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元昊之死(1 / 1)
林队长的身体突然僵直,皮肤表面浮现出蛛网般的青灰色纹路。那些纹路像是有生命般蠕动,最终在他眉心汇聚成一个奇特的符号——像是三个交错的圆弧,又像是一只展翅的飞鸟。
\"这是...\"我猛然想起在手机拍照的地门经典里见过类似标记,这是地门的\"通灵印\"。
老唐突然拽着我后退:\"周大少,看他的脚!\"
林队长的靴子正在与地面融合,青砖像软泥般包裹住他的双腿。在完全沉入地面前,他用尽最后力气抛来一个皮质的笔记本——正是他从不离身的考古日志。
整个第六层开始扭曲变形,墙壁像被无形的大手揉捏的橡皮泥般起伏。那些悬挂的兵器互相碰撞,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出口在那里!\"老唐指向角落突然出现的螺旋楼梯。
我们刚踏上台阶,身后就传来墙体崩塌的巨响。回头望去,第六层的空间已经扭曲成一个不可能的几何形状,仿佛有一面哈哈镜将整个空间折射得支离破碎。
踏上最后一级石阶,第七层的全貌在广角手电光中渐次显现——这是一座恢弘的军事文库,高达三丈的柏木架子上整齐码放着数以千计的竹简、羊皮卷与桦树皮文书。空气中飘散着陈年墨香与松脂防腐剂的气味,竟让人恍然有种踏入皇家档案馆的错觉。
\"老天爷...\"老唐的手电照见墙上悬挂的巨幅西夏疆域图,\"这地方保存得也太完好了,就这张图,要是卖的话,最少得八位数!\"
我抚过最近的书架,指尖触到一卷用金线捆扎的牛皮卷轴。展开后,密密麻麻的西夏文军报中夹杂着汉字批注:\"贺兰山哨所第三十七号密报:太子宁令哥私会没藏氏,疑有异动。\"
\"这是李元昊时期的军机档案!\"我急忙翻看其他卷轴,\"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的...正是他遇刺那年!他们竟然用夏汉两种文字记载历史,这好像只有清朝有过类似的方法。\"
老唐突然在西北角的书架前倒吸一口冷气。我赶过去,只见他面前摆着个青铜匣子,匣盖上阴刻着带血的弯刀图案——西夏皇室处死重犯时专用的\"血刃徽记\"。
\"匣子有机关。\"老唐指着匣侧七个排列成北斗形状的凹槽,\"要凑齐七把钥匙才能打开。\"
我举着手电环顾四周,发现七个书架的顶端各摆着一尊青铜武将像。这些武将在火光中投下的影子,恰好指向房间中央的立柱。走近细看,立柱上竟布满细如发丝的刻痕,组成一幅微缩的贺兰山地形图。
\"七星锁。\"我摸着立柱上的凹槽,\"钥匙就在这些雕像里。\"
当我们搬来梯子检查第一尊武将像时,老唐突然低呼:\"雕像手里拿的不是兵器!\"只见那青铜武将掌心向上,托着的赫然是一枚青铜钥匙,钥匙柄做成弯刀形状——与匣盖上的血刃徽记一模一样。
就在老唐取下钥匙的瞬间,整座书架突然下沉三尺,露出背后墙上密密麻麻的箭孔!
\"趴下!\"我拽着老唐滚到书架下方。十余支弩箭呼啸着钉入对面墙壁,箭头发黑,明显淬了毒。
\"好阴毒的机关。\"老唐擦着冷汗,\"取钥匙就会触发暗弩...\"
我注意到立柱上的贺兰山地图正在变化——原本标注\"猎宫\"的位置浮现出一个新的红点,旁边写着小字:\"弑君处\"。
\"看这个!\"我指向立柱,\"李元昊遇刺地点的标记!\"
老唐凑近细看:\"不是说在贺兰山离宫被太子所杀吗?这标记怎么在...等等,这是没藏氏的宅邸位置!\"
我们面面相觑。正史记载李元昊被太子宁令哥削鼻而死,但眼前这份机密地图却暗示真正的谋杀发生在权臣没藏讹庞的府邸。
\"继续取钥匙。\"我咬牙道,\"真相就在那个匣子里。\"
第二尊武将像的钥匙藏在它头盔的翎羽中。当钥匙被取出时,地面突然裂开一道缝隙,渗出腥臭的黑水。我们险险跳开,看着三具披甲骷髅从黑水中浮起又沉没。
\"水银池...\"我捂住口鼻,\"西夏贵族惯用的防盗手段。\"
随着我们陆续取得五把钥匙,文库逐渐展现出它狰狞的一面:天花板的铁蒺藜阵、突然翻转的地板陷阱、从书卷中喷出的迷烟...最危险的是第六尊武将像,取下钥匙时竟激活了墙角的西夏神臂弩,三支足以洞穿铁甲的弩箭将我们逼入死角。
\"还差最后一把。\"老唐喘着粗气检查第七尊武将像,\"卧槽,这个没有钥匙!\"
第七尊武将双手拄剑而立,与其他六尊截然不同。我注意到它剑刃上刻着细小的文字:\"忠勇卫主,剑藏玄机\"。
\"不是钥匙...\"我突然醒悟,\"这把剑本身就是最后一道机关!\"
当我们将剑身旋转九十度,整面墙的书架突然向两侧分开,露出藏在夹层中的铁箱。箱中整齐码放着七卷染血的桦树皮密信,最上方那卷的封泥上盖着没藏氏的私印。
老唐小心翼翼地拆开封泥,展开的密信上是遒劲的汉字:
\"元昊已疑我等,须先发制人。正月十五夜,以鸩酒伪称贡品,可使宁令哥担弑父之名...\"
\"这是...\"老唐的手在发抖,\"没藏讹庞策划政变的密函!\"
突然,整座文库剧烈震动。七个武将像同时转向我们,空洞的眼窝中流出黑血。立柱上的地图正在消失,而那些取下的青铜钥匙开始发烫变红!
\"快开青铜匣!\"我将七把钥匙同时插入凹槽。
匣盖弹开的瞬间,一股刺鼻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匣中静静躺着一把带血的青铜匕首,刃身上刻着八个字:
\"元昊之死,由此见证\"
匕首下压着半块玉珏,断裂处还沾着干涸的血迹。我翻转玉珏,背面刻着\"月华\"二字——与水晶棺中女子颈间的玉佩正好能拼成完整的一块!
老唐突然指向我们身后:\"周大少...那些书卷...\"
所有书架上的文书正在无风自动,哗啦啦翻到记载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的那页。无数血手印从纸页上浮现,在空中组成一幅骇人的画面:李元昊捂着流血的鼻子,而他身后站着举刀的没藏讹庞...
\"所以太子是替罪羊...\"我握紧青铜匕首,\"真正的弑君者是...\"
整座文库突然陷入黑暗。手电熄灭前最后的画面,是七个武将像同时举起了手中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