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到灾民手里,能有一成就不错了(1 / 1)
杨洪心中一紧,却还是恭恭敬敬的说着:“大人有何吩咐?”
“你是新来的?”
“是,小人是县里派来的。”
监工狐疑的看着他:“我怎么觉得你有点面熟?”
“小人就是个普通民夫,大人可能是看错了。”
监工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放他过去了。
出了矿场,杨洪才松了口气。
“先生,我们现在怎么办?”护卫问道。
“回去找殿下,把情况如实汇报,这件事太大了,必须尽快上报朝廷。”
然而,当他们回到客栈时,却发现情况不对。
客栈里多了很多陌生人,看打扮像是官差。
“不好。”杨洪立刻意识到危险。
他们刚一进门,就被包围了。
“你们就是京城来的商人?”为首的捕头冷笑道。
“县尊大人有请。”
杨洪知道,他们的身份暴露了,可还是要装作老实的样子。
“既然李大人相邀,我们自当前往。”
到了县衙,李泽坐在堂上,脸色难看。
“杨老板,你瞒得我好苦啊。”
“李大人此话怎讲?”
“还装?”李泽冷哼了一声。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去了矿场?”
杨洪心中暗叫不好,但表面还是装作无辜的样子:“李大人误会了,我们只是去看看有没有生意可做。”
“生意?”李泽拍案而起。
“你当本官是傻子吗?”
“来人,把他们都给我拿下!”
差役们一拥而上。
护卫想要反抗,被杨洪制止了。
现在动手,只会坐实他们的嫌疑。
“李大人,我们真的只是商人。”
“是不是商人,过会儿就知道了。”李泽狞笑道。
“来人,大刑伺候!”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让开,都让开!”
李泽脸色一变,赶紧起身:“侯大人,您怎么来了?”
进来的正是兖州刺史侯景。
他五十来岁,身材高大。
“听说你抓了几个京城来的商人?”
“是,属下怀疑他们不是商人。”
侯景走到杨洪面前,仔细打量着他。
“你就是杨洪?”
杨洪心中一凛,对方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正是在下。”
“很好。”侯景转向李泽。
“把他们都放了。”
“可是大人......”
“怎么,本官的话你也不听了?”
李泽不敢违抗,只得放人。
出了县衙,侯景对杨洪说:“杨先生,借一步说话。”
两人来到一处茶楼的雅间。
“侯大人认识在下?”
“京城里的风云人物,本官岂能不知。”侯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杨先生辅佐太子,清除江充,手段高明啊。”
杨洪心中警惕:“侯大人过奖了。”
“杨先生不必紧张。”侯景倒了杯茶。
“本官救你,不是因为欣赏你,而是不想惹麻烦。”
“此话怎讲?”
“你以为本官不知道你们来做什么?”侯景冷冷一笑。
“查贪腐?查矿场?杨先生,有些事情,不是你能管的。”
“侯大人这是在威胁我?”
“不,是在劝你。”侯景站了起来。
“兖州的水很深,不是你一个小小的幕僚能够淌的。识相的,赶紧回京城,就当什么都没看见。”
“如果我不呢?”
侯景脸色一变:“那就别怪本官不客气了,记住,这里是兖州,不是京城,太子的手,伸不了这么长。”
说完,他拂袖而去。
杨洪坐在那里,陷入沉思。
侯景的态度很明确,他知道矿场的事,甚至可能就是主谋。
但他为什么要放自己走?
是忌惮太子的身份,还是有别的想法?
或者说,他刚刚说的其实是在告诉自己别的事情?
......
“先生,你们终于回来了,我听说你们被抓了?”
“无妨,已经没事了。”杨洪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刘据听完,勃然大怒:“这个侯景,简直无法无天!”
“殿下息怒。”杨洪劝道。
“现在生气也没用,侯景既然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说了出来,说明他有把握让我们开不了口甚至就算知道也不敢说。”
“他凭什么?”
“这正是我们要查清楚的。”杨洪想了想。
“殿下,我们不能再待在酸枣县了。”
“去哪?”
“州城,既然侯景是主谋,那答案就在州城。”
“可是他已经知道我们的目的了。”
“知道又如何?”杨洪哼了一声。
“他不敢明着动我们,我们就还有机会。”
当夜,一行人悄悄离开酸枣县,直奔州城。
赵大留了下来,继续打探消息。
路上,杨洪一直在想。
私造兵器,这可是谋反的大罪。
侯景一个刺史,哪来的胆子?
除非......
“殿下,您觉得,侯景会不会跟京城的某些人有联系?”
刘据一愣:“先生是说?”
“还记得黑龙会吗?”
刘据倒吸一口凉气:“先生是说,侯景可能是黑龙会的人?”
“不无可能。”杨洪分析道。
“黑龙会既然能在京城掀起那么大的风浪,在地方上发展一些势力,也很正常。”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件事就更麻烦了。”
“所以我们到了州城,千万不能暴露身份,这边是因为地方太小,所以咱们一到这边可能他们就盯上我们了。”
......
兖州城,比酸枣县大了十倍不止。
街道宽阔,商铺林立,一派繁华景象。
如果不是路上看到的那些灾民,很难相信这里刚刚遭受水灾。
“先生,这里看起来没有受灾啊。”护卫疑惑道。
“受灾的是穷人,富人怎么会受灾。”杨洪冷冷地说着。
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杨洪开始打听消息。
“掌柜的,听说前些日子发大水了?”
“是啊,可把人害苦了。”掌柜的叹了口气。
“不过我们州城还好,主要是下面的县里遭灾。”
“官府不是在赈灾吗?”
掌柜的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客官,这话可不能乱说,赈灾是赈灾,但灾民能得到多少,就不好说了。”
“这是为何?”
“这个......”掌柜的欲言又止的低着头继续忙着他的事情。
杨洪会意,掏出一锭银子。
掌柜的这才说道:“客官有所不知,我们这位侯大人,最是贪财。
赈灾款下来,先要过他这一关。等到了下面,还要被层层盘剥。到灾民手里,能有一成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