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让海盐、嘉兴知县把没说的问题,全都交代清楚(1 / 1)
朱小宝说道。
“西北与内陆情况不同,那里与北疆接壤,眼下水灾严重,不得不考虑九塞边境的安全。”
“要防止北疆胡人趁机偷袭大明边塞,制造动荡。”
朱元璋眼前一亮,点头道。
“没错!”
“内忧外患向来是相互关联的,咱中原地大物博,不少人都盯着咱们。”
“咱先提西北,就是因为在赈灾的同时,还必须严防边塞胡人!”
“大明的百姓相对好治理,但北疆的胡夷可不会安分,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肯定会想着趁机占便宜!”
朱元璋赞赏的点了点头。
朱小宝松了口气,看来这考验算是通过了。
朱元璋站起身来,神情中带着几分坚定。
“咱们汉族,一代又一代都是在艰难困苦中淌过来的,我汉家儿郎面对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都成功化解了。”
“那些快马弯刀的胡儿嘲笑咱们汉人是只会种地的泥腿子,他们哪里晓得咱们汉家人的智慧!”
“中原,只有咱汉人才能治理好,谁都别想插手!”
朱小宝一脸肃穆,对朱元璋充满了敬意。
朱元璋对汉家百姓的爱护,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朱元璋回头看了朱小宝一眼,又说道。
“大孙,还有件事,需要你去办。”
朱小宝点了点头。
“爷爷,您说。”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你去刑部,让海盐、嘉兴知县把他们没说的问题,全都交代清楚!”
朱小宝笑道。
“好!”
“您老多保重身体,批奏疏不用太着急,慢慢来。”
朱元璋愣了一瞬,旋即放声大笑。
“得!咱知道啦!”
朱小宝笑着点点头,对朱元璋说道。
“皇爷爷,那我这就去刑部了。”
朱元璋颔首道。
“去吧!”
“海盐、嘉兴那俩知县都是难对付的角色,刑部费了好大劲都没能让他们交代实情。”
“你也别着急,要是一时半会儿问不出什么,就从长计议。”
朱小宝撑伞走在皇宫那空旷的道路上,感到阵阵凉意袭来。
不知不觉,都快要入秋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怪不得老爷子常常感叹时光易逝。
朱小宝深吸一口气,没有过多地沉浸在对时光的感慨中,径直走出洪武门,朝着皇城走去。
皇城开阔,六部衙门的大门都敞开着。
朱小宝每路过一处衙署,都能瞧见里面一片忙碌的景象,这无不显示着大明这个庞大国家机器正在有序且高效地运转着。
没一会儿,朱小宝便来到了刑部。
刑部的守卫士兵看到朱小宝,满脸疑惑地问道。
“您是哪位?”
朱小宝只简短地说道。
“去把杨靖叫过来。”
他并不打算和守卫多费口舌,甚至都没表明自己的身份,在他看来,实在没必要。
没过多久,刑部尚书杨靖匆忙赶来。
一见到朱小宝,他立刻弯腰行礼,说道。
“臣,刑部尚书杨靖,参见皇长孙殿下!”
衙署内的守卫这才惊觉,原来眼前这个少年竟是大明皇长孙,难怪他浑身散发着一种身居高位的从容与贵气。
只要到一处衙门走动,自然会让衙门中的人知晓朱小宝的身份。
只要有一人得知,消息便会迅速传开。
底层官吏平日里没太多事,就爱关注这些新鲜事儿,消息很快就能一传十、十传百,整个衙门很快就都知道朱小宝是谁了。
就像皇宫里那几个太监,被朱元璋教训过后,下次朱小宝再进宫,恐怕宫里的太监们都能清楚他的身份。
刑部这里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像朱小宝这样身处皇室高位的人,没必要逢人就显摆自己身份尊贵,那是暴发户才会有的做派。
朱小宝看着杨靖,微笑着说道。
“杨大人,咱们又碰面了。”
杨靖吓了一跳,顿时吓得冷汗直冒,说道。
“长孙殿下,上次是下官有眼无珠,没认出您的身份,还望您多多包涵!”
朱小宝搀着他的手,笑着说道。
“不知者无罪,您可是咱大明刑部的关键人物,咱爷孙可都盼着您公正断案呢,以后不用这么客气。”
即便身份发生了转变,朱小宝依旧谦逊有礼,丝毫没有傲慢之态。
在杨靖眼中,要是这样的人都无法成就大业,那他真不知道还有谁能做到了。
朱小宝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说道。
“杨大人,跟我讲讲嘉兴、海盐知县的案子进展吧。”
杨靖愣了一下,心里立刻明白,看来皇爷是把这个棘手的案子交给皇长孙来处理了!
他赶忙把了解的情况详细地说了出来。
“回殿下,左都御史把海盐、嘉兴的两名主犯送来后,他们仅交待了自己犯下的罪行,看样子是打算独自揽下屠杀村落、勾结倭寇、走私货物这些罪名。”
“下官和刑部众人日夜审讯,甚至用上了刑具,可他们就是咬紧牙关,绝不再吐露更多人的信息。”
“这案子难就难在,他们身为大明官员,清楚自己的下场必定是死。”
“只要不供出背后的人,那他们的亲属后代就还能得到庇护,但要是供出其他人来,他们整个家族都得遭殃。”
“浙东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能做出这么多违法之事,肯定不是这两个知县就能运作起来的。”
“在他们背后,肯定有更大的利益集团,甚至有官僚参与其中。”
“皇爷想要的不是这两个知县,而是他们背后的关系网名单!”
“只有拿到这份名单,皇爷才能精准打击,将这些犯罪分子一网打尽!”
说完,杨靖抱拳请罪。
朱小宝思索片刻后说道。
“上了刑具都不松口?看来这是铁了心要扛下所有罪责了。”
通常情况下,除了锦衣卫这类暴力机构,以刑部为首的三法司是不会轻易动用刑罚的。
而且,这两人是科举出身的官员,刑部也不敢用重刑,就怕到三法司会审时,被人指责是屈打成招。
那些个文人可不好惹,即便是刑部,也不敢轻易得罪。
“行,带我去见见他们。”
朱小宝说着,站起身来。
杨靖急忙起身提醒道。
“殿下,这些人都是硬茬子,这个差事您接了恐怕会有麻烦。”
“您刚进皇宫,许多官吏都在关注您的一举一动,您做的每件事都关乎您的能力和威望,要是这个差事办砸了,难免会被人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