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老虎的踪迹!(1 / 1)

加入書籤

烧的“嘎吱”作响的松木柴火,黑黝黝,近乎半人高的大铁锅。

配上锅里咕嘟冒泡的肉汤,锅外冷,锅里热。

独属于东北这边的环境影响。

让铁锅炖出来的肉格外好吃,软烂弹牙。

后世随着东北经济振兴,而后衰落。

铁锅乱炖这种做法,也随着走南闯北的东北人去往了全国各地。

虽说乱炖,锅贴,大黑铁锅一样不少,完美还原出了东北乱炖的步骤。

但那种用煤气,或是电炉煮出来的乱炖,压根就模仿不出柴火烹煮的味道。

更何况那种在室内煮出来的肉,哪有在大雪天的室外,炖煮出来的肉有特色?

这就好比北京,内蒙人冬天吃火锅一样。

外面大雪天,里面铜锅子热气腾腾……

怎得一个“雅”字形容?

很快。

锅盖掀开。

那股直钻人鼻孔的肉香味飘出去老远。

簇拥在旁人群,看着锅里不断冒着热气,且不断翻滚的肉块,眼睛都直了。

尽管哈喇子都快掉到地上,可没有徐青源发话,谁都没敢第一个上手去拿肉。

“那啥,肉差不多快好了,我说几句哈!”

郭来财见状拿起一旁大铁勺敲了敲锅沿。

“今天呢,是咱五道林场的大日子,大家伙,包括我自己都高兴。”

“但锅里肉就这么多,所以这分肉的规矩我得说道说道。”

“肉会分,每家每户就只能分一勺子,至于杂面窝头……”

“家里有工人的能拿五个,没工人有半大小子的能拿三!”

听到郭来财说每家只能分一勺肉。

杂面窝头也以个数论分。

原本还准备饱餐一顿的人群,顿时就沮丧了起来。

“郭支书,咋就一家五个啊?你看我盆都带来了,咋着多给几个呗?咋这老抠捏?”

“是啊,支书,工人还好,能拿五个,我这两个自己都不够吃,我奶也贼能吃。”

“你快拉倒吧,你奶去年不是刚没得嘛?她咋吃?烧给她?”

“哈哈哈,那啥支书,我不挑,待会多给我点肉汤就行,我回家整皮冻吃。”

皮冻作为东北这边的一道特色菜。

一般家里杀猪之后,都会用猪皮熬制,然后储存起来过冬。

当然,除了猪皮能熬制皮冻,其他肉类熬制的肉汤冷却后,也能凝固成胶状肉冻。

不少买不起猪皮的人家,每到冬天的时候都会用别的肉代替猪皮。

将熬好的肉汤滤掉骨头碎渣。

之后放在灶台上冷冻一晚。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

肉冻就会成型,跟果冻一样,弹性十足,入口即化。

“哈哈,你倒是挺会吃,那啥,大家别着急,我还还没有说完捏!”

郭来财大手一挥,拿出了支书的派头,让原本还有些喧嚣的人群再次安静下来。

“咱林场的杂和面我可全都拿出来了,不管多少,目前就只有这条件了。”

“还有,咱之所以会如此顺利的除了黄皮子,全仰仗了人青源哥俩!”

“这两人可是咱屯子的大英雄!大家鼓掌!”

郭来财话音一落。

都不用他催促。

在场的人群便立即爆发出剧烈的掌声。

而徐青源也被郭来财拉到了自己身边,享受在场所有人的注目礼。

此时,郭来财笑意吟吟,一直等众人鼓掌了好一会,又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噤声。

“之前说的是咱们自己的分肉规矩,现在我还要公布一件大事!大家千万得齁住!”

“人青源兄弟知道咱这边困难,所以特意将之前猎到的黄皮子肉都留给了咱!”

“待会咱再起一锅,将那三十多只黄皮子给炖上,全都敞开了吃!”

“大家伙说好不好!?”

此言一出。

围绕在铁锅旁边的众人全都懵圈了!

不是!?

支书说的啥玩意?

三十多只黄皮子的肉全都留给他们!这老徐家到底啥家庭条件啊?

按照一只最低两斤的重量,那也有将近六十斤的肉!

这徐青源哥俩说不要就不要了?

也就在众人惊诧之时。

之前说他奶能吃的那个年轻人率先反应了过来。

“青源哥牛逼!我奶听到这个消息,怕不是高兴直接能从坟头里钻出来。”

伴随着他的这句话,之前还安静的人群,也瞬间开始沸腾起来。

“青源兄弟!够意思!不愧是报纸上宣传的人物!”

“唉呀妈呀,之前我一直听雷锋的故事,这下可遇着活雷锋了!”

“那啥,青源啊!有媳妇没有啊?叔家里还有个闺女,跟你年龄差不多……”

“拉倒吧,你闺女五大三粗的,人青源要媳妇也是要我家闺女那样的。”

屯里人毕竟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肯定是捡着好听的说。

夸的徐青源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徐青源怕的也是这个结果,如果是他故意为之还好。

但这肉确实因为他嫌弃,才送给的五道屯,没想到竟赢得了众人的感激。

当然,乐呵呵的人群中,也就只有一个人怎么着都高兴不起来。

那就是正埋头处理黄皮子的马走日。

虽说三月多,气温回升了一些,可五道林场这边依旧很冷。

长时间浸泡在冷水里,已经让他的双手变的通红,且开始麻木。

扭头看了看地上那些还未处理干净的黄皮子。

马走日骂娘的心都有了。

这老多的黄皮子,自己要是都给它处理了,那这双手还要不要了?

另一边,宣布了事情的郭来财撞了一下徐青源的胳膊,那得意的眼神很明显。

就差开口问“这事我办的够意思不?”。

徐青源见状有些无奈。

虽说不喜欢这样。

但既然已经被捧到这了,那他也不扭扭捏捏。

一边冲着众人摆手,一边笑着回应。

“大家不要感谢我,感谢伟人他老人家吧!我也是学习了他的精神!”

“还有,天下工人是一家,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大家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此言一出,周遭人群又再次跟着欢呼起来。

就连郭来财看向徐青源的眼神都变的无比清澈。

率先用大铁勺给徐青源三人盛了满满一大勺蛇肉。

对方远道而来,又帮着屯子解决了大麻烦,于情于理都应该第一个动筷。

随后,他又转身从另一边的热屉里取出了十几个杂面窝头,递到了徐青源手里。

对于蛇肉哥俩其实并不算稀奇,但这杂面窝头可是好东西。

不同于那种单纯用玉米面做的窝头。

这些杂面窝头里边,不仅添加白面,还有红豆,乌米和糯米粉。

所以拿在手上还比较粘手,口感自然也比玉米窝头强出不少。

因为害怕这杂面窝头凉了。

徐青源哥俩在分给老韩叔几个窝头后,便带着剩下的窝头朝着刘招娣家走去。

等到了家里,小平安看着这黑红相间的杂面窝头,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香甜软糯的口感,都不用吃肉吃菜。

仅仅一个照面的功夫,就往嘴里塞了半个!

整的两只小脸蛋鼓鼓囊囊的,摸样别提有多可爱了。

“招娣,你也一块吃吧,我都安排好了,等明天早上你们跟着韩叔一块回去。”

“家里将近一个月没烧火都凉透了,先去我家拄着,之后把家烧暖和了再回去。”

“嘉颖这几天就要去学校上课,正好让他给小金宝补补小学的课程。”

饭桌上虽说只有一碗热汤。

其余的全都是冻白菜,冻野菜这种蘸酱菜。

不过因为有杂面窝头,还有蛇肉的存在,几人都吃的十分满足。

“知道了,那……那我就把小金宝送去你家,我自己回家烧炕……”

刘招娣这话说的极其扭捏。

徐青源明白她是因为两人的事,不好意思去见冯嘉颖,于是便点了点头。

“那成,不过冷炕睡着伤身,可千万得把火炕烧透了才行,别冻着你自己了。”

此言一出。

刘招弟不由愣了一下。

自打丈夫去世以后,她还从没被人这么关心过。

那感觉很奇怪,如同久旱干田,遇到了滋润万物的春雨!

让她的整个心头都融化了,看向徐青源的眼神也开始拉丝!

要不是因为有徐青国和小金宝在场,她指定早就扑过去,和徐青源坦诚相见了!

很快,窝头,蛇肉,还有那一大桌子蘸酱菜,都被几人吃的干干净净。

因为第二天还要进山,时间上又有些拿不准。

所以众人早早就熄灯睡了。

……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

没等天亮,徐青源就独自醒了过来。

虽说这时候外面的天色还是一片漆黑。

但东北这边的天,说亮就亮,进山的东西也必须尽快准备好。

屋内的刘招娣听到声音,也很快从自己的被窝钻了出来。

披着衣服去棚子里取出了半口袋茬子面。

跟老徐家相处久了。

她虽然不清楚进山后的规矩,但几条猎狗的情况她可是知道。

人吃不吃的饱先不说,但只要是几条狗跟着进山,那就必须喂饱才行。

这半口袋茬子面,外加昨晚的肉汤,和徐青源自带的熊肠,也就是狗子一餐的吃食。

这伙食要放林场其他人的家里,那就是大餐,逢年过节才能吃的那种!

当然,娘家人的粮食,刘招娣用起来也没有半点心疼。

反正以后也不准备和娘家人来往了!

用他们的粮食喂狗。

也算是替以前的自己出气。

待到徐青国睡醒,院子里的几条狗早已经吃的饱饱的。

刘招娣和徐青国两人虽各干个的,但却心照不宣的十分默契。

不多时,两人便将进山之前的东西准备妥当,另外刘招娣的行李也收拾的差不多。

牛叔上了年纪本来觉就少,大清早就跑来刘家帮着忙活。

黄皮的狗绳交到叔手里,徐青源抱着对方好一通安慰。

这才让跟车回去的黄皮不再生气。

而此时。

刘招娣也抱着迷迷糊糊的小金宝坐上了韩叔的马车。

马车上,还铺了厚厚一层稻草,稻草上还有厚厚的被褥。

这年代便是这样,虽说有些地方通了班车,但几毛钱的票价,劝退了不少山里人。

而这也是老韩叔能够依靠马车养家全家的原因,比班车便宜,还能遮蔽风雪。

甭管是多冷的天,一床棉被总能应付的过来。

“韩叔,路上小心点,送完她们你就回来。”

“小金宝,你要好好照顾妈妈哈,猫在被子里就行,一会就到咱屯子了。”

“嗯呢,青源哥,青国哥你们放心吧,你们要赶快回来嗷,我在家等着你们。”

仅是这一会的功夫,小金宝的脸蛋就被冻的通红,说完这句话后直接钻进了被子里。

“我们没事,你俩进山可千万要小心啊,有危险就赶紧下山。”

旁边刘招娣也开口叮嘱了一句。

只是说完后她没像小金宝一样钻进被窝,而是目光停在徐青源身上,久久不肯挪开。

“嗯呢,我知道了,韩叔你赶车走吧,我俩这就上山了。”

挥手告别老韩叔后。

一行人便分别前往了两个方向。

不同于打猎那种进山后必须跟着狗子走的情况。

蹚山则是得狗跟着人走,而且还得提前规划好大山穿行的路线。

当然这里面也是有小窍门的,不是随便一条山路,都能被当成蹚山线路。

必须得顺着山脊一路前行。

因为不管什么地方。

山脊永远是动物和人类的分界线。

早些年,兴安岭这边的生态环境趋于原始,不少动物并没有边界感。

可随着近些年人类占据的地方越来越多。

一些聪明的动物。

已然是自觉将山脊当成禁区。

靠向森林的那一边是它们的乐园。

靠向山下的那一边则是人类活动的范围,打死都不能踏足!

“大哥!找到了!找到了!就是哪里,我昨天就是在那里发现的虎粑粑!”

两人都是壮小伙,脚程自然也不慢,很快便找到了徐青国之前发现老虎粪便的地方。

这边山上的积雪很厚,若是硬走的话,非常消耗体力。

好在昨天青国已经来这里趟过路了。

顺着昨天的脚印走,两人也能节省不少力气。

“我去,这距离山下的屯子可不远,这老虎都没进屯子!”

徐青源只是看了一下四周的环境就立即惊呼出声。

这里的视线还算可以。

站在这里,甚至能一眼看到山下的五道屯。

要知道,但凡敢靠近人类聚居地的猛兽,可都不是什么善茬。

即便是不想伤人。

也会进屯子抓几只家禽打牙祭。

可自去年开始到现在,五道屯却并没有发生过野兽进屯的消息,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