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自身难保(1 / 1)

加入書籤

那人拱手道:“在下御史台监察御史沈南,奉陛下密旨,前来协助审理此案。”

李辅脸色一变:“密旨?”

沈南从袖中取出一道圣旨:“陛下担心此案牵涉重大,特派臣前来协助审理。”

“务必查清真相,不得有误。”

李辅接过圣旨一看,确实是皇帝的手笔。

他心中暗叫不好,知道想要糊弄过去有点难了。

李辅握着手中的茶杯,沈南这个人他听说过,御史台出了名的铁面无私,连皇亲国戚的案子都敢查。

现在皇帝派他来,分明是不相信宗正寺能公正审理。

“既然沈大人有密旨,那就请上座。”

沈南也不客气,直接坐到了李辅旁边:“李大人,卢笙的案子我在路上已经看过卷宗了。”

“一个监察御史,竟然敢诬陷太子殿下,这事可不简单啊。”

李辅心里咯噔一下:“沈大人说得是,所以本官刚才已经问过了,卢笙也承认是他一人所为。”

“一人所为?”沈南冷笑了一声,转头看向堂下的卢笙。

“卢笙,你说你一个人计划了这么大的事,你觉得我会信吗?”

卢笙低着头不说话。

沈南站起身,走到卢笙面前:“你知道吗,昨天晚上,有个宫中的内侍找到御史台,说有重要的事要告诉我们。”

这话一出,不光是李辅,连卢笙都抬起了头。

“什么内侍?”李辅忍不住问道。

沈南回头看了他一眼:“李大人很关心?”

“不......不是,本官只是觉得此事事关重大很可能和本案有关。”李辅擦了擦额头的汗。

沈南继续道:“那个内侍说,他亲眼看到有人在太子府附近鬼鬼祟祟的,而且不止一个人。”

“可惜啊......”他故意拉长了声音。

“可惜什么?”李辅着急的问出了这一句。

“可惜他今天早上被发现死在了回宫的路上。”沈南叹了口气。

“死因是什么?”

“看起来像是失足跌倒,撞到了头。”沈南意味深长的看着李辅。

“但是巧得很,他刚好要来指证这个案子,就这么死了。”

大堂上的卢笙脸色变得惨白,他知道,这是有人在灭口。

可是谁动的手?韦崇?李广?还是......

李辅坐在主位上,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了。

内侍死了,这事他完全不知道。

难道是韦崇他们干的?可是为什么不告诉他?

“李大人?”沈南看他走神就叫了一句。

“啊?怎么了?”

“我说,既然证人死了,这案子就更麻烦了。”沈南走回座位。

“我建议,从宗正寺开始查起。”

“为什么要查宗正寺?”李辅的声音都变了。

沈南笑了:“李大人,赵全是宗正寺的外事吏员,他能进太子府,总得有人给他方便吧?”

“而且我查过了,那天晚上,宗正寺的大门记录有些问题。”

李辅猛地站了起来:“沈大人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怀疑我宗正寺有人参与此事?”

“我可没这么说。”沈南摊开手。

“但是该查的还是要查,李大人不会有意见吧?”

......

东宫内。

杨洪听完探子的汇报,砸吧着嘴。

“内侍死了?”他问道。

“是的,今早在宫门外的小巷里发现的。”探子低声回答。

“看起来像是意外,但时间太巧了。”

杨洪点点头:“巧得过头了。”

刘据在一旁着急的走来走去:“先生,现在证人死了,我们拿什么来证明清白?”

“殿下,谁说我们需要证明清白?”杨洪笑了。

“证人死了,反而是好事。”

“好事?”刘据愣住了。

杨洪站起身:“殿下想想,如果真是意外,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

“为什么偏偏是要来作证的人?”

“这么明显的灭口,傻子都看得出来有问题。”

刘据马上反应了过来:“你是说,这反而证明了背后有人?”

“不止如此。”杨洪走到窗前。

“现在长安城里,恐怕已经有人在散布谣言了。”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人来报。

“殿下,城里现在到处都在传,说是太子殿下害怕储位不稳,所以才设计陷害朝中大臣。”

“还说那个内侍,就是被东宫的人灭口的。”

刘据气得直拍桌子:“胡说八道!”

杨洪却很平静:“散布谣言的人查到了吗?”

“查到了几个,都是些市井无赖,收了钱办事的。”

“钱从哪来的?”

“这个......还在查。”

杨洪想了想:“不用查了,我大概知道是谁了,而且不管怎么查都查不出来什么的。”

他转身对刘据说:“殿下,现在满城风雨,要是想反击现在可要抓紧机会了。”

“怎么反击?”

“很简单。”杨洪嘿嘿一笑。

“既然他们说内侍是我们杀的,那我们就查个水落石出。”

“从宗正寺查起,一个一个地查,所有案件揉在一起。”

“可是宗正寺现在是李辅在管,他怎么可能让我们查?”

杨洪摇摇头:“不是我们查,是让皇上查。”

“殿下现在就上书,请求彻查内侍之死,不管牵涉到谁,一查到底,反正已经在查你的案子的,多一个不多。”

......

与此同时,城西一处宅院里。

几个人正围坐在一起,为首的正是已经被贬出京的杜荣。

“诸位,现在局势对我们很有利。”杜荣端着酒杯。

“内侍死了,太子说不清楚了,谣言也散布出去了。”

“只要再加把火,太子的名声就完了。”

旁边一个中年人点头:“杜大人说得对,现在正是我们翻身的机会。”

“江大人当年的旧部,都愿意跟着我们干。”

这些人都是江充的旧部,当初江充倒台后,他们都蛰伏了起来。

现在看到机会,又都冒了出来。

“不过......”另一个人有些担心。

“韦大人他们那边,会不会觉得我们插手太多?”

杜荣一声冷笑:“他们现在自身难保,哪还管得了我们?”

“再说了,我们帮他们对付太子,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那我们下一步怎么做?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