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新的一轮讨论,五花八门(1 / 1)
网络上的热潮随着蒙面歌王的结束,越演越烈。
在上一波的《夜曲》和《夜的第七章》争论不休之际。
同样兴起的还有《缘分一道桥》的阅读理解。
是的。
就是阅读理解。
抛开对猪猪侠身份的猜忌。
这首歌剑走偏锋,引起了大部分高校的注意。
事情的起因。
是来自某大学教授,对于歌曲的立意之争。
起源于微博。
当时是蒙面歌王节目播出的隔天。
入夜。
万籁俱静。
各家各户正在预热睡眠。
一处风景不错的秀丽小区之内,却依旧还是一派灯火。
各处灯光照射下,和白天一般无二。
小区内部,绿树成荫,假山密布,别有一番风味。
而在小区的深处。
凉亭。
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正眉头紧锁,用毛笔在画着什么。
在他身边,有一位少女,看起来十七八岁的样子。
娇俏可爱,此时手里提着一盏泛黄的古灯,立在老人身侧,好奇的看着。
“爷爷,这马为什么,要画在山脚下?”少女好奇的歪了歪脑袋,开口问道。
“这个啊,这是取之一个典故,话说当年,霍去病少年将军,对抗匈奴多年,一直都不曾回家,曾经有一句诗句,这样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的画中人,就是他!”老人轻轻一笑,语气平和,淡淡的开口。
“哦,是这样啊。”
听到老人这样说,少女似是而非的点了点头。
她似乎懂了,也没完全懂,年龄尚小,对于爷爷的咬文嚼字,也就是听个乐趣。
只是她还是记住了那一句典故之下的古诗词。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之后。
少女又在老人的身边看了一会,连连打着哈欠。
觉得无聊,便玩心一起。
跑到一旁的连廊上刷起了短视频。
老人看了一眼,笑着摇头。
没有说什么,接着开始描画手中没有完成的画作。
“爷爷,我发现了一个好东西。”
半响。
少女突然从连廊小跑而来。
情绪激动。
老人手中的画笔一顿,疑惑转头。
“你又发现什么好东西了,如果是什么娱乐八卦,爷爷我可消瘦不起哦。”
“不是,这首歌有爷爷刚刚说的诗词。”
少女一笑,明艳动人,拿在手中的手机已经跃跃欲试。
“是吗?”
放下手中的画笔,老人侧身看向,眼神中是难掩的宠溺神色。
同时,目光一转,锁定在手机上。
只是,心中却不免有些疑惑起来。
歌曲中的古诗词?
不会有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吧。
确实。
在老人的心中,现在的歌曲实在不能恭维,已经没有多少可以入耳。
前段时间,一个网红用所谓的‘夹子音’演唱古诗,引来一片骂声。
现在又有人把古诗放进歌曲之中,估计依旧如此。
虽然,老人也知道,不能一概而论,有一部分,演唱成功的。
但那毕竟都是少数。
带着这样的想法。
他对孙女手中的视频,并不抱太大希望。
但是碍于不想辜负眼前少女的分享欲,于是,还是接了过来。
“给我看看。”
戴上了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老人眯了眯眼睛。
手动点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
嘶~
啊这!
竟然是整首?
歌曲和古诗唱到了一起?
且不是古韵!
还把握的……不错……
第一小段刚刚结束,老人的眼睛便是一亮,闪过一丝震撼。
确如少女所说。
这小段演唱结束。
他就听到了刚刚提到的歌词。
但是,现在吸引他的不仅仅只是这两句。
而是通篇!
这首歌铿锵有力,唱出了一番气派!
虽然仅仅只是一个开头,古诗中辽阔的立意,就被完美的呈现。
让人欲罢不能!
最重要的是,这首歌的风格。
虽然他之前也听到过,用古诗小调改编的歌曲,不过大部分还是保留了原始唱法。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
他听得出来,这是一首‘现代歌’!
也就是他们口中的流行唱法!
把古诗和歌曲这般融合,太大胆,太创新。
从侧面证明,华夏文化,与时俱进。
这帮年轻人,并没有一味的追求新文化,而是懂得了融会贯通。
想到这里,老教授嘴角得笑意放大,接着听起来。
“谈爱恨,不能潦草。”
“红尘烧啊烧。”
“以生死,无愧证明谁重要。”
“这缘分,像一道桥。”
“故事瞧一瞧。”
“走天涯。”
“你我卸下战袍。”
“梦回长城谣。”
“……”
拔高的音量,震耳欲聋。
磅礴的气势,直冲脑门!
老人听后,突然闭着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接着。
“好,好,好!”
三个好字,脱口而出。
而他的脸上,不知何时,更是泛起一抹红晕。
气色红润,神采飞扬!
接着。
他拔高音量,笑道:“好歌,好曲,这才是歌曲应该有的样子,我以为,这古诗词,就属于我们这帮老家伙了,没想到,人才遍地,是我狭隘了!”
“……”
晚上七点。
国力大学,翁华仁。
一位老教授,一位学生遍布各行各业的老教授。
在自己的微博上,首次发文!
@翁华仁:‘《缘分一道桥》音频’。
“闲来无事,听到了华夏文化进步的声音,真是喜欢,分享给大家也听听,这创作不错,听说还是一个年轻人的作品,说实话,要是枯燥一些的古文都变成这样,我这个老头子,也会跟着疯狂一把。”
半分钟上线,一分钟写文,一秒钟被赞。
十分钟预热,三十分钟冲上热搜!
作为每一篇文章都能引起学术界震动的老者,他的出现,彻底引爆了讨论度。
“天呐,老师竟然写微博了!”
“我知道这首歌,是最新一期《蒙面歌王》其中一个歌手的。”
“这首歌确实很顶,通篇都有古诗的穿插,我第一次听得时候,就被震撼到了。”
“刚听完,已经麻了,我知道,这首歌为什么是老师口中的进步,确实很棒,古今结合,牛啊!”
“只能说创作者太有才华了,这首歌,意义非凡,我都可以说,他绝对会开创一个创新的先河。”
“我也是在听到的一瞬间,就被震撼到了,没想到老师竟然和我有一样的想法!”
“……”
深夜的讨论,一直延续到第二天的清晨。
这个时候。
属于《缘分一道桥》的讨论,随着微博上的那一条热搜。
随着社会各界对于教授言论的转发,热点堆叠,创下最高。
而这其中,最热闹的,当属各大高校,引发的讨论。
国力大学作为主力军,尤为明显。
此时。
在学校的论坛上。
一则关于《蒙面歌王》最新古风唱法《缘分一道桥》的讨论,已经置顶。
且参与讨论的话题量,不完全统计,已有百万有余。
其中,最热的两个话题,平均每秒都有上万的回复。
第一个话题。
《蒙面歌王》猪猪侠的身份,到底是谁?
这个话题,虽然一开始是由歌曲本身延伸出来的,但是不可否认,这是当下最具争议的存在。
而对于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性别以及歌曲的那一部分是提前录好这两个内容。
关于性别。
大部分都还是比较坚持,猪猪侠是女生的可能。
在第一场的演唱之中,声线柔美的猪猪侠已经深入人心。
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觉得这首歌的演唱,男声部分更加自然,完全没有伴奏的可能,再加上,高音部分的难度分析,他们更愿意相信,猪猪侠是男生。
当然,双方争执,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效果。
关于提前录音。
这个几乎是一致通过,因为,两种声线演唱的时候,几乎没有换气的可能,和声部分,更甚之。
所以,依旧,这首歌的录音,主要集中在谁是录音。
“猪猪侠一定是女的,大家没必要被新唱的歌迷惑,而且这首歌的出彩点女生,更有难度,伴奏做不到好不好。”
“我不这样认为,这首歌男生部分同样有难度,而且在和女生的这部分,男生很明显要做的更加完美一点,如果是存在于伴奏之中,根本不可能把握得如此完美。”
“我持有不同的意见,这首歌的难度本身就很高,男女生都做到了头腔共鸣点,你们这样判断,太片面了吧。”
“那你有什么想法?”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一个人完成的。”
“去去去,除非是妖孽,要不然,这谁做得到啊。”
“……”
有关于,身份的问题,讨论到最后,并没有结果。
而同一时间。
另一个讨论,却已经上升到国文大家。
那就是存在于论坛上的主线话题:《缘分一道桥》是否与时俱进。
这一点。
正是因为翁华仁那一篇微博引发的,也是论坛上最开始的话题。
现在大概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这算不上什么华夏的新文化,因为古诗的唱法,一直都有自己的标准。
诚然。
这首歌既不属于早期古诗词曲,又不属于现代古诗词曲。
可以说,不伦不类!
所以,他们对于老教授的言论,不算赞同。
对于歌曲本身,好听是好听。
但是站在文化的角度上,这样的创新,有打破的古诗原有美感的嫌疑,并不提倡。
另一派则认为,文化在进步,这首歌的出现,就是一个新的标签。
所以,古诗词曲的进步,从这一小步打开。
对于翁华仁教授的想法,他们很认同,且同样为此感到高兴。
再者说,他们对于这首歌的认可度很高。
尤其是和古诗同步的战场气息,磅礴的如同身临其境。
在这一点上,他们针对性的提出了好几句歌词。
包括那一句经典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也很自然的联想到了少年将军,霍去病!
因此,他们的讨论,从一个小点,极具扩散,上升到了历史故事。
又从历史故事的讨论之中,回归到歌曲之中。
更是惊觉,这首歌的立意,意义非凡!
同时。
对于,守旧观念的抨击,也有自己的理解和回击方式。
“这首歌并没有压住声调,唱法基本毁掉了古诗原有的韵脚,所以,如果站在一点要站在文学的角度上,他不算成功,至于进步,这样的进步,并不值得夸赞。”
“我也觉得,近代这方面的改编并不是没有,人家也没有一点要把韵脚打散,还不是一样好听,进步吗,如果提倡这样的进步,那古人留下来的那点东西,迟早要糟践完蛋。”
“有必要这么较真吗,什么时候,留在原地就是对的了,不进步,留着裹小脑啊。”
“就是,我们是创新,不是丢弃,较真干什么,古诗一直都在哪里,韵脚看一遍不就知道了。”
“歌曲就是为了好听,古诗与时俱进,没有什么不好的。”
“就是,而且,这首歌不说别的,这样的唱法,完全发挥出了古诗中意境,我都看见了哪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难道这不是对于这首古诗的另一种弘扬吗?”
“……”
争论不休,提议不止。
不过。
这样的一幕,此时,却是在全国各地上演。
各大高校,从微博回来之后,一股脑的冲入了学校的论坛。
在哪里,开启大差不差的讨论。
甚至,在争论到到白热化阶段的时候。
一度冲出了高校。
走进了网络之中,在各大短视频,甚至学术论坛上,再次开启。
于是新的一轮讨论,五花八门。
网友们关注的话题,大致相同又各不相同。
甚至有些变态。
不过,大部分是身份,以及猜测歌手的性别。
跟风讨论的很多。
话题量短时间内暴涨一千万。
还有很多博主,跳跃出来,提出自己的想法,蹭了一手的好流量。
好的坏的,都说。
这一天,有关于《缘分一道桥》的讨论,几乎遍布全网。
与《夜曲》和《夜的第七章》并驾齐驱。
成为了当下最具亮点的话题。
持续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