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裴心儿晕倒(1 / 1)

加入書籤

凤霓凰回想上一世,她从前一直觉得自己对夭夭很好,可是现在再回想起来,她发现她对夭夭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如果她真的疼爱夭夭,当年上战场的时候,她就应该把她带在身边。

这一世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的话,她一定不会再把夭夭丢在京都城了。

“主子,咱们离开后没多久,五皇子就去找了八皇子。”

“眼下八皇子已经出宫,应该很快就会去找驸马的。”

“驸马现在在哪里?”一切都在凤霓凰的预料之中,所以没什么好惊讶的。

天机继续说道,“驸马现在在公主府大门口。”

凤霓凰倒是没想到这一次裴景珩会主动去找她,从前,他们若是有什么不愉快,都是她先去找裴景珩。

看来,裴景珩终于发现她的不对劲了。

只可惜,已经太迟了。

“告诉柳家的探子,让柳云萍闹出点动静来。”

“本公主已经没有心思和裴景珩周旋了。”

天机也觉得越早离开裴家越好。

于是听到凤霓凰这话,立刻派人去柳家传话。

“那主子,咱们现在要回长公主府吗?”

天机见凤霓凰不想要再见裴景珩,可现在离公主府已经很近了,公主的计划才送出去,柳家那边的探子想要成事,需要一些时间。

这一来一回通知他们,也需要时间。

所以仔细算算,短时间内,驸马应该是不会离开公主府门口的。

如此以来,他们继续往前走,很快就会碰上驸马。

“去旁边茶楼坐一会吧。”

凤霓凰虽然很想看到夭夭,但裴景珩的事情一日不处理,她一日不放心。

再等等,等裴景珩的真面目被公之于众,她看了这场热闹,再回去也不迟。

半个时辰后,裴景珩耐心耗尽,在一次吩咐小厮去公主府门口询问凤霓凰什么时候能回来。

小厮很想说不去,但是他不敢。

可是他们就在公主府大门口,公主回没回来,他们不知道吗?

为什么公子接二连三让他过去询问此事。

没看到公主府门口的守卫都开始不耐烦了吗?

但是,不管他心里多不情愿,还是过去问了。

结果和小厮想的一样,被公主府的守卫翻着白眼,瞪了回去。

“公子,他们也不知道公主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要不然公子去马车上等吧,公主回来的时候,奴才过去告诉公子就是。”

“不行。”

裴景珩想也不想,直接拒绝,“我若去马车上等我刚才在这里站这么久,岂不是就白费了?”

“如此以来,夫人还如何知道我的诚意?”

“我不累,我还可以再站一会……”

裴景珩明明心里已经耐心耗尽,面上却不肯就这么放弃。

就在裴景珩咬着后槽牙,打算继续再等等的时候,这时柳家马车停在了公主府大门口,柳家小厮一下马车,看到裴景珩后,就大喊道,“裴公子,你快去看看我家小小姐吧。”

“我家小小姐,不知道怎么了,突然晕过去了。”

“小姐被吓晕了过去。”

“现在府里的人都等着你主事呢。”

本来围观的人没多少,柳家下人一嗓子下去,路过的百姓纷纷停下看热闹。

裴景珩回头看到百姓对着他指指点点,当即黑了脸,“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你家小姐的事情与本公子有什么关系。”

“回去告诉你家小姐,本公子不是大夫。”

“你家小小姐要是不舒服,让他们去找大夫。”

裴景珩嘴上否认此事,心里却是有些担心裴心儿的。

这可是他唯一的女儿,这些年因为他的原因,这个孩子只能养在柳家后院,不能见外人,更不能出门玩耍。

现在莫名其妙又晕倒了,万一心儿出什么事情……

想到这个可能性,裴景珩强忍着不安,抬头看了一眼公主府大门口。

然后犹豫片刻后,转身上了马车。

“回府。”

裴家马车离开后,柳家小厮一脸不知所措。

老爷夫人让他来找裴公子,现在裴公子走了,他要怎么办,是回去禀告老爷夫人,还是去追裴公子?

想到老爷夫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最后柳家小厮坐马车去追裴景珩了。

裴景珩离开这边后没多久,就让小厮调转车头,去了柳家后门。

“主子,驸马坐马车去了柳家后门。”

天机得了消息后,第一时间过来把这个消息告诉凤霓凰。

凤霓凰早有预料,于是笑着说道,“不着急,让他进去。”

裴景珩从后门去了裴心儿的院子,一进院子就听到了柳云萍的哭声,裴景珩一路上本来就很担心裴心儿,现在听到柳云萍的哭声,更担心这个女儿了。

只见他快走几步,来到裴心儿的房间,然后三两步来到床前,看着床上双眼紧闭,脸色苍白的女儿,担心又心疼,“到底是怎么回事,昨天心儿不是还好好的吗?”

怎么一日的光景,心儿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柳云萍听到裴景珩的询问,眼底快速闪过一抹心虚。

柳家人也十分不自在的低下头。

裴景珩见状,心里升起一抹不好的预感,“说话啊。”

“心儿到底怎么了?”

“我的女儿虽然是养在柳家,可是这些年来,我从没有少过银子给你们。”

“就算你们对我有什么意见,孩子是无辜的。”

“你们怎么能为难一个孩子。”

“我们为难她?”柳夫人可不是一个吃亏的,听到裴景珩居然还有脸来质问他们,当即气的跳脚,“她又不是我们柳家的孙儿,我们能养她这么多年,已经仁至义尽。”

“你们当父母的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现在孩子出事,不找自己的麻烦,还要责怪我们。”

“你们怎么好意思的?”

“是,这些年,你是给了我们银子养这个孩子。”

“可是这么一个说不清楚身份的孩子留在我们家,我们不要担风险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