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朝廷不是拨了赈灾款吗?(1 / 1)

加入書籤

“大人是说,他是黑龙会派来的?”

“十有八.九。”

“目的就是引我们去福满楼。”

陈平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不是运气好遇到巡逻队。

他可能已经落到对方手里了。

“那现在怎么办?”

杨洪托着下巴,琢磨了半天。

“什么都不办吧,现在对方已经知道咱们在查了,什么都查不出来的。”

陈平走后,杨洪独自坐在书房里,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暂时收手,反而是上策。”他自言自语的说道。

黑龙会既然已经知道他们在查,必然会更加小心。

这时候硬追,只会打草惊蛇。

不如以静制动,看看对方会有什么反应。

阿三进来倒茶,顺口说了一句:“先生,您已经三天三夜没好好休息了。”

杨洪揉了揉太阳穴,这些日子确实太累了。

从巫蛊案开始,他就没有一刻停歇。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喘.息的机会,是该放松一下了。

“阿三,去准备些酒菜。”

“先生要喝酒?”阿三有些惊讶,杨洪平时很少喝酒。

“偶尔放松一下,也不是坏事。”

正说着,外面传来通报声:“先生,东宫来人了。”

杨洪叹了口气,看来这酒是喝不成了。

来人是王启年,脸色不是很好看:“杨先生,陛下召太子入宫议事。”

“可知是什么事?”

“好像是关于兖州的。”王启年压低了声音。

“听说那边水患严重,朝廷派去的赈灾银两却不知所踪。”

兖州?

杨洪心里一动。

兖州刺史侯景,他记得这个人。

历史上此人贪婪成性,克扣赈灾款项,导致灾民暴动。

“太子怎么说?”

“殿下让我来请先生,想听听您的意见。”

杨洪站起身:“走吧,去东宫。”

......

东宫书房。

刘据正在看兖州送来的奏折,眉头紧锁。

“先生来了。”

杨洪进来,接过奏折一看,上面写着兖州大水,受灾百姓十万余人,急需朝廷赈济。

“这奏折有问题。”杨洪直接说道。

“先生也看出来了?”刘据一点头。

“我也觉得不对,上个月朝廷才拨了五十万两赈灾银,现在又要钱?”

“而且这奏折写得太简单了。”杨洪指着奏折。

“具体哪些县受灾,损失多少,安置了多少灾民,一概不提,只是一味要钱。”

“所以父皇才召我进宫。”刘据叹了口气。

“估计是想让我去查查。”

杨洪想了一会:“殿下,如果陛下真让您去兖州,您打算怎么做?”

“自然是查清真相,严惩贪官。”

“不。”杨洪摇了摇头。

“殿下,您要是这样大张旗鼓地去,什么都查不到。”

刘据一愣:“先生的意思是?”

“微服私访。”杨洪缓缓说道。

“以普通人的身份去,才能看到真相。”

......

未央宫。

汉武帝看着跪在下面的刘据,半晌没有说话。

大殿里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据儿,兖州的事,你怎么看?”

刘据抬起头:“回父皇,儿臣觉得其中必有蹊跷。”

“哦?说说看。”

“朝廷拨款频繁,但灾情却越来越重,要么是天灾太严重,要么......”

“要么是有人贪墨。”汉武帝接过话头。

“你觉得是哪种?”

刘据深吸一口气:“儿臣不敢妄言,但愿意亲自去查明真相。”

汉武帝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好,朕正有此意。”

“不过......”他话锋一转。

“你是太子,怎能轻易离京?”

“儿臣可以......”

“微服私访。”汉武帝说出了刘据想说的话。

“扮作商人,去看看兖州到底是什么情况。”

刘据心中一喜,没想到父皇早有此意。

“记住,此行要绝对保密。除了你的贴身护卫,谁都不能知道你的真实身份。”

“儿臣明白。”

“还有,带上杨洪。”汉武帝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此人心思缜密,能帮你不少忙。”

刘据一愣,没想到父皇会主动提起杨洪。

“去吧,朕给你一个月时间。”

“儿臣遵旨。”

......

离开皇宫,刘据第一时间找到杨洪。

“父皇让我带上先生。”

杨洪并不意外:“陛下英明,此行确实需要小心点。”

“先生可有什么建议?”

“第一,人不能太多。”杨洪掰着手指算着。

“殿下加上我,再带四个护卫足矣,人多反而容易暴露。”

“第二,身份要设计好,就说我们是京城来的布商,去兖州采购土布。”

“第三,不要直接去州府,先去受灾最严重的县,从底层查起。”

刘据连连点头:“先生考虑周到,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三天后。”杨洪说道。

“这三天,殿下要学学怎么做个商人。”

刘据苦笑:“我一个太子,哪会做生意?”

“所以才要学。”杨洪认真地说着。

“演戏要演全套,不然很容易露馅的。”

......

三天时间转眼就过了。

这天清晨,东宫后门悄悄驶出一辆马车。

车上坐着六个人,都穿着普通的商人服饰。

刘据第一次穿这么朴素的衣服,浑身不自在。

“殿下,从现在开始,您就是刘老板了。”杨洪提醒道。

“可别说漏嘴。”

“知道了,杨掌柜。”刘据勉强笑了笑。

马车出了京城,一路向东。

兖州距离长安有七百多里,快马也要三天。

他们扮作商人,走得更慢,足足用了五天才到兖州地界。

刚进入兖州境内,就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

道路两旁全是逃难的灾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有的靠在树下奄奄一息,有的跪在路边乞讨。

刘据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朝廷不是拨了赈灾款吗?”

“刘老板慎言。”杨洪小声提醒着。

这时,一个妇人抱着孩子扑到车前:“老爷行行好,给口吃的吧,孩子三天没吃东西了。”

刘据心中不忍,刚要掏钱,被杨洪按住了手。

杨洪跳下车,从包裹里拿出几个馒头递给妇人:“大嫂,这里怎么这么多灾民?”

妇人接过馒头不停的道谢:“多谢老爷,我们都是从东边来的,那里发大水,房子都冲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