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北方无一士子中举(1 / 1)

加入書籤

朱小宝搀着老爷子到养心殿,看他换上通天冠服,自己也去侧房套上了皇太子的冕服。

等爷孙俩收拾妥当一照面,都愣了。

果然是人靠衣装啊!

往那儿一站,天潢贵胄的气势立马就出来了,跟换了个人似的。

外头洪武门三通鼓敲完,群臣攥着奏章,分两列往皇极大殿涌去。

鸿胪寺官员往登天阶上一站,扯开嗓子喊道。

“入班!”

文官打头的吏部尚书詹徽,便领着队伍北向西上,武官头儿凉国公蓝玉也带着队伍北向东上,接着就是高呼万岁。

“圣上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往龙椅上一坐,朱小宝则侧身站在旁边。

朱小宝看着底下黑压压的百官,听着整齐的呼声,心里那叫一个澎湃。

他这可是头一回以储君的身份参加大朝会,能不激动吗?

“平身。”

朱元璋淡淡说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太监刚喊完,吏科给事中李明成就蹦了出来。

这言官跟锦衣卫似的,是皇帝的耳目,虽说才六品官,但嗓门可不小。

“圣上日理万机,龙体要紧啊!”

他说完,都察院左都御史暴昭给旁边监察御史使了个眼色,那御史立马接茬。

“臣巡视浙直,听百官都说圣上是千古明君,日理万机,但您也得保重身体啊……”

磨叽了半天,詹徽才慢悠悠出列,甩着笏板说。

“国事繁杂,就是小伙子也得累垮,不如让太监帮着处理文书,圣上也能歇歇。”

户部侍郎傅友文也跟着煽风点火。

“臣附议詹尚书!”

“想当年秦始皇批奏折用箩筐抬,最后都累驾崩了,多可惜啊!”

朱小宝在旁边看得直咋舌。

这些文官抱团的劲,能把皇权都顶回去。

难怪历朝历代都玩命集权呢!

正热闹着,刘三吾出了列,带着一群士大夫怼道。

“让太监分权?秦朝有赵高指鹿为马,唐朝有太监废立皇帝,这些可都是前车之鉴啊!圣上!”

方孝孺和孔讷也跟着喊道。

“宦官不得干政!”

“圣上,您写进祖训的话,哪是能随便改的?天下学子可都看着呢!”

詹徽笑了。

“处理文书算啥干政?咱大明太监跟唐朝能一样吗?圣上乾纲独断,还怕他们翻天不成?”

傅友文补刀。

“圣上都这岁数了,皇孙也累得不轻,你们咋就不为皇家着想呢?”

“臣附议!”

底下哗啦啦一片响应,眼看就要一边倒了。

朱小宝突然明白过来。

司礼监是幌子,关键是在内阁!

老爷子早把算盘打响了,文官们明知是阳谋,还得乖乖当棋子。

这才叫高手过招!

朱元璋点了点头。

“行吧,那就设司礼监,不过刘三吾他们说的也有理,你们写点奏疏来,咱防着点。”

得了,这话就是安抚人的。

瞧瞧,这大朝会跟看戏似的,朱小宝算是开眼了。

大明的政治博弈这么带劲,要换个新手来,怕不是连咋回事都摸不清!

大朝会吵得热火朝天,老爷子嘴角却掠过了一丝狐狸般的坏笑,快得跟闪电似的,却被朱小宝逮了个正着。

得,今儿这朝会又让老爷子算计到位了。

“皇爷爷,孙儿有话说。”

等文官们吵完收工,朱小宝终于开腔。

“讲。”

朱元璋搁下茶盏,耳朵支棱着。

“司礼监虽能给您老减负,可刘夫子他们说的也在理,权柄这玩意儿得盯紧点。”

朱小宝这话一出口,满朝文武全把眼睛瞪圆了。

生怕这爷孙俩又憋啥大招,要是再把内阁扯出来,那大伙儿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孙臣建议,内设司礼监,外立内阁,两边儿协同批奏折,这样国家才能稳当。”

“皇太孙英明!臣等附议!”

百官一听这话,跟捡到金元宝似的,刚才那点小心思全没了,看朱小宝的眼神跟看神仙似的。

朱元璋装模作样琢磨了一会儿。

“行吧,这事就归皇太孙管了。”

“啥?”

百官差点把舌头咬掉,眼瞅着朱小宝,心里跟猫抓似的。

好家伙!

这爷孙俩是合起伙来把大伙儿全给绕进去了啊!

这时,礼部尚书李缘蹦了出来。

“圣上,今科进士录了一百二十六人,名单已经定了!”

“好啊!赶紧贴皇榜,殿试日子也早点定!”

朱元璋笑得满脸褶子开花。

散朝后,朱小宝没急着批奏折,而是叫来了方孝孺和刘三吾。

太监得认字儿啊,总得找老师。

俩老学究死活不干,最后折衷找了批翰林院的年轻官儿来教。

“大孙啊,这司礼监和内阁刚搭架子,往后有你忙的。”

朱元璋拍着他肩膀说。

“放心吧爷爷,我心里有数。”

等处理完这些,朱小宝便坐在案头琢磨起司礼监架构来。

秉笔太监批小奏折,掌印太监管批红,太监之间还得互相掐架制衡。

此刻,他正在给大明捣鼓着一套能牢牢攥住皇权的制度!

与此同时,江南贡院炸了锅!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底,贡院外墙跟贴烧饼似的挤满了人。

榜单一经贴出,有人笑疯了,有人却哭丧着脸。

突然,有人扯开嗓子喊道。

“有猫腻!”

“为啥榜上全是南方人?北方人全落榜了?”

“是啊!难不成是主考官偏心?”

人群顿时沸腾起来,皂吏举着棍子都压不住。

酒楼里更是热闹,浙江学子黄淮刚被恭喜完,就被一群北方士子围了。

“你中榜就是沾了南方人的光!”

“放狗屁!科考靠的是真本事!”

黄淮嘴都气歪了。

“呸!你肯定给了主考官什么好处!”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大伙儿抄起板凳就干了起来。

应天府衙役赶来一看,全傻了眼。

这可都是未来的官老爷,惹不起惹不起!

于是,他们赶紧把案子甩给了刑部。

刑部尚书杨靖看完卷宗,脑门儿直冒冷汗。

“李尚书!梁侍郎!出大事啦!”

礼部俩大佬正喝茶呢,见他慌里慌张的,还挺纳闷。

“学子们打起来了,说咱们礼部舞弊!”

“噗!”

李缘和梁焕把茶水喷了一桌子。

“简直胡说八道!再有乱说的,都给本官抓起来!”

刑部尚书杨靖有些为难。

“今科进士全是南方人,北方一个没中,所以他们才这么说的。”

“啥?”

俩人对视一眼,全懵了。

“还有这事?快把卷子拿来看看!”

好家伙!

这哪儿是打架斗殴啊,分明是捅了政治马蜂窝!

南北学子掐架背后的弯弯绕绕,让这帮大佬瞬间头皮发麻。

看来这科举破事,够朝廷喝一壶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