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让姚广孝来大相国寺当主持(1 / 1)
朱元璋又瞪朱小宝。
“怎么?见不得你儿子喂咱吃鸭腿啊!”
老爷子咬了一口鸭腿,小家伙立马咯咯笑了起来。
朱元璋再看朱小宝时,脸上写满了得意。
“来来来,给你爹也喂一口!”
朱小宝话音刚落,就挨了小家伙肉乎乎一巴掌。
“你这小混球!”
“那你岂不成大混球了?”
朱元璋见状,还跟着帮腔。
等送走了老爷子,朱小宝才回了喜房。
“娘子。”
他掀开徐妙锦的红盖头,灯光下,她的脸精致得像年画娃娃。
徐妙锦眼眶泛红。
“相公,嫁给你可真不容易啊!”
想起两人一路走来的磕磕绊绊,朱小宝也挺感慨。
这爱情路上的艰辛,怕是只有他俩懂。
第二天早上朱小宝起床时,徐妙锦还在赖床。
发现床上有动静,她这才想起来自己已经出嫁了,连忙一骨碌从床上坐了起来。
“相公,我替你更衣吧!”
她刚准备下床,就被朱小宝给按住了。
“在家里随意点,同婉儿一样,别拘束!”
“不过新妇入门第一天,规矩还是得讲的,皇爷爷想来已经到了,我们请完安后,再一起吃早餐。”
徐妙锦红着脸点了点头,接着便开始梳妆。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给这刚结亲的日子镀上了层暖光。
文华殿。
今日的早膳与往日无差,只是多了副碗筷。
羊肉汤、热牛乳、萝卜干、炒青菜,再搭配四碗豆浆和三笼热气腾腾的大肉包。
这顿吃食朴素得不像皇家排场,怕是寻常富商家里的早餐都更显精致。
但朱元璋和朱小宝却格外看重这顿晨间团聚,无论多忙都要赶在日出时围坐桌边。
那个被锦被裹成团子的小娃娃,正扒在婉儿怀里,对着饭菜手舞足蹈,逗得朱元璋哈哈大笑。
“这小子有咱老朱家的样!不挑嘴才是好孩子!”
朱小宝一边笑一边吩咐。
“给他掰块玉米啃着玩!”
老爷子却心疼重孙没长齐的乳牙。
“还是喂点牛乳实在些!”
这小家伙三个月就断了奶,让朱元璋逢人就夸“咱嫡重孙就是厉害”,念叨着“标儿、妹子要是能看见就好了”,声音里满是岁月沉淀的温情。
五口人在晨光里吃完简单却温馨的早饭,朱元璋便抱着重孙逗乐,婉儿则拉着徐妙锦逛东宫,连贴身丫鬟都仔细挑了送去。
这边相谈甚欢,朱小宝则转身往谨身殿去了。
郑和早备好清茶,案上堆满了司礼监待批的奏疏。
雪灾刚过,年关又至,河南、湖广等六省布政使的求援信雪片般飞来。
房屋倒塌数千间,三千余百姓伤亡,处处都等着朝廷拨款。
可东边抗倭战事正紧,粮草早调去了东南,太仓粮仓见底,国库更是捉襟见肘。
虽说交趾提前缴了八十万两税银,西南茶马司和市舶司却已被提前预支掏空,实在榨不出多余的银两来了。
更让朱小宝头疼的是都察院的奏疏,言官们个个引经据典,劝他止戈息战,说什么好战必亡,非要让他把粮草调回来赈灾。
内阁票拟后都不敢批红,全推到他这儿了。
朱小宝看罢直接驳回,又把皮球踢给了内阁。
“你们总得给朝廷想办法,难不成白养着?”
处理完一上午的文书,快到午时朱小宝忽然想起件事,让郑和去传大相国寺的慧心法师。
老和尚一进门就打颤。
“贫僧参见太孙殿下!”
朱小宝开门见山,目光淡漠地看向慧心法师,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大师曾言天命不可违,故雪灾不止。”
“换而言之,你大相国寺这是默认了雪灾是因孤失德所致?”
慧心吓得冷汗直流,结结巴巴的辩解道。
“是小僧佛法不精,小僧给佛门蒙羞了……”
朱小宝却话锋一转。
“既然你佛法不精,不如换个厉害的主持?”
“孤自是不愿见你们大相国寺就此颜面扫地,折了佛门威望。”
慧心和尚猛地一怔。
太孙殿下这话听着……怎的像是在偏护佛门?
他不是道门的掌教吗?
难不成,是为了平衡佛道两家?
慧心正愁被舆论围攻,于是赶紧回话道。
“小僧首推苏州妙智庵的道衍和尚,他不仅儒释道三派通吃,还懂阴阳术。”
朱小宝故作思考。
“把他调来做大相国寺主持,可能服众?”
慧心和尚本就早想卸下大相国寺主持的担子了,如今舆论矛头全指着自己,更是急着要摆脱这身份。
他忙激动回话。
“回禀太孙殿下!他定能服众!”
“小僧年少时曾游历长洲,也与道衍师兄论过禅理,对他向来极为推崇!”
朱小宝点头,淡淡地道。
“既如此,孤让僧录司下道命令,你大相国寺也写份拜帖,孤让人去长洲调他来。”
“太孙殿下,道衍如今人在北平。”
慧心连忙提醒。
朱小宝佯装惊讶,抬了抬眉。
“在北平么?那他能回来?”
慧心忙不迭的道。
“贫僧这就去散播消息,等各寺庙都盼着道衍师兄回来,他总得给佛门面子!”
等老和尚千恩万谢地走了,朱小宝望着檐角麻雀轻笑。
“四叔的左膀右臂,是该挪挪位置了!”
刚端起饭碗啃鲫鱼,内阁三阁老就来了。
朱小宝也不避讳,边往米饭里拌鱼汤边听首辅杨靖哭穷。
“太孙殿下,六省至少要百万两,户部是真没钱了!”
朱小宝头也不抬。
“你是首辅,办法自己想!”
杨靖急得直搓手。
“臣又不是财神爷!哪儿能一下变出这么多钱来?”
朱小宝扒拉着饭粒出主意。
“推动泉州、宁波市舶司赚钱,不行就找民间借,北疆军费再砍点,等市舶司来填窟窿!”
看阁老们愁眉苦脸,他又补了句俏皮话。
“要是言官再叽叽歪歪,就让他们卖祖宅、捐俸禄去赈灾,反正个个都是直臣忠臣,相信他们也不差这点钱!”
三阁老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苦笑着告退。
北平城刚从大雪里挣脱出来,朱棣就催着军队当起了清道夫。
各军营的士兵扛着铁锹扫帚涌上街,不光是给老百姓扫出条活路,更重要的是给年货商队开道。
毕竟这冰天雪地里堵了半个月的商队,驮的可都是朱棣眼里的经济救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