心自己了。
那可是自己的亲舅舅。
除了常升之外,也就是颖国公傅友德了。
当然,傅友德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他的小女儿必须成为皇太孙妃。
如果这个条件不成立,那肯定会大打折扣的。
朱允熥此时很清楚,想做大事,必须冒点险。
既然北元不是最大的敌人,那么敌人就是在内部。
内部的这几个敌人,才是当前最为棘手的。
“舅舅,孤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如今秦王、晋王非常嚣张,如果一味玩硬的,很多时候会得不偿失。
我打算去一趟燕王府,叙一叙叔侄之情。
当然,还要想法从中取势,目前最好的办法是能调动燕王府的大军,让他们协助孤一起进攻北元。
如果燕王能给孤提供一些粮草,当然是极好的。”
朱允熥说得云淡风轻,丝毫不以为意。
此时,不能单打独斗,如果只是依靠自己一个人进攻,不但棘手,而且费时费力。
现在,朱允熥打算借力打力,不能一味地蛮干。
常升听完,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自己的这个外甥胆子可真够大的。
燕王府,那是虎狼之地,怎么能轻易前去,而且他说得很清楚,要亲自前去。
即便要去,也不能亲自去啊。
一旦有点闪失,这个后果,谁也承担不起啊。
想到了这里,常升急忙站起身来,一脸紧张:“殿下,此事恐怕还需要从长计议。
燕王府那是龙潭虎穴,实在要去也是让微臣替您前去,您怎么能亲自去呢?”
此时,常升的脸色很难看。
一想到,朱允熥要亲自前往燕王府,他就心惊肉跳。
燕王府可不是随便出入的,那绝对是龙潭虎穴。
而且,蓝玉没少跟他说,燕王朱棣,野心勃勃,不是一个省油灯。
将来靖难的必然是朱棣,最有实力的也只有朱棣一人而已。
其他的人,要么是一群张牙舞爪之辈,要么就是一群碌碌无为之辈。
这是之前蓝玉对朱标经常提起的一段话,当然也对常升经常说起。
所以此时,提到了朱棣,常升印象很是深刻。
既然朱棣有此野心,让皇太孙朱允熥前去,绝对不安全,一定不能去。
所以,此时此刻,常升极力劝谏,不敢让朱允熥冒险。
朱允熥闻听,只是微微一笑,脸上的表情非常淡定,没有荡起丝毫的波澜。
在朱允熥看来,朱棣只不过是有野心而已。
其实从朱标去世的那一刻起,朱棣就已经有野心了,而且是野心勃勃。
甚至是在朱标在世的时候,朱棣的野心也不小,只是那个时候,他属于那种有贼心没有贼胆的,不敢轻举妄动。
朱标的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的。
兄弟们,谁都不服气,就服朱标。
而且,朱标对自己的这些弟弟们,都做得很不错。
可以说是仁至义尽,在父皇朱元璋面前,可是没少保护他们这些弟弟们。
如果不是朱标的仁慈,他们还不知道要被父皇怎么处罚呢?
抽鞭子那都是最轻的!
老朱发起狠来,那可是六亲不认,小步伐一迈起来,那是杀伐决断的皇帝。
所以,只要朱标在一天,他们永远只能是藩王。
当一辈子藩王,将会是他们最好的结局,那个位置,他们最多是做梦的时候想一想,其他的不甘心也只能深深埋藏在心底。
朱标的离世,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当然,朱标的离世,是大明的不幸,也是朱元璋的不幸,但却是朱棣的幸运。
当然,此时,也是他朱允熥的幸运。
既然爹爹去世了,这个位置,自己必须坐下去,而且是要坐稳了。
谁敢争夺这个位置,他朱允熥一定会将他碎尸万段。
哪怕是叔叔们也不行,谁都不行!
心里有想法,朱允熥没有读心术,当然不知道。
但是,谁敢付诸行动,我朱允熥一定会把他拉去喂狗!
朱允熥想到了这里,冷哼一声:“舅舅,你是担心燕王会对孤不利?”
常升点了点头:“是的,殿下,燕王狼子野心,一向不安分。”
此时,常升的眼神之中突然闪现出一丝杀意。
即便是朱允熥仁慈、善良,但是他常升也要替朱允熥谋划好未来。
把一切的风险都扼杀在摇篮之中。
“舅舅,你多虑了。
孤乃大明储君,他燕王朱棣是孤的四叔,哪里有当叔叔的害侄子的,而且孤不是一个人,孤的身后有15万大军。
更为重要的是,孤有爷爷的鼎力支持,他燕王难道敢谋反不成?
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他燕王能承受得起?
即便他是皇家,也是要诛三族的,他一定会知道后果。
而且,孤此去不会贸然前去,孤一定会知会北平的守将,让他陪着孤一起。”
朱允熥义正言辞,一脸戏谑,完全没有把朱棣当回事。
至少,在他朱允熥看来,朱棣此时最多是有贼心而已,实施他的谋反计划,靖难计划,只能是在梦中。
只要爷爷还在,哪怕是有一口气吊着,他朱棣连个响屁都不敢放。
爷爷狠起来,甚至直接能把他给挫骨扬灰了。
所以,朱允熥根本不怕,他不怕朱棣造反。
而且,现在是洪武年间,爷爷朱元璋在全国各地派了很多锦衣卫。
尤其是藩王们那里,到处都是锦衣卫,只要是朱棣有一点风吹草动,很快就会被飞鸽传书,直接传到爷爷的耳朵里。
这一点,朱棣不可能不知道,所以朱棣只不过是心里想想罢了。
也正是想明白这一点,朱允熥才决定亲自前往燕王府,试探试探这个野心勃勃的燕王。
看看他到底能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常升点了点头,有点琢磨不透自己的这个外甥了。
之前记忆中,这个外甥木讷,不善言辞,而且从来都是与世无争的状态。
被册立为皇太孙,主要就是他自己争取的,当然身后的淮西勋贵们也是没少给他们使劲。
如今,好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自己都有点不认识了。
这还是自己那个得意的外甥吗?
心思缜密,而且胆儿极大。
别说是他,即便是自己,也不敢轻易前往燕王府,燕王的手段他是明白的。
即便是他亲自前去,也是心有余悸。
此时,朱允熥竟然敢亲自前往。
就冲这份胆识,就已经高了常人一等。
此时,在常升的内心深处,油然升起了一丝敬佩之意。
只是,他还是有些担忧,急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殿下,微臣还是担忧,要不这样吧,让微臣代替你前去。”
常升很清楚,朱允熥身份尊贵,自己作为他的舅舅,必须保护好他。
朱允熥闻言,心中一阵好笑。
这个舅舅,果然是疼爱自己,其实也是疼爱他自己。
如果自己倒下了,那么他的后半辈子,还谈什么荣耀?
所以,他与常升等人是捆绑在一起的,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既然如此,这一次前往燕王府,带上常升即可。
当然不能让他替自己去,朱允熥有一出妙计,要亲自前往燕王府,去实施。
朱允熥准备让他们内讧,你秦王、晋王不是不出粮草嘛,他朱允熥前往燕王府,说服燕王,让他出兵、出粮。
不管出多少兵,只要是燕王府的兵,那就好说了。
这么多藩王,只要他们不联合在一起,孤不惧!
如果孤掌权,即便是他们全部联合起来,孤也不惧。
当然,此时,朱允熥虽然不是皇帝,也是身份尊贵,已经是皇太孙。
最为重要的是,直接带了15万大明精锐。
有这些精锐在手,对于其他的诸侯,绝对是最好的震慑。
这也是朱允熥的底气,这也是他敢去燕王府的底气。
“舅舅,孤知道你的心意。
孤与你一起前往燕王府,想法说服燕王,让他弃暗投明,不能与秦王、晋王同流合污。
只要有燕王助阵,我们打起北元来,肯定是事半功倍。
舅舅,你以为如何?”
朱允熥突然微微一笑,淡淡地说道。
此时,朱允熥明白,想成功是需要付出一点代价的。
朱允熥说着,看向了常升,等待着常升的回答。
常升闻言,心中大惊。
这种魄力,与朱允熥的年龄完全不符。
看来自己这个外甥将来一定是做大事的人,自己就好好跟着他吧。
常升缓缓抬起头,朗声道:“微臣听殿下令旨,愿意陪着殿下一起前往燕王府,护卫殿下周全。”
“好,既然如此,舅舅,你点兵500,择日陪着孤一起前往燕王府。
在去之前,孤会把这里的事儿都交给宋国公和定远侯。
相信他们在这里驻守,北元不敢造次。”
朱允熥抓起了桌子上的水杯,轻轻抿了一口,淡淡地说道。
“是,殿下,微臣这就下去准备。”常升急忙答应下来,转身出去了。
大帐内,只剩下朱允熥一个。
“叫定远侯和宋国公前来,孤找他们有事。”
缓了片刻之后,大帐内,朱允熥的声音幽幽传了出去。
小镇子急忙领命,转身出去了。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定远侯王弼和宋国公冯胜来到了大帐。
“微臣冯胜、王弼,参见殿下。”
朱允熥缓缓抬起了头,看着两人,摆了摆手:“起来吧,两位卿家。”
“谢殿下。”两人急忙拱手致谢。
“知道孤喊你们过来,是为了什么事吗?”
“微臣愚钝,请殿下示下...”宋国公冯胜迟疑着说道。
“孤准备过几日准备去燕王府一趟,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殿下...不可!这里还需要殿下主持大局,燕王府距离这里很远,一路上颠簸,微臣唯恐殿下车马劳顿,不太适应。”
冯胜急忙跪了下来,极力劝谏。
朱允熥的这一句话,可把冯胜给吓坏了。
“是啊,殿下,此事不可,一旦路上受到颠簸,微臣等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陛下砍的。
还请殿下三思,即便真的需要去燕王府,请殿下交给微臣即可。
殿下千乘之躯,岂能随意在旅途颠簸?”
王弼也急忙跪了下来,向朱允熥力谏。
朱允熥当然知道,这两人是忠心耿耿,是为了自己好。
此时,朱允熥的内心腾地升起了一丝敬意。
不过,这件事儿还是要做的,自己还是要亲自前往燕王府。
再次会会自己的四叔燕王朱棣,欣赏一番燕王府的风景。
“宋国公、定远侯,你们多虑了吧?
孤这么年幼,岂能经不起一路上的车马颠簸。
孤身为大明的储君,肯定需要历练一番,孤此去燕王府,准备去找燕王,也就是孤的四叔,孤要找他借兵,让他与孤一起夹击北元。
最好是能给孤再提供一些粮草,如此孤此次攻伐北元一定会满载而归。”
朱允熥一脸轻松地看着宋国公冯胜和定远侯王弼,丝毫不以为意。
“殿下,秦王、晋王都不愿意给大军补充粮草,难道燕王殿下会同意?
此去燕王府一路上确实变数太大,一旦燕王与秦王、晋王一样,殿下此去岂不是危险?”王弼脸上挂着笑容,全力劝谏。
他明白,不管怎样,今天都要劝说朱允熥放弃执念。
“是啊,如果燕王不同意,殿下此去岂不是徒劳无功,不如让微臣替你去一趟燕王府。”宋国公冯胜缓缓抬起领头,继续劝谏。
朱允熥微微一笑,沉声道:
“燕王,孤还是了解一些的,之前几个藩王来见孤,只有燕王对孤最是尊重。
此去燕王府,孤只当游山玩水了。
你们不必劝了,只需要守住大营,遏制住北元的嚣张气焰即可。”
朱允熥的语气之中充满了轻松,甚至是多了一丝戏谑。
“既然如此,殿下,让老臣与你一起前去吧?”冯胜急忙抬头,做最后的劝谏。
“孤已经有了安排,宋国公与定远侯驻守大营,孤与开国公领精兵500,前往燕王府。
孤计划,三日后起程!”
朱允熥语气开始坚定起来,不容置疑,眼神之中神情很是坚定。
“是,老臣遵旨。”冯胜、王弼急忙拱手答应。
三日后,一支人马,在皇太孙朱允熥的带领下,前往燕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