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张木匠的惊讶 求首订!(1 / 1)

加入書籤

“哎,你们听说了吗?周会计家那小子,明轩,买了老大一堆木头,说要自己打全套家具呢!”

一个叼着旱烟杆的老汉,吐出一口烟圈,一脸惊叹的说道。

旁边一个正在纳鞋底的婆娘立刻接话:“可不是嘛!上午拖拉机拉木料来的时候,那动静,半个村子都看见了!我说他胆子也太大了,木匠活是那么好干的?别是瞎胡闹,糟蹋了那些好木料哟!”

“就是就是,”另一个声音附和道,“这做木匠,哪个不是从小跟着师傅学好几年?他周明轩毛都没长齐呢,怕不是看了几眼别人干活,就以为自己也行了?这要是打出来的家具歪歪扭扭,坐上去就散架,那才叫丢人!”

质疑声此起彼伏,不少人仍旧用老眼光看待周明轩,觉得他这是年轻气盛,异想天开。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一个不久前还需要家里接济的半大孩子,怎么可能懂这些?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响起。

“话也不能这么说,”一个看起来比较明事理的中年汉子开口道,“你们别忘了,明轩这孩子,现在可不一样了。”

他顿了顿,掰着手指头数道:“你们看,他先是钓鱼,那家伙,几十斤几十斤的钓,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用渔网打的,后来又上山打猎,野猪、兔子、野鸡,哪次空手回来过?就凭这些本事,盖起了这青砖大瓦房,还能有假?”

这番话让周围的人微微一滞。

确实,周明轩近段时间的表现,太过亮眼,几乎颠覆了所有人对他的印象。

“对!老王说得在理!”另一个村民也表示赞同,“我上午还偷偷去看了一眼,明轩那架势,稳得很!量线、下锯、刨木头,有模有样的,一点都不像是瞎弄!”

“可不是嘛,人家现在是能耐人,跟以前不一样了。说不定啊,这木匠活,他还真能干好!”

人心就是这样,当你一事无成时,做什么都是错的;当你崭露头角,做出成绩后,曾经的质疑也会慢慢转变成观望,甚至是期待。

如今的周明轩,在许多村民眼中,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操心的邻家小子,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和无限可能的“能人”。

他们或许还不完全相信周明轩能把家具打得多好,但至少,没人再敢轻易断言他是在“瞎胡闹”了。

这些议论,自然也传到了村里正儿八经的木匠——张木匠的耳朵里。

张木匠名叫张大海,五十多岁,是村里公认手艺最好的木匠,方圆几十里都有点名气。

此刻,他正在自家院子里,慢悠悠地给一个快要散架的牛车轮子更换辐条。

他的婆娘王婶端着一盆刚洗好的衣裳出来晾晒,嘴里也没闲着,将外面听来的新鲜事一股脑儿地倒给了自家男人:

“当家的,你猜我上午看到啥呢?周会计家的明轩,不声不响地买了好多木料,要在新房那边自己打家具呢!”

王婶的语气充满了惊奇:“你说这孩子,胆子咋这么大?他啥时候学过木工手艺了?我听人说,上午就开始敲敲打打了,也不知道弄成啥样了。”

张木匠闻言,手里的动作明显一顿。

他抬起头,那双因为常年和木头打交道而显得有些浑浊,却依然锐利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

“明轩?自己打家具?”他皱起了眉头,重复了一句,显然也觉得有些不太相信。

作为村里唯一的专业木匠,他对这门手艺的难度再清楚不过。选料、下料、开榫、凿卯、拼装、打磨……哪一道工序不需要经验和技巧?

周明轩这小子,什么时候偷偷学了这门手艺?还是说……真的只是凭着一股子冲劲在瞎搞?

张木匠放下手中的工具,拍了拍沾满木屑的粗布围裙,沉吟了片刻。

他跟周邵华家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周明轩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

“我去看看。”张木匠对婆娘说道。

“都是一个村子的,明轩那孩子也算是我晚辈。这木工活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他真弄不明白,在那瞎鼓捣,糟蹋了东西是小事,万一伤了手,或者打出来的家具不牢靠,以后出了事,那就不好了。”

张木匠心里盘算着:“我得去瞅瞅,要是他做得还行,那自然好;要是真不行,我也好跟邵华说道说道,劝劝他,别让孩子钻牛角尖,该请人就得请人。”

抱着这样的想法,张木匠擦了擦手,朝着周明轩家新房的方向,迈开了脚步。

他倒想看看,周家这小子,究竟是真的有两把刷子,还是在逞能胡闹。

张大海背着手,踱着方步,不紧不慢地走到了周明轩家新房的院坝外。

还没走近,那“咔嚓、咔嚓”的锯木声和“唰、唰”的刨花声就清晰地传进了他的耳朵里。

这声音,他再熟悉不过了。

带着几分审视,几分好奇,张大海踏进了院门。

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一怔。

院坝里,木料堆放得井井有条,松木归松木,杉木归杉木,硬杂木也单独放着,一看就是用了心思分类的。

院子中央,一个床的雏形已经显现,几根刨得光滑的木方整齐地摆放着,旁边散落着卷曲的刨花和细密的锯末,却并不显得凌乱。

而周明轩,正俯身在一根长木料上,手持墨斗,眼神专注地弹着墨线。

那姿势,那神情,沉稳得不像个刚摸木工活的毛头小子,倒像是个浸淫此道多年的老师傅!

“咳。”张大海轻轻咳嗽了一声,打破了院中的节奏。

周明轩闻声抬起头,看到来人,脸上露出一丝意外,随即放下手中的墨斗,直起身,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快步迎了上来。

“张叔,您怎么来了?快屋里坐!”

张大海摆了摆手,目光却没有离开那半成品的床架和散落的木料,他没有立刻进屋,反而走近了几步,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起那些加工了一半的木料。

他拿起一根刚刨好的木方,入手光滑,棱角分明,用手指捻了捻,感受着那细腻的质感。

他又看向那床架已经连接的部分,虽然还没完全成型,但接口处隐约可见的榫卯结构,让他眼里的惊讶更浓了几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