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怎么,你有意见?(1 / 1)

加入書籤

“大哥,姑母,我...我确实见过苏文。”

他抬起头,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

“但我不知道他是江充的人!”

“他来找我的时候,说是个算命的,给我算了一卦。”

“我看他说得挺准的,就和他聊了几句。”

“谁知道他竟然......”

“够了。”平阳公主打断了他。

“到底是怎么回事,等审问结果出来就知道了。”

“现在你们两个都给我老实坐着。”

刘旦和刘据都不敢说话了。

......

半个时辰后,审问的护卫回来了。

“公主,都招了。”

护卫递上口供。

平阳公主接过来仔细看着,脸色越来越难看。

“江充果然没死,一直在暗中活动。”

“他联络了三皇子,想要毒杀太子。”

“今天的计划就是他们合谋的。”

说到这里,她抬头看向刘旦。

“三皇子,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刘旦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姑母明鉴!”

“侄儿确实被江充蒙蔽了,但侄儿绝对没有要害大哥的心思!”

“都是江充那个奸贼蛊惑,侄儿一时糊涂......”

“一时糊涂?”刘据也站了起来。

“三弟,你知道今天如果我真的喝了那杯茶,会是什么后果吗?”

“大哥,我......”刘旦说不出话来了。

“罢了。”刘据叹了口气。

“念在兄弟一场的份上,这件事我不会追究。”

“但是三弟,我希望你记住今天的教训。”

“有些路,一旦走错了,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平阳公主看着这一幕,太子的大度让她有些意外。

“这件事我会如实禀报陛下的。”她说道。

“至于陛下如何处置,那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

刘旦瘫坐在地上,他知道自己完了。

就算太子不追究,父皇那里也过不了关。

江充害了他!

彻底害了他!

......

东宫,杨洪的书房。

“先生,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

阿三详细说了平阳公主府发生的一切。

“三皇子现在被软禁在府中,江充的人也都被抓了。”

杨洪听完,却皱起了眉头。

“江充本人呢?”

“还没抓到。”阿三有些不好意思。

“那个老狐狸太狡猾了,我们的人扑了个空。”

杨洪站起身,在房间里一边走一边琢磨着。

“江充跑了,这是个隐患。”

“而且......”他停了下来。

“这次的事情看似我们赢了,但实际上暴露了一个大问题。”

“什么问题?”

“我们的情报网还是太弱了。”杨洪叹了口气。

“如果不是提前得到消息,如果不是正好有人发现了苏文......”

阿三也意识到了问题:“先生说得对。”

“这次确实有些侥幸。”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强大的情报组织。”杨洪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一个能够监察百官,掌控天下的组织。”

“可是先生,这种事需要陛下批准吧?”

“没错。”杨洪点了点头。

“而且陛下肯定会把这个组织抓在自己手里。”

“但这不代表我们就没有机会。”

他走到窗前,看着远处的皇宫方向。

“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让陛下觉得成立这个是必要的。”

“而且要让陛下觉得,我们是执行这件事最好的人选。”

阿三挠了挠头:“这恐怕不容易吧?”

“是不容易。”杨洪转过身。

“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江充虽然跑了,但他的势力还在。”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制造一些事情......”

......

紫宸殿。

汉武帝看完平阳公主送来的奏报,脸色阴沉得可怕。

“江充竟然没死?”

“还敢勾结皇子,想要毒杀太子?”

大内总管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不敢说话。

皇帝发怒的时候,最好就是当个哑巴。

“传旨!”汉武帝猛地站起身。

“搜捕江充!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另外,三皇子刘旦软禁府中,没有朕的旨意,不得外出!

这个不让人省心的东西!”

“是!”

大内总管赶紧去传旨了,他可不敢再待在这里了。

汉武帝一个人坐在龙椅上。

江充的事让他很生气,但更让他担心的是另一件事。

这次如果不是巧合,太子可能真的要被毒死了。

皇宫和京城的安全,真的有保障吗?

还有多少江充这样的人潜伏在暗处?

明明已经死了的人,是怎么活过来的?

想到这里,他忽然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来处理这些事情。

一个直属于皇帝,能够监察百官的机构。

但是,让谁来负责这个呢?

......

三天后,早朝。

汉武帝端坐龙椅之上。

“诸位爱卿,江充一案,相信你们都已经知道了。”

群臣纷纷跪下:“陛下圣明,江充罪该万死!”

“起来吧。”汉武帝摆了摆手。

“朕今天要说的,不是江充,而是另一件事。”

“这次的事情让朕意识到,朝廷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

“一个能够察查奸佞,监察百官的机构。”

群臣互相看了看,不知道皇帝想要做什么。

“陛下的意思是?”丞相小心翼翼地问道。

“朕决定设立一个新的部门。”汉武帝缓缓说道。

“就叫做绣衣使。”

“直属于朕,不受任何部门节制。”

“专门负责监察百官,稽查不法。”

绣衣使?

群臣都是一愣。

这不就是皇帝的耳目吗?

“陛下圣明!”还是丞相先反应过来。

“有了绣衣使,定能让奸臣无所遁形!”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

但心里都在想,这个部门的权力也太大了。

“那么,谁来统领这个部门呢?”汉武帝看着群臣。

这才是关键问题。

谁掌管绣衣使,谁就等于掌握了监察百官的大权。

虽然是直接对自己负责,但是日常的管理还是需要别人来做的,一个皇帝亲自管这事,那像什么话。

“陛下,臣举荐......”好几个大臣同时开口。

“不必举荐。”汉武帝打断了他们。

“朕心中已有人选。”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太子。”

什么?

群臣都愣住了。

让太子掌管绣衣使?

这不是让太子的权力更大了吗?

“陛下,这......”有御史想要反对。

“怎么,你有意见?”汉武帝冷冷的看着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