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骑虎难下,不配合不行(1 / 1)

加入書籤

公孙贺一点头:“下官已经接到朝廷的公文,会全力配合。”

两人进了城,公孙贺设宴款待杨洪等人。

酒过三巡,公孙贺探着问了一句:“大人最近在雁门做了不少大事?”

“为朝廷办事,谈不上大事。”

“倒是公孙将军,在云中治理有方,本官很是佩服。”

“大人过奖了。”公孙贺顿了顿。

“不知大人这次来,除了苏武的事,还有什么吩咐?”

杨洪放下酒杯:“公孙将军快人快语,本官也不绕弯子了。云中的铁矿,将军打算怎么处理?”

公孙贺心里一紧。

这个年轻的刺史不光盯着煤矿,连铁矿都不放过。

“大人,铁矿可是关系到兵器打造的,向来都是......”

“都是什么?”杨洪打断了他。

“都是你们守将说了算?”

公孙贺不敢接话了,这话就没法接。

杨洪继续道:“本官不是要夺你们的权,只是想把账目理清楚。朝廷的就是朝廷的,私人的就是私人的,不能混在一起。”

“大人说得是。”公孙贺想了想。

“不如这样,下官回头就把铁矿的账目整理出来,送给大人过目。”

“不急。”

谁知道他提出来这个话题之后,反而杨洪又不着急了,他摆摆手。

“等苏武的事情办完再说。”

正说着,外面传来通报:“将军,苏武大人的使团到了!”

公孙贺和杨洪赶紧出去迎接。

苏武三十多岁,一脸正气,见到杨洪,先行了一礼:“在下苏武,见过杨大人。”

“苏大人不必多礼。”杨洪扶起他。

“此次出使匈奴,责任重大,本官特来相送。”

苏武感激道:“多谢大人。”

当晚,杨洪单独找到苏武。

“苏大人,本官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人请说。”

杨洪压低了声音:“匈奴人狡诈,大人此去,一定要多加小心。”

苏武笑道:“多谢大人关心,在下会小心的。”

“不是小心就够了。”杨洪摇着头,想着怎么把自己知道告诉他。

想了半天,他才开口说道:“本官听说,匈奴内部最近不太平,单于和他的弟弟在争权,大人若是不小心卷进去......”

苏武脸色一变:“大人是说,他们可能会扣留我?”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杨洪拿出一个小瓶子。

“这里面是一些药丸,关键时刻也许用得上。”

苏武接过瓶子,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杨洪小声解释:“这是解毒的药,万一他们在饮食上动手脚,这个能保命,只要吃他们的东西,你和手下之人都要注意点。”

苏武心中感动:“大人考虑得真是周到。”

“还有一事。”杨洪又拿出一封信。

“这是给右贤王的信,大人可以找机会交给他。”

“右贤王?”苏武疑惑的看着他。

“他不是单于的死对头吗?”

杨洪神秘一笑:“正因为如此,才要拉拢他。记住,这封信不能让别人知道。”

苏武虽然不太明白,但还是收下了信。

心里却在嘀咕:这个杨大人神神秘秘的,他难道还认识什么右贤王不成?

第二天,苏武的使团继续北上。

杨洪站在城头上,看着他们一直往边外走去,心里默默祈祷。

希望有了自己的提醒,苏武的命运能够改变吧。

“大人,现在怎么办?咱们是不是要回去了?”陈大问道。

“在云中待两天。”杨洪收回目光。

“顺便看看公孙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天下午,公孙贺主动找上门来。

“大人,下官有个不情之请。”

“将军请说。”

公孙贺犹豫了一下:“下官的侄子,在京城读书,最近遇到了些麻烦......”

杨洪心中了然,这是要求自己帮忙了。

“什么麻烦?”

“他得罪了国子监的一个祭酒,被赶出来了。”

“得罪祭酒?”杨洪一皱眉。

“是打架了还是顶撞师长?”

“都不是。”公孙贺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写了篇文章,说国子监的教学方法太陈旧,结果......”

杨洪来了兴趣:“哦?文章还在吗?我倒想看看。”

公孙贺赶紧拿出一篇文章。

杨洪接过来一看,眼前一亮。

这文章虽然言辞激烈了些,但观点很有见地,提出了不少改革教育的好建议。

“你这侄子叫什么名字?”

“公孙敖。”

公孙敖?

杨洪想了想,历史上好像有这么个人,后来也是个名将。

没想到这么有想法,而且看样子是个刺头。

“这样吧。”杨洪把文章收了起来。

“我写封信给太子,推荐你侄子去东宫做事。”

公孙贺大喜:“多谢大人!”

“不过......我帮了将军这个忙,将军是不是也该有所表示呢?”杨洪马上换上了一副商人的嘴脸。

公孙贺立刻明白了:“大人放心,云中的铁矿账目,下官一定如实上报。而且从今以后,所有收益都按大人说的办。”

“很好。”杨洪这才满意的笑了笑。

“将军果然是聪明人。”

两天后,杨洪准备返回雁门。

临走前,公孙贺送来了厚厚的账本。

“大人,这是云中所有铁矿的账目,请过目。”

杨洪翻了翻,发现账目做得很详细,看得出公孙贺是真的用心了。

“将军有心了。”杨洪把账本交给陈大。

“本官回去后会仔细看的。”

回雁门的路上,陈大忍不住说:“大人,公孙贺这么配合,是不是有诈?”

“有诈又如何?”杨洪不以为意的摆摆手。

“他现在是骑虎难下,不配合,我就收拾他。配合了,他侄子就能去东宫,你说他会怎么选?”

“大人高明!”

“这不算什么。”杨洪看着前面。

“真正的麻烦还在后面,咱们现在的动作,等京城那边的人反应过来,才是真正的硬仗,我估摸着那边最快一个月左右就要对付我们了。”

结果,没到一个月,半个月后兵部的反击就来了。

这天,杨洪正在处理公务,突然有人来报:“大人,兵部派人来了!”

“哦?”杨洪抬起头。

“来的是谁?”

“是兵部郎中赵括。”

赵括?杨洪想了想,这人是兵部尚书的心腹,这次居然把他派来了。

“请他进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