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什么?战神出山!(1 / 1)
此时傅友德百思不得其解,眼神中闪现一抹疑虑。
他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傅友德愣在了原地片刻,拿着圣旨开始发呆了起来。
朱允熥当然明白,傅友德此时心中的想法。
“国丈,你是不是疑虑为啥朕改变了主意,本来让去防备高丽的,竟然变成了对战蒙古、北元?”
傅友德抬眸,点了点头,“是,陛下,微臣也是十分不理解。”
“哈哈...”
朱允熥放声大笑,然后看着傅友德,朗声继续说道:“这个太正常不过了,因为北边的秦王、蓝玉等人很有可能不和睦,最终还是得你这位大明战神才能镇住场子。”
“陛下,老臣惶恐...不过,老臣还是多谢陛下谬赞,您放心,老臣一定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任务。”傅友德一脸的震惊,他完全没有想到朱允熥会这么重视他,一上来就给他整出来大军5万,而且还说是配备精良。
这样的待遇,即便是他做梦也是想不到的。
尽管他是大明的国丈,但此时还没有完全摸清楚朱允熥的脾气、秉性。
在他看来,如今的皇帝陛下可是比洪武大帝的野心更大。
“你的任务是监督好他们,谁敢不尽心尽力,你负责督促,如果有人胆敢背叛大明帝国,你可以先斩后奏,朕绝对没有二话。”
“陛下,老臣惶恐至极...”傅友德脸上的汗水顿时就流淌下来,急忙跪倒在地。
“咔吧”一声!
突然,一声电闪雷鸣一般,朱允熥拔出了手中的宝剑,声音低沉而宛转悠扬,“这是朕平日里常用的一把剑,非常锋利,就当是朕赐给你的尚方宝剑,朕希望你拿着它无往而不利...”
朱允熥的眼神犀利,把手中的尚方宝剑往前一递。
傅友德此时几乎泪崩,这...他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情,宛如在梦中发生的一般。
“陛下,这...老臣这一次出征一定要摧毁北元、蒙古的老巢,让他们永生不敢侵犯大明帝国。”傅友德急忙跪爬了几步,上前接过了朱允熥手中的尚方宝剑,一脸的沉着而淡定。
此时,看着眼前的傅友德,朱允熥点了点头。
罢了,上战场还是得自己的老丈人,其他的人去了,他也不放心啊。
尤其是这最新研究出来的武器,当然还是要给到傅友德他才放心。
如果这些都给了蓝玉,一旦蓝玉真的有异心,不用说掀起腥风血雨,即便是一个听调不听宣,就会对大明帝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都是朱允熥故意而为之,特殊的人,当然需要特殊的大将来匹配才行。
“不仅仅如此,朕还会给你指派几名大将助你,定远侯王弼,曹国公李景隆。”
“有这两人辅助你,相信击败北元和蒙古,更是轻松无比,不过,这个曹国公不能独自带兵,切记,一旦放开了他,必定会给你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明白吗?”
朱允熥语重心长地说着,一脸严肃地看着自己的老丈人傅友德。
此时傅友德须发皆白,按说应该是退休养老的年纪了,可是此时大明帝国的大将青黄不接,在没有绝对实力的悍将出来之前,还需要自己的老丈人出力。
“是,陛下,微臣知道了。”傅友德点了点头,他明白朱允熥肯定是有为难之处,否则不会轻易改变策略。
再说了,给自己指派的这两人也都不白给。尤其是定远侯王弼,那也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斗力自然是爆棚,而且对大明帝国忠心耿耿。
有他与自己一起,一旦秦王等人兴风作浪,也好有个伴儿,能保证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这才是此时他最希望做的事情,天大的事情都没有大明帝国的安危重要。
此时此刻,傅友德只想着一件事儿,那就是必须尽快稳住大明帝国的局面,为自己的女婿,大明帝国的皇帝朱允熥而战。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为他的女儿傅采莲而战呢?
这个江山,说到底跟他老傅家也是有关系的。
将来他的女儿诞下一儿半女的,也有着他们老傅家一半的血统。
这种情况下,他当然要力挺他的女婿朱允熥了,必须解除面前的这些危机。
傅友德此时非常高兴,他明白这5万装备精良的大军,对于蒙古和北元意味着什么。
只要是大军所到之处,北元和蒙古一定会寸草不生。
此时,傅友德脸色转变之快,直接都震惊到了朱允熥。
他明白,傅友德对这一仗充满信心,所以他才把最为艰巨的一场大战直接给了傅友德。
蓝玉和秦王等人一定会最终会撤下最后一块的遮羞布,到了那时维持大局的必须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也只有傅友德才是最符合条件,其他的人还真的是差点意思。
无论是威望还是实力,目前来看,也只有傅友德能镇得住蓝玉、朱樉等人。
如果换个经验不够丰富,作战不够霸气、犀利的人上战场,只要是蓝玉或者秦王朱樉一声怒吼,他们真的有异心,那么战斗可能很快就结束了,朝廷虽然优势很大,但是一定会是最后的失败者。
一个草包,哪怕是带领再精锐的部队也不会打出精彩的一战。
反之,一个战神则完全不同,即便是带领一群乌合之众也能打出不平凡的一战。
更何况,这是朱允熥充分准备的5万精锐之师,而且配备极其精良。
只要是战端一开,基本就没有任何的悬念了。
这一刻,朱允熥很清楚,自己的老丈人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想到了这里,朱允熥猛然抬头,装作轻松地看着傅友德,“国丈,好好打,朕的北方全指望你了,朕相信你。”
“微臣遵旨。”傅友德急忙拱手答应下来,转身出去了。
看着傅友德离去的背影,朱允熥感慨不已。
他明白,这将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而且这场战争一定会彪炳史册。
最终史书会大书特书,“大明帝国建国初年,面对北元、蒙古、高丽,还有云南叛乱的窘境,直接重拳出击,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