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赚钱计划!(1 / 1)

加入書籤

(之后修改)屋内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追逐打闹,女人们聊着家长里短,一片温馨和谐的景象。然而,在这热闹之外,徐青源和徐青国两兄弟却站在屋外,眉头紧锁,显得有些发呆。

要说打猎,徐青源可是个行家,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他,对各种野兽的习性了如指掌,打猎的技巧也是炉火纯青。无论是狡猾的狐狸,还是凶猛的野猪,只要落入他的陷阱或射程之内,都难逃一劫。然而,此刻的他却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喜欢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感觉?

这个问题对于徐青源来说,简直比打猎还要棘手。他挠了挠头,无奈地看向自己的大哥徐青国。徐青国见状,嘿嘿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哎呀,你自己决定吧,不管做出啥决定,哥都支持你。”

徐青源苦笑一声,说道:“大哥,你说的是真的?那我要是两个全都想要呢?”

徐青国愣了一下,随即傻呵呵地笑道:“成啊!你能说通霍晴和郭雅娇两家人,那自然可以!”

徐青源闻言,耸了耸肩,说道:“还是算了吧,有一个老丈人和丈母娘就够我受的了,这要是来俩……”他摇了摇头,不敢再想下去。

就在这时,三爷爷家的徐青石从屋里走了出来。他刚抽完一口烟,神情惬意。屋里孩子多,又有几个女人聊天,他不方便抽烟,便出来透透气。

“青源,青国,你们俩来不来?这是今年新种的烟叶,我给你们卷。”徐青石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些烟叶,熟练地卷起了烟卷。

徐青源摆手拒绝道:“不了,吃的咋样?青石,晚上你们只能挤挤了。”

“就是后院那屋有点味,你们先将就着。等新房盖起来,你们来就住新房。”徐青源解释道。

徐青石抽了一口烟,摆了摆手说道:“那没事,前几年我家没房子那会,住的还是牛棚,不怕味。”

聊了几句家常后,徐青石忽然话锋一转,说道:“对了,青源,有个事我想跟你说,别人不是知道咱俩家是亲戚吗?前几天就有人上门,问我有没有气枪卖,你说怪不怪?”

气枪?听到这两个字,徐青源瞬间来了精神。他前世在炼油厂的时候,曾听傻弟弟徐青国打电话跟自己说过,今年下乡来收松鼠皮子的人很多,不仅私人收,公家也收。供销社和林业局都下达了回收松鼠皮子的告示。

徐青源低头思索片刻,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这明显是松鼠皮子要涨价啊!他深知其中的弯弯绕绕,这背后的商机可不容错过。

于是,他开口问道:“青石,你最近有时间吗?”

徐青石点了点头说道:“那必须有啊!我们生产队的队长都说了,特意给我批的条子,让我过来帮着你盖房,到时候算公分,不管待几天都可以。”

徐青源摇了摇头说道:“不是这个事,我记得嫂子是上过几年学,会一些算数吧?这样,我这有个买卖,一个月保守能赚三四千,但有风险!就看你有没有胆子去干?”

三四千这个数字一出,差点没把一直抽烟的徐青石吓瘫在地。他好半天才缓过神来,瞪大眼睛问道:“啥玩意?三四千?青源你……你说的是真的?”

徐青源不语,只是笑着点头。见状,徐青石心情这才稍微平复下来。他攥了攥双手,又看向里屋自己那干瘦的女儿,狠狠点了点头说道:“青源,我也不问和不合规了,你说吧,只要能赚钱,干啥都行。”

徐青源被这句话吓了一跳,连忙说道:“你可别闹嗷,说的就跟让你上刑场似的,不是啥违法的事。”

徐青石这才松了一口气。想想也属于正常,三爷爷一大家子,一整年才能赚三四百块,还有一百多斤粮票。就徐青源所说的那个价格,相当于一家子八九年的收入了!当家长的不都盼着后辈过上好日子吗?这要是能给孩子赚个未来,他这个当父亲的绝对什么都能干!

于是,他视死如归地说道:“成,你说干啥,要是我没了,还得拜托你多照顾下家里。”

看着徐青石这副模样,徐青源从兜里掏出一包大前门给他点上,随后才笑着开口解释:“都说了不是啥违法的事,你别乱想,搞的咱俩就跟干啥的似滴。”

接着,徐青源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其实他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利用松鼠皮子涨价的契机,倒卖气枪赚取差价。

这年头,松鼠皮子因为森林没有被破坏,山里多的是,但却难抓。即便松鼠皮子的价格上涨,他们这些人也抓不了多少。但如果换个思路的话,那就有赚头了!

抓松鼠徒手肯定是不行的,普通人又买不起猎枪,就只能使用气枪。而气枪在这个年代可是硬通货,只要手头有,带着去附近几个县的黑市转转,一把气枪加价几十块都有人收购。到时候转手一倒腾,那一个月赚个三四千块绝对轻轻松松。

当然,前期购买气枪需要本钱,成本有点大。不过这对于徐青源来说并不是问题。他打算自己和徐青国各出一部分钱,再拉上徐青石一家入伙,共同分担风险。

等徐青源说完,徐青石看向他的眼神都变了。虽说投机倒把最近抓得严,但那针对的都是大手笔的。像辽广县这边小打小闹的黑市,投机办压根来都懒得来。大多都是街道办的人过来抓投机倒把,有时候索性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年头县城里的人过的也不怎么好。不像大队和林场,只要不嫌弃,树皮、杂草都能腌咸菜吃。

即便徐青源说的这件事有一定风险,但和收益一比,也不算什么了!徐青石咬了咬牙说道:“青源,你的这个方法好是好,可……可你也知道我家情况……”

徐青源摆手笑道:“嗨,不就是钱吗?我出!到时候我和青国一人占一成。”

徐青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知道徐青源这是在帮自己。于是,他狠狠地点了点头说道:“行!那就这么定了!”

接着,徐青源又说道:“屯子里的那个刘招娣以前是售货员,让她跟着你们一起。到时候也算她一成工资,也省的你哥几个抓瞎。”

“剩下的七成全是你们哥几个的。”徐青源补充道。

此言一出,可把徐青国给高兴坏了。他一直想找个赚钱的门路,却苦于没有机会。现在好了,跟着徐青源干,一个月就能赚三四千块,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几人又聊了一阵,这件事也算敲定了。徐青源决定明天就去供销社买气枪,然后拉到黑市上试试水。如果行情好的话,就大量收购二手气枪进行倒卖。

第二天一大早,徐青源就带着徐青国和徐青石去了供销社。他们买了几把新气枪后,又去了附近几个屯子挨家挨户地收购二手气枪。由于松鼠皮子涨价的消息已经传开,很多人都想趁机赚一笔,所以二手气枪的收购进行得十分顺利。

几天后,徐青源带着一批气枪来到了黑市。他找了一个偏僻的角落,摆起了摊位。不一会儿,就有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看了看摊位上的气枪后问道:“这些气枪怎么卖?”

徐青源微笑着说道:“新枪八十块一把,二手枪六十块一把。”

中年男子闻言,皱了皱眉说道:“有点贵了吧?新枪在供销社才卖六十多块。”

徐青源摇了摇头说道:“大哥,你看这枪的质量,这可都是精挑细选的。而且,你现在去供销社能买到吗?我这可是现货。”

中年男子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便问道:“那二手枪呢?能不能便宜点?”

徐青源说道:“二手枪也不便宜了大哥,你看这枪保养得多好,跟新的一样。六十块一把已经很低了。”

中年男子犹豫了一会儿后说道:“行!那我买两把新枪。”

徐青源接过钱后,把两把新枪递给了中年男子。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他心中暗自得意。这第一笔生意就做成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徐青源的气枪生意越做越红火。他不仅卖新枪还收二手枪进行倒卖赚取差价。由于他价格合理、童叟无欺,所以很快就积累了一批固定的客户。

一个月后,当徐青源和徐青石、徐青国兄弟俩分钱时,他们都乐开了花。一个月下来,他们竟然赚了五千多块!这简直就是一笔巨款!

徐青石看着手中的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这都是徐青源的功劳。如果没有徐青源的话,他们一家子还在为生计发愁呢!

徐青国也是兴奋不已。他拍了拍徐青源的肩膀说道:“青源!你可真是个天才!这都能让你想到!”

徐青源笑了笑说道:“这有啥难的?只要肯动脑筋啥都能赚到钱!”

然而,就在他们的生意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一个意外却悄然降临。有一天,当他们正在黑市上卖枪时,突然来了一群工商局的执法人员。他们声称接到举报说这里有人投机倒把贩卖枪支弹药,要将他们带走调查。

徐青源心中一紧。他知道这次麻烦大了!如果一旦被定罪的话,那他们不仅要面临巨额罚款还要坐牢!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看向了徐青石和徐青国兄弟俩。

只见徐青石和徐青国也是一脸惊慌,显然没想到会突然遇到这种情况。徐青源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明白,这个时候慌张是没有用的,必须想办法解决问题。

工商局的执法人员开始收缴他们的气枪,并准备将他们带走。徐青源急忙说道:“等等!我们这些都是合法买来的气枪,是用来打猎的,不是贩卖枪支弹药!”

执法人员冷笑一声:“你说合法就合法?跟我们回局里再说吧!”

徐青源见状,知道辩解无用,只好跟着执法人员去了工商局。一路上,他心中盘算着应对之策。到了工商局后,他们被分别进行审讯。

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徐青源一口咬定他们只是买气枪来打猎,并没有贩卖枪支弹药。他还拿出了购买气枪的收据作为证据。执法人员虽然半信半疑,但也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他们贩卖枪支弹药。

就在这时,徐青石的妻子突然闯了进来,她手里拿着一沓收据和账本,泪流满面地说道:“求求你们,放了他们吧!他们真的只是买气枪来打猎的,这些收据和账本都能证明!”

原来,徐青石的妻子担心他们会被定罪,便在家里翻出了所有的收据和账本,急匆匆地赶了过来。执法人员接过收据和账本仔细查看了一番,发现确实如徐青石的妻子所说,他们并没有贩卖枪支弹药。

经过一番调查核实后,工商局的执法人员最终决定对他们进行口头警告,并没收了他们的气枪。虽然气枪被没收了,但他们也总算没有被定罪。

从工商局出来后,徐青源三人相视一笑,都庆幸自己逃过了这一劫。徐青石感激地看着妻子说道:“多亏了你啊!不然我们这次可就麻烦了!”

徐青石的妻子擦了擦眼泪说道:“咱们以后可得小心行事,再也不能做这种擦边球生意了!”

徐青源也点头说道:“是啊!这次算我们幸运,但下次可就不一定了。我们还是得找个正当的生意来做!”

经过这次事件后,徐青源三人意识到了投机倒把的风险和后果。他们决定放弃气枪生意,转而寻找其他正当的赚钱门路。经过一番考察和市场调研后,他们发现养殖业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

于是,他们决定合伙搞养殖业。他们利用手中的资金购买了一批猪仔和鸡仔开始养殖。由于他们勤劳肯干、善于经营,很快养殖业就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他们的猪和鸡长得膘肥体壮,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一年后,当他们再次分钱时,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们明白,只有脚踏实地、勤劳肯干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财富和幸福。而这次养殖业的成功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走正当生意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