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大明的栋梁(1 / 1)
皇宫内,
此刻准备刺杀朱允熥,而且身手了得。
旁边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在第一时间出来救驾。
朱允熥危在旦夕。
眼见哨兵就要刺到朱允熥的面门,朱允熥急忙从旁边快速地闪身。
由于朱允熥的动作太快,而且还坐在椅子上,一时行动很是不便,竟然把坐着的椅子都给推翻了。
哨兵的这把匕首,还是狠狠地刺了过去。
不过,非常庆幸的是,哨兵没有刺中,只是刺中了朱允熥身边的一个柱子。
由于用力过猛,哨兵竟然把匕首狠狠地刺进了柱子里。
哨兵急忙伸手去拔柱子里的匕首,可由于用力太猛,匕首刺得太深,一时之间根本拔不出来。
这可就给了朱允熥等人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小镇子急忙伸手,把桌子旁边的一个棍子举了起来,对着哨兵就打了过去。
可是哨兵身上了的,在慌乱之中竟然狠狠地一拔,直接把匕首拔了出来。
有了匕首在手,哨兵的信心瞬间恢复。
只见这名哨兵轻轻地往旁边一闪身,就轻松躲过了小镇子的一棍子袭击。
与此同时,其他的几名侍卫、太监也跑了过来,挡在朱允熥的面前,全力保护着朱允熥。
“王负剑......”
小镇子突然喊了出来。
轰——
朱允熥的脑子很大,这一幕,怎么这么熟悉?
对了,想起来了,大秦帝国的秦始皇,曾经被天下第一刺客荆轲刺杀,也是如此的演绎。
原来,历史又重演了。
朱允熥急忙从背后抽出了长剑,这把剑一般朱允熥根本不用,如今到了最为紧急的时刻,不得不用。
“咔吧”一声!
这把长剑,直接被朱允熥抽了出来。
有了宝剑在手的朱允熥再也不惧,主动往前走了过去。
此时,哨兵则是携着匕首狠狠的冲了过来。
朱允熥把手中的长剑对准了哨兵的左腿。
“扑哧”一声!
哨兵的左腿,直接被划出了一道深深的口子。
嘶....
强烈的痛感,瞬间传遍了哨兵的全身。
可是,使命感,让哨兵再一次冲了过来。
这次他拿着匕首再一次冲向朱允熥,而朱允熥也不客气,手中的长剑一剑直接划伤了他的右腿。
这一下,哨兵的乐子大了,两条腿,全都被朱允熥当即划伤,别说进攻了,即便是站着都难。
哨兵艰难地坐在地上,大口地喘着粗气。
此时死磕,哨兵很是郁闷,他明白,属于他的时间不多了。
正在此时,大帐外的冯胜等人赶了过来。
“殿下,您怎么了?”
冯胜见状,急忙喊了一声。
正是这一声,几乎坏了大事。
此刻突然之间把手中的匕首扔了出去,对准朱允熥的面门。
朱允熥当即一愣,把头一偏。
而这把匕首则是贴着朱允熥的头发丝,射向了朱允熥的身后。
哨兵的这一次袭击,再次以失败告终。
轰——
此时,朱允熥的头很大,但是他明白,危险已经基本解除。
此时,冯胜等人很快就来到了此刻身边,当即就控制住了这名哨兵。
“说,是谁让你来刺杀殿下的?”冯胜怒不可遏,急忙冲着这名哨兵就是一巴掌。
而且,这一巴掌是对着脸的。
哨兵的脸上,当即出现了五个颜色鲜明的手掌印。
众人此时全都哗然,没有想到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幸亏此时殿下无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朱允熥此时也来了此刻身边,厉声呵斥:“快说,谁让你来刺杀孤的?”
但是这个哨兵把牙齿咬得咯嘣直响,愣是一个字都不说。
“扑哧!”
冯胜可没有那么好的脾气,几没那个举起了宝剑,对准了哨兵的手臂就是一剑。
这一剑,直接贯穿哨兵的整条手臂。
惨,太惨了!
“快说,否则我让你生不如死!”冯胜气坏了,手中的宝剑准备继续落下。
可是这名哨兵就装作没有听见一般,突然之间一张嘴,然后狠狠的一咬。
仅仅只是转瞬之间,哨兵的嘴角渗出大量血液。
冯胜摇了摇头,他明白了,他是咬舌自尽了。
“快,查看伤势。”冯胜急忙令人上前,撬开哨兵的嘴,仔细检查。
果然,舌头咬掉,哨兵不仅仅是咬掉舌头,而且已经悄悄服了毒。
再看身后的柱子,刚才被哨兵刺了一刀,都是乌黑。
朱允熥明白了,这个匕首上淬了毒。
好险!
幸亏自己的躲得快,算是命大啊,否则这还没开始,马上就要见到曙光了,自己却倒在黎明之前。
“检查他的全身,看看他藏有什么东西没有,摸清楚他的来路。”冯胜声嘶力竭,急忙呵斥了起来。
此时,冯胜很清楚,这不是他主动袭击,背后一定有人指点。
而且此人一定是对皇宫极其熟悉,否则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摸到了皇宫,而且对于朱允熥的行踪竟然这么熟悉,看来殿下的安保工作,从即日起,必须提高到最高的高度。
士兵们答应下来,很快就开始了搜索。
没多大一会儿,还真的从他的腰间搜到了一枚牌子。
牌子上写了一个奇特的字,这个字,即便是冯胜也不太清楚,急忙拿来,让朱允熥查看。
朱允熥一看,瞬间就明白了,这个是皇宫内,之前爷爷颁发的令牌。
这是皇宫内,曾经爷爷的贴身侍卫。
一个“卫”字,就是最好的明证。
确实,爷爷开始对他下手了。
这一刻,朱允熥明白,爷爷其实从把傅采莲送给秦王作为人质的那一刻起,已经抛弃了他,不再认可他这个所谓的皇太孙了。
在皇位面前,所有的亲情都是不堪一击的。
想到了这里,朱允熥觉得鼻子一酸,好悬没有哭出来,但随即就忍住了。
“爷爷,既然你不仁,你处处想把孤给处死,那就别怪孤了。”
朱允熥心中默默想着,眼神坚定了起来,摆了摆手,令其他人退去,只留下了冯胜、小镇子两人。
此时,两人明白,一定是有大事要发生,否则殿下不会单独把自己留下来。
“殿下,您有什么安排?”冯胜急忙上前,询问了起来。
“孤没有太多想说的,刚才孤检查过了,这是爷爷的贴身侍卫,孤猜测,是不是爷爷留下来特意照顾孤的。”
朱允熥的神色突然凌厉起来。
其实这样很好理解,朱允熥抢了他的位置,老朱派几个杀手,非常正常。
“殿下,是不是要想法......”冯胜说着,做了个手势。
朱允熥明白,动员手下的所有人,立即开始想法抓捕洪武大帝。
这谈何容易,不过幸亏朱允熥早有准备,此时洪武大帝可能已经在常升的手掌心中。
因为常升早就守株待兔了许久,就等着洪武大帝自己往口袋里去钻了。
一切都在朱允熥的把控之中,按照时间,最多再过一个时辰,常升就会送来消息。
“这个孤倒是没有想过。”朱允熥神色凌然,看着小镇子和冯胜,“孤的意思很明确,他是孤的爷爷,江山都是他的,他做什么,孤也不能加以指责,只是为了大明的百姓,为了大明的天下,孤必须请爷爷回来,加以规劝。”
“殿下,难道您就不能直接继任皇帝位吗,大家伙跟您一起,就是为了今天,只有您正常继位,才符合大家的想法。”小镇子仗着胆子,往前拱手,直接说了出来。
小镇子也清楚,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只有朱允熥继位,他的利益也才能最大化。
这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高的宗旨。
每个人愿意跟随朱允熥,最终就是想扶持朱允熥继任皇帝位。
尽管这番话,不该由小镇子来说,但他是还是说了出来。
原因嘛,很简单,他仗着朱允熥对他的宠溺。
“小镇子,你敢干预朝政?你可知道这是什么罪过嘛?随意议论,而且孤只不过是大明帝国的储君,根本不是什么皇帝。”
朱允熥佯装生气,大声斥责小镇子。
但是话里话外,没有一句是真心呵斥的。
冯胜在旁边看着,内心不住地想笑,他明白,这不过是朱允熥演戏而已。
“殿下,不要动怒,小镇子虽然年幼,但他也是性情中人,说的话确实也在理,还希望殿下能够考虑一二......”冯胜见状,急忙拱手,上来打圆场。
朱允熥佯装很是生气,但随即嘿嘿一笑,“这个话,可不要外传,只能你我君臣知道即可。”
“是,殿下!”冯胜、小镇子急忙答应了下来。
“孤留下你们,是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事儿要办。”
突然朱允熥神色开始变得严肃了起来。
“殿下,请您吩咐吧。”冯胜,小镇子急忙拱手,等待着朱允熥的命令。
“孤这次是清君侧,既然爷爷已经走了,那就基本完成了任务,但后遗症很多,比如京师的治安问题,秩序问题,这个必须重视起来。
还有就是必须全力以赴,想法寻找爷爷,只要爷爷没有找到,孤的大业就会出现问题。”
“殿下说得对,您说吧,让我们怎么做?”冯胜立即拱手,神态严肃。
“怎么做,这个很简单,宋国公,你立即令手下的得力干将,亲自出城,在城门周围大量布置兵马,寻找爷爷,记住孤的话,任何人都不准伤害爷爷。”
“是,殿下,微臣这就去办。”冯胜急忙拱手答应,准备下去。
“慢!”朱允熥叫住了他,“孤还有重要事情安排,你安排完这个之后,立即想法联络城外的开国公,他的位置在这里,这是舆图,联系上之后,一定询问他是否发现爷爷的踪迹,孤有重要安排。”
朱允熥说着,从怀里掏出了舆图,然后递给了宋国公冯胜。
这可是命根子,只有舆图在手,才有可能最终寻找到常升。
“是,殿下,微臣遵旨。”冯胜接下了舆图,答应了下来。
“这两件事,都不需要你亲自前去,但是孤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儿,需要你亲自出马。”朱允熥说着,突然神情变得更加严肃。
“还请殿下吩咐。”冯胜拱手等待着朱允熥。
“你立即领精兵,在京师内,挨家挨户搜寻,切记,不要扰民!”
朱允熥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枚金牌,“如果有百姓不服,把这个拿给他看,说是奉旨搜寻。”
“是,殿下,您放心吧。”冯胜急忙答应了下来。
这件事儿,冯胜擅长,不就找人吗,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除非老朱不在京师,只要是在京师,即便是挖地三尺也要把他给整出来。
“你下去吧。”朱允熥摆了摆手,看着冯胜。
“是,殿下,微臣告退。”冯胜说着,转身离开了大殿。
偌大的大殿,此时只剩下小镇子和朱允熥两人。
“殿下,您这是......”小镇子一时之间不能理解,看着朱允熥一系列的操作,小镇子此时有点迷糊。
“孤的安排自然有理,你们只需要执行即可。”朱允熥声音提高了一些,看着小镇子,旋即嘿嘿一笑,“孤给你也安排点活,你悄悄派人,在宋国公身后继续搜寻一边,同时悄悄观察百姓的一举一动,随时禀告给孤。”
“是,殿下,奴婢知道了。”小镇子很是高兴,急忙令旨谢恩。
安排完这几件事儿才知道,朱允熥明白,事情已经发展得差不多了,还差最后一点收尾了。
“宣宁王朱权,孤有事叫他。”朱允熥坐在椅子上,突然出声。
“是,殿下。”手下的太监,急忙转身下去了。
没多大一会儿,宁王朱权来到了皇宫,面见朱允熥。
“殿下,您叫我?”一进大殿,宁王朱权急忙低声询问起来。
此时,大殿的门已经关闭,只剩下朱允熥和朱权两人。
“十七叔,请坐。”朱允熥用了个‘请’字,指了指旁边的凳子。
此时,朱允熥明白,一切都在顺理成章地发展着,不出意外的话,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殿下,微臣惶恐,在殿下面前,微臣不敢坐。”宁王朱权有点忐忑,神情不太自然。
“坐吧,你我既是君臣,还是叔侄关系,按说孤应该给你行礼才是。”朱允熥说着,向宁王朱权拱了拱手。
宁王朱权急忙跪了下来,满脸惶恐之色,“殿下,您可折煞微臣了,微臣愧不敢当。”
“起来吧,十七叔,你们叔侄,何必如此。”朱允熥明白,此时牌就是要明打。
“多谢殿下,微臣一定全力以赴,唯命是从。”宁王朱权很是聪明,他一眼就看出了,朱允熥喊他过来,肯定是有要事要说。
“孤想让十七叔称帝,不知道十七叔意下如何?”朱允熥说着,神色淡定而自然。
宁王朱权闻听此言,几乎都吓尿了,双腿都开始不听使唤了,急忙站了起来,往前跪爬了好几步,然后匍匐在地,痛哭流涕起来。
“殿下...您万不可如此说,微臣担当不起,微臣不过是跟随殿下清君侧的一个马前卒而已。
如果殿下要杀微臣,微臣绝无二话。”
朱权说着,在地上不停地磕头,然后缓缓抬起了头,眼神坚定。
而朱允熥则是笑呵呵地看着宁王朱权,继续开口:“十七叔,功劳很大,论年龄,论经验,孤都不如十七叔,所以,孤认为,十七叔继位是大势所趋。”
轰——
宁王朱权的头,一个比两个大......
此时此刻,宁王朱权明白,这一切都是朱允熥的试探。
他当然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今天让朱允熥看出来他有野心,不用朱允熥动手,他手下的蓝玉等人甚至都能直接生吞活剥了他们。
这个后果,朱权还是能拎得清轻重的。
如果自己真的不识抬举,那么极其严重的后果将会直接等待着他,到了那时,所有的苦果子,还是得他自己慢慢品尝,那种滋味是绝对的难受,他明白朱允熥此时不过是想断绝自己的念想。
想到了这里,朱权有了主意,他知道,只要处理好这一幕,以后朱允熥就不会再怀疑自己了。
此时,朱权头很大,他想着以后的道路肯定是坎坷而且曲折的。
这对于自己的以后一定是影响极大。
大殿内,朱允熥和宁王朱权相视着。
宁王朱权头都磕了好几个大包,而且满脸的泪水,都模糊了整张脸。
正是因为朱允熥的这一番话,几乎要了宁王朱权的小命。
这番话,可不是随便说的。
皇帝更不是随便当的。
宁王朱权久经沙场,对于这些当然明白。
他很清楚朱允熥的心思,这是以退为进,目的还是为了皇位。
只是此时此刻,他用皇位来试探自己,其实更多的是让他向朱允熥表明决心和信心。
这一点非常重要,此时对朱允熥威胁最大的正是宁王朱权。
如果朱权不与他一心,他的位置也不会太稳定。
这是朱允熥故意为之,他就是要让朱权掂量一下轻重缓急,让他明白大位已定,不可轻易更改。
而朱权当然不是傻子,他一眼就看穿了朱允熥的意思。
如今的局面,所有的精锐都在朱允熥的手中,宁王朱权如果敢造次,蓝玉、傅友德、常升等人非得扒了他的皮不可。
所以,即便是朱允熥借他三个胆子,他也不敢放肆。
在朱允熥面前,他慢慢感受到了属于王者的霸气。
没错,这是属于大明皇帝的特殊气质,而朱允熥身上就有。
这已经让朱权震惊不已,怎么敢僭越?
“十七叔,快起来。”朱允熥见状,上前把宁王朱权搀扶了起来。
“殿下...您可别开这样的玩笑,如今陛下不知所踪,国不可一日无主,微臣建议,殿下当登基为帝。”朱权当即就明白了,必须想法让朱允熥称帝。
只有朱允熥坐稳了皇帝的位置,他才能稍微安全一些。
自己如今的小命就直接攥在朱允熥的手中,一旦他不高兴了,自己的日子也过不舒坦。
“十七叔,不可,孤说的是真的,你继位才是上合天意,下顺民心。而且孤尚且年幼,没有理政的经验。”朱允熥急忙谦辞。
朱允熥明白,此时必须谦辞,以退为进,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殿下,您年少有为,带领大明的军队击败北元,而且还平定了秦王、晋王等人的叛乱,乃是大明帝国的第一功。
而且殿下身为大明的储君,继任皇帝位合情合理,还请殿下不要推辞了。”
宁王朱权急忙站了起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脸真诚地看着朱允熥。
朱允熥心中暗笑,看来这个宁王朱权也是明白事理的。
皇位是孤的,即便是孤给你宁王,你也不敢坐。
不用孤动手,孤手下的蓝玉等人直接就会废了你。
看来,人要懂得听劝,如今看来,宁王朱权还是表现得不错,至少目前来看,还是可圈可点。
“十七叔,你且起来吧,孤找你还有事儿,咱先不谈这个事儿了。”朱允熥说着,上前把宁王朱权搀扶起来,“孤料定,秦王、晋王,甚至燕王、周王等人不日就要到达京师,到那时候,孤可就是面对藩王们的轮番进攻,孤的处境堪忧啊。”
朱允熥说着,满脸忧虑地看着宁王朱权。
“殿下放心,即便是所有的藩王都来,本王也会全力支持殿下,本王准备令人把宁王府封地的所有士兵都调拨过来,随时支援殿下。”宁王朱权当即就听出了朱允熥的意思,表面上是诉苦,其实是让他出血。
否则他朱允熥喊自己过来为了何事?
想到了这里,宁王才极力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先把自己的兵力给调拨出来,否则等朱允熥说出来,那可就不好看了。
“那多谢十七叔了。”朱允熥非常坦然地接受,然后看着宁王朱权,“那借你的兵符一用,还有你写上一封信,孤会令宋国公亲自领人前去提兵。”
宁王朱权,瞬间大吃一惊。
本来他以为朱允熥会让他,至少也会是让他的亲信前去提兵,没有想到最终换来的却是让宋国公去提取精兵。
这完全出乎了宁王朱权的意料之外,直接一句话,就把他的宁王府的精锐,几万大军全都吞了。
此时,宁王朱权的心里闪出一丝不悦,但是更多的是惶恐,他没有想到朱允熥的心机竟然这么深。
不过,宁王还是聪明伶俐的,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是,殿下,这个自然,微臣这就写。”
朱允熥也不客气,指了指旁边的桌子,“这里有纸笔,还得麻烦十七叔了。”
朱允熥笑呵呵地说着,但是并不单纯。
这不是朱允熥要故意为难宁王朱权,而是此时朱允熥也是身不由己。
尤其是这个时刻,一旦宁王朱权有个风吹草动,那影响就太大了,直接就是致命性的。
宁王朱权苦笑一声,急忙拿起了笔,在纸上开始书写起来。
当然,都是按照朱允熥的要求来写,否则他根本就走不出这个大殿。
朱允熥确实是在大殿的旁边,直接埋伏了好几百名刀斧手,只要是朱允熥一声令下,随时都能冲进来,直接把宁王朱权给剁了。
写完之后,宁王朱权把信件拿了起来,小心翼翼的双手递给了朱允熥。
此时,宁王的额头,鬓角全是汗水,开始缓缓流淌下来。
这不是因为天热,而是宁王实在太紧张了,即便是写这封信,宁王朱权的手全程都在抖个不停。
“殿下,这是微臣的兵符。”宁王朱权说着,急忙从怀里拿出了兵符,与信件一起交给朱允熥。
既然是做事,当然要做全面的,否则虎头蛇尾,算什么事儿嘛。
朱允熥假装推辞,“十七叔,这个兵符还是你拿着吧。”
“殿下,微臣的士兵见到兵符后才会动,所以殿下还是把兵符给宋国公吧。”宁王一眼就看穿了朱允熥的心思,急忙坚持了下来。
“这...这好吧。”朱允熥假装非常为难地接下了兵符,放进了怀里,然后抬起了头,一脸认真地看向宁王朱权,“十七叔,孤确实有负于你,这件事儿上,孤做得不地道,这是好几个人向孤建议的,还请十七叔委屈一段时间,等孤稳定了局面,一定会奉还给十七叔。”
朱允熥说着,突然嘿嘿一笑,气氛慢慢得到了缓解,变得不再那么尴尬。
“殿下,您说笑了,本王自从跟随殿下以后,本王就已经把全部都交给了殿下。”宁王朱权,急忙抬起了头,一脸淡定的看着朱允熥,然后也是配合着嘿嘿一笑。
其实,宁王朱权的心在滴血,可此时此刻,他肯定不能说出来,更不能做出一些什么事儿来。
他能做的,只能是遵旨而已,朱允熥让他干什么,他直接照做就行了。
“多谢十七叔体谅,你放心,孤会记得十七叔的好。”朱允熥说着,缓缓走向宁王朱权,拿起了水壶,亲自倒了一杯水,然后递给了宁王朱权,“为天下苍生,为大明的未来,孤敬十七叔,就以茶代酒了...”
“谢殿下...”宁王朱权急忙接下了水杯,一口喝完。
“好样的,十七叔!”朱允熥哈哈大笑,“人都常说,宁王善谋,燕王善战。接下来孤的对手有很多,还希望十七叔能为孤多谋划。”
“殿下,这些个传言不可信,只要殿下一句话,微臣一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宁王朱权,急忙拱手看向朱允熥。
“好,十七叔,如今事情紧急,你领着朵颜三卫与宁王府的将士,立即稳定京师的局面,不可让任何人生变,孤要的是秩序。”
“是,殿下,您放心吧,微臣遵旨。”宁王朱权终于松了口气,想到马上就可以出去,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下来。
“辛苦了,十七叔,孤等你的好消息,只要坚持这一段时间,一定会拨云见日,柳暗花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孤坚信,太阳一定会正常升起。”
朱允熥感慨着,此时,朱允熥也是极力安慰着宁王朱权。
他知道,以后还要依仗宁王朱权。
只有朱权才是藩王之中对自己最好的那个,其他的藩王,此时恨不得要了自己的命。
当然,自己答应过的,一定会善待宁王朱权,这一点,朱允熥已经做好了准备。
“是,殿下,微臣遵旨,微臣明白殿下的一番苦心,请殿下放心。”朱权答应着,急忙转身告退。
走出了大殿之后,只觉得外面的天空格外的蓝,而且外面格外凉爽。
大殿内太热了,热得宁王朱权几乎就喘不过气来。
简直是太压抑了,那种窒息感,让宁王朱权深感沮丧。
好不容易出来了,呼吸着外面的新鲜空气,宁王朱权,只觉得简直是太美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对于未来,宁王朱权还是很有信心的,他明白,属于他的时代开始到来了。
只要他坚持住,等朱允熥继位之后,他的好日子也就到了,尽管他很清楚朱允熥的脾气秉性,但是此时此刻看来,他还是非常认可朱允熥的。
尤其是从攻打皇城的这件事儿来看,朱允熥是绝对的仁义之君。
那么多的巨炮,朱允熥竟然下令,全都停摆,不准动用巨炮。
这是对大明京师的百姓的安危,这更是作为一个仁义之君所必备的技能。
所以此时此刻,宁王还是打心眼里敬佩朱允熥。
这个朱允熥做事确实是有两下子,至少与他的二哥朱樉、三哥朱棢比起来,比他们要强,而且是要强得多。
关于这一点,宁王朱权一点都不怀疑,这个太正常了,一切都在计划之中,都在预料之内。
让自己稳定京师的秩序,说明朱允熥还是愿意用自己,这就已经够了。
至于动用宁王府的士兵,这个是情理之中,那么多人放在谁的手里,那不是巨大的威胁。
人家朱允熥的想法合情合理,只要他坐稳江山之后,让自己做个逍遥王爷也就是了。
此时,宁王朱权断然不敢有别的想法,那绝对是致命的。
稍有不慎,便会惹火上身,而且此时的朱允熥简直是实力膨胀到了极点,修理他一个宁王,绝对是轻松自如。
想到这里,宁王朱权释然了,立即领人执行命令去了。
大殿之内。
朱允熥端坐在椅子上。
别人都说皇帝是最舒服的,此时此刻,朱允熥还没有做皇帝,但心中的压力已经是极大。
他已经深刻理解作为皇帝的无奈和苦楚。
皇帝不是谁都可以当的,需要很多东西,勇气、毅力、睿智、实力。
其中实力是最为重要的,没有一定的兵力,即便是你坐上皇帝的宝座,很快就会被别人赶下来。
所以,宁王此时很是识趣。
他明白此时此刻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宁王才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
此时此刻,宁王看得很清楚,他明白,属于自己的时间,其实是才刚刚开始。
等宁王朱权离去之后,朱允熥明白,一切都是刚刚开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自己这边。
而宁王朱权,只是其中之一。
其中最为艰难的,则是最不好处理的,那就是必须要找到传国玉玺和爷爷朱元璋。
至于那些个藩王,他们上不了天,一盘散沙而已。
得知爷爷出事之后,他们自然也就退去了。
其实,也只有及时退兵,才是他们最为明智的选择,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这些根本就不足为惧,只要坚持住,击打这些藩王没有什么问题。
朱允熥陷入了沉思,缓缓站了起来,走出了大殿。
天色挺好,朱允熥来到大殿外,慵懒地晒太阳。
此时,朱允熥明白,属于他的时间不多了,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直接改变大明帝国的局面和结局。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需要静待一些时日,一切都会见分晓。
两个时辰后
朱允熥突然收到了密信,正是开国公的飞鸽传书。
“殿下,这是您的密信。”侍卫急忙把密信拿了过来,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朱允熥。
朱允熥打开以后,仔细观看起来。
只是一瞬间,朱允熥就愣住了,这是什么操作。
只见信件上写着,等了好几个时辰都没有看见过陛下出现。
不过暗道口倒是松动了一下,上来好几名小兵,这些小兵被逮住之后,这个暗道口就仿佛是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任何的动静。
常升也令人进入暗道打探消息,但始终都没有找到最终的消息。
不仅仅是常升,任何人都没有见到朱元璋。
此时,朱元璋的动静,成为了谜底。
朱允熥看完之后,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明白,这就是爷爷的高明之处。
本来他想着靠着后世的记忆,找到了暗道口,就能守株待兔,逮住爷爷朱元璋。
可是,结果却是啪啪打脸,根本就没有找到爷爷朱元璋。
既然暗道之中还是出现了人影,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了,爷爷朱元璋肯定是进入了暗道。
有小兵走出暗道口,就是明证。
只是爷爷心思缜密,暗道的出口肯定不止一个,就如同狡兔三窟一般,爷爷的暗道口,至少是有3个。
正是这些,才导致了爷爷在暗道之中,没有被常升抓获,这简直是太匪夷所思了。
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不敢相信,这么多人布了这么大的一个局,竟然还是让朱元璋逃了出去。
看来,大明帝国的京师内已经没有了朱元璋。
尽管对于这个结果,朱允熥表示无法接受,可也只能接受现实,这就是现实。
没有办法的事儿,他必须全力以赴。
“孤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朱允熥心情瞬间沉重了起来,一切的努力,可能还是把事情想得简单了。
正在此时,蓝玉等人也走了过来。
果然如同朱允熥所料,蓝玉、宋国公冯胜等人全都扑空了。
大明的京师内,根本就没有找到朱元璋,根本就是一个人影儿都没有。
这一刻,众人开始恍惚了,他们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发展到如今的这个局面。
完全不符合常理,变化太快了,都是朝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
“殿下,如今玉玺、陛下都没在,我们该怎么办?”颖国公傅友德也走了过来,急忙询问了起来。
“怎么办?那还能怎么办,既然寻找不到陛下和玉玺,那正好,直接让殿下称帝就行了。”蓝玉的嘴角勾出一抹阴险来,瞬间就来了精神。
“凉国公,贸然称帝,一定会带来极其坏的一个影响。”朱允熥突然提高了声音。
不是朱允熥不愿意称帝,而是要有一个程序。
“是,殿下,微臣知道了。”蓝玉嘴一撇,尽管不太愿意,但还是急忙答应了下来。
“文武大臣还留下多少?”朱允熥继续追问。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关键所在。
朝廷之中的程序,这些文武大臣都熟悉,而且是很熟悉的那种。
“对,那个刘三吾因为年龄比较大,还在京师,正在外面,被关押了起来。”蓝玉突然想起来了。
“快宣他进来,孤有重要的事情安排。”
听见‘刘三吾’这三个字,朱允熥瞬间来了精神。
朱允熥明白,事情的成败,就在刘三吾身上。
只要找到刘三吾,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此时,朱允熥把宝压在了即将到来的刘三吾的身上。
希望从刘三吾身上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此时此刻,朱允熥也是压力很大,他在等待机会,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机会。
只要等到这个机会,朱允熥就能掌控全局,而刘三吾的到来,无疑是为朱允熥提示了很多东西。
很快,刘三吾来到大殿。
看见朱允熥之后,刘三吾急忙躬身施礼,“微臣刘三吾,参见殿下。”
“快起来,刘先生。”朱允熥欠身离座,来到刘三吾面前,“刘先生,孤很想你。”
朱允熥说着,伸手把刘三吾直接搀扶起来。
这待遇,这个条件,即便是放到任何时候也是最高荣誉的。
刘三吾明白,这是殿下给自己台阶下,自己不能不识好歹,否则把殿下惹怒了,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想到了这里,刘三吾急忙叩谢朱允熥,“殿下,您这是折煞微臣了,微臣叩谢殿下隆恩。”
此时此刻,刘三吾的聪明,已经完全超出了朱允熥的意料之外。
他没有想到,刘三吾才是最聪明的人。
看来,自己还是太年轻,以后还得多磨练才行。
想到了这里,朱允熥不觉间,陷入了沉思,他紧紧的盯着刘三吾,同时又盯着自己的未来。
朱允熥更是想到了大明的未来,大明的未来也就是他朱允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