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杨大官人回京了(1 / 1)
半个时辰后,许靖来了。
这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下官许靖,拜见殿下,拜见杨大人。”
“许詹事。”杨洪打量着他。
“本官刚从兖州回来,有些事要问你。”
“大人请问。”
“东宫最近的事情,特别是在刺杀发生之前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许靖想了想:“回大人,一切正常。”
“哦,就是前天晚上的事......”
“那个不算。”杨洪摆了摆手。
“我是说,在那之前。”
“在那之前?”许靖皱起眉头。
“好像没什么特别的。”
“你再想想。”杨洪紧盯着他。
“任何细微的异常都算。”
许靖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
“这个...哦,对了。”
“三天前,负责东墙的一个守卫请假了。”
“说是家里有急事。”
东墙的守卫请假?
而刺客正是从东墙潜入的。
“那个守卫叫什么?”
“好像叫...王虎。”
“人呢?”
“还没回来。”
杨洪和刘据对视一眼。
看来这个王虎很可疑。
“许詹事,你上任多久了?”
“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你都做了什么?”
许靖有些莫名其妙,怎么问起自己的工作来了。
但还是老实回答:“整理东宫事务,安排殿下的日程。”
“还有呢?”
“还有......”许靖想了想。
“哦,按照惯例,查看了东宫的防务。”
查看防务?
杨洪眼睛眯了起来。
“谁陪你查看的?”
“是陈将军安排的人。”
陈敬忠的人,应该没问题。
但是......
“查看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记录?”
“有的。”许靖一点头。
“都记在本子上。”
“本子呢?”
“在下官府上。”
“现在就去拿来。”
“啊?”许靖愣了一下。
“现在?”
“对,现在。”杨洪站了起来。
“本官陪你去。”
许靖虽然不解,但还是带着杨洪去了他的府邸。
路上,杨洪暗中观察着他。
此人神色如常,不像是装的。
难道是自己多心了?
到了许府。
许靖从书房拿出一个本子。
“就是这个。”
杨洪接过来翻看。
上面确实记录了东宫的防务情况。
包括各处的守卫人数,换班时间等等。
但问题是......
“许詹事,这个本子,除了你还有谁看过?”
“应该没有吧。”许靖说道。
“一直锁在书房里。”
“确定?”
“确定...不对!”许靖想起什么事,急忙改口了。
“前天,下官的一个朋友来访。”
“在书房里坐了一会儿。”
“什么朋友?”
“孙大人的侄子,孙.明。”
孙.明?
又是吏部尚书孙大人有关。
“他来做什么?”
“说是来道贺的。”许靖回忆着。
“恭贺下官升任詹事。”
“就这些?”
“就这些。”
“他在书房待了多久?”
“大概...一刻钟吧。”
一刻钟,足够看完这个本子了。
杨洪心中基本有数了。
“许詹事,这件事不要对任何人说。”
“是。”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许靖还是答应了。
回东宫的路上。
杨洪一直在想。
孙.明,吏部尚书的侄子。
这个人很可疑。
但没有证据,不能直接找这人核实,不然的话谁都知道自己再查事情了。
而且,如果孙.明真的有问题。
那他的叔叔,吏部尚书孙大人呢?
想到这里,杨洪心中一沉。
吏部尚书,正二品大员。
掌管全国官员的任免。
如果他是黑龙会的人......
“先生,怎么了?”
见杨洪皱着眉头走了回来,刘据关心的问着。
“殿下,臣怀疑......”
杨洪把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
刘据听完,脸色大变。
“孙尚书?这怎么可能?”
“他是父皇的股肱之臣啊。”
“正因为如此,才更会被我们漏掉。”
“殿下想想,黑龙会为什么能渗透到这种程度?”
“就是因为他们收买了一些位高权重的人。”
“而且他们背后的主子到底是谁,现在没人知道,别说我们了,他们自己人都没几个知道的。”
刘据沉默了。
确实,如果连吏部尚书都被收买了。
那朝廷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可是,我们没有证据啊。”
“会有的。”杨洪眯起了眼睛。
“既然他们已经动手了,就一定会露出马脚。”
“先生的意思是?”
“什么都不做,等他们先做。”
......
杨洪立刻开始布置。
“王启年。”
“臣在。”
“派人暗中监视孙.明,看他最近跟什么人接触。”
“是。”
“陈将军。”
“末将在。”
“加强东宫的防卫,特别是东墙。”
“另外,那个失踪的王虎,要尽快找到。”
“明白。”
安排完这些。
杨洪又写了一封信。
“派人送去兖州,让赵明想办法打探京城这边的情况。”
“黑龙会既然要动手了,各地肯定有呼应。”
“是。”
做完这一切,杨洪才稍微松了口气。
现在就是比耐心,看谁先沉不住气了。
“先生。”刘据还是放心不下。
“父皇让我不要离开东宫,会不会......”
“殿下放心。”杨洪安慰道。
“陛下这么做,我敢肯定是在保护您。”
“保护我?”
“您想想,现在东宫由羽林卫把守。”
“羽林卫只听命于陛下。”
“有他们在,黑龙会很难再次得手,除非羽林军也有他们的人,我估摸着陛下也在查这事了。”
刘据觉得有道理,点了点头。
“原来父皇是这个意思。”
“所以殿下就安心待在东宫,外面的事,交给臣来处理。”
“有劳先生了。”
离开东宫。
杨洪没有回府,而是去了一个地方。
绣衣使指挥使府。
“陈平。”
“大人。”陈平赶紧出来迎接。
“查得怎么样了?”
“按照大人的吩咐,一直在查,确实发现了一些东西。”
“说说看。”
“最近一个月,有几个官员,经常深夜外出,而且都是去同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西山的一处别院。”
西山别院?
杨洪想了想:“都有谁?”
“户部侍郎赵德,兵部郎中钱海。”陈平掰着手指头数着。
“还有御史台的几个官员。”
“这些人,平时有来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