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秦王准备在刀尖上跳舞【1W】(1 / 1)
这一幕,倒是真的出乎了朱允熥的意料之外,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的爷爷果然是条汉子,言出必行。
作为大明帝国的第一任皇帝,朱元璋确实做得不错。
唯一的遗憾就是朱元璋只顾杀贪官污吏,没有让大明帝国的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只能说是比元朝的时候总体要好,但是距离百姓生活幸福还差得很远。
朱元璋多次微服私访,也发现了问题,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洪武大帝一朝,都没有解决这些问题。
而,此时,所有的问题,都抛给了朱允熥,想到了这里,朱元璋的心里不是滋味,朱允熥的担子很重。
“是,爷爷,您放心吧,孙儿一定全力以赴,挑起重担,带领大明帝国的百姓,更上一层楼。”朱允熥说着,眼神更加坚定。
此时此刻,朱允熥明白,一个全新的大明帝国,将会很快开启。
到了那时,大明帝国的影响,将会不仅仅局限在这附近,而是整个亚洲,甚至是全球的。
朱允熥的嘴角开始上扬,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陛下,微臣这就去安排这些圣旨。”突然,刘三吾走了上来,看着朱允熥,躬身施礼,同时朝朱允熥递了一个肯定的眼神。
这一刻,朱允熥瞬间明白了,这些圣旨都没有问题,一切正常。
而这,正是朱允熥想要的结果。
“你下去吧,刘先生。”朱允熥摆了摆手,语气很是舒缓。
与朱元璋不同,朱允熥特别重视读书人,他始终都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只要学到了真正的知识,一定会发光发热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都呈现在朱允熥的面前,宛如放电影一般,一闪而过。
很多朝臣此时还蒙在鼓里,他们不知道具体的细节,只是知道朱元璋禅位给朱允熥,同时给他提供了玉玺,再多的他们根本就无从而知。
正在此时,突然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传来,“陛下,不好了,秦王、晋王,周王,还有燕王他们都来了,已经杀到了京师脚下,正在叫阵。”
一名小兵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还没有走进奉天殿,在门口就已经开始了哭诉,扑倒在地,磕得头破血流。
呼......
大殿内的大臣们,只觉得头皮发麻,呼吸急促了起来。
奉天殿,
因为一名小兵的最新情报,瞬间就乱成了一团。
众人此时都是不知所措,他们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发展得这么快。
一切都在意料之外,而且这件事儿还是发生在朱允熥接受禅位的这一天。
这就是纯粹的找刺激类型,没事找抽型的。
“什么?”
朱允熥当即就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横眉冷对。
就连坐在朱允熥旁边的老朱也被吓了一跳。
不过,朱允熥说完之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再次坐在龙椅上。
小兵又把刚才所说的话,再说了一遍。
“陛下,是不是......”老朱有些为难,他此时能做的是,希望朱允熥能放过这几个藩王们。
老朱有一种预感,那就是藩王们的发难,最终一定不会成功。
非但不会成功,反而会失败得很惨,惨到骨髓里去,让他们开始怀疑人生。
“爷爷,您放心吧,孙儿知道该怎么办,孙儿这就下达圣旨,告知他们,此时迷途知返,一切都还来得及,否则继续僵持下去,一定会对他们不利,而且他们的结局一定会非常惨。
这种结局,直接就是他们承担不起的,孙儿还有一件事儿请爷爷帮忙。”
“陛下,你说吧,只要咱能做到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老朱此时也是直接皱眉,他没有想到那些个不知死活的儿子,竟然还敢过来攻打大明的京师。
尤其是在朱允熥已经继位的情况下,此时再来形同谋反,这后果别说是他们,即便是自己也承担不起。
“太上皇,不必拘谨,朕也知道轻重,朕想让你与朕一起到城楼上,劝说一番,如果能成功劝降,那么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朕非但不怪罪,反而还会奖赏,朕言出必行,请太上皇代为转告。”朱允熥说着,眼神开始冷峻了起来,仅仅只是一瞬间,冷气袭人,把朱元璋看得也是浑身发毛,觉得十分不自在。
“好,陛下,咱知道了。”老朱说着,转身站了起来,就准备往大殿外走去。
耿炳文等人则是陪伴在老朱身边。
朱允熥看见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到底还是父子情深,爷爷对于他的儿子们都是真爱。
其实这就对了,如果一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那一定不是好父亲。”
想到了这里,朱允熥急忙起身,叫住了朱元璋,“太上皇,且慢,朕要与你一起前去。”
朱允熥说着,站了起来,在小镇子等人的陪伴下,直接起身,缓缓走向大殿外。
这一刻,所有的文武大臣全都慌乱了,急忙起身,紧紧跟随在朱允熥的身后。
此时,众人都非常慌乱,他们明白,一场大战,很有可能随时展开。
不管如何,都要坚持住,而且他们的皇帝朱允熥已经顺利登基,从这一刻开始,所有的优势已经转向了朱允熥这边。
很快,朱允熥等人就来到了城楼上。
朱允熥拿起了望远镜,往下看去。
嗬......
抬眼看去,下面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勤王之师。
而其中最为显眼的,则是晋王朱棢、秦王朱樉等人。
尤其是,在人群之中还看到了他最不愿意看,但不得不看的人,那就是燕王朱棣。
这个燕王,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对皇位的诱惑,还是准备下手,只是难道他忘记了,朕已经是大明的皇帝了?
该死,绝对该死!
如果这些人能听得进去良言,朕可以考虑饶他们一命,否则格杀勿论。
朱允熥想到了这里,脸上很快就显现出了杀气。
这一刻,朱允熥明白,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否则他们还会继续蹬鼻子上脸。
尤其是燕王,这个热闹确实不该他来凑的啊。
那个擅长戴白帽子的姚广孝到底是怎么回事,竟然没有看到其中的玄机?
此时,朱元璋也凑了过来。
“孙儿,你可曾看到了什么?”朱元璋急忙上前询问。
下面的可都是他的儿子,他当然关心。
“爷爷,这个是望远镜,你这样...这样使用。”朱允熥压了压怒火,还是慢慢教了起来。
老朱看着望远镜,一脸迷茫。
此时,老朱有点凌乱,他造反的时候也没有这个啊,根本就没有见过。
老朱生涩地拿起了望远镜,仔细往外面看去。
“嗖......”
老朱瞬间觉得不可思议,只见远处的秦王、晋王、燕王等人的身影竟然清晰可见,就如同在面前一般。
老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急忙把望远镜拿下,继续观看。
这才却是只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影,其他的什么也没看到。
老朱看了个寂寞!
面前啥也看不清楚,老朱这回相信朱允熥了。
通过朱允熥给他的这个神器,老朱看得清清楚楚。
老朱急忙把望远镜再次戴上,这一刻,老朱体会到了望远镜的甜头,有它果然看得清楚,什么东西都能清晰看见。
没有望远镜,就像是瞎子一般,狗屎都看不到。
只能大致地看到一些不太清晰的身影,这令朱元璋很是郁闷。
“孙儿,你这个东西太厉害了,这么远都能看见。”
老朱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直接夸赞起来,紧紧地握着望远镜,爱不释手。
朱允熥全都看了出来,他明白,老朱是爱上了这个望远镜。
不过,此时朱允熥对望远镜不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老朱是怎么看待对面的朱棣等人。
“爷爷,这个叫望远镜,能看见很远的地方,这是打仗神器,只要是打仗,真的是不可或缺,只要用上一次之后,一定会爱上它。”
“你说得对啊,咱只用过这一次,就已经爱上了。简直是太好用了,咱那会子打仗,如果有这个好东西,要少死多少人啊......”
老朱越说越上头,瞬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些烽火狼烟的时代。
一瞬间,老朱感慨万千,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那个年代。
只是,这些只是梦境而已,对于老朱来说,也只能是怀念,再也回不去了。
“爷爷说得对,不过现在咱有这个东西了,不过有一点,就仅仅只是咱们有,至于燕王他们,当然没有这个东西,这是朕特意让人设计出来的东西,专门用来对付燕王、晋王等人。
朕愿意给他们机会,如果他们还是执迷不悟,那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朱允熥笑呵呵地说着,突然声音提高了许多,语气也变得开始犀利了起来。
老朱啥都知道,从朱允熥的话语之中,他已经听出了弦外之音,那就是朱允熥此时已经动了杀心。
老朱心里咯噔一下,他明白,属于燕王、秦王、晋王等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陛下,令人把咱写的圣旨给送出去,劝说一番,而且可以喊话,让燕王等人到城下见咱,咱再好好劝劝他们。”
朱允熥一愣,很快就释然了,嘿嘿一笑,“爷爷,这是个好主意,朕立即安排。”
朱允熥说着,看向了小镇子,“立即令刘先生把圣旨想法送出去,送到燕王他们那里,传达太上皇的意思。”
“是,陛下,奴婢遵旨。”小镇子急忙答应了下来,转身下去了。
这一刻,所有的压力全都给到了朱元璋。
老朱心里疼啊,下面的是他的儿子们,城楼上则是他的孙子以及文臣武将。
在老朱看来,此时双方最好是握手言和,还打个什么劲啊,根本就没有必要去打。
这个仗,是非常简单的一仗,只要说清楚了,双方完全可以罢兵言和啊。
这是老朱压在心底的话,他早就想说出来了。
很快,刘三吾赶了过来,按照朱允熥的旨意,刘三吾立即就开始安排。
“陛下,这几道圣旨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发出去?”刘三吾看向朱允熥,上前躬身施礼。
刘三吾是懂礼数的,他明白,如果没有朱允熥的旨意,他一定不能轻举妄动。
此时此刻,只有得到朱允熥的旨意,那才叫圣旨,朱允熥是大明唯一的皇帝。
“嗯,发吧,令几个太监前去传旨,用箩筐把他们送出去,记住,任何人都不准开城门,否则立斩不赦!”
朱允熥拿着望远镜,正好看着此时的燕王等人趾高气扬的神情,顿时就来了暴脾气,不觉间声音提高了许多。
“是,陛下,微臣遵旨。”刘三吾急忙答应了下来。
此时此刻,刘三吾终于有了底气。
只要陛下一句话,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他一定上天入地也要完成任务。
这是他作为臣子最应该做的事儿。
朱允熥仍然津津有味地看着朱棣等人的表演,头也没回。
这个小事儿,根本就不需要朱允熥操心,刘三吾出马,直接就能全部搞定了。
只要是有刘三吾在,这些问题根本就不算什么。
很快,刘三吾就安排了好几名太监,直接出去,前往城下。
没多大一会儿,这些太监就被人用箩筐吊着,放了下去。
这些人其实一出城,不远处的朱棣等人就已经知道了消息。
尤其是看着他们太监的装束,都瞬间明白了,这是皇宫出来的人,外面的人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装扮。
用了一会儿,这些太监直接来到了朱棣等人的军营。
此时,朱棣等人正在召开军事会议。
他们当然知道,此时他们所处的环境和位置,面对朱允熥,这个他们共同的敌人,他们必须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有劲一起往外使。
只要是把朱允熥给干掉了,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根本就不用犹豫。
“启禀秦王、晋王、燕王、周王......京师内突然出来几名传旨太监,说是要见你们。”一名哨兵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看见朱棣等人后,急忙禀告。
“哦,让他们进来,本王倒是要看看他们有什么猫腻。”秦王腆着大肚子,满不在乎的样子。
“是,大王!”哨兵答应着,急忙转身出去了。
晋王、周王、燕王等人看着秦王,也默不作声。
此时,所有的人都等待着传旨太监的到来。
没多大一会儿,好几个传旨太监都到了。
还没等他们发言,秦王朱樉先说话了,“你们是准备传旨给谁呢?”
朱樉一边说着,一边用叉子叉住了桌子上的一块肉,同时轻蔑的一笑,“你们想不想吃,如果想吃,我倒是可以考虑给你们也来上一块。”
一瞬间,大帐内众人就静悄悄的,没有动静。
“谢谢秦王美意,奴婢等心领了,我们是奉太上皇旨意,特来给王爷们传旨。”
“哦,都传给哪些个王爷?”秦王顿时来了兴趣,但是嘴角却是轻蔑的一笑。
“这次传给秦王、晋王、周王、燕王。”太监们异口同声的说着,眼睛却是看向了秦王等人。
秦王当时就是一愣,这传旨还带预约的,你们怎么知道我们几个王爷刚好在此呢?
“那你们怎么知道,出来一定能找到我们?”晋王放下叉子,轻声询问了起来。
“我们也是瞎猜的。”太监们有点慌乱,额头上的汗水,开始缓缓滚落下来。
只见秦王、晋王他们手下的侍卫都横眉冷对,手握大刀,随时都有可能上前把他们给砍了。
这一幕,当然是让这些人吃惊不已。
“瞎猜的,放你娘的狗臭屁!这也能瞎猜?如果今天你不说实话,本王立即剁了你!”秦王当时暴脾气就上头了,从腰间拔出大刀,上前就对准了桌子的一角,狠狠地砍了下去。
“喀嚓”一声!
桌子的一角,直接被砍掉,滚落了下来。
现场的所有人,瞬间骇然,他们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么一个结果,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秦王......您这是?”一个太监,仗着胆子上前几步,继续询问了起来。
“本王这是准备要你们的命,如果说实话,本王一概不追究,否则立即把你们给斩了!”秦王的大刀锋芒毕露,架到了他们的面前。
即便是有一段的距离,也令他们感觉到了无尽的寒意。
这一刻,他们才知道,这个秦王,果然是暴虐。
“我们只不过是传旨而已,秦王殿下,还请你们接旨。”太监们仗着胆子,往前凑了凑,决定传达朱元璋的太上皇圣旨。
秦王的营帐内,
此时,秦王、晋王、燕王、周王都在。
他们都在等待着圣旨,看看秦王会怎么处理这些事情。
此时此刻,众人的压力都很大,他们明白,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但结果还是差强人意。
尽管众人不愿意,可面对现实,他们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咬牙坚持。
“你宣读啊,本王看你能读出来什么?”秦王说着,眼神中全是不屑的神情。
太监无奈,只能继续宣读圣旨,不管如何,他都要把太上皇朱元璋的圣旨读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秦王朱樉,咱多次教导过你,可你就是不听,如今朱允熥已经继任皇帝位,你该听写话了,此时此刻,咱下这道圣旨给你,只想说一句话,从哪里来的,抓紧时间回到哪里去。
陛下已经说了,只要你能迷途知返,回头是岸,陛下既往不咎,你还是他的好叔叔。”
太监念完之后,静静地等待着秦王接旨。
可是,秦王却是突然看向了太监,一言不发,就那样看着,很是瘆人。
小太监被看得发毛,他此时也摸不清秦王的套路到底是想干什么。
搞不清楚他的意思,小太监只能继续等待着秦王朱樉。
只要朱樉不吱声,小太监就只能继续站着,不敢乱动,哪怕是一尺一寸的地方,也不能随意移动。
毕竟,他只是一个太监,尤其是传完圣旨之后的太监,更是一下就被打回了原形,根本就没有多大的权力了。
秦王看了半天,突然嘿嘿一笑,冷冷地看着小太监,冷哼了一声,“本王如果不接旨呢?或者,本王接旨可以,但是不按照要求去做,你能奈我何?”
秦王这番虎狼之词,很是犀利,仅仅只是一瞬间就把面前的小太监几乎都给吓傻了。
此时此刻,所有的人都明白,秦王可能是要发威了。
果不其然,这一番话说出口,众人就已经明白了秦王的意思,这是准备硬刚到底,只要没有到最后一刻,就与小太监们玩一波。
所有的压力都给到了小太监,这几名小太监,在秦王府的士兵的威逼之下,已经吓得开始瑟瑟发抖了起来。
他们明白,面前的秦王等人不是等闲之辈,不能得罪了他,只有坚持住才能是最后的胜利。
想到了这里,这几名太监,强忍怒火,往前走了两步,缓缓抬头,“秦王千岁,这不是陛下的旨意,而是太上皇的旨意。”
“太上皇?太上皇是谁?陛下又是谁?”秦王朱樉长的可是人高马大的,急忙往前快速走了几步,来到了太监面前,一把就抓住了他的胳膊。
“秦王千岁,你轻点......”小太监开始呼喊了起来。
秦王朱樉向来力大无比,之前是,现在也是,将来还是。
只要朱樉在,基本没有几个不惧怕的,朱樉一直都是脾气暴躁的代名词。
所有的藩王里,没有人比朱樉的脾气还暴躁,如果下一个则是朱棢。
这两人臭味相投,倒是相得益彰,能臭到一块儿去,非常不容易。
这已经大大出乎了小太监们的意料之外。
这几名小太监见状,急忙转身去看燕王朱棣,晋王朱棢,希望从他们那里能够寻求一点帮助。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他们还是失败了。
有秦王朱樉在,他们可不敢造次,秦王的暴脾气可是出了名的,谁敢惹他!
“二哥,何必跟他一般见识。”老四朱棣最终还是忍耐不住,走了出来,上前轻声劝说。
“老四,难道你也是朱允熥的人,你不知道朱允熥是怎么对待我们的?”秦王朱樉,丝毫都没有给老四朱棣留下面子,上来就是一通臭骂。
可是把朱棣给气坏了,可是这个场合,他又不方便给发泄出来,老四朱棣只能硬抗,暗气暗憋。
不管如何,他都要继续坚持着,只要没有结束,老四明白,他就有机会。
这只是一个游戏而已,游戏的规则都不是他们说了算的。
等将来,朱棣靖难的时候,规则看就是他朱棣说了算的。
当然,这一天还需要不少时日,至少此时此刻,朱棣还是得暂时向朱樉、朱棢低头。
毕竟,从年龄上来看,朱樉是二哥,朱棢是三哥,而朱棣则只能是老四,是小弟。
首先是这身份上的差距,朱棣就矮了一截。
朱棣知道这些,既然二哥说话了,三哥也没有出声,那就得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天作孽,尚可原谅,自作孽,不可活啊!’
朱棣心中想着,气得不行,他深深感觉到了与老三、老二交流起来,极其费劲。
正所谓,不是一个层面的人,当然谈不到一个层面上去。
“好吧。二哥,既然你都说了,那事情就到此为止吧,我不管了还不行吗?”老四朱棣说着,转过了身去。
此时此刻,所有的压力都给到了小太监。
因为随着朱棣的转身,朱樉的脾气更为暴躁了。
只见朱樉,缓缓抬起了头,看着小太监,“今天,你们是真的不走运,竟然敢过来颁发圣旨,而且还是假的,你们到底有几个脑袋?”
“秦王殿下,您冤枉啊,我们过来传的可都是真实的圣旨,这是太上皇的笔迹。”小太监说着,急忙从怀里又掏出来一道圣旨,然后往前一递,准备与刚才的那道圣旨一样,比对笔迹。
很显然,这些圣旨都是真的,只是不过不是朱允熥颁发的,而是朱元璋与朱允熥商量以后,才无奈之下颁发的。
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对于朱允熥来说,仿佛是白日一梦一般。
而对于朱元璋则更是漫长,所以两人商量已毕,这才令小兵过来传达朱元璋的圣旨。
他们希望圣旨的到达,能够化解干戈,让目前的情况得到缓解。
只是,还是少算了一步,没有想到这个朱樉竟然这么暴虐,根本就不把传旨的太监放在眼里。
尽管此时,太监们的姿态很低,而且很是诚恳,但还是没有得到秦王朱樉的谅解。
突然,秦王朱樉,一把就抓紧了小兵的胳膊,狠狠地搂在怀里之后,狠狠地一跺脚。
“你们是吃了熊心还是吃了豹子胆了?竟然敢假传圣旨,简直是岂有此理!”朱樉突然把圣旨展开,直接质疑。
“秦王千岁,你就是给奴婢十个胆子,奴婢也不敢假传圣旨,您看看圣旨上是谁的笔迹。”一个领头的太监,急忙壮着胆子,一边说着,一边看着秦王朱樉。
太监们很清楚,这个朱樉一直以来脾气都不太好,之前是这样,现在还是如此,一点都没改。
朱樉一时愣住了,他其实早就看过了,确实是朱元璋的笔迹,只是他不愿意承认,他此时还想就行发飙,既然朱元璋和朱允熥不在这里,那就直接拿这些太监开刀,把气直接撒到他们的身上。
这也是秦王朱樉的霸道之处,他做事一直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与老三,老四比起来,他还差得多,他们两个确实不像他一样莽撞。
老四朱棣彻底看不下去了,急忙上前两步,来到了朱樉身边,附在他的耳边,小声的嘀咕了几句。
朱樉听完之后,先是眉头一皱,随即突然嘿嘿一笑,“也罢,既然老四为你们求情,那就饶了你们,圣旨暂时先放这里,等我们商量之后再做定夺。”
朱樉此时脸色也开始慢慢转晴。
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内,果然还是过来传旨了。
太监们此时就觉得好像是神仙显灵了一般,急忙告退,转身出去了。
当然,太监们此时并没有走远,而是在秦王手下的士兵监视下,暂时休息。
说是休息,其实那是非常难受的。
因为此时此刻,他们是受到了秦王的密切监视,没有一丝的自由。
秦王的大帐内,老二,老三,老四等人围拢过来,准备商讨大事。
此时,其他的人都已经退去,只剩下他们兄弟在这里。
“二哥,如今的局面对我们不利啊,圣旨确实是父皇颁发的,是他的笔迹,如果我们不遵旨,就是抗旨不尊,后果不堪设想。”老三此时有些忐忑,虽然坐着,但他比任何时候都要难受。
“对啊,二哥,三哥说得对,不如我们返回封地,至少此时有父皇的圣旨,我们还是安全的。”周王也开始劝说了起来。
秦王则是稳稳的坐着,没有吱声,不过秦王的心中有一团怒气在慢慢燃烧。
“够了,你们是怂了还是怕了?一个个的,既然是藩王,好不容易离开封地,岂能随意返回?再者说了,如果我们返回之后,陛下突然采取措施,把我们全都控制起来,我们岂不是成了待宰的羔羊,命运完全不在自己的手中,只能任凭别人刁难?”
秦王朱樉,一脸的不耐烦,他此时就是看不得这个。
这些藩王们都是目光短浅,如果此时回去之后,他们确实是很有可能被控制的,而且一旦朱允熥采取一些极端措施,他们的损失将会非常大。
很有可能他们的后半辈子就被圈禁在一个极其狭小的房间内,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而且,既然他们是藩王,那就是流着老朱家的血脉,只要有一丝机会,为啥这个皇位不能是他们的?
这其实也是藩王们来到此地的重要原因,说到底,他们还是为自己考虑。
本质上来看,他们的根基并不稳,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心事,都是自私自利的家伙,没有一个人会为别人考虑。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那就一定不是好士兵。
因为他没有雄心,没有壮志,只不过是一个胆小鬼而已,这样的人注定不会做成什么大事儿。
同样的道理,在老二秦王朱樉看来,不想当皇帝的藩王,就不是一个好的藩王。
一个藩王,无限接近皇帝的宝座,却是碌碌无为,那还做什么藩王?
只配做燕雀,至于鸿鹄之志,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秦王朱樉才极力想促成藩王们跟他一起谋反。
如今,万事俱备,只差东风,让他们收手,放弃,这不是如同扔下一个肉包子给狗一样,让它不吃,你认为可能吗?
晋王、周王听完之后,默然无语。
只有燕王则是继续沉思,一句话都没有说。
老二秦王朱樉,向来知道这个燕王,鬼点子很多。
他跟燕王接触过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之前还吃过他的小亏,所以从心底里,秦王知道,燕王绝对不是甘居人下之人,可是此时的燕王表现却是显得格外冷静。
此时,秦王朱樉想到了一句话,“不出声的狗,咬人往往是最疼的。”
秦王朱樉,想到了这里,看向燕王,缓缓出声:“燕王殿下,你的意思呢?”
燕王朱棣,心中长叹一声,心中很是郁闷,燕王明白,此时此刻,他们也确实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只有全力以赴,才能改变目前的局面,如果真的回去之后,那就一定会被朱允熥各个击破,然后所有的藩王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
沉思片刻之后,燕王朱棣,缓缓起身,看着众人,“诸位,目前的情况你们也知道,我们暂时不占据优势,但我们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我们不但有机会,而且机会很大。
而如果我们真的撤回了封地,我们可就真的是变成了散兵游勇,再也没有机会与朱允熥抗衡。
你们想一想,之前还有父皇为我们撑腰,如今父皇已经做了太上皇,所有的兵权,政权都交给了朱允熥,我们的身后再也没有了靠山。
如今,我们的命运还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至少我们还有机会,如果我们真的回去之后,那就是丧失了最后的一点机会,只要朱允熥令人出动大军,谁能抵挡?”
燕王朱棣面色忧虑,完全就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
周王、晋王等人闻听此言,抬眼看去,只见燕王朱棣此时比任何时候都要认真,都要严肃。
他们知道,燕王确实说的是发自肺腑的话,只是他们也有无奈之处。
“好样的,老四,本王就喜欢你这一番话,说的太棒了,完全符合常理。”秦王朱樉神情有点激动,“唇亡齿寒的道理,你们懂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你们说呢?”
朱樉说着,一双阴鸷的眼睛看向周王和晋王。
此时,朱樉是不由分说的,他明白,对于目前的情况来说,只有使用武力,才是最好的安排。
没有武力,那就没有动力,这些藩王下次再想聚齐,那可就难了。
周王、晋王此时也陷入了两难。
撤退吧,也不太符合他们的本心,而且他们也知道秦王、燕王说的也非常有道理。
不撤退吧,他们又担心打不过朝廷,打不过朱允熥,而且此时他们非常清楚,朝廷的实力远远在他们之上。
虽然这一次他们有十来万大军,但是战斗力与朝廷的大军相比,总归还是要弱一些的。
想到了这里,周王、晋王也都缓缓抬起了头,“二哥,我们听你的,你说吧,让我们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事到如今,周王、晋王等人也明白独木难支,这个最为特殊的时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如果坚持住,很有可能扭转目前的局面。
而放弃,则意味着前功尽弃,以后可能只能做一个逍遥王爷,甚至是只能做一个被禁闭的王爷。
尤其是后者,肯定是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好样的,就该这样,我们这就回复传旨太监,这个圣旨我们不接。”秦王朱樉,非常高兴,立即来到众人面前,拉着他们,神色激动无比。
“二哥,万万不可,这个圣旨我们还是要接的,如果此时不接旨,朝廷很快就会下令进攻我们,而且朝廷会从各地调兵遣将,前来围剿我们。”朱棣嗅到了危险的气味,急忙劝说。
“这.....”朱樉犹豫片刻之后,还是接受了朱棣的建议,“好,就听你的,老四,我们正常接旨。”
“嗯,二哥英明。”朱棣急忙拱手看向了朱樉。
朱棣一直都知道二哥朱樉,生性暴虐,还是顺着说比较好一些,所以说的都是他爱听的。
“立即让传旨太监进来,本王有话说。”朱樉很是高兴,冲着门外的侍卫喊了一声。
侍卫答应着,转身下去了。
没多大一会儿,传旨太监来到了大帐。
“回去告诉太上皇,这道圣旨我们接了,我们领旨谢恩。”秦王朱樉看着太监门,声音也变得平和舒缓了许多。
这一幕,倒是让太监门有点手足无措,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商量之后,竟然答应的这么爽快。
“秦王、晋王、燕王、周王,奴婢一定会转达的。”太监门答应下来,转身出去,骑上马,直奔京师而去。
和出去的时候一样,仍然是坐着箩筐被人吊上去。
进入京师之后,负责接待他们的并不是太上皇朱元璋的人,而是当今陛下朱允熥派出的侍卫。
“你们几个,跟着我走吧。”一个侍卫的小头目,领着太监门,转身进入了乾清宫。
此时,朱允熥刚刚用完膳,正在闭目养神,思考着接下来的步骤。
“启禀陛下,传旨太监们回来了。”小镇子突然用他独特的声音,打扰了朱允熥沉思。
“让他们进来。”朱允熥缓缓睁开双眼,声音低沉。
“是,陛下,奴婢遵旨。”小镇子答应着,转身下去了。
没多大一会儿,传旨太监们来到了乾清宫。
“奴婢们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监门急忙轨道在地,向朱允熥参拜。
“都起来吧,与朕说说这次的传旨过程,一定要详细。”朱允熥缓缓抬头,眼睛却是看向了天花板。
“是,陛下。”太监们领旨,就把这次前往秦王营帐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当听到秦王等人是通过商量之后,最终才接旨的那一刻,朱允熥明白了。
一切都不会那么简单的,看来暴风雨还在凝聚,不久的将来,这场暴风雨一定会在大明帝国的京师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