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杭州范总(1 / 1)

加入書籤

九三年开年,上海市举办的汽车展览会上,宝马的子品牌凌风汽车横空出世,填补了国产中低端汽车的空白。

在这之前,很多国人以为的国产车像桑塔纳实际上都是合资车,陈东的宝马算得上是如今国产汽车领域的擎天柱。

尽管他的发动机和相关技术都是来自苏联和日本,但是他们却实实在在的属于陈东的宝马公司。

在当今世界,不管发明者是谁,谁买到就是谁的,只要不是代工,那就可以称得上是国产汽车了。

而且陈东现在的发动机研究所里有一部分研究员都是各大高校的教授学生,只需要时间的沉淀,宝马汽车迟早会拥有更加先进的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技术。

在外国车进入中国多年后,公务车需求已经基本满足了。

这次的政府采购只是因为上海的特殊地位,陈东在建厂之初就计划推出的凌风汽车品牌,实际上主要的客户群体是那些私企小老板。

结果不出陈东的预料,日产的发动机,未来的设计理念,加上一句“中国汽车领导品牌”的广告语,便轻松拿捏了这些小老板。

在九三年年末统计时,凌风汽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捷达,成为中国汽车销量排名第三的品牌。

整个一九九三年前半年,股市一路高涨,经济状况欣欣向荣,陈东旗下的的产业稳步发展中,给陈东带来了巨额财富。

陈东如今的心思更多集中在怎么用钱,而不是怎么赚钱了。

在宝马汽车大获成功、凌风汽车顺利推出之后,陈东开始在福省福州建立汽车产业园,在华北同样建立了相应的汽车组装工厂。

一时间,各地政府纷纷向陈东抛来橄榄枝,用尽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陈东去当地投资。

陈东知道,像免税之类的优惠不过是诱饵,等经济发展起来之后,这些钱又会重新让他补齐。

但是他可没有携款跑路的打算,他相信哪怕十几年后让他重新补,他赚的钱也比这些要多得多。

在全国各地建厂投资的过程中,凌风汽车的销量也随之节节攀升,汽车工业的发展因此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整个1993年,宝马汽车成为陈东的企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企业,“开奔驰坐宝马”不知不觉中成了这一代人们的口头禅。

除此之外的宝珍证券因为93年的行情大好,使得人们认为宝珍证券是因为有宝总的财气加持,买什么都不会亏,导致宝珍证券的经纪业务发展迅速,单在经济业务上来说,足以与老牌证券公司相媲美了。

名人效应在这个时代出奇的管用。

一月春节之后,陈东现身夜东京,与他一起的还有汪小姐和湖西针织厂的范总。

原本金凤凰所在的饭店已经开始动工装修,陈东让已经回到总经理岗位的冯伦派了施工队过来,完全按照玲子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

现在的玲子对陈东的感激已经无以复加,但是很明显,玲子并不是一个事业心很重的女人。

她的夜东京经营的虽然不错,但是经营水平实在看不出来什么亮点。

还是陈东出手帮她联络了今年一月开播的上海东方电视台,设计了一个美食节目,等原本金凤凰所在的饭店被改装完成后,便可以趁着节目播出打响名号。

三个女人元旦见过一面后一直相安无事,陈东并没感觉到有谁因此心情不好。

原本她们心里就有数,陈东做的最坏的打算就是有人受不了,行李一背跑到所谓陈东找不到的地方去。

目前看来,这三个女人里年龄最小的汪小姐都没有做出这种幼稚的举动。

元旦之后的一天,陈东在汪小姐家里休息,他问汪小姐:“会不会很委屈?”

这话问完陈东就有些后悔,毕竟别人接受了,他还这样问,多少有些得寸进尺了。

但是汪小姐的回答让陈东非常无语“玲子姐和陈珍姐都比我大很多,等她们都走了,不就剩下我们两个人了吗?”

虽然事后汪小姐说这是玩笑话,但陈东还是有些无语。

汪小姐的脑子啊,总能给他一点小小的上海震撼。

至于林太,她本来就不需要陈东接纳,自己一个人潇洒惯了,偶尔见见陈东也就知足了。

在夜东京的包间里,范总自称见到了偶像,不管不顾的连干三杯白酒后,才满脸谄媚的看向陈东。

汪小姐知道,宝总一向讨厌酒桌文化,但是她来不及阻止,只能悄悄观察宝总的脸色。

之前宝马公司的年会上,就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当时周跃东提议所有人敬陈东一杯,陈东心情高兴,也愿意配合,但是刚说完祝酒词,台下就有人在说:“给宝总敬酒,大家都站起来了,你坐着什么意思?”

陈东看过去发现是一个中年男人,带着眼镜,身材瘦弱。

他觉得有些面熟,一时间没想起来,心里倒是嘀咕他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不满的地方。

但是很快那个男人就站起来了,只是他和常人不一样,他是先从陈东看不见的盲区抓出一个拐杖,这才撑着身体站起来的。

陈东当时脸就黑了。

那是汪小姐见过陈东最生气的一次。

之后那个起哄的就再也没有在宝马公司出现过。

说回眼下,范西华对这些并不了解,喝完酒站在那里还给陈东亮亮杯底。

“我真是没想到,能够亲眼见到宝总,宝总要是觉得诚意不够,我再喝三杯。”范总说话时,像一个谐星,但是陈东一眼看出,那种装出来的刻意。

因此陈东神态自若,并不因为范总的这个样子觉得有趣,只是平静地说道:“坐下吧,东西给我看看。”

范西华没想到宝总这么直接,但他也不敢耽误,连忙从包里拿出汪小姐提前嘱咐他带来的火烧丝光棉。

“火烧丝,那就烧烧看。”陈东看了一眼说道。

范西华连忙掏出打火机在那块他们厂生产的火烧丝光棉上燎了几下,上面一点痕迹都没出现。

陈东没有一丝表情,只是问他:“一件多少?”

范西华盘算了一下,谨慎的说道:“我们的火烧丝光棉比国外的质量更好,但是价格却只有28块。”

“28?”陈东摇摇头道:“严格来说你们这是仿品,要做就只能主打中低端市场,我给你25块,吃下你所有的货。”

“25块?这……宝总,我现在有八十万的货,你这一下子就让我损失240万,我怎么跟厂里的工人交代啊?”

范西华面色狂变,没想到这个宝总这么狠,一下子就压三块钱,哪里有这样讲价的。

他来上海之前特意打听过,整个上海的服装渠道方面宝总非常有能量。

他之所以放弃梅萍来找汪小姐,也正是冲着汪小姐跟宝总的关系,哪里知道这个宝总想钱想疯了。

为了出口或者成熟的渠道就把他们厂辛苦生产的东西“贱卖”,范西华当然不同意了。

“你要什么交代?火烧丝光棉是什么高精尖的技术吗?你们的生产方式和三来一补有区别吗?别人已经占据了高端市场,你的三羊牌除了价格,还有什么竞争力。”

陈东冷声道:“25块,同意的话我们继续谈,不同意你可以找其他人。你放心,出口指标是27号的事情,虽然汪小姐跟我关系不错,但你要是找到其他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我绝对不会故意拆你台。”

范西华犹豫半晌,最后结结巴巴地说道:“宝总让我再考虑考虑吧。”

汪小姐有些奇怪宝总的态度,在她眼里,宝总很少这么直接的流露出对一个人的讨厌,这几年也只见过宝总对蔡司令和麒麟会不爽,这个范总做过对不起宝总的事儿?

在陈东眼里,货比三家、待价而沽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因此原本的范总不算对不起宝总,他只是不喜欢这个人罢了。

能合作就合作,不合作也就算了。

无所谓的心态。

本来这个火烧丝光棉就不是什么有竞争力的产品,原本的宝总费尽心思也没运营出什么好结果。

陈东固然可以借鉴后世的服装宣传手法,但是他不觉得这个范西华值得自己费心费力。

“范总,其实宝总说的也是事实,我们帮你运作三羊也是要花钱的,光是渠道的费用就能占利润的一半,宝总的成绩想必你也知道,你想让三羊牌在中国的服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只有宝总能帮你。”汪小姐觉得三羊牌算是一个好生意,主动劝范总接受宝总的条件。

但是范西华思量再三,还是说他要考虑。

“范总,你……”

汪小姐还要再劝,却被陈东一个眼神制止。

陈东起身离开,走到门口时头也不回的说道:“范总第一次来上海,好好尝尝夜东京的特色怀石料理,单已经买过了,再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