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太子的人也就是我的人(1 / 1)

加入書籤

“今年各地灾情不断,国库并不充裕,若是大举用兵,恐怕会加重百姓负担。”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刘据深吸一口气:“儿臣以为,不如先遣使臣前往交涉。

若能和平解决最好,若匈奴执意挑衅,再用兵不迟,这是为了让咱们对一些时间做准备。”

汉武帝半晌没有说话:“你倒是越来越稳重了,也罢,就依你所言。你举荐个人选,出使匈奴。”

刘据心中琢磨着。

这个人选很关键,既要有能力,又要可靠。

“儿臣举荐太常寺少卿苏武。”

“苏武?”汉武帝点点头。

“此人确实忠诚可靠,既然你说了,就让他去吧。”

“儿臣遵旨。”

“还有一事。”汉武帝话锋一转。

“你那个谋士杨洪,最近动作不小啊。”

刘据心中一凛:“父皇是指?”

“收服洛阳韩家的手段,很高明。”汉武帝笑了笑。

“此人才能出众,但也要小心,不要让他权力太大,我知道他这个人可能没有别的想法,但是这天下是刘家的,我们要把它看牢了。”

“儿臣明白。”

“下去吧。”

离开未央宫,刘据心事重重的。

父皇对杨洪似乎有些不满了,这可不是好兆头。

回到东宫,刘据把皇帝说的告诉了杨洪。

“陛下说得对,臣最近确实有些锋芒太露。”杨洪并不意外。

“看来需要低调一段时间了。”

“先生不必担心,父皇只是提醒,并无恶意。”

“殿下,臣倒是觉得这是好事。”

“陛下能注意到臣,说明臣的分量在增加。只要把握好分寸,反而能获得更多信任。”

“先生的意思是?”

“臣准备上书请求外放。”

“外放?”刘据大惊。

“先生要离开京城?”

“只是暂时的。”杨洪解释道。

“一来可以避避风头,二来也能为殿下在地方上布局,臣打算请求出任并州刺史。”

“并州?”刘据想了想。

“那里靠近边境,确实是个重要的地方。”

“不仅如此。”杨洪笑了笑。

“并州有大量煤矿,若是能够开发,对温暖堂的发展大有好处,而且......”

他往前凑了凑,小声说着:“苏武出使匈奴,必定要经过并州,臣若是在那里,可以暗中相助。”

刘据恍然大悟的一点头:“先生考虑得真是周全,那我这就去向父皇举荐。”

“不。”杨洪轻轻摇了一下头。

“殿下不能去说,否则陛下会更加猜忌。臣会自己上书,就说是想为国戍边,报效朝廷。”

三日后,杨洪的奏折送到了汉武帝面前。

“臣杨洪,自蒙圣恩,得以辅佐太子。然臣才疏学浅,恐负圣望。闻北疆不靖,臣愿请命出镇并州,为国戍边,以报皇恩。”

汉武帝看完奏折,摇着头笑了笑。

“这个杨洪,倒是识趣。”

身旁的内侍弯下腰小声问着:“陛下,准不准?”

“准了。”汉武帝大笔一挥。

“传旨,任命杨洪为并州刺史,即日上任。”

消息传出,朝中大臣们议论纷纷。

“杨洪怎么突然要外放?”

“听说是自己求的。”

“真是奇怪,在京城辅佐太子多好,为何要去苦寒之地?”

“谁知道呢,或许是得罪了什么人。”

“得罪谁?就他现在的身份,得罪谁也不至于跑吧?”

只有少数聪明人看出了其中的玄机。

吏部尚书王温私下对好友说:“杨洪这步棋,走得妙啊,主动退一步,反而能进两步。”

“此话怎讲?”

“你想想,他现在风头太盛,已经引起陛下注意。继续留在京城,早晚会出事。

不如主动外放,既能避开锋芒,又能积累政绩,等过几年回来,地位只会更稳。”

“原来如此,此人真是厉害。”

东宫,刘据为杨洪践行。

“先生,您这一去,我该如何是好?”

“殿下不必担心。”杨洪安慰道。

“京城的事,王启年会协助殿下,臣虽在并州,但随时可以书信往来。”

“而且臣走之前,已经把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温暖堂的事有专人负责,朝中也有沈持、陈敬忠等人支持殿下。”

“可是没有先生在身边出谋划策,我总觉得心里没底。”

杨洪笑道:“殿下,雏鸟总要学会自己飞翔。臣不可能一直在殿下身边,殿下也该学会独当一面了。”

“况且,臣此去并州,也是为殿下谋划。若是能在北疆立下功劳,对殿下以后登基大有助益。”

刘据看着他点了点头:“先生说得是,我一定不会让先生失望的。”

次日清晨,杨洪带着简单的行装,踏上了去并州的路。

临行前,他特意去了趟平阳公主府。

“参见公主。”

“杨大人不必多礼。”平阳公主亲自给他倒了杯茶。

“听说你要去并州了?”

“是的,已经领了圣旨。”

平阳公主笑意盈盈的看着他:“并州苦寒,杨大人这是何苦?”

“为国戍边,是臣子本分。”

“只是为国戍边?”平阳公主笑了笑。

“杨大人,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主动请求外放,是不是因为我那皇帝哥哥对你有了戒心?”

杨洪坦然道:“公主蕙质兰心一点都瞒不过你啊。确实,臣最近锋芒太露,需要避避风头。”

“你倒是坦诚。”平阳公主点点头。

“不过你可想清楚了,并州不比京城,那里民风彪悍,可不好治理。”

“臣已经做好准备,再说刚刚才去过那边一趟。”

平阳公主沉吟片刻,从身边侍女手中接过一个锦盒:“这个给你。”

杨洪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玉佩。

“这是我的贴身玉佩。”平阳公主说道。

“你带着它,必要时可以调动我在并州的一些关系。”

“这太贵重了。”

“拿着吧。”平阳公主摆手。

“你是太子的人,也就是我的人,我那侄儿那么依赖你,我不希望你在并州出什么意外。”

杨洪赶紧收下:“多谢公主。”

离开公主府,杨洪心中感慨。

看来自己这段时间的经营没有白费,至少平阳公主对自己还是很有好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