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多福尝尝锦衣卫的手段(1 / 1)
就在这时,清承宫门外传来一阵喧哗。
他以为是朱允炆回来了,赶紧迎了出去,结果一看领头的人,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礼仪局的太监这时候来凑什么热闹?
礼仪局首席太监王泰板着个脸,冲手下一挥手。
“把清承宫所有宫人都带出来!”
没一会儿,院子里就站满了人。
多福搓着手,战战兢兢地问。
“王公公,这是啥情况啊?”
王泰斜了他一眼,语气硬邦邦的。
“换人!都跟咱家走。”
王泰能坐上首席太监的位置,全靠朱小宝提拔,心里头自然是向着朱小宝的。
王泰的目光在多福脸上钉了半晌,那眼神像冰锥子似的,刺得多福后颈直冒凉气。
他硬着头皮问。
“王公公,好端端的换什么人啊?怎么也得等二皇孙殿下回来再……”
“少废话!”
王泰嗤笑一声。
“瞧你们手脚麻利,调去浣衣局和御马监当差。”
多福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几个膀大腰圆的太监推搡着往外走。
刚到宫门口,王泰突然喊住他和另外几个太监宫女,语气冷得像刀子。
“你们几个,卷铺盖出宫。”
多福心里“咯噔”一下,看王泰那眼神跟瞅死人似的,冷汗唰地就下来了。
“王公公!我们没犯事没告病,凭啥赶我们出宫?!”
王泰扯了扯嘴角,笑里藏着冰碴子。
“出去自然就懂了。”
这一笑,让多福浑身汗毛倒竖,一股寒气顺着脊椎骨猛地窜到天灵盖!
紫禁城外。
一群太监宫女正被赶往天津桥的另一头。
桥那边,就是江湖地界了。
宫女们被撵出来的时候,脸上那叫一个欢腾。
再看那些太监,一个个蔫头耷脑的,眼神儿里全是迷茫。
毕竟都是残了身子的人,想当个正经男人是没指望了,顶破天也就去富贵人家当个伺候人的下等奴才。
可太监多福不一样!
他本来觉得自己得在宫里熬到地老天荒,哪儿成想突然被赶出来了?
他正愁没理由去北平呢!
这福气来的也太突然了吧!
毕竟燕王殿下的赏赐,可从来不抠搜。
到了北平,他的好日子才算真正开始!
他连礼仪局那帮太监都想谢了!
可大伙儿刚打算各奔东西,四面八方便窜出一群穿飞鱼服、拎着绣春刀的锦衣卫来!
那阵仗吓得众人魂儿都飞了。
下一刻,多福就被锦衣卫拎在了手里。
多福双眼圆瞪,刚才那副淡定样儿也全没了,惊慌失措的嚷嚷道。
“你们做什么?放开我!”
可根本没人搭理他。
见多福被几个锦衣卫跟拖走,一旁的太监宫女们都吓傻了!
等锦衣卫都走了,他们才松了口气。
多福浑身打颤,扯着嗓子喊。
“你们到底要带我去哪儿?我没犯错啊!”
“救命啊!”
几个锦衣卫小旗皱了皱眉,从怀里掏出布团,狠狠塞进了多福的嘴里。
他眼珠子瞪得溜圆,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心乱如麻。
他们没往诏狱走,而是拐进了一处胡同。
多福的腿抖得更厉害了,嘴里呜呜响,可每哼唧一声,都扯得嘴唇生疼。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他被拖到一处宅邸后院。
院里干净整齐,正中央摆着太师椅。
不远处,还有个人背对着他。
多福紧张地打量着四周,突然,他瞪大了双眼。
只见何广义转过身来,往太师椅上一坐,淡淡吩咐道。
“让他说话。”
随后,便端起茶盏呷了口茶。
布被取出来后,多福赶紧活动了一下嘴,接着便大吼道。
“何大人!你竟敢滥用私刑?!”
多福哪儿能不认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指挥同知何广义?
何广义沉声道。
“你要是老实交代,本官可以不动刑。”
“锦衣卫的刑具什么成色你清楚,我瞧着你这身子骨,未必扛得住。”
“当然了,想寻死也是不可能的,本官有的是法子让你醒着把话全吐出来。”
多福额头的冷汗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
“何大人您说啥呢?奴婢就是个小太监,您怕是弄错了吧?”
“弄错?”
何广义嗤笑一声。
“你跟北平府的那些勾当,当我不知道?真当锦衣卫是摆设?”
这话,就像一记重锤砸在了多福的心上,他瞬间僵住,再说不出话来。
“既然想尝尝我们的手段,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何广义冲左右使了个眼色。
“别,别过来!”
两个锦衣卫小旗刚走近,多福就抱头缩成了一团。
很快,惨叫声就在院子里响了起来。
锦衣卫审人最讲究门道。
对付什么人用什么刑,心里都门儿清,再怎么折腾也不能把人给弄死。
利诱也好,鞭挞也罢,宗旨就一个。
撬开嘴。
毕竟留着活口,才能掏出他们想要的东西。
……
谨身殿。
“皇爷爷!”
朱小宝唤了一声后,便快步走向了朱元璋。
只见朱元璋满脸的喜气,得意洋洋地递给了朱小宝一封国书。
“瞧瞧这个!”
朱小宝连忙展开,只见三佛齐和吕宋的臣服奏疏上写满了恭顺之词,不仅请求建交,还甘愿做大明的附属国,字里行间全是敬畏。
“哼,南海不打这一仗,这群贱骨头还不知道咱大明的厉害呢!”
朱元璋捻着胡子道。
“陈三麻和王光国被活捉了,吴桢率两艘战舰追到三佛齐和吕宋,咱大明军队已经正大光明的开进了这个国家。”
“吴桢借着剿匪的由头在那儿搜检呢,也没着急撤兵。”
他瞅了朱小宝一眼,笑道。
“你挑的人不错,吴桢确实有两下子。”
朱小宝心里畅快极了。
前些日子,这俩国家还对大明使者爱答不理。
如今南海大捷,他们的软弱暴露无遗,估摸着国王现在连觉都睡不安稳呢!
“吴桢干的漂亮!”
他忍不住握拳。
“何止漂亮!”
朱元璋啧啧称奇。
“战损比几乎是一百比一!咱大明海军就几个人被自家火铳流弹误伤。”
当初看兵部战报时,老爷子都惊着了。
“眼下朝野应当再没人敢质疑你在沿海军费上的投入了。”
这场南海大捷意义可不一般。
军事上,大明海军正式扬威,震慑了沿海诸国。
政治上更绝!
以前总有人嘀咕东南海军军费拖垮财政,如今这声音全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