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卖蜂蜜(1 / 1)
苏兰心先是浅浅抿了一口,随即眼睛微微一亮。
“嗯,真甜!”
“还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清香,比供销社卖的白糖水好喝多了。”她柔声说道,嘴角噙着满足的笑意。
沈映雪也端起碗,喝了一大口。
“哎呀!这味道,绝了!”
她咂咂嘴,满脸陶醉:“这可比那白糖水好喝多了!甜丝丝的,润嗓子!明轩啊,你这蜂养得值!”
周明轩自己也端起一碗,细细品咂。
入口甘甜醇厚,并非单一的甜腻,而是带着百花的芬芳,层次丰富,回味悠长。
他心中暗道:“果然,这纯天然无添加的土蜂蜜,就是不一样。”
这种原始的、纯粹的甜美,是后世那些工业糖浆根本无法比拟的。
一家人品尝着这难得的美味,堂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蜂蜜的甜香。
日子就像这蜂蜜水一样,甜滋滋的,透着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
一晃眼,几天功夫就过去了。
这几天里,周明轩也没闲着。
除了照料家里的鸡场鱼塘,给果树菜地浇水施肥,山上的陷井也每日都会去检查一遍。
运气还算不错,陆陆续续又套着了几只野兔和野鸡。
又到了赶集的日子。
周明轩起了个大早。
他把这几天陷阱里捕获的三只野兔、两只野鸡都拾掇干净,用草绳捆好。
又从那几大盆蜂蜜里,小心地舀出了差不多二十斤,分别装进几个事先准备好的干净陶罐里,用油纸和细绳封好了口。
这些陶罐,还是他从老屋拿的,毕竟老屋那边什么都不多,就陶罐多。
正当他把东西往扁担筐里装的时候,院门外传来了陈得财的声音。
“轩哥!轩哥!准备好了吗?”
周明轩应了一声:“快了,你进来吧!”
陈得财挑着一副略显空荡的担子走了进来,一头是几件零散的野味,看样子收获不多。
“明轩哥,我今天就套着一只山鸡,还有两只斑鸠,个头也不大。”陈得财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有就不错了,多少是个进项。”周明轩笑着安慰道,把自己的担子也整理停当。
“走吧,早点去还能占个好摊位。”
就在两人准备出门的时候,周邵华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好几个新编的竹器。
有大小不一的竹篮,还有几个精致些的小竹筐,甚至还有两个给小娃儿坐的小竹凳。
“明轩,这些你也顺道带去镇上看看。”周邵华言简意赅。
周明轩眼睛一亮。
自从上次他带去的竹编制品卖了钱之后,老爸周邵华的积极性明显高了不少。
这几天一有空,就在院子里“唰唰唰”地编个不停。
手艺更是没得说,编出来的东西既结实又美观。
“好嘞,爸!”周明轩爽快地答应下来。
“您这手艺,拿到镇上肯定受欢迎!”
他小心地把这些竹编制品码放到担子的另一头,用绳子固定好。
陈得财在一旁看得啧啧称奇:“叔这手艺真是越来越精湛了,比供销社卖的那些可强多了!”
周邵华只是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算是回应。
一切准备就绪。
周明轩和陈得财两人,各自挑着沉甸甸的担子,迎着初升的朝阳,朝着镇上的方向大步走去。
清晨的乡间小路,空气清新,带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对周明轩来说,每一次赶集,都是一次播种希望,收获喜悦的过程。
而今天,他担子里的“甜蜜”和“野趣”,还有父亲手艺的“传承”,都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日子。
天色不过蒙蒙亮,东方天际才刚泛起一抹鱼肚白。
乡间的小路上,晨雾尚未完全散尽,带着丝丝凉意。
周明轩和陈得财两人骑着自行车,带着他们的货物往镇上行去。
一路上,俩人踩着踏板,自行车轻快的前行。
路上,赶集的村民们看到他们骑着自行车,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周明轩的自行车上装着野味和蜂蜜,还有周邵华的竹编制品,确实不轻。
两人一路闲聊着,脚下的路也渐渐变得平坦宽阔起来。
二十分钟不到,镇子的轮廓终于在晨曦中清晰可见。
远远的,已经能听到镇上传来的各种声响。
鸡鸣狗吠,人声鼎沸,偶尔还夹杂着几声拖拉机的突突声。
空气中,开始弥漫起独属于集市的复杂气味。
有早点铺子飘出的肉包子香、油条香,还有各种牲畜的膻味,以及干货特有的味道。
“快到了!”陈得财精神一振,脚下的步子也轻快了几分。
周明轩点点头,深吸一口气。
集市,对于这个年代的乡下人来说,不仅仅是买卖东西的地方,更像是一个盛大的节日。
他们加快了脚步,汇入逐渐增多的人流之中。
镇上的主街两旁,已经有不少早来的摊贩开始张罗。
卖自家种的蔬菜的,提着篮子卖鸡蛋的,还有一些手工艺人,各自吆喝着。
周明轩和陈得财眼疾手快,很快就在一个相对靠前,人流量也比较大的空位停了下来。
“呼,总算占了个好地方。”陈得财抹了把汗。
周明轩推着自行车,先是活动了一下被压得有些酸麻的肩膀。
然后,他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自己的摊位。
他先将父亲周邵华编织的竹器一件件小心地取出来,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大小不一的竹篮,线条流畅优美,编织得细密匀称。
几个小巧玲珑的竹筐,更是精致可爱。
那两个给小娃儿坐的小竹凳,矮墩墩的,憨态可掬,一看就结实耐用。
这些竹器在晨光下泛着竹子特有的淡黄色光泽,散发着清新的竹香,一看就不是凡品。
陈得财在一旁看着,不住地赞叹:“叔这手艺,真是绝了!比供销社那些机器造的强多了!”
周明轩笑了笑,心中也是与有荣焉。
父亲的手艺,确实值得这份夸赞。
摆好了竹器,他又将那几个装着蜂蜜的陶罐拿出来,整齐地码放在竹器旁边。
陶罐用油纸封口,再用细麻绳扎紧,显得干净又妥帖。
最后,才是那三只野兔和两只野鸡。
他将草绳解开一些,让猎物能更好地展示出来,显得肥硕诱人。
陈得财也手脚麻利地将自己的一只山鸡和两只斑鸠摆好,就放在周明轩摊位的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