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6章 漂尸(4)(1 / 1)
石晴雪问:“是在什么时候?”
“就、就是昨天下午。”
“昨天下午吗?”
老先生点点头仍旧紧闭着双眼,眼角边的皱纹因此格外醒目。“对,就昨天下午,大概是2点多不到3点。我看到那孩子跟一个像是他父亲的人在闹别扭,我就走过去劝了几句。然后他们俩就走了。”
这位老先生说的太过简略,石晴雪总觉得不太对劲,“能麻烦您说的再详细些吗?您是怎么判断那是一对父子的?他们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呢?”
“他们是吵起来之后我才听到的,我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吵。我刚看到他们的时候还没吵,突然就吵起来了。我就过去问怎么回事,大人说是孩子要买玩具,在闹脾气。我就说了那孩子几句。那孩子也不听劝,大人抱起孩子就走了。但那孩子却说......”
石晴雪问:“说什么?”
“说那不是他爸爸。”
“您确定那孩子说这句话了?”
老先生痛苦的点点头,“说了,我当时没当回事,以为就是孩子闹脾气,我儿子小的时候也经常这样,一生气就说‘我不认你当我爸爸了’之类的话,我当时真的没有往这方面想!我哪能想到那竟然真的不是!不是父子俩!我不知道啊,究竟是怎么回事?那孩子怎么就死了呢!”
老先生陷入痛苦的深渊中,石晴雪赶忙出声安慰。缓了好一会儿,老先生的呼吸才趋于平静。
“您还记得其他有关那对父子的情况吗?您有看到那名大人的长相吗?”
“没有,他当时捂的严严实实,我根本看不到他的脸?”
“您是说那位大人把自己捂的很严实?”老先生的话瞬间引起石晴雪的警觉。
老先生形容了一下昨天下午见到的瘦小男人的外表,一听这人把自己上下都捂得严严实实,还戴了帽子,石晴雪瞬间意识到自己找对人了。她从手机中翻出在案发当晚自称叫妙言的可疑男子在龙山广场上和朱娜娜见面时的监控视频的截图,让躺在病床上的老先生辨认。
老先生盯着监控截图看了好一会儿,不确定的说:“穿的不是这身衣服,但看身形好像是一个人。”
石晴雪又翻出手机中存储着的监控视频,让老先生更直观的判断昨天见到的是不是监控画面中的男人。
“对!就是这个人!”老先生激动地说,“我记得他走路的样子,就是这样!”
石晴雪同样激动不已,但与此同时,她也感到深深的悲哀。才过了几天,这个自称叫妙言的可疑男子就再次作案了。上回是一名年轻女性,这次则是一名11岁的孩童。简直是穷凶极恶!
按耐住内心的愤怒,石晴雪接着向老先生询问可疑男子的更多细节。只可惜这位老先生帮不上更多忙了,而且身体也到了极限。
走出病房后,石晴雪站在医院的走廊上给张鲁打去电话,把在医院得知的情况告知了对方。
“行!我知道了,我这就跟我们的分局领导沟通,争取尽快建立联合专案组。小石,你这次立了大功了。”
“也没做什么。”石晴雪谦虚的说,“都是同志们的功劳。”
“要不是你,不可能这么快就把这两起案件联系到一起,这大大节省了调查的时间啊。多的我不说了,打报告的时候,我会向组织说明你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那就谢谢张队了。”
“好了,你去联系尹队长吧,赶紧把情况告知他。”
“好的。”结束和张鲁的通话后,石晴雪立刻给尹千秋打去电话。尹千秋当即决定,让石晴雪负责和南城分局沟通接洽的任务,专案组成立后,由她负责协商两方的调查。
石晴雪马不停蹄的又赶回南城分局,和张鲁洽谈成立联合专案组的事宜。她坚信两大分局合力办案,一定能将自称叫妙言的可疑男子绳之以法,还受害者及其亲人与社会公众一个交代。
————,————
买这个罐子前,妙言多少有些忧虑。
他需要一个合适的容器用来存放这对耳朵。不然就对不起耳朵主人的牺牲了。好在网购平台几乎无所不能,除了涉及刑法的东西买不了,其他的几乎都能买。一个特殊要求的容器罢了,妙言还真就买到了心仪的罐子。
这罐子从外表上看很像是水果罐头的容器,这就是个玻璃罐而已,不过其实另有玄机。这算是两个罐子,一大一小线套在一起,通过一个加水口可以往罐身内注入水,加满清水后,整个罐子看起来就像是个鱼缸,只不过中间是空的,可以用来存放耳朵。
将两只血淋淋的耳朵放进这个奇妙的小罐子里,瓶身中的水折射光线,让罐内的耳朵看起来扭曲变形,这反而为这对小小的耳朵增添了几分神秘的美感。
欣赏着罐中的耳朵,妙言满意的点点头。他将玻璃罐放在小木桌上,和之前的铁罐、木罐摆在一起,三个罐子尺寸相当,高度保持一致,虽然材质不同,但摆放在一起格外和谐。
已经完成一多半了!距离达成最终的目标似乎近在咫尺。不过越到后面困难越大,妙言很清楚伴随着这三起命案的发生,他已经将这座大城市搅的天翻地覆。
和最开始的流浪汉以及之后的妓女不同,贡献这对耳朵的是个上小学的孩子,他的死亡必将会引起这座城市的震动。这事关每家每户,不用去网上搜,妙言都知道这件事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怕不是整座城市的人都在激烈的讨论着犯下这桩命案的凶手。
作为事件的主角,妙言很平静。他清楚有很多人正在骂着自己,诅咒他不得好死,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但这些他完全不放在心上,这只是庸庸碌碌之人的犬吠。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在天命面前,凡人必须奉献,哪怕是自己的命,也必须献出来。那些骂他的人只是不了解这孩子的奉献将会带来多么大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