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繁花盛开,曲终人散(1 / 1)

加入書籤

宝珍的收尾工作得到了上海经济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宝珍证券的商业行为随着报纸与电视在全国传播开。

尽管年尾的时候官方对《条例》进行了收购兼并方面的修整,但宝珍这次收购已经成为了中国股市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在成功收购瀛洲实业后,宝珍并没有把瀛洲当做一个割韭菜的工具,反倒开始认真的调整瀛洲的资源,保留了印刷厂的主业务,对其他无法形成规模的产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后续的发展中,瀛洲实业的利润从93年的三百多万暴涨到94年的两千多万。

这样的转变使得瀛洲实业三年之后依旧为人们津津乐道,宝珍的操作从后来看,完美符合改革所期待的企业形象,虽然有一些监管不到位的地方造成模棱两可的违规,但是整体上看依旧是对改革的一种肯定。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有宝珍证券珠玉在前,强慕杰最终被南国投当做弃子扔了出去,判了两年。

十二月,当陈东刚从青岛与陈珍省亲归来的时候,手下汇报了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消息,麒麟会的掌舵人巫医生死了。

麒麟会在这次宝瀛大战中押宝瀛洲实业,满心以为官方会下场,结果最后官方只给了南国投不轻不重的一百万罚款,而宝珍证券毫发未伤。

在瀛洲实业召开股东大会的那天,巫医生便一病不起,最终没有挺过1993年。

九四年对于股市来说依旧是灾年,但是对陈东来说却是十分幸运的一年。

除了汪小姐,几个女人都顺利生产,给他带来了四个鲜活的新生命。

之所以是四个,在于玲子生了一对儿龙凤胎。

陈珍显怀之后,陈东便将宝珍证券彻底交给了A先生,任命他为总经理,并且给予了5%的股权激励。

在A先生带领下,宝珍证券无惊无险的挺过了九四股灾,之后又在327国债中与上海证券商截然相反选择做多,不仅大赚一笔,并且在万国因为恶意做空破产后,成功将万国合并。

自此,宝珍证券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大的证券公司。

九五年股市回暖,宝珠外贸、雪绒集团、宝马汽车、宝臣地产、和平鸟纷纷上市,成为炙手可热的优质资产。

这两年里,陈东沉迷带娃无可自拔。

在陈珍、玲子他们重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的时候,陈东依旧每天宝臣一品的房子里带着孩子们玩闹,以至于陈珍看不下去,说宝总现在彻底成了孩子奴了。

孩子们相继出世后,陈东只去过一次巴黎,林太已经决定要让孩子入法籍,陈东自觉亏欠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由着她去。

林太和陈东的儿子继承了两人的优点,长得十分漂亮。

九七年的时候,雪绒要在巴黎举办一次儿童时装秀,陈东有心让孩子去参加,软萌的奶娃亮相之后成了法国时装界的宠儿。

陈东并不打算限制孩子们干什么,以他现在的财富和权力,孩子们完全有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人生的权力。

九五年春节之后,爷叔正式退休,已经整合成为上宝集团的各大公司将这一天定为集团的休息日,在浦东落成的宝臣广场中,陈东为爷叔办了一场盛大的退休仪式。

面对台下无数公司骨干精英,陈东在台上笑着对爷叔一一介绍他们的名字,并告诉爷叔:“这些都算是您的徒子徒孙了。”

没有人觉得这是一种冒犯,在众人的掌声和微笑中,爷叔戴上了那枚从来没有戴过的工牌,上面写着:上宝集团001号员工。

……

三十年后。

上宝集团董事长振中的直升飞机降落在上宝总部大楼,虽然天色已经不早,但他还是在办公室接见了三个不同公司的负责人。

“无人机老美要罚款,我们就涨价。”

“短视频那里上面已经给了红线,一步不退。”

“外卖这边把单价再提高一点,我们的抽成要在三个月内减少到原来的百分之三十。”

“电商平台不用多做调整,保持原样就好。”

晚上九点多钟,振中才大体忙完,下楼坐上车,振中对司机说道:“去宝臣。”

汽车中控台的彩色屏幕上,随着话音落下显示出前往宝臣一品的路线,司机看了眼路线道:“堵车了,我们得绕路。”

振中点点头。

半个多小时后,振中下车在保镖的跟随下来到一户门前。

铜门上闪过一道并不刺眼的光亮后,大门打开,振中对保镖道:“你们在这等着。”

说完,进门一直走到客厅,在电视前的沙发上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爸,妈,看什么呢?”振中扫了一眼电视,音量偏大的音响中传来标准的上海话。

“电视剧。”

沙发上坐着一对儿老年夫妻,虽然脸上都有了岁月的痕迹,但是保养得当,外貌上倒像是四十左右的样子。

振中呵呵一笑,他当然知道这是电视剧了。

“什么电视剧?”振中坐在旁边,削了苹果递过去:“爸,吃苹果。”

陈东瞅了一眼,接过来道:“汪小姐,吃苹果喽,你儿子削的。”

汪明珠笑着拿过手,拿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给陈东喂了一个,自己吃一颗,剩下的又推给儿子道:“你也吃。”

振中捡了一块儿扔进嘴里,咽下去之后道:“去年的财报出来了,总营收一万两千多亿,净利润六百亿。”

“太多了。”陈东说道。

“什么?”振中问了一句,却没等到回答。

陈东眼睛盯着电视,看着上面那个和自己相似度极高的男人,拍了拍汪明珠的胳膊道:“像不像?”

汪明珠看着屏幕里的一对儿俊男靓女在吃排骨年糕,不由得说道:“好久没吃过了。”

看到没人理自己,振中无奈的起身准备离开。

“对了,玲子阿姨去日本旅游还没回来吗?”亲爸亲妈的冷漠让振中想起和他最亲的玲子阿姨,回过头问道。

陈东从电视上抽离视线,生气地道:“没有!她喜欢待在那里就永远别回来了,正好我们还不用听她碎碎念。”

汪明珠赶紧给儿子使个眼色,拍着陈东的后背说道:“别生气呀,菱红自从千禧年去了日本,玲子姐就再也没见过她,这次多待一段时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嘛。”

“你别替她打掩护,我还不知道她,她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她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宝珍证券的日本分部请了陈珍多久人家都怕给我惹麻烦没去,就她……”

振中摇摇头离开了,把偌大的客厅留给两位老人。

离开之前,他扫了一眼电视的右下角,记下了电视剧的名字。

回到自己的房间,振中躺在床上喃喃道:“繁花?”

洗漱之后,打开电脑,振中输入了这个名字,看向简介。

“……九十年代……青年阿宝……黄河路……”

他皱起眉头,打出一个电话。

“董事长,您有事找我?”

“有个叫繁花的电视剧,让公司法务部……”

振中犹豫了一下,走出卧室,看到两个老人聚精会神的看着电视,不时感慨说笑,他停顿了一会儿,对着电话说道:“算了。”

挂掉电话,振中走回卧室坐在电脑前点击第一集。

一个酷似父亲年轻时候的男人提着东西在阁楼中碰到一个秃顶的男人。

振中发觉他好像见过这个人,似乎是为父亲写回忆录的作家?

画面中,作家说他在写书。

“书的名字想好了吗?”

“没想好,不过第一句是,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