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两大集团矛盾加深(1 / 1)

加入書籤

南阳城外三十里处,曹操大营。

得到刘宏这位大汉天子的命令之后,曹操也不敢懈怠,急急忙忙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

张郃与陈群二人,率领大军守卫虎牢关,为前线将士提供粮草后勤辎重。

曹操率领着甘宁、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发兵五万,浩浩荡荡的朝着南阳杀了过来。

此外统领着大汉精锐部队的黄忠,也率领着麾下三千神臂弓兵将士,协助曹操作战。

曹操大军一路走来,位于南阳城外三十里安营扎寨,商量着攻破南阳南阳黄巾贼寇的办法。

“黄巾贼寇首领元丰,已经夺取了南整个南阳郡,南阳郡下辖各处地方,也在元丰的统领之中。”

“根据前方探马来报,元丰手中已经拥有了十五万黄巾军。其中能够战斗的青壮年也高达七八万,诸位以为,此事应该如何应对?”

此言一出,底下的一众文武官员,也进行激烈的讨论起来。

此战乃是曹操独自统领大军,征讨黄巾贼寇的一场战斗。

这一战斗也体现了大汉天子对曹操的信任,对一众文武官员的信任。

天子如此相信他们,他们自然要以最好的战绩,来回报天子。

这场战斗,可谓是至关重要。

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经过众人一番商讨之后,作为全军当中的谋士,荀攸最先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南阳的黄巾贼寇,号称十五万大军,实际上能够战斗的,也就只有七八万青壮年罢了,且他们装备较差,披甲之人更是少之又少,对咱们威胁最大的。莫过于南阳黄巾首领元丰,”

“根据咱们得到的情况,元丰掌握着特殊能力,拥有着不怕受伤不怕流血的本领,并且他的血液,也能够让黄巾将士,拥有着这样的本领,可谓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而我军方面,虽然拥有五万大军,可真正的精锐部队,也就只有黄忠将军所率领的三千神臂弓兵,能算得上是训练有素的老兵,也就只有手中的一万精锐,其余四万大军全部都是新编入伍的,虽然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却还要通过诸多的实战方才能发挥他们的威力,在兵力对比上,我军并不占优势。”

此言一出,也让曹操等人点了点头。

显然是对荀攸的战前分析,表示赞同。

南阳的黄巾贼寇虽然号称是十五万大军,声势浩荡。

可真正能打的,压根就没有多少。

除去一半的老弱病残不说,即便是其中的青壮,他们缺乏武器以及一定的训练,战斗力完全是有限的。

反观曹操方面五万大军。有四万是新编的军队,战斗力有限。

可不管怎么说,在黄忠的训练之下,这四万大军的战斗力,完全与南阳黄巾贼寇,完全就不在一个等级。

倘若是在野外作战,曹操有着足够的把握,将对方的十五万大军全部剿灭。

可问题的关键是,黄巾贼寇已经夺取了城池。

倘若拿五万大军来攻城的话,似乎有些不妥。

“曹将军,诸位将军,在下这里有上中下三策,可以帮助将军夺回南阳,打败元丰。”

就在曹操等人,陷入沉思的同时,荀攸再一次站出来。

“哦,公达既然有计策,快快讲来。”

听到荀彧的话,操眼前一亮,一脸急切地询问一声。

“上策就是攻心之计,众所周知,元丰之所以能够收服南阳的十来万黄巾贼寇,除了元丰的个人魅力之外,就是因为他拥有着特殊的本领。”

“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元丰的血液拥有者提升身体素质,让人不再受伤,不怕痛苦的风险,倘若咱们在此大做文章,在南阳地区散播谣言,就能够使黄巾军内部生出乱子。”

“元丰虽然名义上统一了整个南阳黄巾军,可他并没有完全统一军心,在绝大的利益面前,到时候令其不战自溃,我军在大举出击,定然能够一战全胜。”

听到荀攸的分析,曹操点了点头。

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下来,反而望着对方。

希望看到荀攸接下来的计策。

“在下的中策就是,想办法将南阳城内的黄巾军全部引出。”

“我今拥有黄忠将军所率领的三千神臂弓兵,在野外与敌人交战,乃是势不可挡的存在,只要敌人被我军引出城,想要击败他们,完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想要完成这一计策,在下倒是有些想法,完全可以在黄巾贼寇的粮草后勤上做文章,利用南阳黄巾贼寇缺少粮食的办法,将他们吸引出来。”

“至于下侧则是攻城之策,根据探马来,陛下给咱们提供的大型攻城器械,已经全部运抵虎牢关,只要等这批攻城器械到来,凭借着绝对优势的攻城器械一定能够强行打开局面。”

听到荀攸的上中下三策之后,曹操也抚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当中。

沉吟片刻之后,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公达的三条计策,都有一定的道理。”

“上策可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可这条计策实施的时间,实在是太长。、

“陛下命我出兵攻打南阳,若是不能在短时间之内夺回南阳,恐怕迟则生变。”

“下策采取攻城的办法,损失肯定是必不可免的,而且是做到了伤亡最大化,倘若伤亡过重,将来也没有办法向陛下交代。”

“因此我决定采取公达的中策,吸引敌人出来,再与敌人决一死战。”

说到此处,曹操的脸上也变得沉闷起来,大喝一声道:“众将听令……”

……

就在曹操调兵遣将,打算跟元丰决一死战的同时。

另外一方面,洛阳。

在刘宏的策划之下,堂堂的国师曹前被人刺杀在府邸,已经让刘宏雷霆震怒,下令各方抓紧破案。

再加上先前大将军何进被杀。

这两起事件还没有结束,如今又出了一起大汉天子刘宏遭遇刺杀,差点殒命。

天子雷霆震怒之下,大规模的搜查刺客。

大宦官张让也趁此机会,陷害忠良,不断的对世家大族出手。

因此事锒铛入狱,甚至丢掉性命的世家大族成员,多如牛毛。

他们对此,也敢怒而不敢言。

这个时候,谁敢上去求情,张让便会以他他们与刺客同谋的理由,将这些人一并逮捕入狱。

众人并没有想到,此事的始作俑者乃是皇帝陛下,自然不会去怨恨刘宏,

反而对于大宦官张让恨之入骨,恨不得将张让碎尸万段。

张让原本就与世家大族势成水火,即便是被他们愤恨。

张让也无所谓。

反正是被人愤恨,又少不了一根汗毛。

可他对世家大族麾下的屠刀,却从未停歇过。

趁此机会,大规模的公报私仇。

宦官集团与世家大族集团的矛盾,也与日俱增。

眼见两大集团的矛盾已经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甚至在刘宏面前,不断的搬弄是非。

见此情景,作为大汉天子的刘宏,也主动宴请世家大族成员。

打算以大汉天子的身份,暂时调停两大集团的矛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