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谁输谁闭嘴?(1 / 1)

加入書籤

被他这么一说,赵括脸色难看:“少废话,银子和粮食都会给你们,但必须按照约定行事。”

“放心。”胡人拍拍腰间的弯刀。

“我们左贤王说话算话,只要东西到位,保证让那个杨洪焦头烂额的。”

“记住,不是真的要攻城。”赵括强调道。

“只要在边境制造些动静,让杨洪无暇他顾就行。”

胡人撇撇嘴:“知道知道,你们汉人就是麻烦,不过......”

他突然凑近赵括:“我很好奇,那个杨洪到底做了什么,让你们这么恨他?”

赵括后退一步:“这不是你该问的。”

“好吧。”胡人耸耸肩。

“反正我们只管收钱办事。”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约定了交接银两的时间地点,这才分开。

赵括骑着马往回走,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只要匈奴一动,杨洪必然要全力应对边防,到时候......

正想着呢,前方传来一阵马蹄之声。

赵括心里一惊,赶紧勒住缰绳。

几个骑兵从树林里冲出来,为首的正是杨洪的亲兵统领陈大。

“赵大人,这么晚了,怎么一个人在城外?”陈大笑眯眯的问道。

赵括一看是杨洪的人,心跳就不由得快了几分:“本官出来散散心,有何不可?”

“当然可以。”陈大点点头。

“只是最近城外不太平,大人还是小心为好。”

“多谢提醒。”赵括冷冷道。

“本官这就回城。”

陈大让开道路:“大人请。”

赵括策马而过,心里却在打鼓。

陈大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难道......

不,不可能。

自己做得很隐秘了,不可能被发现的。

可陈大那看他的样子和最后那笑,又让他心里发毛,也吃不准到底被发现了没有。

回到客栈,赵括立刻写了一封信,让心腹连夜送回京城。

信中只有一句话:事情可能有变,速做决断。

第二天一早,杨洪就收到了陈大的汇报。

“大人料事如神,赵括果然去见匈奴人了。”

杨洪放下手中的公文:“看清楚是什么人了吗?”

“看装束,应该是左贤王的人。”

“左贤王......”杨洪念叨了一句。

“有意思,他们还真敢玩大的。”

“大人,要不要现在就拿下赵括?”

“不急。”杨洪一摇头。

“现在拿下他,只能抓个小鱼,我要的是后面的大鱼。”

“那我们......”

“继续盯着。”杨洪站起身。

“另外,派人去通知公孙贺和赵破奴,让他们提高警惕。记住,不要说得太明白,就说最近和边外做生意的商人都在说,不太平。”

“是。”

陈大刚要离开,杨洪又叫住他:“等等,再派几个人去代郡和云中,暗中调查一下,看看那里有没有人和赵括接触。”

“大人是担心......”

“我担心的事情多了。”杨洪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些守将,谁知道哪个靠得住,哪个靠不住。”

送走陈大,杨洪一个人在书房里走到窗边,看着外面。

赵括勾结匈奴,这是一早就收到风声的事。

但让他担心的是,这件事背后还有多少人参与?

兵部的陈安肯定脱不了干系,但除了他,还有谁?

正想着,外面传来敲门声。

“进来。”

进来的是刺史府的主簿:“大人,刚收到代郡的急报。”

杨洪接过一看,眉头皱起。

信是赵破奴写来的,说最近发现有不少人在代郡到处打听事情,像是在打探军情。

“看来不止雁门一处啊。”杨洪喃喃道。

他提笔写了回信,让赵破奴多加注意,同时暗中调查那些人的身份。

写完信,杨洪又写了一封给太子的信。

信中详细说明了目前的情况,以及自己想到的计划。

“记住,这封信必须亲自送到太子手中。”杨洪把信交给亲信。

“是。”

安排完这些,杨洪坐回书案前,开始琢磨着怎么让这些人讨不到好去。

他知道,自己现在做的不是对付匈奴,而是和京城那些人的争。

五天后,京城。

太子刘据看完杨洪的信,脸色难看。

“先生说得对,这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王启年在旁边道:“殿下,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告诉陛下?”

刘据摇头:“父皇那里,暂时不能说。”

“为何?”

“你想想,如果现在告诉父皇,他会怎么做?”

王启年想了想:“陛下必然震怒,会立刻下令捉拿他们那些人。”

“没错。”刘据走到窗边看着皇宫大殿的方向。

“但这样一来,我们就抓不到幕后的主使了。先生在信中说得很清楚,他要的不是几条小鱼,而是可以吃掉这些小鱼小虾的大鱼。”

“殿下英明。”王启年恭维道。

“那我们现在......”

“配合先生演戏。”刘据眼中闪过寒光。

“既然他们想玩,那就陪他们玩个够,真当我的人是好捏的柿子不成。”

他叫来另一个心腹:“去,悄悄放出消息,就说本宫最近对兵部很不满,准备向父皇进言,削减兵部的权力。”

“是。”

王启年担心道:“殿下,这样会不会打草惊蛇?”

“不会。”刘据一声冷笑。

“只会让他们更着急,更容易露出马脚。”

......

消息传出去后,兵部那边立刻有了反应。

陈安连夜召集心腹。

“太子要对我们下手了!肯定是那个杨洪给他说了什么!”他脸色铁青。

“必须加快计划。”

“可是左贤王那边......”

“给他们加钱!”陈安一拍桌子。

“让他们提前动手,最好在三天之内。”

“大人,这样太仓促了,万一......”

“没有万一!”陈安红着眼睛。

“再拖下去,我们都得完蛋了,并州那边咱们吃了多少,你们心里没数吗?”

“那里离匈奴最近,你们都说说,自己干了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我吃了一口大的,你们也没有少啃!”

“现在杨洪在那边做的事情,咱们谁都别想着独善其身,要么大家一起等着被他整死,要么大家现在想办法,让他永远的闭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