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太孙重回谨身殿小朝会(1 / 1)
见朱元璋摸着下巴直点头,朱小宝接着说。
“南海那帮海盗,好多都是福广一带出海的汉人,那边港口的市舶司全关了,他们没了生计,就靠走私捞大钱。”
“更关键的是,他们得断了交趾市舶司和海面客商的活路,大明的官营货物比走私便宜,海盗肯定不想让交趾市舶司消停,在南海折腾得越凶,海外商人就越不敢进港,这就是他们的鬼主意。”
朱小宝话锋一转,接着道。
“孙儿建议让刑部和都察院再发一道国书,但凡查出福广地界有百姓当海盗的,就剥夺他们科举、务农、经商的资格,并且连坐三代,得好好吓唬吓唬他们!”
朱元璋听得直拍大腿。
“好小子,这两招够狠的!”
“你赶紧记下来,明儿咱就议这事。”
爷孙俩聊起国事就没了时辰,不知不觉就唠到了后半夜。
每件军国大事都得掰碎了、揉烂了琢磨,综合各路意见确保没漏洞,才能往下发。
谁让咱大明是礼仪之邦呢!
每道国策、每道圣旨都得慎之又慎,不能丢了大国的范。
等朱小宝批完积压的几封奏疏,都快午夜了,他困得眼皮打架,朱元璋也哈欠连天。
“爷爷,我再给您添壶热茶吧?”
朱小宝说。
老爷子摆了摆手。
“拉倒吧,你也赶紧回去歇着,今儿刚回来就忙到现在,回去睡个囫囵觉,明天好开小朝会,把你的婚期和今晚聊的事都定下来!”
“还有,你说的那个永不加赋也得好好合计合计,明儿还有硬骨头要啃呢,今晚就别熬太晚了!”
朱小宝点了点头。
“得嘞,那孙儿先撤啦?”
“快去吧,咱有奴婢们伺候呢!”
朱元璋说道。
……
现在的皇宫跟以前不一样了。
老爷子咬着牙从内帑里掏钱,在各条主干道上挂满了灯笼,还派殿前司的兵马来回巡逻,把深宫护卫整得明明白白的。
制度这玩意儿,可不就是一点点查漏补缺才完善起来的嘛。
朱小宝裹着风衣,自己撑着油纸伞在宫里溜达。
他不爱让太监跟着,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行走,最适合琢磨事。
前几天去苏杭,看见那边手工业贼拉繁华。
他琢磨着,要是能把江南纺织业挪到交趾去,保准能让当地经济翻倍!
至于咋把江南手工业引过去,这事还得等洪武二十六年财政报告出来再说。
朱小宝心里门清。
朝廷那些官,背后都跟商业勾连着呢!
只要交趾的财政报告亮眼,这帮人闻到钱味,保准会主动派商人去探路。
等他们尝到甜头,不用催,大把人抢着去交趾淘金。
到时候再把江南过剩的人口迁过去,那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跟那些大士绅大官僚斗,不能硬来,他们贪财,就拿利益勾引,顺着毛捋。
等朱小宝晃回清宁宫,思路也清晰多了。
老朱失而复得后,可劲儿的宠着他,清宁宫翻修得亮堂不说,太监宫女也多了好几倍。
朱小宝先把东宫内帑的太监叫来,让他抱着账簿去了文华殿。
刚翻开内帑册子一瞅,朱小宝的眉头就皱起来了。
黄金九百两,白银八千两,棉服一百套,棉布一千二百匹,炭火柴薪二千斤,无烟煤九百斤,米和面各一千石,鸡鸭鱼肉若干,珠宝翡翠啥的倒是有一堆。
总之,东宫家底实为寒酸,估摸着老爷子的皇宫内帑也富不到哪儿去。
朱小宝把册子一扔,跟小太监说。
“去把廖家兄弟叫来。”
没一会儿,廖镛、廖钺兄弟便匆匆赶来。
“卑职参见殿下!”
朱小宝摆了摆手。
“别整虚的,都起来吧,之前想给你们升官,可人事任免得走关系,再说你们也不想挪窝,这样……”
朱小宝清了清嗓子,开始念赏赐名单。
“赏廖镛、廖钺兄弟夜明珠各一颗、琉璃盏各一套,米面各五十石、油各三十斤,黄金各十两、白银各百两,鸡鸭鱼各十斤……”
廖家兄弟听傻了,赶紧跪在了地上。
“殿下,咱没啥功劳,不敢受这么重的赏赐啊!”
朱小宝一挥手。
“跟我客气啥?早就说过不会让你们吃亏,这些赏赐也都在礼法规矩内,不许推辞!”
兄弟俩眼圈都红了,连忙齐声道。
“谢殿下恩典!”
说完又“咚”地磕了个响头。
廖家兄弟俩揣着一兜子东西,感激涕零的走了。
他们当初跟着朱小宝,纯粹是瞅中这主子的人品、心性和魄力。
再说了,主子出事,当奴才的哪能不管?
就压根没琢磨过回报这事。
可这会儿捧着赏赐,俩大男人愣是觉得脚底下像踩着棉花,晕乎乎的。
第二天清早,天空还阴沉着。
应天城依旧白茫茫的一片。
四更天刚过,洪武门外就有十几位部堂高官候着了,他们身侧各有府上的奴仆撑着伞。
文官领头的是詹徽,带着六部官员。
国子监的孔讷领着一群大儒。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也在。
武将那边则是五军都督府和各军都指挥使。
大家伙儿把手缩在棉袍宽宽的袖筒里,有一句没一句地扯着,全在等着宫里传召。
“吱呀!”
就在这时,洪武门被守门的军兵缓缓推开。
撑伞的奴仆都乖乖退到了一旁,各家老爷则独自撑伞往宫里走去。
谨身殿。
外头天还黑黢黢的,但殿里点了二十多盏蜡烛铜灯,照得跟白天似的亮堂。
朱元璋往龙椅上一坐,朱小宝则在旁边找了个小圆凳坐下。
爷孙俩刚唠了几句家常,谷大用就迈着端庄的步子进来了。
“启禀圣上,诸位大臣已在殿外列队,请求觐见。”
其实大明朝最常见的朝会,就是这种部堂高官扎堆的小朝会。
皇帝也不用穿那花里胡哨的通天冠服,套件居家的朱紫袍子就行。
“传。”
朱元璋淡淡应了一声。
没多会儿,文武两列的部堂高官就整整齐齐地走了进来。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抬手挥了挥。
“大伙儿都别客气了,快起来吧。”
众人抬头,一眼就瞅见了坐在朱元璋旁边小板凳上的朱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