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父子错辈(1 / 1)
就在这紧张到几乎令人窒息的氛围中,那模糊的身影终于渐渐清晰起来,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只比普通金丝猴大出许多的金丝猴。它浑身的金毛在清冷的月光下闪烁着柔和而神秘的光泽,恰似披了一层如梦如幻的金色纱衣,每一根毛发都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山谷不为人知的故事。它的眼睛明亮而灵动,犹如两颗深邃的黑宝石,正带着好奇又警惕的神情,一眨不眨地打量着我,眼神中似乎藏着无尽的秘密。
这只金丝猴并没有显露出丝毫的攻击性,反而歪着脑袋,那模样像是在认真思索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它突然手脚并用,以一种敏捷而轻盈的姿态迅速朝我靠近。我下意识地瞬间握紧手中的工具,全身的肌肉紧绷如弦,神经也随之高度紧张起来,时刻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然而,金丝猴在距离我仅有几步之遥的地方戛然停住,紧接着发出一连串清脆悦耳却又似乎暗藏深意的叫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仿佛在向我传达着某种难以言说的信息。
我心中满是疑惑,这金丝猴为何会在这神秘的帝王谷深处出现,又为何对我表现出这般奇特而令人费解的举动?就在我暗自思忖之际,它突然轻盈地转身,朝着树林的方向悠然走去,走了没几步又停下来,回过头用那灵动的眼睛看着我,眼神中仿佛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示意,像是在催促我赶紧跟上。
我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心中十分犹豫。一方面,这帝王谷自踏入以来,处处都充斥着未知与危险,跟随一只来意不明的金丝猴贸然行动,无疑是将自己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另一方面,它的出现如此突兀却又如此奇特,或许与这山谷深处隐藏的秘密,甚至与我们苦苦追寻的相门圣器都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短暂而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好奇心以及寻找相门圣器的强烈使命感最终占据了上风,我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跟上去一探究竟。
金丝猴见我终于跟上,仿佛明白了我的意图,立刻加快了步伐,在茂密的树林间如鬼魅般穿梭自如。我丝毫不敢懈怠,紧紧跟在它身后,小心翼翼地避开横七竖八交错的树枝和崎岖不平的地面。一路上,周围静谧得如同死寂一般,唯有金丝猴偶尔发出的叫声在这寂静的空间里回荡,以及我自己因为紧张和急促行走而发出的沉重呼吸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两种声音,愈发增添了几分紧张与神秘的氛围。
不知艰难地走了多久,我们终于来到了一个极为隐蔽的山洞前。这山洞隐藏在一片怪石嶙峋之中,若不是金丝猴的引领,常人很难发现此处别有洞天。金丝猴停在洞口,再次发出几声清脆的叫声,那声音在洞口回荡,似乎在与洞内的某种存在呼应。随后,它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消失在黑暗之中。
我独自站在洞口,心中不禁有些踌躇不前。洞内漆黑一片,深邃得如同无尽的深渊,一股潮湿而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丝丝寒意,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神秘。我深知这洞内或许潜藏着各种难以预料的危险,贸然进入很可能遭遇不测。但就这样放弃,又实在心有不甘。
思索片刻后,我决定先尽可能收集洞内的线索。我迅速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机,打开闪光灯,对着洞壁上隐隐可见的壁画一阵连拍。壁画上描绘着一些奇异而震撼的祭祀场景,人们身着古朴而华丽的服饰,围绕着巨大的祭台载歌载舞,神态虔诚而庄重。祭台上摆放着各种神秘的器物,而周围还绘制着一些神秘莫测的符号,那些符号与我之前在石碑上看到的僰文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拍完壁画后,我不敢再有丝毫停留,匆忙沿着原路返回。一路上,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奇异的壁画和神秘的符号,心中充满了对它们背后含义的猜测。
当我终于回到我们约定的集合地点时,发现老唐、袁芷珊和王大少已经聚到了一处。他们看到我回来,纷纷围了过来,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好奇。老唐率先开口问道:“你可算回来了,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发现?”
我将跟踪金丝猴的离奇经历事无巨细地详述了一遍,众人听得如痴如醉,脸上的神情随着我的讲述不断变幻,惊讶与好奇如潮水般在他们眼中涌动。待我话音落下,还未等我开口询问,众人已然心领神会,纷纷以最快的速度掏出自己的手机,迫不及待地将各自拍到的照片一股脑儿地传到了pad之上,准备统一进行识别。
袁芷珊全神贯注地操作着pad,她的手指在屏幕上如灵动的舞者般快速滑动,各类功能强大的图片处理与文字识别软件被她信手拈来,接连打开。大家如同被无形的绳索牵引,不自觉地紧紧围在她身边,目光像是被强力磁石吸引,牢牢地钉在pad屏幕上,大气都不敢出,仿佛稍一喘息就会错过关键信息。随着软件有条不紊地分析与比对,那些原本隐藏在晦涩文字与模糊图案中的信息,如同拨开重重迷雾的星辰,渐渐浮现出来。
袁芷珊全神贯注地盯着pad屏幕,手指如灵动的精灵在屏幕上跳跃,飞速分析翻译着各种线索。终于,她得出了一个确凿的结论:这里毫无疑问就是大理段氏的帝王陵谷,眼前这十几座连绵的大山,分别安息着十几位帝王。从左至右依次是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紧接着是段思英、段思良、段思聪,而后是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段素隆、段素真、段素兴,再往后是段思廉、段廉义、段寿辉、段正明、段正淳、段正严、段正兴、段智兴、段智廉、段智祥,最后则是段祥兴与段兴智。
这里的殡葬习俗极为独特,并非每座山只安葬一位皇帝。袁芷珊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的研究,总结出一条规律:同一字辈的皇帝会共同葬于一座山腹之内。唯有大理太祖段思平,作为开国之君,地位尊崇,拥有单独的墓穴;还有最后两位皇帝段祥兴与段兴智,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同样各自拥有独立的安息之所。
老唐有些发蒙,问道:“难道这里的皇帝都是一个妈生的吗?怎么都是一个字辈的?”
袁芷珊噗嗤一笑道:“那还真不是,如果第二个字相同,那说明是父子。”
“什么?父子?”
“嗯,这是因为大理段氏以“重名制”为主,意思就是名字中的第二个字要相重,如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就是以素字重名。同时,大理段氏又以“连名制”为辅,意思就是父亲的名字与儿子的名字相连,即父亲名字的尾字,为儿子名字的第二个字,如大理后世皇帝中的段思廉、段廉义、就是连名制,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也是连名制。”
老唐听闻,不禁伸手摩挲着下巴,眼中满是惊讶之色,说道:“靠,这么复杂。照这么看来,咱们寻找相门圣器,是不是得重点从这些特殊的墓穴入手?毕竟太祖段思平作为开国皇帝,地位举足轻重,而最后两位皇帝所处时代特殊,说不定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王大少却微微摇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也不一定。说不定相门圣器就藏在那些合葬的陵墓之中,毕竟多位皇帝合葬,力量汇聚,说不定是大家齐心协力守护着这件圣物呢。”
我陷入了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大家先别急于下结论。虽然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指向,但从帝王谷的整体布局以及我们一路以来的种种经历来看,相门圣器的位置必定与这些陵墓的特殊之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咱们还得从现有的线索里深挖,找到关键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