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三百五十万港币(1 / 1)
周平看了一圈,先去买了一份报纸,不过他没有港币,用的是美金换了几百港币。
这里换钱很方便,不问你钱从哪里来,也不问你要证明。
只要是真的钱,那就可以按照市场价兑换。当然了,跟汇率比还是少一点点,因为他们也就是赚个手续费。
周平到处逛了逛,问出来收古董的地方,直接就去了。
位置在一处商业街,老板一看就是内地出去的,屋里的摆设能看出来,还有茶具呢。
“李先生,你是内地过来的吧?”老板是个秃脑壳,戴着一副眼镜,穿着西装革履的。
“我叫陈福清,你说你有古董,可以拿出来让我看看的。”
周平说自己姓李,所以对方叫他李先生,他点点头,从包里拿出来一个乾隆时期的花瓶。
这种官窑的花瓶国内有很多,价格不一样,国内的收购价还是很低的,目前没有人大批量的收购。
主要还是刚吃饱饭,没有太多闲钱,一般都是收贵重的,年代久远的为主。
“花瓶不错,是乾隆时期的,价格我只能给你一千港币,因为这种花瓶存世率高,不算值钱。”
陈福清的话没错,但周平来之前可是做了功课的,市场收购价一千三到一千五。
“陈老板,价格的事情可以再谈,我手里还有别的东西,数量大概几十个。”周平说着,又道:“这种玉石的首饰,我也有不少。”
他拿出来的是一串翠绿色的宝石珠子项链,还有手链。
“这个真不错啊。”陈福清眼睛一亮,接过来仔细想想。
周平在放进空间之前,保养过这些东西一段时间,所以看起来圆润剔透。
陈福清也不说话,就拿着小放大镜看,又拿手电筒照。
“嗯,东西可以。”他半晌之后才放下,拿起旁边的茶杯喝茶。
这种动作,让周平明白,这是要压价了。
“陈老板,我手里的玉石首饰都是祖母绿,还有一些品质上等的。”他说这话的意思也明显,哥们儿懂行,你不用压价。
果然,这句话说出来,陈福清就放下茶杯笑了。
“那就都带过来吧,我说句实话,这条街只有我能出得起价格,也识货。”
周平没说别的,“跟我走一趟吧,我东西都在那边。”
来之前他租了一间小仓库存放东西,不可能都带过来的。
陈福清打电话,叫了两个人,又叫了车,大家一起去仓库的。
看着地上摆放的东西,他这才信了周平,东西确实不错,而且保存的很好。
“看来李先生很懂啊,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而且保存完好。”
“那么我们商量一下具体的价格吧?”
周平闻言点头,跟他商量起来。
瓷瓶的大都是一千到一千五之间收购,首饰很贵,最便宜的都是一万港币起步,他拿出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最贵的祖母绿首饰套装,直接卖了五十万港币。
东西一两万的多,架不住量多,最后卖了三百五十万港币。
“李先生,你的银行账户是多少,我叫秘书打给你,这东西我们就带走了。”陈福清很满意这次的收购,价格他还有的赚。
如果碰到合适的人,甚至可以超过物品本身的价格来成交。
周平摇了摇头,“现金。”
他没有账户,如果开户,别人查到就麻烦了。
一听这话,陈福清有些为难,“李先生,这现金我得需要时间准备,你这样会让我变的很麻烦啊!”
“那没办法,我只要现金。”周平两手一摊。
陈福清立马打电话,让人带钱过来。就三百五十万,打了两个电话。
没过半小时,钱就送来了,周平大概看了一眼,确定没问题才让他们走的。
“老板,为什么不把他吃掉?给他钱做什么?”保镳有些不理解。
虽然老板的事情他们不能多问,但黑吃黑这种事他跟着没少干。
陈福清冷哼一声,“他一看着就不是普通人,而且我发现他好像有枪,还是小心为妙。”
“总归这一次生意还能赚十几万,没必要犯险。”
一听这话,保镖就没再多说。
怪不得人家能当老板,这谨慎的程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周平还不知道对方的意图,但他确实拿出来了威慑力。
他身上背着的包里,装了一把五六式。只要用心观察,一定能够发现背包不对劲的。
将仓库的门关上,他把钱收进了空间里,然后再去续费了两天。
随后离开这里,换了身衣服,找经销商买了一条二手的罐头生产线。
这东西虽然是二手的,但好处是没坏,比内地先进一些。
况且就算拿回去出现问题,国内的人也可以进行维修。
如果再先进一些,恐怕那些人就修不了了。
周平来之前就把空间清空了,一条生产线装进去,就没什么地方了。
这条生产线花了二十万港币,但肯定物有所值。
他打算先从罐头制品厂开始,这种东西上手快,而且国内的罐头食品单一,有发展前途。
其他的厂光是机器他就得花大价钱,所以他不想冒险去做。
回去之前,他去酒楼打包了几份饭菜,吃饱喝足再走。
没办法,王科长的性格不可能让这些人大吃大喝,他又吃不饱,只能自己花钱买了。
“正好你回来了,一起出去吃饭吧。”王科长下楼刚好碰到他要上去。
周平摆摆手,“你们去吧,我不太饿,有点累了,想睡觉。”
一听他不吃,其他人就高兴了,少一个人吃饭,他们还能多吃点。
然而,他们还是低估了王科长。
少一个人吃饭,他点菜都抠搜的,只点了包子,这样不需要吃菜了。
周平回来看着各个电视台的新闻,这边做事效率快,主要还是想赚钱的人太多了。
他今天能一下午把东西卖了,又买了生产线,那都是因为这帮人想赚钱。
这边的商场还没来得及逛一逛,周平打算等回去之前,再去逛街。
好不容易出来这么远,这边又有进口商品,不买点东西回去,那不是白来一趟吗?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王科长就带着他们去做市场调研。买了不少金融类的书籍,进出口贸易有关的论文。
这些东西还好说,一般市场上都有,涉及到一些还没实践过的,就不允许印刷。
周平对这些不太感兴趣,在他看来,反应市场经济的,一定是商场里的东西。
只要是大爆特卖,那肯定是有发展前景的。
尤其是一些进出口商品,大型商场里都会有卖。
在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王科长同意了,大家一起去逛商场了。
虽然感觉有点怪怪的,但是市场调研不就是这样吗?
除了去厂子参观,就是在商场里看,这些都是最直观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