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闹事,清算(1 / 1)
一大清早,她带着帮工上山挖竹笋。
现在竹笋正是旺盛的时候,够五百斤后用牛车拉回作坊。
再由秦本拉牛送货。
就在大家围着作坊有说有笑时,一道大嗓门破门而入。
“我家妞妞想帮工,你凭什么不要她?”
理直气壮地冲到水井旁边,正在清洗竹笋的沈秋华。
她只觉刺耳声无比熟悉,起身一瞧。
此人正是那天造谣,特意来她旁边骂她不要脸的妇女。
她掏出记账小本,轻车熟路找到那天,什么场景下,什么时段,被张娃子家媳妇如何骂得不要脸。
当众宣读一番,在场帮工听后,频频拿手心手背掩鼻捂嘴,让自己忍住不笑场。
张娃子媳妇理直气壮的气焰,一下子后坐两分。
羞恼成怒间,责怪沈秋华:“一点小事而已,你这个人,怎么那么爱记仇啊,小题大做。”
扬言,就算是她的错,沈秋华不该把罪怪一个孩子身上。
反过来说她缺德。
帮工村民还指望沈秋华吃饭,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她被张娃子媳妇欺负。
他们张嘴就要开骂张娃子媳妇,被沈秋华伸手阻拦。
杀鸡焉用牛刀啊。
正好借此立下她的规矩。
“说明你不了解我,我沈秋华向来嘴笨爱记仇,凡是得罪我在背后造谣我的,我会在我权利范围内,最大程度为难他们一家,甚至他的亲族!”
张娃子媳妇被她气得咬牙切齿。
看着别人都能轻松赚钱,偏就她一家不能来。
从不甘吃亏的她,怎么肯就这样放弃。
即使她赚不到钱,那么其他人也休想赚。
“好啊,说我得罪你不让我一家来上工,那你身后老周家的,老李家的,还有老邢家的,她们那天可都在村口造谣你呢,你咋还用她们啊?”
以为自己找到沈秋华多大的把柄似的,还没意识到她话里带来多大的严重性。
见沈秋华听后,不仅不怒,反而笑得开怀。
反倒是被她指出的几家婶子,此刻脸色阴沉,疾恶如仇地瞪着张娃子媳妇。
眼下关乎日后挣钱危急关头,暂时顾不上跟张娃子媳妇理论。
纷纷拉着沈秋华道歉,“婶子没有恶意,当时猪油蒙心,婶子道歉成吗?”
可惜,沈秋华是个有原则的人,认定的事,哪怕得罪全村人,只要她不认为有错,就不会改。
“麻烦被点名的各位婶子,现在可以结账下工了,日后啊可别再背后说人闲话了,被指认出来,你看看损失多严重啊!”
被她轻描淡写辞退好几波人。
虽有不情不愿,但是谁让沈秋华是老板呢。
刚开工不足一个时辰,仅仅是双手打湿了井水,只拿到两个铜板。
婶子们阴沉着脸,盯着罪魁祸首张娃子媳妇,直到出了院门看不见为止。
张娃子媳妇被几个婆子吃人眼神吓得不轻。
她以为法不责众,所以才肆无忌惮,一连串指名道姓说了出来。
哪知沈秋华跟她想的不一样,竟然全部辞退不要了。
她不知道作坊一下失去那么多帮工,会导致作坊瘫痪吗?
思绪刚想到这,就听大门外嘻嘻哈哈进来十余老妇们。
“沈娘子,刚听说你辞退几个老姐妹,肯定手里大量缺人吧,你看看我们几个能成不能?”
前脚刚走,后脚就有村妇自动补上。
这一幕,把张娃子媳妇差点没气晕过去。
别人都怕帮工大把走掉,从而妥协帮工意愿。
偏她沈秋华不一样,说辞退就辞退,事后还有一堆讨好的,舔着大脸上赶着替补。
行,算她沈秋华有能耐,她得罪不起,就不在这添她晦气。
她始终坚信,以沈秋华这般小肚鸡肠爱记仇爱计较的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发不了财!
在沈秋华作坊一旁填写上工人员之空,张娃子媳妇带着十来岁的女儿溜走了。
以为这就可以平安回家了。
殊不知,母女刚到村口,就被因她指控而辞退的婶子们围堵圈内。
二话不说,上来就是一记耳光给到张娃子媳妇脸上。
瞬间黑皮老脸上,红肿起一掌手印。
“啊!”
“老东西,你竟然敢打我?”
“怕!”又是一掌,来自另外一个婶子的手掌。
两张脸终于对称,除了手印的大小不一。
张娃子媳妇彻底怒了,“啊~我跟你们这群老不死的拼啦!”
随后妇人们撕扯在一起。
“啊,我的头发!”
“小蹄子,叫你坏老娘的财路,掐死你!掐死你!”
“呜呜~放了我娘,别打了!”
“老不死的敢掐我皮,我咬死你!”
“啊~我的手!”
村口“啊”声不断,竟没有一人过来看热闹。
因为大家都忙着赚钱的赚钱,下地的下地,哪有闲工夫看热闹啊。
一通撕扯之后,以张娃子被闺女拉着过来告终。
他媳妇鼻青脸肿,头发秃乱,衣服也被撕扯成只能遮羞的布条。
新做的布鞋,也不知被哪个老妇踢丢了。
她本想起身仗着男人在身边跳起来骂几句解恨。
然而张娃子嫌弃她太过丢人,便捂着她即将撒泼的嘴,动作粗俗地带回家去。
沈秋华将人数补足到二十,就谢绝剩余婶子了。
被留下帮工的老姐们,她们没被选上的羡慕不已。
以前,男人们需要上工,需得跑到镇上或是县里,才有一些机会得到活计。
而女人妇女们则是做些花样子,攒点鸡蛋什么的才能赚点不稳定的家用钱。
现在村里难得有了稳定且长期的活计,谁人不是挤破头想来上工啊。
而且工钱一天一结,真的不要太诱人。
哪怕每天只有二十文,也是村里头等的香饽饽。
沈秋华透露,现在作坊小只是暂时的,将来生意做大了,作坊自然要扩大,到时候村里人人都能过来上个地。
大家都兴奋期盼着,这一天快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