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罐头需求!(1 / 1)
每个男人心中都装着一颗未泯的童心。
尤其是喝醉酒的时候,更是能做出各种不可理喻的事情。
徐青源现在的身体素质强悍,即便喝上十几斤,都不一定能喝多。
但在李红霞的墨迹下,也是跟着几人跪在了那盆迎客松前。
也难怪之前李副主任一直没有介绍自己的姓名。
感情叫李红霞啊!
等几人摆好那盆迎客松。
又从招待员那里要来了几个带有豁口的废碗。
四个大老爷们一块跪在迎客松前面,画面可谓十分滑稽。
“我!李红霞,在哥几个中年纪最大,就勉为其难当这个老大!”
“我!萧远行,年龄次之,排行老二!”
“我!刘硕,老三!”
“徐青源……年龄最小……”
徐青源声音低低的,看着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只感觉脸臊得慌。
在酒桌上,要么一口都别喝,要么,就跟李副主任他们一样彻底喝多。
就像李副主任他们,这个时候大脑被酒精麻痹,昏昏沉沉的。
指定是不在乎丢脸这件事。
但徐青源不行。
他可是越喝越清醒,脸皮薄的跟什么似的。
“今天我哥几个在这盆栽前作见证,结拜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
“额……这句话算了,小徐年龄小,跟我们同死不划算。”
“反正就是要同富贵,同乐呵!”
李红霞说完,挺着大肚子,将碗里酒水仰头一饮而尽。
随后将手中的酒碗狠狠丢在地上。
其余三人也有样学样。
站在一旁的中年妇女,看到这副场景,尤其是自己老公开心的模样。
眼里瞬时留下两行清泪。
多少年了?
自从两个人一块去了大西北,她就再没见过自家男人这么开心。
一直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毕竟是张硕的地盘,在他的招待下,几人也不住招待所了。
索性便将随身的行李都搬到了他的宿舍。
身为国营店的领导。
刘硕的宿舍自然也是单人宿舍,不过厨房和厕所却是共用的。
房间不大,这个时候也没人嫌弃。
将所有的行李都铺到地上。
中年妇女自己睡在床上,几个大老爷们则是睡地上。
这么折腾下来,也到了大半夜。
喝多的刘硕和李红霞两人搂着,面对面打起了葫芦。
已经醒酒的萧远行,则是拉着徐青源去了窗边,点上一根烟攀谈起来。
“小弟,我看你言谈举止很不简单,你去过南边吗?”
“这个啊?算是见过吧,在电视上。”
徐青源倚着窗户。
用自己的身体挡着外边吹进来的冷风,避免屋内几人第二天头疼。
南方他自然是见过的,不仅见过,还去过,但那也仅是在前世。
“你之后都一直要打猎吗?我听大哥说你攒了不少钱。”
“正常你这个年龄段的人不会有你这样的眼光。”
“你是有更长远的打算吧?”
“有没有去南边发展的打算啊?我姑娘就在这边做知青!”
“到时候我们回去的时候,带你一块走,听哥一句劝,北边不行。”
“你要想自己走更远,必须得去南边发展。”
萧远行得话虽说带着些个人意愿。
但却是实话。
东北这地界得辉煌也只持续到了九零年代。
随着改开得不断加深,南边也会越来越好,机会也更多!
然而……
徐青源却有着自己的想法。
此刻他闪着明亮的眸子,认真说道。
“二哥,我没有想着去南边。”
“东北这片土地是养育我的故乡!我热爱他,也舍不得他!”
“相比于南边,这边更需要有人建设,现在国家资源都是向南倾斜!”
“这里边的道理我明白,想要民富国强,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需要过上好日子啊!”
徐青源一边说着,一边还吐了口烟气。
目光同时灼灼的盯着今晚的月亮。
“这月光皎洁,能勾起外乡人的思乡情。”
“既然都不想背井离乡,那我也想我家乡的人有更多选择!”
“能依靠这片土地上养活一家老小,不用整日为生计忙碌。”
听到这番话的萧远行与萧婶子直接愣住了。
他俩还从没想过。
这样的话能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嘴里说出。
“额……那啥!小弟,你……念过大学?”
“没有,二哥,我就小学毕业!”
徐青源摸着脑袋,不好意思的说着。
“啥玩意?小学毕业?你这看着也不像啊?我看你像大学生!”
萧远行看向徐青源的表情满是震惊,就像是是在看一颗蒙尘的明珠。
其实说徐青源是大学生还是他收着说的。
最起码能说出这番话,有这样见识的,那就不是一般人。
徐青源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
想到他们来的地方。
便也好奇的询问起来。
“那啥,二哥,你们那边对物资的管控也像这边这么严吗?”
“啥意思?咋突然想起问这个了?”
“我就是问一问。”
徐青源回道。
“我这边需要一批罐头,但这边情况你也清楚,物资很紧张。”
“你要罐头?有倒是有,但价格可不便宜,那玩意老贵了。”
“那没事,二哥你回去能帮我联系就联系一下,我想多弄点。”
相比于东北这边还在抓投机倒把的情况。
魔都那边则对投机倒把看的比较轻。
毕竟沿海,又是率先发展的地方,不少买卖已经开始。
后世一个政策的推行,最先试点的就是南方。
等轮到东北都是好几年的事了。
更别提这个年代了。
萧远行闻言。
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将这件事放在心里,不停的思索。
小弟要罐头干啥?他为什么要罐头?
按照他的想法。
徐青源即便是拜托他弄物资,那也是像收音机,电视机之类的。
可对方只要罐头这个操作,却是让萧远行一脸懵圈。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
徐青源此时攒的第一笔钱并不是为了发展。
而是看准了改开即将施行,边境地区管理相对薄弱的时机。
一个罐头,尤其是满是肥油膘的猪肉罐头,足以换取很多东西。
熊胆,虎掌这些都是毛毛雨。
有人硬是用罐头做起了军火生意。
什么飞机,坦克,只要能给得起价钱,给得起物资,都能换来!
若是能赶上第一波以物换物,到手的利润甚至比后世房地产还要暴利。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
眼下自己不少事情,还需要麻烦睡姿不雅的两人。
这也是徐青源今天不反对迎客松四结义的原因。
自己身边的人,带着赚钱可以,但要再做稍大的事,就有些不足了。
若是冯嘉颖能考上大学。
他则会将全部的身价都压在这妮子身上,到时候进驻通行行业。
凭借着他先知先觉的能力,不出几年时间绝对能做起来。
到时候企业带动就业,就业带动经济。
随便再投资点什么!
他还就不信东北会像前世那样沉寂!
但要是冯嘉颖考不上,那罐头换物资这样的机会就不能错过!
等到第二天早上,和萧远行夫妇约定好,等到之后再来接他们后。
徐青源便和几人告了辞。
带着从刘爱国那里换来的粮票,买了大米,白面。
独自一人返回了百树屯。
自从摸清楚了山水空间的功能后。
很多以前不方便干的事情,都变的简单了许多。
那些不趁手的物件,直接放到空间里就好。
当然。
明面上的那些东西还是不能放进空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