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江南的浑水(1 / 1)
江南的河道,之前爷爷也是一直治理得好好的,为啥会突然发大水呢?
朱允熥陷入了沉思,他不敢相信,自己刚刚继位,竟然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儿。
这难道就是针对朱允熥的一场阴谋,故意为难朱允熥?
如果是这样的话,简直是太恐怖了,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有计划的,全面针对自己,想把自己给扳倒的一个极其危险的计划。
细思极恐,本来朱允熥还想着,这是不是巧合,如今来看,绝对不是巧合,非但不是巧合,反而是一场阴谋。
不过,朱允熥沉思了片刻之后,还是拿定了主意,暂时先赈灾,转移灾民,把灾情大幅度地缩小,这才是正事。
想到了这里,朱允熥冷哼了一声,叫住了小镇子,“立即让刘三吾过来,朕有事叫他。”
“是,皇爷,奴婢遵旨。”小镇子如释重负,急忙转身出去了。
没多大一会儿,刘三吾在小镇子的引导之下,来见朱允熥。
“微臣刘三吾,参见陛下。”刘三吾急忙跪了下来。
“刘爱卿,江南发大水的事儿,你知道吗?”
“启禀陛下,微臣已经知道了,正在思索对策,准备明天向陛下禀告。”
“还明天,都火烧眉毛了,你还沉得住气,你这个户部尚书是怎么当的,不以灾民的利益为根本,朕如何治理这大明的天下?”
“陛下恕罪,微臣确实死罪,没有及时向您禀告...”刘三吾此时吓得面无血色,他当然惧怕朱允熥。
从朱允熥登基以来,大明帝国的钱越来越多,而且目前大明帝国的实力也是越来越雄厚,很多比较厉害的武器也都生产了出来,大明京师的保卫战就是明证,把秦王等人直接打得屁滚尿流。
这不是绝对的靠运气,而是靠着一定的实力,他曾亲眼见证朱允熥派出了傅忠等人,最终才力挽狂澜,直接把秦王朱樉等人彻底击败,让他们败到了姥姥家。
对于这样的皇帝陛下,刘三吾能不害怕吗?
不但怕,而且还怕得浑身发抖,这就是目前刘三吾的一个状态。
朱允熥全看出来了,摆了摆手,看着刘三吾,语气开始变得缓和了起来,“起来吧,刘爱卿,如今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想法弥补和补救,将受灾的百姓安抚好,这才是当务之急。”
朱允熥说着,冲着刘三吾摆了摆手,突然微微一笑,“你立即去办,朕随后就会给你调拨银子,朕已经拟定了一道旨意,你就是钦差大臣,代表朕前去赈灾。”
“陛下,微臣惶恐,担心不能完成您交代的任务。”刘三吾微微抬起了头,眼神很是慌张。
这确实是会迷糊的啊,换做谁也迷糊啊,这样的场景,该如何破局,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想到了这里,刘三吾的头都大了,可是他此时非常忐忑地看着朱允熥。
“刘爱卿,朕知道你年迈,可是此时真正是用人之时,还得辛苦你替朕去跑一趟,朕倒是也想亲自前去,只是朕这里太忙了,暂时走不开。”
轰——
刘三吾只觉得脑袋嗡嗡直响,可是又不能说什么。他也不敢说啊,在皇帝陛下面前,他能说什么?
而且朱允熥已经把话说到了这里,可以说是给足了他面子,他还有什么理由去拒绝呢,只有答应才是王道,也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想到了这里,刘三吾急忙磕头谢恩,“微臣刘三吾领旨,多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还差不多。”朱允熥很是高兴地说着,把手中的圣旨往桌子上一放。
小镇子急忙上来,把圣旨拿了起来,然后递给了刘三吾。
刘三吾只觉得此时的这道圣旨无比沉重,江南的这场大水,令很多百姓流离失所,这对于大明帝国的损失不可谓不大,可是他身为户部尚书,暂时也无能为力,背后的真相还需要查明,不过此时他却没有时间。
“刘爱卿,你一边前去安抚百姓,一边查一下这次的水患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天灾还是人祸?”
“如果是天灾的话,朕自当亲自向上天谢罪,可如果是人祸,那就别怪朕手下无情。”
朱允熥的目光犀利起来,此时突然把牙齿咬得咯咯直响。
刘三吾的心里咯噔一下,吓得差点当场嗝屁。
都说伴君如伴虎,如今看来,这句话果然不假,陪伴皇帝,那可不是儿戏,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就比如此时,他就已经感受到了朱允熥的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对付。
虽然朱允熥年幼,此时年龄不大,但是在刘三吾看来,朱允熥也是有800个心眼子,眼珠子一转就是一个主意。
而且此时朱允熥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身份那是何等的尊贵,乃是大明帝国身份最为尊贵的人,所以他当然能分得清轻重,不敢在朱允熥面前造次。
“是,陛下,您放心,微臣一定全力以赴。”刘三吾急忙答应了下来。
“慢着,刘爱卿,你拿着这个,这是朕特意赏赐你的御赐金牌,无论是去大明帝国都哪里,这枚金牌都代表着朕,任何人都得下跪,谁敢造次,你可以先斩后奏。”
朱允熥的脸色顿时就阴沉了起来。
刘三吾当即就明白了,朱允熥已经动了杀心,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竟然让江南的沃土被洪水吞噬,绝对是嫌命长。
“是,陛下,有了这枚金牌,微臣一定想法调查出来事情的真相来。”刘三吾很是高兴,把金牌接了过来,小心翼翼地放进了怀里。
“你且先下去吧,明日收拾一下就出发,带着一些侍卫,一定要悄悄的,不要惊动了别人。”朱允熥突然压低了声音,语气很是严肃。
“是,陛下,微臣明白了。”刘三吾急忙答应着,转身下去了。
此时刘三吾的心情很复杂,他都一大把年纪了,按说是到了退休享清福的年龄,可还是要为大明帝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没办法,皇帝重视他,他能怎么办?
江南的这趟浑水,刘三吾也头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