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那就当这个年代的,第一个旅游博主吧!!(1 / 1)

加入書籤

因为家里的产业,蔡小柔她们不肯给扩张了。

所以刘向荣在给建筑队的猪食狂一个盖大型养猪场的任务后,就直接弄起了外出的计划。

他打算先实现上辈子的梦想,【上辈子的他就很喜欢看那些旅游博主,所以他一直都有一个梦想】而这个梦想就是将华夏大地的每一个城市都走一遍。

除了将华夏大地都走一遍外,他还准备交一个暴龙女朋友尝尝蜀道山,交一个西域女朋友体验体验有一个会跳舞的女朋友,交一个内蒙女友体验马上奔腾的生活。

要是可以的话,再交一个苗族女朋友看看她是不是真的能给下蛊,再交一个俄罗斯族女朋友,一个朝鲜族女朋友,尝试不一样的相处。

有了这个计划之后,第二天早上三点半送猪肉的时候,刘向荣就直接将刘向明给喊上了;“走,省得你总是说我厚此薄彼,从今天开始我把另一个交货点交给你了。”

“不是二哥,现在才凌晨三点半,而且我已经不卖猪肉一年多了,你把我给拉起来干嘛啊??”此时已经不再卖猪肉,专心经营自己两家水果店了的小弟刘向明,很是无语的看着把自己拉出来的二哥。

面对刘向明的无语,刘向荣很是随意的说道;“你不是说,大哥每天几个小时就能收到十几万很爽吗,那我也让你跟着爽爽,以后二黄村这边送猪肉的活儿就交给你来弄了。”

“啊?咱家在二黄村这边也有出售点吗?咱家不是把散卖的活儿交给几个堂弟了吗??”刘向荣跟大哥他们一样,都不知道刘向荣还有第二个猪肉出售点。

“一直都有,就是这个猪肉出售点不是很正规,都是在偷偷的把猪肉卖给隔壁几个小镇的顾客的,所以都不敢光明正大的来,都是按照定单悄悄的来弄的。”

开口解释了几句后,刘向荣就又拿出来一个本子递给刘向明说道;“这边的猪肉都是按照他们的订单来送的,同时猪肉也都是我们弄好了,打上标签,他们过来了,直接按照标签上面的号码给货物和收钱的。”

“额,这边的出货量竟然比大哥那边的多,二哥你这是真的又打算出外面去溜达溜达啊??”看到刘向荣给出来的小本子,刘向明立即就惊讶的问道。

“嗯,趁着现在还年轻,趁着现在外面机会还有这么多,我打算出去多闯荡闯荡,最不济也要在我们国内几个大城市都弄它个几套房子。”

“这样等以后家里的孩子们长大了出去外面闯荡的时候也能有个落脚点,你不想自己孩子长大后,出去打拼需要租房什么的吧??”

“而且我们龙镇的发展终究是有限的,等我们家现在的产业都做大做强之后,我们龙镇的发展差不多就到顶峰了,孩子们想接着发展几乎已经没有前路了。”

“然后我们三兄弟的孩子又这么多,大哥的七个,你的六个,我的现在就二十五个了,回头二胎生下来最少也得是十三个,最多可能又是二十五六个,这一起就是六十多个了。”

“家里孩子这么多,我们三兄弟还这么年轻,让他们都来接手我们的产业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以后至少有一部分是需要外出自己打拼的。”

点头说了几句后,刘向荣就又在那继续说道;“而且我们华夏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达顶峰了,所以我们这些当父母只能辛苦一些,给家里的孩子们多打好基础。

只要我们把基础给打好了,以后他们就可以不用有压力的去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了,也就不用跟我们这些当父母的一样,看到什么赚钱都想进去挤挤,就知道赚钱,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

说完之后,刘向荣就因为车子已经抵达了二黄村的原因,所以不得不麻溜的停下车子来,带着刘向明下车,开车厢的大门,招待起了顾客。

在招待顾客的时候,刘向荣还让顾客们记下刘向明的手机号码,并跟他们说了一下自己要外出一段时间,这边的活儿以后要交给刘向明来做的事情。

刘向明虽然很低调,但因为有个高调的二哥,以及家里目前为止还是西县第一首富【常驻居民里面的首富】,所以大家还是都认识他的,为此刘向荣这个活儿的转手进行的很顺利。

不过为了刘向明不出错,刘向荣还是足足跟了他一个礼拜,直到确认了把这边的活儿交给他一点事情都没有之后,他这才彻底的放手这边的生意。

放手了二黄村这边的生意之后,刘向荣就去黄鳝养殖基地那边,笑着看向在养殖黄鳝的张父张母笑道;“爸妈,那么多活儿给你们做,你们怎么就看上了这养黄鳝的活儿了啊??”

“我们不喜欢那些整天跟钱打交道的活儿,这养黄鳝,看着它们一天天的长大,我们这心情都好,而且养它们还不难,哈哈哈。”面对刘向荣的询问,张父张母直接在那乐呵呵的笑道。

张母刚过来的时候,是跟张凤霞和二秃子一起经营电器店的,不过在张父过来后,她就直接跟他一起接手了刘向荣的养黄鳝基地,留二秃子和二秃子的对象自己在那经营电器店了。

他们老两口现在每天就帮张凤霞带带娃,喂喂黄鳝,跟老爸,许父许母他们喝喝茶,聊聊天,吹吹牛皮,下下象棋,钓钓鱼,小日子过得都快忘记自己是东北人了都。

“哈哈哈,你们开心就好....。”

笑着表示他们开心就好后,刘向荣就转移话题跟他们聊起了家常,以及一起去喂了一下黄鳝,外加看了看黄鳝的育苗情况。

在这边待了小半个小时后,刘向荣就又去看了一下接手果园的李父李母,接手甲鱼养殖的许父许母,接手养鸭子和养大鹅的霍父霍母。

四家的老人都没有选择开店,都选择了做他们比较熟悉的农业活儿,而且一个个的做得还都很开心,特别是看到二秃子,排骨,猴子,胖子,二憨子他们越来越优秀的时候。

外加老家那边没有什么好的发展的原因,所以张父张母他们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陆陆续续的从老家那边带出来了二百多个人了,。

这些人一部分【女的】在酱油厂工作【东北人爱做大酱,所以做酱油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不难】一部分在玻璃厂,印刷厂,建筑队那些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