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谁在背后嚼舌根?(1 / 1)
“是陛下的。”杨洪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你准备怎么做?”
“按陛下的旨意,监察百官,稽查不法。”
汉武帝盯着他看了半天:“你真的这么想?”
“臣不敢有二心。”
“不敢?”汉武帝突然笑了。
“杨洪啊杨洪,你以为朕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吗?”
杨洪心里一紧,把头低了下去。
“臣愚钝,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不明白?”汉武帝拿起桌上的一份奏章。
“这是兵部尚书霍仲孺的奏章,说你在东宫安插了很多人。”
“还有这个,礼部尚书董仲舒说,你越俎代庖,干涉朝政。”
“这些,你怎么解释?”
杨洪抬起头:“陛下,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辅佐太子。”
“太子是国之储君,臣帮他建立班底,理所应当。”
“至于干涉朝政......”他顿了顿。
“臣只是给太子出谋划策,真正做决定的,还是太子。”
汉武帝看着他,突然问道:“如果有一天,朕让你离开太子,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像一把利剑,直刺要害。
杨洪沉默了片刻:“臣会遵旨。”
“真的?”
“真的。”
汉武帝走到他面前,压低了声音:“杨洪,朕知道你有才能。”
“但是记住,这是朕的天下。”
“不是太子的,更不是你的。”
“臣明白。”
“明白就好。”汉武帝转身坐回龙椅。
“绣衣使的事,你好好办。”
“但是记住,每个月要向朕汇报一次。”
“任何大事,都要先请示朕。”
“是。”
“还有......”汉武帝想了想。
“朕听说,你在绣衣使里安排的都是你的人?”
杨洪心里暗叫不好,但还是如实回答:“臣选的都是能干的人。”
“能干?”汉武帝冷笑了一声。
“能干到都听你的话?”
“陛下,臣......”
“够了。”汉武帝摆了摆手。
“朕不想听你的解释。”
“朕只告诉你一句话,绣衣使里,必须有朕的人。”
“明白吗?”
“臣明白。”
“下去吧。”
杨洪恭敬的退了出去。
走出紫宸殿,他才发现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
汉武帝不愧是千古一帝,那种威压,让人喘不过气来。
但是,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皇帝不可能完全放权,肯定会往绣衣使里安插自己的人。
关键是,怎么让这些人为自己所用。
......
回到绣衣使官署,阿三立刻迎了上来。
“先生,陛下怎么说?”
“陛下要往绣衣使里安插人。”杨洪直接说道。
阿三脸色一变:“那我们......”
“不用担心。”杨洪坐下来。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可是先生,如果陛下的人进来,我们的计划......”
“计划不会变。”杨洪倒了杯茶。
“阿三,你要记住一件事。”
“什么人最容易被收买?”
阿三想了想:“贪财的人?”
“错。”杨洪摇头。
“是有把柄的人。”
“陛下派来的人,肯定都是他信任的。”
“但是人无完人,总有弱点。”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的弱点。”
阿三被这话直接点醒了:“先生高明!”
“去准备吧。”杨洪挥挥手。
“把我们的人都叫来,我要重新安排一下。”
等阿三走后,杨洪一个人坐在那里。
今天汉武帝的态度很明确,他在警告自己。
但这种警告,反而说明皇帝还需要自己。
如果真的要除掉自己,根本不会说这么多。
看来,接下来要小心了。
......
东宫,正殿。
刘据正在看奏章,听到杨洪回来,立刻把他叫了过来。
“先生,父皇怎么说?”
杨洪把刚才的对话大概说了一遍。
刘据听完,有些担心:“父皇这是在敲打先生啊。”
“殿下不必担心。”杨洪安慰道。
“陛下只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分寸。”
“可是父皇要往绣衣使里安插人......”
“这是好事。”
“好事?”刘据不解。
“殿下想想,如果陛下完全不管绣衣使,那才是真正的危险。”
“现在陛下要插手,说明他还重视这个部门。”
“而且......”杨洪神秘一笑。
“陛下的人进来,我们就能知道陛下在想什么了。”
刘据这才明白过来:“先生的意思是,把他们当成眼线?”
“聪明。”杨洪点头。
“不过殿下,接下来我们要低调一些。”
“陛下已经在敲打我们了,如果我们再高调行事,恐怕......”
“我明白。”刘据点点头。
“那江充那边......”
“江充跑到江南,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也根本不敢露面。”杨洪说道。
“我们的当务之急,是稳住现在的局面。”
“先生说得对。”
两人正说着,外面传来通报声。
“殿下,丞相求见。”
刘据和杨洪对视一眼。
丞相这个时候来,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请丞相进来。”
不一会儿,丞相走了进来。
“老臣拜见太子殿下。”
“丞相不必多礼。”刘据赶紧扶起他。
“不知丞相来访,有何要事?”
丞相看了杨洪一眼:“殿下,老臣有些话想单独和您说。”
这是要支开杨洪。
刘据犹豫了一下:“丞相但说无妨,杨先生是我的心腹。”
“殿下......”丞相叹了口气。
“老臣要说的,正是关于杨先生的事。”
杨洪站起身:“既然如此,臣先告退了。”
“不必。”刘据一摆手。
“有什么话,当着先生的面说。”
丞相见状,只好开口:“殿下,您可知道,现在朝中对杨先生的议论?”
“什么议论?”
“都说杨先生权势太大,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
刘据脸色一沉:“谁在背后嚼舌根?”
“殿下,这不是一两个人的想法。”
“兵部、礼部、御史台,都有人在说这件事。”
“他们说什么了?”
“说杨先生把持东宫,架空殿下。”
“说绣衣使成了杨先生私人的。”
“甚至有人说......”丞相停了下来。
“说什么?”
“说杨先生有不臣之心。”
“放肆!”刘据猛地站起来。
“谁敢这么说?”
“殿下息怒。”丞相赶紧劝道。
“老臣来,就是想提醒殿下。”
“现在的局势,对殿下很不利。”
“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