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桃花源记(1 / 1)
得到了茶博士的指点,林易、秦先、曹达华三人前往风月楼。
风月楼是个喝茶听曲的地方,环境不错。
威爷每隔五天,会到这风月楼陪四位夫人听曲。
今儿也不例外。
林易三人刚进门,就瞧见大堂中央的圆桌前坐着一男四女,身后跟着不少仆从。
这特征太明显了,不用问就知道,坐在四女正中那男人正是漕帮帮主威震海。
威震海虽坐着,依旧可见身形高大魁梧,肩宽背厚,身穿玄色锦绣长袍,外罩暗纹漕帮徽记的短褂,单是坐在人群之中,自有一股威严。
林易上前开门见山道:“威爷,久仰大名,在下寿霖城雾隐门林易,特来拜见!”
那几人正喝茶听曲,突然被人打断,有些不悦。
尤其听说是雾隐门的,还以为是来攀关系的。
在汉阳城里,雾隐门的名气可远远不如寿霖城响亮。
坐在威爷左一的女子便喝道:“哪里来的人,如此不懂规矩,没瞧见我们正在听曲吗?”
曹达华一听,撸起袖子便回呛道:“你们才是不识好歹,要不是听你们急寻少帮主不得,我们才不会来见你们。”
一听有威翰雄的消息,右二女子表情立即显出焦急的神色,道:“你有我家雄儿的消息?”
就在这时,副帮主贝克姆回来了,向威爷和四位夫人鞠了一躬,又瞧了林易三人一眼,摇了摇头,对威爷说道:“汉阳城里的所有青楼、赌坊找了几遍,都没有少帮主的踪迹,几个城门的守卫也都问过了,少帮主并没有出城。”
左二女子疑惑道:“这两天城里都快翻个底朝天了,怎会找不到呢?人总不能平白无故的消失了吧。”
右一女子向林易道:“这位林公子,你们若知道我家雄儿在哪,还请明言,我们自有重谢。”
林易回道:“现下我们还不知道少帮主的行踪,但或许一会儿便知道了。”
那右二的女子表情瞬间阴冷了下来,冷冷道:“这是什么话,你们莫不是来找我们寻开心的?”
见林易惹了四夫人不悦,副帮主贝克姆立即上前拦在林易身前,上下打量了一番,说道:“你们不就是刚才在茶摊上喝茶的三人嘛,怎滴找到这里来了?”
要不是说这贝爷有点本事,只是坐在茶摊上喝了几口茶,竟就将林易三人的容貌记在了心里。
“容我介绍一下,这位是雾隐门第五阴门的林易,林术士。”曹达华道。
“雾隐门?不认识。休来这里装神弄鬼、招摇撞骗。来人呐,给我轰走!”
贝爷一声令下,立即有五六个粗壮的汉子出现,要上来赶人。
“你们谁敢!”曹达华往腰间一摸,坏了,今天身穿便服,没带官刀。
只见林易手持符篆,默念口诀。
“乾坤倒悬,阴阳凝霜,金木水火,万物成桩。定!”
随手一抛,符篆贴在大汉身上,那几名大汉立即被定在原地,动弹不得。
“好,好,有两下子。”威爷拍了拍手,道,“三位朋友,请坐下来聊。”
三人坐下,林易挥手收回符篆。
那些大汉还要上前,被威爷抬手挥退。
......
“林公子,两位,你们找我,所谓何事?”
林易见威震海一张国字脸,眉峰处有一道淡疤,眼神锐利如鹰隼,下巴方正,配以短须,一看就是个城府极深的狠角色。
对付这种聪明人,开门见山是最好的最容易获得信任的方式。
“我和朋友刚才在茶摊上得知贵帮少帮主失踪,城内遍寻二日未寻踪迹,我倒是有法子可以试一试。”
听完林易的话,威震海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淡然说道:“我见林公子刚才出手,已知本领高强,若三位能帮我寻回孩儿,我漕帮上下深感大恩,必有重谢!”
“这重谢嘛,倒也不必,只是林易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
“我知漕帮耳目众多、消息灵通,若我侥幸替您找到少帮主,希望帮主能够帮我打听一件事。”
“打听一件事?这有何难?只不过究竟是什么事儿,可否告知一二,我可以让帮众们提前做个准备。”
现场人员复杂,林易俯身靠近威震海,在耳边悄声言语。
威震海面色不变,镇定地说道:“放心,我立即吩咐下去,明儿便会有信儿,不知我那孩儿,三位打算如何找回?”
林易见威震海听了自己的提问胸有成竹,便也说道:“我想去府上瞧瞧少帮主的房间。”
......
来到威府,虽不如梁王府气派,但也是汉阳城的大门大户。
威翰雄尚未娶妻,因此依然和父母住在威府大院。
在威震海的带领下,林易来到威翰雄的房间。
林易睁开天眼,施展望气之术,终于在床头的角落发现了端倪。
这是一个话本,本子上写着《桃花源记》四个字。
威震海见到这个话本,说道:“我记得这个话本,几天前,雄儿在说书的那里听过这个故事,便去买了话本,爱不释手,吃饭的时候也在看,就是这本...桃花...桃花源记,没错。”
林易见话本之上隐有气息,掏出走马灯这么一瞧。
走马灯,灯走马。
林易看到了失踪前几日威翰雄的经历。
......
身为漕帮少帮主,威翰雄生的一副好皮囊。
剑眉星目、仪表堂堂,本应是继承家业,在江湖上创出一番大事业的豪杰,却偏偏是一副纨绔子弟的性子。
青楼里,他搂着花魁,在胭脂香粉中沉醉,听着丝竹管弦,看着舞姬们翩翩起舞,仿佛这世间的一切烦恼都与他无关。
赌坊中,他瞪着通红的双眼,将大把大把的银子往赌桌上扔,赢了就仰天大笑,输了就拍着桌子大喊再来,那股子疯狂劲儿,让旁人都为之侧目。
这一日,威翰雄在青楼里喝得酩酊大醉,晃晃悠悠地出了门。
路过街边的一个说书摊子时,被那说书人抑扬顿挫的声音吸引住了。
只见那说书人一拍惊堂木,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