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沦陷于他的才华!(1 / 1)
当天晚上。
总决赛结束之后。
苏阳的三首神歌便开始火爆全网。
而‘周伦’的这首惊艳之作《青花瓷》,更是让人们追捧不休。
其中歌词所蕴含的华夏传统文化,让无数专业的人士都纷纷开始研究。
实在是因为这首歌,旋律优美,再加上歌词完美到无可挑剔。
所以大家都是想要去了解其的歌词。
尤其是研究华夏文化的那帮人,更是如饥似渴的各种解读青花瓷。
这首歌在几天的时间里,就被剖析的十分透明。
但是,专家们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因为,就算是他们一生都致力于研究传统文化。
也在歌词里面,遇到了无法解释的句子。
尤其是,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这句歌词可以说是整首歌里面,最为好听的歌曲副歌第一句话,同时也是所有的歌词里面,最让观众们惊艳的句子。
甚至在几天时间里,无数人都将个性签名换成了这句歌词。
可见,观众们对这句歌词的崇拜和喜欢。
对于一般的观众们来说,可能他们不求甚解。
但是对于专业的人士来说,他们却是急得抓耳挠腮。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细细咀嚼之后,会发现这其实有一点点的小问题!
专家们纷纷不敢相信。
但是事实如此。
专家们想要问问周伦,当初写这个歌词的时候,是怎么写出来的?
是无意中写成了这样?还是故意的?
因为,天青色不应该是等烟雨,而是应该等骤雨。
…………
华夏传统文化研究院内。
会议室。
此刻一帮教授都在探讨着《青花瓷》这首歌的歌词。
他们作为专业人士。
虽然旋律好听,但是他们也不懂音乐。
所以,歌词的解读,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有着很大的兴趣。
一个七旬的老者坐在首位,正是院长。
现在他已经彻底沦为了《青花瓷》的歌迷。
也成为了周伦的一名粉丝。
研究院开始研究《青花瓷》,也是由他发起的。
然后各位中文教授,都是十分的赞成,反响极高。
这说明,《青花瓷》是真正的深入人心。
喜欢的可不只是院长一人,而是整个研究院。
院长微笑道:“这几天,大家一直在研究青花瓷,但是其中的困惑,我想不用多说了吧?”
一位胖教授站起来道:“院长,我觉得这首歌是真的完美,各次写得很好,很利于华夏传统文化的传播。”
“周伦一首《青花瓷》,将华夏传统文化融合在了流行音乐之中,让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加有兴趣,这真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周伦是我们华夏研究院的朋友。”
院长含笑点头道:“说的不错,而且我们研究着歌词到了现在,也依旧有着不懂的地方,像副歌里的第一句歌词,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是天青色等烟雨,应该是天青色等骤雨才对。”
“因为淡淡的天青色,需要烧制成这样的颜色,必须得一场大雨过后,天青色方才出现,烟雨?我不懂。”
教授们都是皱眉,表示不懂。
一位衣着破旧的老教授道:“院长,我们不如去寻求周伦的帮助吧?他是这首歌的创作者。”
院长含笑点头道:“我正有此意。”
大家都是纷纷点头,没有人反对。
他们对于周伦这个年轻人,都是极为的欣赏,甚至是崇拜。
像院长都是周伦的粉丝。
于是。
院长以华夏传统文化研究院的名义,在微博上艾特了周伦,希望周伦能解答一下他们的困惑。
【华夏传统文化研究院:@周伦大神,我们研究院剖析了你的歌词很久,发现了一个困惑,希望您能给予解答!】
【天青色等烟雨,我们一致认为,烟雨过后,不会出现天青色,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研究院的发文艾特。
苏阳还没知道这件事情。
全网的观众们就已经炸开了锅。
本来,观众们都是沉醉于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之中。
歌词虽然好,观众们大部分都不知道是啥意思,不求甚解便罢了。
但是由研究院站出来提出了疑问。
歌迷们便也跟着发出疑惑,想要周伦出来解答一番。
“对啊!这句天青色等烟雨,好听是好听,也足够惊艳,但是能这样写吗?”
“话说这首歌我根本看不懂歌词的意思,唉!我属实没文化了1!”
“静等周伦大神前来解答!”
“好家伙!研究院的人都来了!而且还艾特了周伦,周伦这牌面!”
“我倒是觉得周伦才华太过惊艳,所以不算奇怪!”
“好家伙!现在我身边的人都沉迷于学习传统文化呢!”
“……”
网友们都在你一言我一语,在网络上发表着意见。
而苏阳迟迟不见人影。
苏阳这几天春风得意,还不能潇洒潇洒了?
晚上,苏阳回到家,才打开了手机,就发现歌迷们都是艾特他,或者私信他。
苏阳有些惊讶,没想到传统文化研究院都找上了他。
打开微博。
苏阳看着研究院教授们的困惑,不由得微微一笑。
他想起了前世文山对此的回应,便手指微动,回复了起来。
微博上。
无数网友们翘首以盼的时候。
苏阳在研究院发文的下方评论了。
【周伦:感谢大家对《青花瓷》的喜欢,对于这首歌的歌词,我想解释一下,天青色其实是汝窑的颜色,不是青花瓷的颜色,可是我第一段已经写好了,我就不想要换……】
【色白花清还是青花瓷,呃那个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事实上,烧釉的时候,天青色是最难烧的,必须要等到下雨的时候,再加上一系列的元素,才可以烧出最美的天青色。】
【所以我就没有去修改,并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还有另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天青色等不来烟雨,就像我等不到你。】
苏阳的回复完毕。
所有的网友们都好像豁然开朗。
研究院中。
一众教授看着苏阳的评论,也是不由得点头欣赏。
院长抚须点头,欣赏之意浮现在脸上,笑道:“周伦小友说的极对,反倒是我们落了下乘啊!”
“别说是歌词可以为了美而不讲逻辑,就是我们华夏五千年的诗词歌赋,追求对仗工整,也可以没有逻辑。”
胖教授和瘦子教授也是目光欣赏,道:“是我们太追求研究了,到失去了年轻人那般的肆意和潇洒不羁。”
院长笑道:“无碍,这首《青花瓷》也是给我们研究院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
微博上。
院长亲自回复苏阳:“感谢周伦大神的回复,研究院全体受教了。”
网友们顿时震动不已。
“好家伙!整个研究院对周伦这么尊敬?”
“你以为?青花瓷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人家可是知道以周伦的才华,完全有能力进入研究院!”
“我偶像就是牛笔!!!”
“周伦!太厉害了!”
“周伦我偶像!我的青春有你真的很好!”
“……”
在这件事情持续发酵的时候。
苏阳已经早早的睡了。
但是,苏阳不知道的是。
传统文化的这场风波,竟然会以这件事情为由,彻底的拉开序幕。
往后的一段时间里。
苏阳惊讶的发现。
抖音上,快手上,甚至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青少年学习诗经楚辞这些传统经典。
一股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浪潮,彻底的出现!
对此!
央视专门发文表扬周伦。
“一首首经典的歌曲,让人们彻底的记住了这个名字,一篇篇绝世的文章,让人们沦陷于他的才华!”
“周伦,一个继承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乐坛先行者,一个音乐与文学双绝的妖孽,我们很期待他在乐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