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一切都将结束!(1 / 1)
张明若上过当,心中有了提防。顾锦明看着凶狠,不过是些小手段。
而顾锦姝不显山不露水,心狠手段狠。
张明若趁机夺过了顾锦姝手中的金簪,拉着她走向赵烬的马,“赵烬,你若放弃顾锦姝,日后张家只效忠于你一人。如何?”
“张明若,你以为我和一样,丧心病狂吗?”
赵烬一剑刺穿黑衣人的脖子,转身扑向顾锦姝,一名黑衣人从左侧袭来,逼得他后退一步。
“张明若,你若放弃,我当做今日的事情没有发生。”
张明若拖着顾锦姝上马,回头看了一眼赵烬,再度骑马先离开。
眼看着京城靠近,张明若松了口气,放慢速度,从张府侧门进入。
仆人大步走来,张明如吩咐她们:“带这位姑娘去梳洗。”
顾锦姝也不挣扎好,何必浪费力气!
见她如此乖巧,张明若高兴坏了,“小姝,你是想明白了吗?跟着陛下并无好处,我可以给你正妻之位,张家由你做主。日后代我张家出去与人交际。”
张家富庶,张夫人娘家行商,张大人在朝官爵不显,但张明若入宫后得太后赏识,这些年来,张家地位逐渐高了不少。
顾锦姝生无可恋地看他一眼,当真是自以为是,路边乞丐都比他强!
随后,顾锦姝跟着婢女离开。
张明若匆匆去找母亲,面上带着笑容:“母亲、母亲,小姝答应嫁给我了,今晚就拜堂,您去准备一二。”
“小姝?”张夫人震惊得从坐榻上坐起来,不可置信地看着他儿子:“你想干什么?那是陛下的女人!”
“母亲,您错了,那是小姝。顾锦明才是贵妃娘娘!”张明若亲切地挽着母亲手臂,神色温柔,“母亲,您放心,顾家不敢声张。”
“如今的顾夫人恨不得让顾锦明回宫,我已经让人去了顾家,将她搭救出来。她答应我,将小姝嫁给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与小姝拜堂成亲,合乎礼法。”
听着儿子正义般的言辞,张夫人浑身发麻,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儿子把顾锦姝弄回家里了!
她不可置信地看着儿子,艰难地开口:“儿子,你将她送回去,你与她没有可能,你清醒一些!”
张明若不为所动,轻轻挑眉,露出风流意态。
“她是顾锦姝,是我张明若的妻子!她就该在张家,母亲您不要害怕。顾家如今只想让姐妹二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我们做的事情都是对的!”
张夫人惊慌得要命,下意识哀求儿子:“明若,你将她送回去,娶明儿也是一样的!你以前说喜欢明儿的,让你得偿所愿好不好?”
至于顾锦姝,谁敢招惹!
“母亲,你怕什么!她是顾锦姝,是顾锦姝。我娶顾锦明才是犯了滔天大罪!”
“都不娶!我张家的儿郎为何非要娶顾家的姑娘?”张夫人怒吼,毫无往日贵夫人的仪态,甚至伸手去推儿子:“送回去?没有顾家的姑娘,你会死吗?”
“我就要娶!”张明若不为所动,拂袖转身,“今晚拜堂!”
“你敢!”张夫人怒喝,“我告诉你,这个家你做不了主,我和你爹还活着。你要死,自己去死,不要拉着我们其他人去死。你不要去碰顾家的女儿,我求求你了。”
张夫人哭得声泪俱下,苦苦哀求,张明若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大步离开。
“去拦住他,让老爷快速回来,就说家里出事了。”张夫人不敢迟疑,擦擦眼泪。
顾夫人要疯就自己去疯,凭什么要带着张家人去扶疯。
顾锦姝入宫后得皇帝喜欢,代掌凤印、抚养三皇子,早就胜过顾锦明。
皇帝喜欢谁,一眼就看出来。谁敢招惹顾锦姝。
她擦擦眼泪,大步走出去,吩咐婢女:“去问问公子带回的姑娘在哪里?”
必须要将顾锦姝松开!
可惜她的人晚了一步,还没找到顾锦姝,顾夫人来了。
被关了五六日的女人精神很差,好在素日里保养得很好,脸色略显憔悴,并无其他不妥。
顾夫人赵氏趾高气扬地走进来,不等人说话就坐了下来,开门见山道:“令郎去府上求娶我的二女儿,我已经答应了。不知张夫人怎么想?”
跟随张明若的杀手一半都是顾家的死士,她吩咐人在饮食里动手脚,顾锦姝插翅难逃。
赵氏面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吓得张夫人瑟缩,道:“你想死自己去死,别拉着我张家成不成?你那个小女儿心狠手辣,坏了我儿的身子,还想怎么样?”
“正是因为她造的孽,所以,我将人送给你们,由你们处置!”赵氏语气淡淡,丝毫不在意顾锦姝的生死,仿若在说一件平常的小事。
张夫人不为所动,恨声道:“赵氏,我张家不会娶她!陛下对贵妃的器重,全京城谁不知道,我张家要不起。”
“你错了,陛下器重的是我儿顾锦明,与顾锦姝有何关系。她不过是道观里的野丫头,此生嫁给张太医是她的福气。张夫人,你不要妄自菲薄,这门亲事我是顾家高攀!”
张夫人气得头发晕,扶着桌子坐下来,放缓语气:“你将她嫁给街边乞丐是你们顾家的事情,作甚要塞给张家!”
“这是你儿子求我的!”赵氏平静到眼神渗出狠意,“你若不娶,将人给我,我带回府。”
这句话正合张夫人的意思:“赶紧带走,将人带走!”
“既然如此,劳烦你将人交给我。”
赵氏也不多话,将人带回顾家,一切就会跟着结束!
明儿回到宫里,顾锦姝去见阎王,这就是她们的命。凤凰与野鸡,本该如此。
去找人的婢女急急赶了回来,“公子将姑娘安顿在西侧院,门口有婆子守着,不准我们靠近!”
“那就将人抢出来,人家母亲来接了!”张夫人急得心口发燥,摆摆手,“去闯去砸,将人也要带出来!”
婢女闻言,立即带人去西侧院。
赵氏在旁,气定神闲,甚至好整以暇地把玩自己手上的翠玉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