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宁王归顺,朱允熥如虎添翼(万字大章 求追读,订阅!)(1 / 1)

加入書籤

朱权想着,既然这些人是自己人,那就好办了。

“朵颜三卫,听令。”宁王突然拽起了谱,冲着朵颜三卫就大声喊了一句。

可是,就见面前的朵颜三卫的士兵以及头领都是一声不吭,仿佛没有听见一般。

“朵颜三卫,你们没听见本王的命令吗?”朱权急了,提高了声音。

可是,这些人宛如聋子一般,还是没有任何一个士兵听从他的命令,都是一声不吭。

“朵颜三卫,你们知道你们在做什么吗?”宁王朱权彻底急眼了,直接厉声呵斥起来。

可是,这些朵颜三卫的士兵和将领们,仍然是不为所动。

这一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笼罩着朱权,他感觉到了一丝的失落。

他明白了,自己的朵颜三卫很有可能是叛变了,换句话说,自己已经被架空了,朵颜三卫的主人,从此时开始应该已经不是自己了。

不过,宁王朱权还是不死心,他还想再争取一下。

“朵颜三卫听令,只要帮助本王击败朱允熥,本王保你们荣华富贵。”朱权的声音很高,而且声音很是着急。

可更令他着急的是,这些朵颜三卫的将领根本就不理他,没有一个将领哪怕是动一点地方。

正在此时,蓝玉突然拨开人群,走了上来,“宁王千岁,一向可好?”

蓝玉笑呵呵的说着,往前紧走了两步。

此时,宁王朱权终于明白了,“怪不得蓝玉一直都没有出现,原来是闷声干大事去了,釜底抽薪,把本王的朵颜三卫给策反了,这一招棋真的是妙啊!”

宁王朱权此时只剩下自嘲,他的底气已经跌到了谷底,他的实力已经彻底被朱允熥碾压。

蓝玉不但带着精兵强将,而且还挟持着朵颜三卫,实力对比实在是太悬殊了。

“凉国公驾到,真的是蓬荜生辉啊!”宁王主权强打精神,微微笑了笑,往前走了两步,来到蓝玉面前,打了声招呼。

“哈哈,没有想到啊,宁王千岁,我们竟然以这样的方式见面。”蓝玉说着,往前又走了几步,绕过朱权,径直向朱允熥走去,“殿下,您受惊了,蓝玉救驾来迟,还请殿下恕罪。”

蓝玉说着,急忙躬身施礼。

“起来吧,凉国公,你何罪之有,不但无罪,反而有大功,如果不是你领人及时赶来,孤就真的危险了。”朱允熥笑呵呵地说着,往前走了几步。

旁边不远处的几名宁王士兵还想拦阻,被赵泰初、赵泰本兄弟直接厉声呵斥,退了下去。

这一刻,主动权彻底掌握在了朱允熥的手中。

“多谢殿下。”蓝玉起身,然后看了一眼身后,“殿下,这几名将军都是朵颜三卫的悍将,大明的有功之士,还请殿下重用。”

蓝玉说着,急忙冲着身边的三名将军使了个眼色。

这三名将军,正是朵颜三卫的首领,在蓝玉的引领下,他们终于见到了大明储君朱允熥。

此时,三人非常激动,全都跪倒在地,“末将等参见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三人说罢,还一起磕了磕头。

朱允熥见状,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世事难料啊。

才转瞬之间,自己已经从几乎成为阶下囚,而转变成了人上人。

此时,自己又是大明的皇太孙了,主动权已经完全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有了这朵颜三卫的三万精兵,击败秦王、晋王,那是唾手可得,不费吹灰之力。

朵颜三卫是干什么的,朱允熥太清楚了,这三万精兵,直接能抵秦王、晋王手下的至少8万精兵。

而且他所带来的能量还不止如此,还会彻底震撼到宁王,继而降服宁王,获得宁王这次带来的另外3万精兵。

这个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想到了这里,朱允熥脸上露出喜悦的神色,“三位将军,弃暗投明,来投奔孤,孤深感欣慰,你们放心,今天孤当着众将士的面前向你们保证,等孤成功之日,便是你们荣华富贵之时。”

“殿下英明!”朵颜三卫的首领感激不已,急忙磕头致谢。

“快起来。”朱允熥说着,亲自上前把几人搀扶了起来,拉着三人的手,“三位将军,如今大明帝国的军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孤作为大明帝国的储君,大明的皇太孙,不能不顾百姓的死活,所以振臂高呼,铲除奸佞,清君侧,还大明帝国的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殿下...末将等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请殿下放心。”朵颜三卫的三位头领,急忙拱手,严肃地看着朱允熥,心中感激不已。

确实,他们之前只是蒙古的精兵,后来被大明打败,划归给宁王主权。

倒不是宁王主权待他们不好,而是他们在宁王主权这里待了许久,始终找不到出路,最多也就是镇守宁王府而已,完全是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

所以,他们本来就与宁王不是铁板一块,而聪明如宁王,当然知道其中的厉害,所以这一次派了好几个心腹爱将去监视着朵颜三卫。

只是,等蓝玉到了之后,那几个爱将瞬间就被解决了,蓝玉出手那还不是快准狠!

解决他们简直是不要太轻松,所以通过谈判、诱导,最终成功说服了朵颜三卫的三名首领,这才快速赶了过来。

一路上,蓝玉述说着朱允熥多么多么好,等见了面之后,朵颜三卫的首领,确实是对朱允熥高看了一眼。

不但年轻,而且帅气,英武,最重要的是信守承诺,竟然在这么多人面前许诺荣华富贵。

这样的主公,这样的大明皇帝才是真正能救大明于水火的明君。

与那些只知道钩心斗角的人相比,朱允熥简直是太完美了。

“来,三位将军,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跟着凉国公一起建功立业,怎么样?”朱允熥拉着他们,来到了蓝玉面前。

“是,殿下,我等谨遵殿下旨意。”众人一起拱手看向朱允熥,眼神之中满是欣慰和感激。

没错,虽然他们是蒙古人,但是血仍热,仍然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

此时,朱允熥已经完全满足了他们对于未来的所有想法。

仅仅是一面之缘,他们已经在心中认定了朱允熥才是他们的主子,也必然会是他们的皇帝。

“凉国公,孤把他们交给你了,一定要好生招待,不要怠慢了他们。”朱允熥提高了声音,夹杂着些许期待。

蓝玉急忙挺了挺胸脯,向朱允熥保证,“殿下放心,末将一定会带领他们取得属于他们的荣耀。”

“嗯,孤相信你们,孤相信大明的锐士一定是天下无敌的。”朱允熥一边说着,一边向朱权缓缓走了过去。

此时,朱权的脸瞬间就红了,不敢看朱允熥的眼睛,头更是压得很低。

朱权明白,自己大势已去,此时再想挣扎,也是于事无补,最多就是多死一些人而已。

正在此时,朱允熥的声音再次响起,“十七叔,还记得刚才孤说的话吗?孤说过,只要你愿意帮助孤,你仍然是孤的征北大将军。孤问你,你愿意吗?”

朱允熥笑呵呵地说着,但是语气之中已经不再是戏谑,反而是多了一份责怪。

没错,刚才宁王准备斩杀朱允熥的时候,可是下了死手了,也幸亏朱允熥命大,且有三名悍将拼死保卫,否则朱允熥的人头岂不是不保?

“这......”宁王朱权一时语塞,他羞愧得不能自已。

刚才自己确实是下了死手,而朱允熥此时竟然以德报怨,看这情形,根本不是要对付自己。

“十七叔,咱都是一家人,何必拘谨,孤向来都知道十七叔,是个好人,孤相信,有十七叔辅佐孤,一定会让大明帝国更加繁荣昌盛的。”朱允熥打断了朱权,语气开始变得缓和,而且其中带着些许商量的口吻。

而此时,宁王手下的将士们,已经基本被朵颜三卫和蓝玉刚刚带来的士兵控制住了。

无论怎么对比,宁王主权此时完全不占优势,他的塞北是还有几万精兵,但远水解不近渴,鞭长莫及,他也只能望兵兴叹。

“殿下,本王...不,我刚才那样对你,你不记恨我?”宁王主权的姿态瞬间低了下去,而且放得很低,语气之中满是哀求。

朱允熥明白,宁王还有顾虑,担心自己不是真心诚意。

“十七叔,你说哪里话来,孤既然是大明的储君,必须有储君的风范。”朱允熥停顿了一下,继续缓缓开口,“孤说过,咱们都是一家人,只要你真心待孤,孤一定会真心待你。”

“殿下...”宁王说着,躬身施礼,眼泪在眼眶中打了三个圈,最终还是没能止住,缓缓滑落了下来。

“十七叔,孤说过,孤的叔叔中,孤最是欣赏十七叔,也最是信任十七叔...”朱允熥说着,上前搀扶着宁王朱权,“十七叔,跟着孤一起清君侧,发起靖难,如何?”

朱允熥的眼神之中充满了渴盼。

其实,朱允熥此时完全可以通过武力来征服宁王朱权,但是朱允熥明白,武力是长久不了的。

宁王朱权,擅长谋略,心眼子不少,只有让他心悦诚服,才能算是真正地征服他,否则他不会真心实意地跟着朱允熥干。

宁王朱权此时犯了难,他能感受到朱允熥的一片真心实意。

可是,他是随着秦王、晋王一起出来的,说得好听,是帮助父皇教训朱允熥,其实也是相当于逼宫。

而,朱允熥此时打出的旗号,竟然是清君侧,还有一个非常陌生,但是颇为耐人寻味的名字,靖难。

清君侧,朱权很熟悉,他其实此时做的事儿也很类似,只是他应该是失败了,此时他已经基本落入了朱允熥的圈套。

无论是人心向背还是兵力的多寡,他都不占据任何的优势。

而朱允熥此时则是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

此时此刻,宁王朱权很清楚,只有跟随朱允熥,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经过朱允熥这么一点拨,宁王朱权也明白了,如果继续跟随秦王、晋王,最终即便是成功了,胜利的果实也是被他们摘取了,而自己根本就是什么好处都捞不到。

他这两个哥哥的为人,他太清楚了,即便是用脚趾头,他都能想得清清楚楚。

如果失败了,这两个哥哥肯定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

而成功了,他们则是会以极快的速度摘取果子,而他朱权甚至是连个酸果子都捞不到。

虽然与秦王、晋王这两个哥哥接触不是太多,但是耳闻目染之下,早就如雷贯耳,了解颇深。

这两个哥哥,只爱占便宜,不能吃亏,哪怕是一丁点的亏,他们也不能吃,更不愿意吃。

谁让他们吃亏就等于是用刀子直接割他们的肉,那他们还不得跟你玩命。

朱权想着,突然缓缓抬起了头,抬眼看去,身边的士卒都十分期待地看着他。

尤其是朵颜三卫,更是期待不已,他们希望宁王能弃暗投明。

朱权又把头偏向了一旁,他带过来的士兵,几乎都是一样,全都侧脸看着朱权,眼神之中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朱权明白,他们希望自己投降朱允熥,带领他们走向康庄大道。

此时的朱权非常煎熬,按照他的本心,其实他想继续做他的藩王,谁都不想投靠或者依靠,可是现实情况下,他不能跟随自己的本心。

“宁王千岁,我们也是不得已,秦王、晋王不是真心想着你的,如今能想着你的只有对皇太孙殿下了。”朵颜三卫的首领,一起来到朱权面前,躬身施礼,极力劝谏。

他们其实还是很怀旧的,至少宁王朱权曾经是他们的主公,作为一方的藩王,宁王的表现总体还是可圈可点的。

此时,突然让他们跟宁王对着干,还真的是于心不忍,至少是心中有愧。

这也不符合他们的作风,在他们看来,对宁王忠心是必须的,也是应该做的。

如果他们能劝说宁王一起来投降,那么他们也就不算是背主求荣。

宁王心中极其不悦,看着自己的王牌‘朵颜三卫’从此以后已经易主,心中不是滋味。

不过,目前木已成舟,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宁王朱权也是无可奈何。

“宁王,您就跟着殿下一起干吧。”众人一起跪了下来。

宁王放眼看去,大部分都是他的嫡系,还有所有的朵颜三卫的士兵,也都跪了下来。

其中带头的正是朵颜三卫的首领,他们的眼眶中都蕴含着泪水。

没有想到,局面竟然会演变成这个样子。

最终,宁王一跺脚,把心一横,来到朱允熥面前,“殿下,您说的话算数吗?”

宁王态度极其诚恳,一字一句地说着,抬起了头,看着朱允熥。

“十七叔,孤确实爱开玩笑,但是孤对十七叔,确实是一片真心。”朱允熥收起了笑容,一本正经的看着朱权,眼神之中的神情很是真诚。

“殿下,之前确实是十七叔意气用事了,十七叔考虑清楚了,决定与殿下一起共举大事,不图荣华富贵,十七叔只图杀个痛快,随心所欲。”宁王朱权,缓缓抬起了头,看着朱允熥,感慨地向朱允熥拱了拱手。

“皇太孙~~~”

“宁王~~~”

“......”

众人开始欢呼起来,所有的士兵此时都非常高兴。

这也是他们期盼已久的事儿,自从他们被秦王、晋王裹胁到此,就没有过一天的好日子,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现在好了,他们已经是正规军了,与朱允熥一起,那就代表着正统。

朱允熥是大明的储君,那是根正苗红,绝对的嫡系。

这个是任何史书都抹不掉的正统。

“十七叔,看见没有?大家都非常欢迎你们!”朱允熥很是高兴,拉着朱权的手,颇为感慨。

“殿下,微臣惭愧,还令人向殿下进攻,实在是罪该万死。”宁王朱权,突然不好意思起来,羞愧地低下了头。

“十七叔,大家都是一家人了,不必如此见外。”朱允熥说着,拉起了宁王朱权,走到了最高处的将台,看着众人,朗声说道:“诸位兄弟,你们知道如今的局面,我们胜算几何?”

“殿下必胜!宁王必胜!”

“殿下必胜!”

“......”

朱允熥的话音刚落,众人开始欢呼起来。

这一刻,所有的人都激动不已,他们明白,属于他们的荣耀的时刻,终于还是来了。

他们希望朱允熥带领他们击败秦王、晋王,稳定天下的局面。

当然,最好是朱允熥能继位,那他们就是从龙之功。

功高莫过于从龙之功,如今的局面正是如此。

这个大好时机,简直是天赐良机。

“兄弟们......”朱允熥的眼眶也渐渐湿润了起来,抹了一把眼角的泪痕,“诸位,孤向你们保证,这一次孤清君侧、靖难一定会成功。秦王、晋王太过嚣张,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爷爷的统治和皇权,影响到了大明帝国的安全,你们说要不要击败他们?”

“击败秦王!”

“击败秦王、击败晋王!”

“杀了秦王!”

“活捉秦王......”

“......”

众人的情绪空前高涨,这是属于他们最为兴奋的时刻。

他们早就盼望着这一天呢,朱允熥与宁王朱权的联合,那是绝对的强强联手,后面的战役一定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

“兄弟们,你们放心,孤在来此之前,已经打探了秦王、晋王的军情,他们好像是已经得知了这里的情形,正准备向这里用兵。”朱允熥话锋一转,突然脸色沉了下来。

“打他!他娘的秦王太嚣张,我们忍他很久了,这段时间可没少受秦王的气。”最前面的几个将军,提起秦王就是一肚子的气,直接向朱允熥倾诉起来。

朱允熥点了点头,“有仇报仇,有恩报恩,这是孤的一向原则。孤支持你们,会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支持你们。

最终一定会将秦王、晋王彻底击败,还大明帝国一个朗朗乾坤!”

朱允熥的声音很大,前面的士兵都听得很清楚。

“殿下英明!殿下必胜!”距离朱允熥很近的几位将军此时都兴奋地高声欢呼了起来。

其他的士兵们也都听到了欢呼声,一起跳了起来,一边跳着,一边高声欢呼。

刚开始非常混乱,可是不知道是谁带了个头,声音竟然整齐划一。

“殿下英明!”

众人一起开始欢呼,声音高亢而有力。

现场的氛围瞬间就燃了起来,一个个士兵都非常兴奋,从此以后他们终于算是找到了主心骨了。

有了朱允熥作为靠山,以后他们的日子还不是要风有风,要雨有雨。

之前与宁王过,距离朝廷中枢还是比较远的,如今直接投奔了朱允熥,那可是近水楼台了,效果与之前相比,完全不同。

之前像是后娘养的,现在是彻底彻底回到娘亲的怀抱里,那种温暖绝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谈,无论多么精美的语句,在这里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此时此刻,士兵们彻底被朱允熥感染到了,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殿下万岁!”

突然,有不少士兵欢呼了起来。

哗~~~

此话一出,事情瞬间变得不一样了,很多人此时明白,这句话可不一般。

‘万岁’这两个字,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叫的。

尤其是这个机器敏感的时候,这两个字,直接意味着造反。

众人都大吃了一惊,很多士兵停了下来,一脸忐忑地看着朱允熥。

此时,众人明白,既然他们是朱允熥的手下,如果朱允熥有事,那么他们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这正是拔出来萝卜,带出了泥。

如果朱允熥出事了,那么他们这些小喽啰也都跑不掉,而且后果会更严重。

不过,他们看向朱允熥,只见朱允熥好像是没事人一样,收放自如,没有出现一丝的不适,相反脸上还挂着笑容。

其实,朱允熥当然听见了这句‘虎狼之词’,但是朱允熥并不怕事儿。

即便是这番话传到他的爷爷朱元璋那里,朱允熥也不畏惧。

此时,朱允熥有了底气,本身就有10多万大军,如今又有了宁王朱权的3万朵颜三卫加上宁王的亲卫2万精兵。

有兵在手,朱允熥的腰杆子立即就硬了,与之前相比完全不同,判若两人。

蓝玉眼尖,看见了朱允熥的表情,心中更是有了底气。

此时,蓝玉明白,自己的这个外孙心理素质很强大,而且野心很大。

不过,蓝玉很高兴,他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最强者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强者为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更是真理。

而朱允熥今天的表现,绝对是可圈可点,猝然加之而不惊,面临危险而不乱,这正是作为一个君主,尤其是一个明君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既然外孙有这样的大才,他蓝玉就算是拼了老命,也要扶朱允熥继位。

以后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谁敢与朱允熥作对,就是与我蓝玉作对。

想到了这里,蓝玉往前走了两步,来到朱允熥面前,然后附在朱允熥耳边,低声嘀咕了起来,“殿下,宁王势力很大,如果留着他,将来恐怕是一个祸患。”

朱允熥闻听,脸色大变,瞬间大怒。

“凉国公,此事恐怕不妥吧,而且有点趁人之危的意思。”朱允熥脸色极其难看,憋得通红。

“殿下,无毒不丈夫,此时不加把劲,恐怕以后会有后患。”蓝玉眉毛一挑,眼中的杀气顿显。

朱允熥心中一惊,这个蓝玉,果然是够狠的,竟然让我找个机会干掉宁王。

如果孤真的把宁王干掉了,那么以后还会有谁相信孤?

而且,这绝对是一个馊主意,如果孤真的听了他的话,以后所有准备与孤共事的人都会胆战心惊。

即便是宁王确实有为难过孤,但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宁王之前是为了自保而已,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应急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

而如今宁王已经决定与自己一起干,而自己如果小肚鸡肠,趁机报复,并且最终斩杀了宁王,那可就不是简单的杀一个人,或者是杀一个藩王了。

到那时,很有可能是把天下的英才都拒之门外。

想做大明帝国的皇帝,如果只是这么点度量,怎么服众,以后自己称帝之后,众人岂不是人人自危?

而到了那时,自己的末日才是真正的到了,自己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而且,朱允熥很明显感受到了蓝玉强烈的控制欲,他肯定是想趁机独揽大权。

尽管蓝玉有90个优点,但是这致命的10个缺点,也是会对别人造成极大的困扰,甚至会让别人睡不着觉,尤其是他的君主。

有这样的将军,哪个君主会不担心,一旦这样的人驾驭不住,突然发飙,岂不是随时都有可能颠覆自己的君主。

此时,朱允熥也多少理解了一些爷爷,蓝玉其人,将来即便不杀,也不能把宝都压在他的身上,否则他的能量太大,很有可能会炸缸。

不过,此时朱允熥并不想与蓝玉计较太多,此时还用得到蓝玉,况且蓝玉并没有不听自己的旨意。

想到了这里,朱允熥决定继续试探一番,看看这个蓝玉到底是什么东西。

“凉国公,这里是孤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朱允熥说着,嘴角一抽,眼睛瞪着蓝玉,声音也提高了不少。

此时,身边不少士兵都听见了动静,不过他们看着朱允熥和蓝玉的眼神,瞬间明白了,都自觉的低下了头,不过却是用眼角的余光去看向蓝玉。

他们都为蓝玉捏了一把汗,生怕蓝玉此时犯浑。

蓝玉咬了咬牙,突然躬身施礼,脸上带着笑容,“殿下,这里当然是您最大,微臣听您的,您说了算。”

朱允熥听得很是真切,非常满意。

这还差不多,如果在这么多人面前,蓝玉这个倔驴真的尥蹶子,那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以后的日子,必须想法恩威并施,让蓝玉心服口服,既要给他好处,又不能让他吃得太饱了,否则这头倔驴将来一定不好驾驭。

不过,今天还不错,至少是在众人面前,蓝玉没有让他下不来台。

其实,刚才那一刻,蓝玉真想爆发了,可是看着身边的王弼、傅友德等人全都按剑怒目相向,他瞬间就明白了,自己无论多大功劳,只是个功臣而已,而人家朱允熥是君主,是他们的殿下,是大明帝国的皇太孙。

而且,自己还是朱允熥的舅老爷,无论是辈分还是年纪,当然还包括资格方面,自己都是绝对占据着优势的,没有必要与朱允熥计较。

想了这么多,蓝玉才冷静了下来,急得脑门子都是汗,也只能是唯唯诺诺,乖乖地在朱允熥面前认怂。

这也是蓝玉跟随老朱一直到现在以来,第一次认怂。

“凉国公,孤只是身份最尊贵,但是要论功劳、能力,还是得看你们的。尤其是你凉国公,一把刀,打遍天下没有对手,是名副其实的悍将,绝对撑得起大明第一战神的称号,孤都知道,孤也不会忘记你为大明做出的贡献。”

朱允熥见蓝玉认怂,也慢慢收拢了脾气,看着蓝玉,缓缓开口。

此时,看着蓝玉的一脸委屈样儿,朱允熥也是有点于心不忍,可是想着以后要干大事,如果事事都受蓝玉掣肘,自己还怎么干大事?

“谢谢殿下。”蓝玉强忍心中的怨气,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

不过很快就慢慢调整了过来。他也想明白了,无论是老朱当政,还是朱允熥当政,君主都是他们,自己只是臣子而已。

自己就老老实实地做他的凉国公即可,而且他坚信朱允熥当政,他的日子肯定要比老朱当政要好过得多。

至少此时他没有见过朱允熥嗜杀,但是老朱就不一样了。

虽然蓝玉在老朱帐下也是立功无数,可总感觉与老朱之间隔着点什么,思考这么多年,终于慢慢明白了,老朱太过于嗜杀,而且老朱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杀功臣。

功劳越大,老朱就杀得越是起劲。

从老朱建立大明帝国的那一刻起,他不是在杀人就是在杀人的路上。

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变过,洪武二十多年,已经制造了洪武三大案,而且是一案比一案更为彪悍,汹涌。

这些大案,基本都是他蓝玉目睹的,每次大案的爆发都是血流成河,而老朱则是看着这些人被砍杀,然后在背地里偷着乐。

他简直是一个杀人的魔鬼,这些还只是大案,小的案件更是多如牛毛。

凡是经过老朱手上的案子,基本就没有人能逃出生天,那种与生俱来的压迫感,直击人的心灵,让那些所谓的官吏们顷刻之间就心灵崩溃。

老朱的嗜杀在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从有了皇帝以来,没有人能在杀人方面能出老朱之右。

其实,蓝玉不知道的是,即便再往后面书700年也没有人能出老朱之右,在杀人这方面,老朱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尤其是杀功臣这方面,老朱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放眼全球也没有任何人能比肩老朱。别说比肩了,即便是望其项背者也是寥寥无几。

当然,这些蓝玉不知道,不过朱允熥却是门清。

朱允熥也是松了一口气,来到蓝玉面前,拉着蓝玉的手,“舅老爷,孤刚才的话可能有一些重,还望舅老爷不要往心里去,孤觉得此时没有必要开杀戮,大明朝杀的人还少吗?现在大明人才青黄不接,只有舅老爷一人在苦苦支撑,孤心疼舅老爷。而且有功之士,更不能随意处罚,那样就脱离了孤的初衷。”

朱允熥的声音很低,刻意避开了宁王朱权等人。

此时宁王朱权与傅友德等人正唠的火热,没有注意到朱允熥、蓝玉这边的异样。

蓝玉此时好像是理解了,原来这个外孙真的不简单,他想一改老朱的暴政,而是要改革,用全新的施政策略来治理大明帝国。

看来大明帝国是有救了,从此以后大明帝国要扬眉吐气了。

想到这里,蓝玉的气已经消了一大半。

对啊,他辅佐朱允熥,一则是为了成名立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大明帝国强大起来。

只有一个强大的帝国才能支撑起战争,否则只能是望洋兴叹而已。

“是,殿下,微臣知道了。”蓝玉的表情慢慢恢复了正常,脸上开始平静了下来。

朱允熥明白,舅老爷蓝玉今天确实是做出了让步,而且是受了委屈。

盐从哪咸,醋从哪酸,最终,解铃还须系铃人。

既然是自己让蓝玉不痛快了,那就给他一个糖豆吃,接下来,在众人的面前,自己给他长足了面子也就是了。

朱允熥一边想着,一边走向了宁王朱权。

“十七叔,走,去大帐,咱们好好唠唠,记得之前见十七叔的时候孤还很小,记忆很是模糊,如今再次见到十七叔,很不容易啊。”朱允熥说着,做了个‘请’的姿势。

朱允熥明白,像宁王朱权这样的人,不缺钱,也不缺权,缺的是尊重,缺的是欣赏。

既然你缺这些,那么孤就投其所好,给你来一波,彻底满足你。

“殿下,您请!您为君,本王只是你是臣子而已。”宁王朱权态度很是谦卑,此时他已经明白了君臣关系,脑子清醒了很多。

朱允熥心中很是高兴,果然,这个宁王还是非常识时务的,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果然是痛快!

“十七叔,不必客气,虽然如此,但你是孤的十七叔,这个事实依然在,血浓于水,孤一直都记得。”朱允熥说着,拉起了朱权的手,不容分说,让朱权走在前面。

在场的众人,尤其是宁王手下的将士们,此时很多都被震撼到了。

他们没有想到朱允熥竟然胸襟如此广阔,换做别人,不但不会如此,甚至还有可能治罪。

而在朱允熥这里,治罪是不可能的,尊重、信任、谈亲情,却成为了摆在众人面前的事实。

朱允熥身边的蓝玉、傅友德等人,此时脸上已经满是杀气,怒狠狠的瞪着朱权,看着他到底敢不敢为非作歹,如果敢真的顺着梯子就去爬,蓝玉等人直接就会暴怒。

此时,蓝玉、傅友德、王弼等人已经不约而同的摸向了腰间的大刀。

朱权正在往前走着,用眼角的余光看去,看见了身后的蓝玉等人那凶神恶煞一般的模样,他瞬间明白了,这是朱允熥给他台阶下,他必须得懂事,分得清大小王,拎得清轻重。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立足,虽然自己为朱允熥贡献了好几万大军,有一些谈资和基础,但是这和朱允熥的实力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这种差距,如果从根上来刨的话,当然是身份的尊卑问题。

他只不过是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而朱允熥虽然不是朱元璋的儿子,却是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的嫡子。

而最为重要的是,朱元璋特别宠爱他的皇太子朱标,至于朱允熥,则主要是爱屋及乌,沾了朱标的光。

想到了这里,宁王朱权急忙一侧身,向朱允熥躬身施礼,“殿下,微臣可不敢僭越,您是君,微臣是臣,君臣有别,殿下您先,微臣万万不敢走在您的前面。”

宁王朱权很是谨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明白,此时京师的东门已经不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转瞬间已经是换了人间,物是人非。

虽然这些人还在,可是他们却已经换了旗帜,自己也只能接受现实。

“这...”朱允熥故作为难,“十七叔,你何必跟孤客气,你先走吧?”

“殿下,微臣万万不敢。”朱权说着,自觉往后退了退。

朱允熥身后的朵颜三卫等人见状,也急忙上前规劝,“殿下,既然宁王千岁一片赤城,您就先走吧。”

“那好吧,走,随孤一起进大帐。”朱允熥说着,迈着沉稳而坚毅的步伐。

众人一起随着朱允熥走进了大帐。

一场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持续着,众人都在试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