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前后夹击秦王 晋王(1 / 1)

加入書籤

傅友德瞬间就是一愣,北元一直是大明的劲敌,而此时朱允熥却直接认为北元不是大明的大敌。

难道是殿下朱允熥的脑子想得太多了?

沉思片刻之后,傅友德慢慢回过了味来,殿下这招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绝对是上策。

外敌不敢轻易出动,如今只需要稍微留神北元即可,把主要的精力用在藩王们身上。

这一次,秦王、晋王直接跳了出来,造朱允熥得反。

如果成功,他们肯定会继续挥师南下,说不定还会造老朱的反。

这些藩王们,什么事儿都能做得出来。

尤其是这个秦王,简直是疯子,与疯子根本就没有任何区别。

此时,他已经起兵,向自己这边杀来,也幸亏舅老爷蓝玉在这里,否则还真的有可能着了秦王、晋王的道儿。

此时此刻,正是最危险的时候,得分清楚主次。

此时,他更为敬佩朱允熥,这才是人间正道。

“殿下,您说得对,如果内部出现问题,出现一些不利于大明的事儿,不利于团结的事儿,肯定是对大明危害极大。”傅友德反应了过来,急忙抬起了头,用手轻轻抹去了脸颊上的些微汗水。

“对,秦王、晋王的野心很大,他们狼子野心,妄图颠覆大明的政权,为他们的上位谋取利益,孤偏不让他们如意。

如果他们愿意做大明的征北大将军,他们还是大明的藩王,仍然可以为大明发光发热,如果他们不识抬举,那可就怪不了孤了。”

朱允熥嘴角一抽,眼睛瞪大了,满脸的怒气尽显。

“殿下,您的意思是?”傅友德有些忐忑,他从来没有见过朱允熥发这么大的脾气,这是第一次。

哪怕是之前秦王、晋王等在为难他,都没有发这么大的脾气。

这一次,他明白,殿下是真的怒了。

所以,傅友德不敢再发言,而是转身看向朱允熥。

“孤就问你一句话,有开国公的20000人在这里盯着,能不能抗住北元?”朱允熥神色一凛,进入正题。

“问题不大,但是没有必胜的把握。”傅友德也有些惶恐,虽然北元此时手下只有3万多人,但他清楚,那都是精锐,只是北元的士气此时很差。

“这不行,孤认为北元暂时折腾不出来多大的浪花,但必须严防死守,不能出现一丁点的问题,否则被北元咬住了,日子也不好过啊。”朱允熥缓缓起身,往前走了几步,拿起了桌子上的水杯抿了一口,然后看向傅友德。

“殿下放心,老臣马上增兵10000给开国公,可保无虞。”

“10000不行,增兵30000,让开国公游刃有余,好好打一仗,打一个富裕的仗。”朱允熥猛然提高了声音,语气不容置疑。

“是,殿下,老臣马上安排。”傅友德有点忐忑,脊背上的冷汗直冒,这一刻他感受到了君威难测,更是明白了伴君如伴虎。

仅仅只是片刻的时间,朱允熥的脸已经变了好几次了。

不过,这也正是自己希望的结果。

想当年,自己和众多悍将一起辅佐陛下成就了一番大业,最终在所有的义军之中脱颖而出,站稳了脚跟,建立大明帝国。

这些骄兵悍将,如果不是陛下这样的能耐,一般的软柿子还真的拿捏不了他们。

必须得有一个强势的君主才能保证大明帝国的根本利益。

“给开国公调拨30000人,总共50000人应该能保证无虞,而且不仅仅如此,北平那边还是要注意的,燕王很有可能狗急跳墙,所以即便是50000大军也很有可能会捉襟见肘。

不过孤现在能提供的最大兵力也就是50000了,剩下的都随孤一起把精力对准秦王、晋王。”

朱允熥说着,在大帐内来回地踱着步。

看得出来,朱允熥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对于秦王、晋王,朱允熥是深恶痛绝。

尤其是这个时候,他正在全力准备剿灭北元,他们却是在背后捅刀。

这个换了谁也不会束手旁观,一定会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这一刻,傅友德终于明白朱允熥的决心了。

本来以为朱允熥要拖一段时间,寻找机会,再慢慢解决他们。

朱允熥竟然做出这样的决定,简直是有点大胆,很是冒险,但仍然不失为最佳策略。

“殿下英明,既然殿下已经下定了决心,老臣全力以赴,一定尽全力辅佐殿下。”傅友德感慨万千,当即躬身施礼,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岳父,孤如果这次能剿灭秦王、晋王逆贼,你与凉国公居功至伟,孤一定会在爷爷面前为你们美言。”朱允熥咬了咬嘴唇,决定先撒一波狗粮。

只要鱼饵够诱人,什么样的鱼儿都会有的。

“殿下放心,此战赴汤蹈火,老臣万死不辞,老臣以后谁也不认了,认准殿下了,谁敢对殿下不利,老臣一定与他拼命。”傅友德缓缓抬头,看向朱允熥。

“岳父,难道连爷爷的旨意,你也敢忤逆?”朱允熥突然呵呵一笑,静静地看着傅友德。

“殿下,老臣...”傅友德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好了,孤知道你的心意了,这样的话,以后不要随意说起了。”朱允熥安慰着傅友德,岔开了话题。

傅友德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这样的话,如果真的传入老朱的耳中,他傅友德就是有八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很庆幸的是,听见这句话的不是老朱,而是朱允熥。

比起老朱来,朱允熥还是要贴心得多。不但为自己着想,而且还能安慰自己。

这绝对是不可多得的贤婿,即便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

其实,以朱允熥的身份,大明的储君,即便是他打100个灯笼也找不到。

他的小女儿能嫁给朱允熥,那是修了100辈子的福气。

那身份尊贵到他无法想象,放眼整个大明帝国,除了朱允熥都是最亮眼的那一颗星。

“是,殿下。”傅友德急忙答应下来。

两人一起谋划了一番,决定当天夜里悄悄起程,绕道在秦王、晋王的身侧,给秦王、晋王来一个大大的惊喜。

当天,朱允熥又把常升召了过来,详细交代了一番,然后领着30000精兵,悄悄离开了大营,绕道前往寻找秦王、晋王的主力,找他们决战。

此时此刻,气氛开始紧张了起来。

朱允熥拿出了舆图,与傅友德仔细谋划,寻找了一条最近的道路。

他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战场,一旦迁延日久,凉国公蓝玉也会有危险。

只是短短的五天时间,朱允熥一行30000精兵,已经杀到了秦王、晋王与凉国公所在的战场。

此时,双方已经经过了一场大战,虽然凉国公谋略超群,悍勇无比,由于秦王、晋王早有准备,且是两面夹击。

一战下来,凉国公蓝玉没有讨到丝毫的便宜,反而还损兵折将。

最终凉国公的大军直接被他们两面夹击,几乎陷入绝境。

在最为紧要的关头,王弼领着生力军杀了过来,这才让凉国公蓝玉免于战败。

但,凉国公蓝玉也是非常郁闷,决定一战要击败秦王、晋王联军。

在王弼带来的舆图的帮助下,蓝玉如虎添翼,很快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只是,这也带来了一个极大的副作用,那就是秦王、晋王这两人躲在堡垒之中坚守不出,高挂免战牌,像乌龟一样,缩在龟壳里。

而此时,凉国公蓝玉和王弼等人一筹莫展之际,朱允熥派人送来了书信,告知了自己已经到来的消息。

“太好了,殿下此时已经绕道在秦王、晋王的身后,他们的末日到了。”凉国公蓝玉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一蹦而起。

“凉国公,我们有希望了,秦王、晋王的好日子不远了。”王弼激动的,在一旁附和着。

“对,这是自然的,立即写信,告知殿下,一起明日晚上行动。”蓝玉激动地来回踱着步,来到桌子前,拿起了笔,一边写着,一边说着。

“凉国公英明。”王弼拱手就是一番吹捧。

蓝玉美,他最是喜欢这样的彩虹屁。

尤其是此时,王弼的这一番彩虹屁几乎把他吹上了天。

很快,凉国公蓝玉就把这封信写完了,交给小兵,令他快马加鞭,送给殿下。

“是,凉国公。”小兵急忙答应下来,接过了信件,小心翼翼地装入怀中,转身出去了。

看着小兵远去的背影,突然,凉国公蓝玉内心一阵的凉意袭来。

不觉间,凉国公蓝玉只觉得脊背发凉。

蓝玉明白,这是一种不好的预感。

可是,很快他就打消了疑虑,如今胜券在握,一切都不是问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夹击秦王、晋王,定然会将他们全部击败,甚至是直接押解京师,交给陛下处理。

“做好准备,约定好,后天的三更天行动,这两天一定要全力以赴,准备好。”蓝玉突然看向王弼,眼神之中的神情很是严肃。

“是,凉国公,你放心吧,时刻都准备着呢?本来殿下没来,这一仗还没有必胜的把握,如今看来,胜券在握,只是时间问题,很快就能把秦王、晋王的士兵全都踏为齑粉。”王弼信心满满,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

“嗯,你亲自去安排吧,一定要安排得力的干将,最好是安排一些敢死队,这一仗一定要把明军的气势给打出来,让秦王、晋王知道,他们还毛嫩呢。”蓝玉皱了皱眉,脸上的杀气顿显。

“是,凉国公,你放心吧。”定远侯王弼答应下来,转身下去了。

“你们进来。”蓝玉突然厉声向大帐外呵斥了一声。

很快,走过来几名年轻健壮的悍将。

没错,这几人正是蓝玉的义子,听见蓝玉的声音,急忙走了进来。

“参见义父。”几人进入大帐之后,急忙躬身施礼。

他们是知道蓝玉的脾气的,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脾气不好。

“都起来吧。”蓝玉懒洋洋地依靠在椅背上,面色铁青。

“多谢义父。”几人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叩谢蓝玉。

“我给你们安排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

“义父,不就是监视秦王、晋王的动静吗,儿等一直在秘密监视着。”一个义子仗着胆子,微微抬起了头,看向蓝玉。

“好,非常好,继续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只要是他们敢出动,立即告诉我。

我要掌握他们密切的行动,如果影响了军情,你们...”蓝玉说着,突然停顿了下来,一双眸子里闪现出了不一样的光芒。

蓝玉的义子们很快便匍匐在地,他们很清楚蓝玉的想法以及蓝玉的手段。

“凉国公放心,儿等一定谨遵义父教诲。”蓝玉的义子们急忙跪倒在地,异口同声。

“好,你们出去吧,殿下已经到了秦王、晋王的身后,当前的战局对于我们来说,有极大的利好,一定要把握住机会不要让这次的行动付诸东流。”蓝玉突然转身,冷哼了一声,眼睛瞬间瞪大。

蓝玉的几个义子吓坏了,急忙颤抖着答应下来。

“义父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蓝玉瞅了他们一眼,摆了摆手,“退下吧,这几天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

蓝玉的几名义子如释重负,转身下去了。

其实,这几名义子一直都做得不错,蓝玉还是担心,所以随时敲打一番,以免他们懈怠,耽误了大事。

义子们出去之后,蓝玉缓缓起身,伸了伸懒腰。

此时,蓝玉也在等待机会,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只要把握住机会,击败秦王、晋王根本不在话下。

主要是这次秦王、晋王的联军太多,他们集结了接近10万人。

如果不是这么多人,蓝玉早就送他们返回了封地。

即便如此,蓝玉也不惧怕,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更需要策略。

第二天,蓝玉手下的明军时刻都监视着秦王、晋王的军队。

此时,双方正在对峙,都在等待时机。

秦王、晋王两人也不是傻子,他们手下这么多人,全是悍将,没有弱兵。

好不容易,挨到了第二天的深夜。

蓝玉走出了大帐,看着夜色朦胧,悄悄下达了命令。

此时,蓝玉领着40000大军,向秦王、晋王突然发动了袭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