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不好!二虎有事了...(1 / 1)
原来,大帐外突然风云变幻,一声惊雷响彻天地。
大帐内的几人瞬间大吃一惊。
“怎么了,各位将军,难道还惧怕雷声不成?英雄岂能惧怕雷声?”朱允熥看着身边的几人,继续开口。
“殿下,岂不闻迅雷不及掩耳!”傅友德拨弄着耳朵,缓缓说着。
其实,此时大帐内的几人,全都是老江湖,老油条。
他们当然不惧怕雷声,只是在朱允熥刚刚说完此话的时候,一声惊雷响起。
众人这才大吃一惊。
缓了片刻,朱允熥明白了。
古人一直都非常迷信,他们肯定是以为上天有什么指示,所以才降下惊雷,警示世人。
“不过,这倒是给我提了个醒,既然他们迷信,那孤就用迷信的思想来笼络他们。”朱允熥想着,静静的观察着众人。
“颖国公英雄一生,肯定不惧怕惊雷。
但是迅雷不及掩耳,惊雷突然出现,别说颖国公你们了,孤也是心惊胆战。
可是,惊雷一响,不仅仅是我们惧怕,难道秦王、晋王就不害怕吗?
如果这样的惊雷多来几次,他秦王、晋王会怎么想?”
朱允熥抬起了头,稚嫩的脸上显现出稳重而坚毅的神情。
显然,这与他的年龄大不相符。
众人用眼角的余光看去,瞬间脸色大变。
只见朱允熥非常沉稳。
这个年龄,按说还是不谙世事,可是朱允熥所表现出来的朝前行为,已经让他们大跌眼镜。
“殿下,您的意思是?”傅友德试探性的问道。
“孤的意思很简单,孤是爷爷亲自册立的储君,大明的皇太孙。
大明永远都不会有皇太子了,孤的父亲中道崩殂,好在还有爷爷主持大局。
孤不会辜负爷爷,也不会辜负父亲,当然,也不会辜负卿等。
请诸位放心,只要对大明帝国有好处的事儿,无论多难,孤都会一直做下去。
而损害大明帝国利益的事儿,谁做的,孤就找谁算账!
孤向来是泾渭分明,分得清十分,拎得清轻重。”
朱允熥这一番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殿下英明,请殿下纷纷,末将一定唯殿下之命是从。”傅友德缓缓抬起了头,率先表态。
“末将等也一样,殿下您吩咐吧。”其他的人见状,也纷纷拱手答应下来。
朱允熥很满意,他要的就是这句话。
只要他们愿意真心帮助自己,那么一切事情就都好办了,而且是好办多了。
我朱允熥现在手里握着4个2和王炸,这一把牌一定要好好打。
这手牌,如果打败了,我还怎么配得上皇太孙这个位置。
又怎么给跟随我的将士们安身立命,岂不是让将士们寒心。
如今这些淮西勋贵,基本都聚集在自己身边。
这是爷爷的安排,其实这何尝不是天意?
如今优势在我,你朱棣等人凭什么跟我朱允熥斗?
你们有什么资格跟我斗?
尤其是秦王、晋王,太过嚣张,我朱允熥不把你们的嚣张气焰给熄灭了,我就不是朱允熥!
此时,朱允熥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一次必须把握住机会,牢牢稳固自己的位置。
如果谁想觊觎这个储君之位,自己肯定竭尽全力,把他干掉。
“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十几天,孤就会收到一个好消息。
秦王、晋王这两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等他们看见孤写的信件后,必定会勃然大怒。
而且有朱棣的宝剑做证,这个假不了,由不得他们不信。
孤说的都是实话,人家燕王明事理,这个对于大明,对于孤,对于爷爷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事儿。
至于秦王、晋王,他们以后的目标就不是孤了,而是燕王。
孤正是要看着他们斗,而我们则可以作壁上观!”
朱允熥说着,把宝剑缓缓收了起来,放在了桌上。
冯胜沉默了半天,站了起来,往前走了两步,朗声道:“殿下英明,只要秦王、晋王与燕王内斗,对我们最有利。
此时,只要把水搅浑,相信无论是对秦王、晋王还是燕王,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而且,他们三个王,本来就是各怀鬼胎,互相不团结。
殿下这一招驱虎吞狼之计,真的是绝妙。”
朱允熥闻听,心中一惊,这个冯胜也不简单。
虽然这些人都是粗鲁的武将,但是在打仗方面还真的是有一套。
打仗不是江湖上的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只有把人情世故给搞清楚,弄明白了,才能继续下一步。
这个冯胜算是活明白了,至少是在打仗这一块,他搞的很清楚。
“宋国公果然聪明,分析的很有道理。
孤今天喊你们过来正是为了此事。
孤料定,秦王、晋王和燕王必然反目成仇。
本来他们就不和睦,经过这一次的事件之后,他们一定会彻底撕裂最后一块遮羞布。
而且,孤还料定,他们一定会在爷爷那里打孤的小报告,甚至会联合起来向爷爷告状。
当然,孤不是怕他们告状,孤是在想,我们先得提前做好准备。”
朱允熥突然侧身,看向了冯胜等人,幽幽开口。
傅友德瞬间骇然...
殿下说的做好准备,到底是怎么样的准备?
难道殿下准备拿着派出的15万大军不打北元,反而进攻各藩王?
这不是成了窝里斗了?不过,以殿下的智商断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不对,殿下肯定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殿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殿下,您的意思是?”傅友德沉思片刻之后,还是没有猜到朱允熥的真实想法。
“孤的意思就一点,如果燕王、秦王、晋王等人内斗,孤只是作壁上观。
如果他们胆敢在爷爷面前告孤的黑状,倒打一耙,孤不会让他们有好果子吃。
或者,他们做的更极端一些,断孤的后路,你们准备怎么做?”
“殿下,他们也配?您是代表着陛下出征北元,他们如果敢断殿下后路,形同谋反,殿下可以举兵攻打。”傅友德闻言非常生气,瞬间就来了暴脾气,声音提高了很多个分贝。
朱允熥瞪大了眼睛,怅然说道:“颖国公,你的意思是,他敢胡作非为,孤直接举兵灭了他?”
“殿下,灭了他都是轻的,他这是往枪口上撞,以末将来看,把他碎尸万段都是可以的。”傅友德很生气的继续说道。
“你们是什么意见?”朱允熥环视了一下众人,继续询问。
“我们与颖国公一样,只要秦王、晋王等人敢对殿下不利,我们几个老人也撕破脸皮了,谁说也没用,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宋国公冯胜把胸脯一挺,瞬间来了精神。
常升的火气顿时就起来了,厉声说道:“对,殿下,如果他们敢造次,我们直接灭了他,回去之后向陛下也可以明说,他们造反,我们是替陛下分忧!”
“殿下放心,末将王弼唯殿下之命是从!只要殿下一句话,末将一定全力以赴,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定远侯王弼也是不甘示弱。
朱允熥看着面前这些可爱的淮西勋贵,很是感动,这些人一眼看去就知道,一个个全都是真情表露。
这才是真正能帮助朱允熥干大事儿的人,比起那些800个心眼子的文臣,这些武将要来的直接多了。
现在,朱允熥的心里有底了。
大帐内的4名悍将,有两名与朱允熥有着亲戚关系。
傅友德是朱允熥未来的岳父大人,这个亲戚可是攀的不错。
常升更不用说了,是朱允熥的亲舅舅,打折骨头连着筋。
“好,诸位将军,我替这15万将士,也替爷爷谢谢各位将军。
孤不想内战,也不好战,但是孤的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朱允熥缓缓走了下来,迈着沉稳而坚毅的步伐,眼神之中杀气腾腾。
“谨遵殿下令旨。”众人急忙拱手领旨。
此时,众人也被朱允熥那眼神之中的杀气震慑到了。
他们很少见朱允熥发火,今天是第一次发了这么大的火,直接砍断了桌子的一角。
在这以前从来都没有过的事儿,今天看来,殿下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孤谢谢各位将军了,跟随孤来到这里,一路辛苦。
不过,孤会记得各位的功劳,将来有机会一定会为各位请功。”朱允熥摆了摆手,缓缓说道。
“谢殿下。”众人急忙跪下朱允熥,都很高兴。
朱允熥往前走了两步,旋即来到了座位旁边,转身看向众人说道:“各位将军,你们回去吧,休息一段时日,好好准备一番,我们可能要打大仗了。”
“是,殿下,末将等告退。”傅友德等人急忙拱手告退。
众人走后,朱允熥陷入了沉思。
既然要国家安定,就必须消灭潜在的威胁,绝对不能让建文时期的靖难发生。
当然,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藩王们的势力过于庞大。
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朱允炆的手腕太过于低级。
即便是换做刘禅过来,也能轻松拿捏藩王们,可是这么好的牌竟然被朱允炆玩成了死局。
不得不说,书生误国!
让书生执政,根本不是明智之举。
毕竟朱允炆实在是太年轻,犯了一系列的错误,才让朱棣这厮有机可乘,导致了朱允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每次朱允熥想起来这些事都是痛心疾首。
他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些悲剧不再发生。
自己一定会让大明帝国强盛起来,缔造一个全新的帝国。
朱允熥沉思片刻之后,在身边侍卫的陪伴下返回了自己的营帐。
朱允熥不放心,亲自策马查看了营帐的部署。
看完之后,朱允熥的心放在了肚子里。
不得不说,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等人真的有两下子,整个营帐部署的井井有条,非常合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营帐内都很太平。
北元此时进退两难,退兵吧,好不容易占领的大明土地就要拱手退让。
如果不退兵,则是粮草等各方面的补给都成了问题。
而且北元此时还抱有一丝幻想,因为他们打听到了这次出征的并不是悍将蓝玉,而是皇太孙朱允熥。
一个黄毛小子而已,根本不足为虑。
他们在等待一个时机,只要抓住机会就能击溃大明的军队,继续骚扰大明,抢夺大明的财务。
此时,朱元璋已经年老,早就没有之前年轻时的英雄气概。
整整过了二十天,双方都是一直在对峙,谁也不愿意退兵。
朱允熥不出兵的原因很简单,他是在等待一个绝佳的机会,一举歼灭北元,同时要震慑藩王们。
而北元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想看着大明内乱,对于大明的藩王们,这些北元的将领们也早就有所耳闻。
尤其是那个秦王、晋王,一直都彪悍无比。
如果他们能够牵制朱允熥,那么这个仗在继续打下去就有意思了。
至少,胜算更大,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难得的机会。
第二十一天,朱允熥正在大帐内与众人商议军机。
突然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门外一名士兵跑的浑身是汗,小跑着来到了营帐外,说有要事要求见朱允熥。
“殿下,门外有一名小兵跑了过来,说是二虎令他带消息给您。”
小镇子询问后急忙向朱允熥禀告。
朱允熥闻言,眉头就是一皱。
此时此刻,按说二虎应该已经回来了,为啥会令人带消息过来?
难道是二虎出事了?
或者是秦王、晋王那里有什么变数?
朱允熥顿时觉得不妙,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儿。
“快让他进来。”朱允熥把手里的一份情报放下,缓缓抬头说道。
“是,殿下。”小镇子领命,转身出去了。
片刻之后,一名浑身是汗,衣服上全是血渍的士兵跑了进来。
“殿下...”
见到朱允熥后,士兵跪倒在地,放声痛哭。
“怎么了?慢慢说,孤听着呢。”朱允熥急忙安慰着士兵,“给他口水喝,让他慢慢说。”
小镇子急忙端来了一碗水,递给了小兵。
小兵拿起大碗,咕咚咕咚猛灌了几口,缓了半天,才喘过气来。
“殿下,二虎......二虎出事了,这是他让我转交给您的信件,请您过目。”小兵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封满是汗水和血渍的信件,双手往上一递。
朱允熥眼睛瞬间瞪大了,看着眼前的情景,朱允熥思绪万千。
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了朱允熥的心头。
肯定是二虎遇到了难处,一定是秦王、晋王难为了他。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镇子急忙上前,把信件接过来,双手恭敬的递给了朱允熥。
朱允熥急忙打开信件,仔细观看,片刻之后,朱允熥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