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抛出新丁永不加赋(1 / 1)

加入書籤

平安一听,直摇头。

“海面不清净,南海贸易就得玩完,那交趾开港还有啥意义?每天光维持港口就得花不少钱,不如把市舶司撤了算了!”

平安虽是武将,可脑子灵光着呢,这话明摆着是说给朱小宝听的,交趾可是朱小宝的心头肉,不能由着他们瞎吵。

朱小宝抬眼瞅了瞅平安,心里有了数。

两边都没扯穷兵黩武的犊子,全是盯着大明的利益吵,本质就是琢磨剿匪能捞着啥好处。

这挺好,臣子们都是实干派,他也就放心了。

中间孔讷插了两句儒家仁爱,结果没人搭理,他尴尬得直抠脚,干脆闭了嘴。

眼下交趾的财政报告还没出炉,谁也不知道这地儿有多重要,所以两边吵得都在理。

朱小宝这才开口。

“咱来个折中的法子,礼部给吕宋、三佛齐那些南海小国下国书,敢窝藏海盗就是挑衅大明,刑部再给福广等出海盗的地方立规矩,用刑法管着。”

大伙儿听完没急着点头,都闭眼琢磨这两招会不会捅娄子。

朱元璋一拍桌子。

“咱看大孙说的在理!”

众人这才抱拳领旨。

三个议题唠完都晌午了,朱小宝瞅着朱元璋说。

“皇爷爷,让尚膳监布菜吧,等各位大人吃饱了再接着唠。”

国子监的刘三吾和方孝孺赶紧蹦了出来。

“殿下使不得!臣子哪能在御前吃饭,这不合规矩啊!”

朱小宝乐了。

“我跟皇爷爷去侧殿吃,不算坏规矩吧?再说了,皇帝不差饿兵,各位都是国家栋梁,身子骨比啥都重要。”

大伙儿一听都乐了,刘三吾他们也不犟了。

朱元璋跟着起哄。

“大孙说得对!小朝会中场休息,你们都去撒泡尿晃悠晃悠,今儿个法外开恩!”

大臣们心里一暖,齐呼谢恩。

朱小宝搀着朱元璋往侧殿走,老爷子笑道。

“咋样?小朝会不难吧?多练几次就熟了,今儿不就沉稳多了?”

“凡事都是头回紧张,第二回第三回习惯了就好了,不历练永远怯场。”

朱小宝使劲儿点头,被这么多人盯着,确实得练心理素质,好在有这机会成长。

侧殿。

爷孙俩边喝着茶,朱元璋边关心道。

“大孙,累坏了吧?”

朱小宝摇了摇头。

“不累,就是待会儿抛永不加赋的事,怕是真有难度!”

朱元璋叹了口气。

“这四个字一抛出去,准炸锅,你确定要干?”

朱小宝眼神贼亮。

“皇爷爷,我任性过,走错过路,见过官场的陋习和百姓的苦日子,彻底摆脱压迫不现实,但我想尽力让国家变一变,让老百姓好过点。”

“我清楚会有很多人反对,不光朝堂上,地方上也准得吵翻了天,可新制度出来谁不害怕?”

“要是连第一步都迈不出,以后还咋做事?”

“我为大明,为百姓的心,从没变过!”

朱元璋看着他直点头。

“敢闯是好事,但步子别太大,你有这心就成,不过改制度,调结构都可能动摇国本,千万得小心。”

朱小宝重重点头。

正说着,谷大用端着几盘菜和几个大馒头进来了。

朱元璋问。

“外面大臣们都吃上了?”

谷大用点头。

“回圣上的话,各位大人们都吃上了。”

老爷子点了点头,边啃馒头边说。

“赶紧吃几口垫吧垫吧,下午还有硬仗要打呢!”

朱小宝咧嘴一笑,也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午饭过后,朱小宝搀着老爷子在宫里遛弯消食,太阳晒在身上暖烘烘的。

爷孙俩刚回侧殿,谷大用就蹑手蹑脚地进来了。

“皇爷,太孙殿下,各部堂大人都候着了。”

朱元璋瞅了一眼朱小宝,见他点头,便挥手道。

“走!”

此时,大臣们也都填饱了肚子,个个红光满面,精神头十足。

上午连磕三个大议题,全是眼下朝廷急着掰扯的事。

前阵子陛下没咋理朝政,都察院那帮言官跟炸了锅似的,奏折堆得比山高,生怕老爷子学唐玄宗摆烂,把大明江山玩脱了。

好在现在一切归位,虽说还有些言官揪着陛下的品德不放,但大部分人都闭了嘴。

“各位。”朱小宝往老地方一站,“咱接着唠正事。”

大伙儿脸上的轻松劲儿唰地没了,都绷得紧紧的。

朱小宝扫了一圈,顿了顿才说。

“这是我跟皇爷爷昨儿琢磨的赋税制度改革,各位大人给长长眼。”

这话一出口,以傅友文为首的文臣们都跟踩了电门似的,脸瞬间拉得老长。

赋税改革啊!

这可是动摇国本的事!

修路开驿站那都是小打小闹,大伙儿能接受,可赋税制度关系到大明的国运,谁敢不当回事?

但朱小宝没细说,他们也只能憋着不吱声。

朱小宝把大伙儿的反应瞧在眼里,接着说。

“自打咱大明开国,北方一些省份便流民扎堆跑,从古到今,流民问题就跟毒瘤似的,搞得人口统计不准,丁银咋收都收不上来。”

“这丁税啊,纯属添堵,闹得老百姓不敢生娃,偷偷瞒报,就是为了躲税。”

“儒家总说人是国本,咱陛下也说人是根基,可洪武朝八年一统计户籍黄册,结果却差得离谱!”

“就说江宁,官府报十多万人,实际有三十多万,差了二十万!”

“老百姓为啥瞒报?”

“丁税减了好几回,田赋咋就没咋涨?”

“咱建国快二十六年,国家看着兴盛,可钱袋子就是鼓不起来,为啥?”

“我跟皇爷爷想富民强国强兵,可咋做都不见效,愁啊!”

“今儿我琢磨着,要不咱来个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免了新生丁男的丁税徭役。”

“我知道这事动静不小,所以今儿个各位大人敞开了说。”

朱小宝这话,说的一套一套的。

先摆问题,再挖根源,最后抛解决方案,引经据典还不卑不亢。

朱元璋对朱小宝这说话办事的派头很是满意,坐在龙椅上直点头。

部堂高官们听完脸色各异,跟攒了一肚子话就等着喷似的。

朱小宝话音刚落,詹徽就蹦了出来。

“殿下,这可使不得啊!永不加赋,这不等于断了国朝根基吗?”

“没了徭役,谁去搭桥修路,织布酿酒?宫里的开销又从哪儿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