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回归自我,努力搞事业(1 / 1)

加入書籤

接下来这些日子,里云泠一股脑的扎进自己的工作中,没有闲心再去管楚萧那些闲事,她靠忙碌将自己的感官渐渐麻痹。

太医院里头还有许多人不服,他也有许多人等着看他的笑话,既然选择听太后的话,在这太医院里面当值,就得做出一番成绩来。

那是被人哄骗也好,背叛也罢,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自己得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先处理好自己工作中的事情,让自己更上一层楼,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日,云泠去太医院,李公公便倒在地上,说自己头疼。

那边那些老古董们找了各种样各样的理由都不去接这个差事,因为你公公是御前大总管,没有人敢接这种差事,而且大家只是简单的看了一下,都找不出病因,所以决定把这个差事推到云岭头上。

云泠一看,就知道出了什么事。

李公公是耳朵里头进了珠子,只要把碎珠取出来就好了,他医院的那些人看到云岭这般果爵那么简单,就把病因整了出来,心里面都羞愧不已,脸上都红彤彤的,但心里面也滋生了一些情绪,觉得这个引领就是来砸太医院的潮这么多资历高深的老太医在这里,他一个新人就想抢这样的风头。

但大家明面上都不太好说什么,只能在心中默默的生气。

李公公耳中碎珠取出不过一炷香,偏殿外就传来瓷器碎裂声。云泠刚将诊籍誊写完毕,抬头便见药童抱着流血的手冲进來,身后跟着面色铁青的张医官。

\"云医官倒有闲情。\"张医官将沾了药汁的帕子摔在案上,\"你配的醒脾散,竟让御膳房刘管事上吐下泻,这事你担待得起?\"

云泠放下狼毫,指尖划过药柜上的醒脾散标签:\"此方用炒麦芽三钱,茯苓五钱,何来毒物?\"

\"哼,刘管事今晨服了你的药,半个时辰就开始腹痛。\"张医官侧身让开,两个小太监正架着面黄肌瘦的刘管事,\"你自己问问。\"

刘管事捂着肚子哼唧:\"晨起确实喝了药,还吃了碗杏仁酪......\"

云泠猛地抬头:\"杏仁酪用的是甜杏仁还是苦杏仁?\"

\"这......\"刘管事愣了愣,\"听说是新采的野杏仁,比往年的苦些。\"

\"拿杏仁来。\"云泠转身取过银簪,刺破指尖滴出血珠在瓷碟里,再将杏仁碎屑混进去。不过片刻,血珠竟凝结成紫黑色。

\"苦杏仁含氢氰酸,生食过量会中毒。\"她推开药柜最下层,取出一包炒过的苦杏仁,\"入药需炮制去毒,生食三五十粒便会腹痛呕吐。\"

张医官脸色变了变,仍强辩:\"那醒脾散就无过错?\"

\"可验药渣。\"云泠早有准备,从药箱取出昨日煎药剩下的药渣,\"炒麦芽性温,茯苓性平,何来相冲?\"

正争执间,王院判带着内侍省的人来了。验过药渣与杏仁,李德全当即踹了刘管事一脚:\"糊涂东西!分不清甜苦杏仁就敢乱吃!\"

待众人散去,张医官阴沉着脸:\"算你运气好。\"

云泠没接话,低头将验毒的法子记入医案。窗外的杜仲叶被风掀起,露出背面细密的纹路,像极了人体脉络。

未时刚过,两个禁军抬着担架冲进太医院。担架上的小兵面色青紫,牙关紧咬,四肢不住抽搐。

\"方才在演武场操练,突然就这样了。\"领头的校尉急得额头冒汗,\"云医官,快救救他!\"

云泠按住小兵的腕脉,只觉脉象急促如奔马。再看他瞳孔,已然散大。她忽然瞥见小兵靴底沾着的黄色粉末,伸手刮了一点凑到鼻尖轻嗅。

\"是马钱子粉。\"她脸色一凛,\"去取绿豆汤和泻药来!\"

张医官不知何时站在门口,闻言冷笑:\"马钱子剧毒,哪是绿豆汤能解的?我看还是准备后事吧。\"

\"未必。\"云泠解开小兵衣襟,用银针刺向人中与涌泉穴,\"他靴底有粉末,应是误踩了毒鼠的药饵,毒素尚未深入脏腑。\"

药童捧着绿豆汤跑来时,小兵突然剧烈呛咳,嘴角溢出白沫。云泠撬开他的嘴灌下汤药,又撬开一粒巴豆让他吞下。

\"去烧一盆桑柴火。\"她一边施针一边吩咐,\"再备些甘草汁。\"

半个时辰后,小兵接连泻了数次,脸色渐渐缓和。云泠又用甘草汁给他灌服,这才松了口气:\"马钱子中毒需先催吐泻下,再用甘草绿豆解毒,桑柴火是为了保持体温。\"

校尉千恩万谢,张医官却在一旁阴阳怪气:\"不过是碰上轻症,有什么好得意的。\"

云泠收拾银针的手顿了顿:\"医道面前,轻重都是人命。\"

傍晚时分,太医院突然接到急报,说是浣衣局有十几个宫女同时发起热来,还伴有红疹。王院判让云泠与张医官同去诊治。

到了浣衣局,一股酸馊味扑面而来。十几个宫女挤在狭小的房间里,个个面红耳赤,身上布满细密的红疹子。

\"昨日洗了一批沾了油渍的锦缎,用了新的皂角粉,今日就都这样了。\"浣衣局管事嬷嬷愁眉苦脸。

张医官先诊了一个宫女,皱眉道:\"脉象浮数,是风寒入体,开几副祛风散寒的药吧。\"

云泠却走到晾着的锦缎前,伸手摸了摸,又闻了闻:\"这皂角粉是新制的?\"

\"是啊,说是加了些香料,洗出来的衣裳更香。\"嬷嬷答道。

云泠又仔细查看了宫女们的红疹,发现多集中在接触衣物的部位。她沉吟道:\"这不是风寒,是皂角粉里的香料引起的过敏。\"

张医官不以为然:\"哪有那么多过敏,分明是染了时疫。\"

\"若是时疫,为何只有接触过这批锦缎的宫女发病?\"云泠反问,\"请嬷嬷取些金银花和艾叶来,煮水让她们擦拭身体,再内服些清热解毒的汤药,应该就能缓解。\"

王院判听闻两人争执,亲自过来查看。他认同了云泠的判断,按她的法子施治。果然,不到一日,宫女们的症状就减轻了许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