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3章 视察(2)(1 / 1)

加入書籤

在进入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后,她掌握的专业知识仍旧能发挥用场,和一些同行们只关注宣传与噱头不同,她还是更关注车辆本身的品质。

花里胡哨的功能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一辆车的操作性、安全性与可靠性才是核心重点。以她的眼光来看,弘宇汽车的这三辆即将要推出的车型都还不错。价格实惠、用料扎实,车机系统也是市场主流的水平,除了品牌力还有待加强外,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不过这是否是一辆值得消费者购买的好车,不是光杆内饰和引擎就能确定的,还需要实际驾驶体验一番。

为了确保驾驶体验的真实性,李月汝婉拒了厂家的安排,而是提出要在检查库房时随机挑选一辆新车进行试驾。为的就是确保驾驶体验的真实性。这是李月汝今天提出来的要求,根本没给厂家准备时间。

“行了,参观就到此为止吧。”李月汝对一直跟在身旁讲解的王浩说,“小王,你安排一下,我打算试驾。”

“李女士,我个人建议您再看看我们最新研发的这款车,是专为海外用户量身打造的。贵公司近些年不是一直在从事向海外平行出口的业务吗?这款新车就非常适合。”

作为一名爱车之人,李月汝当然好奇这所谓的新车是什么样的,虽然这不在今天的行程安排内,不过她还是欣然接受,跟着王浩向库房的深处走去。

“由于是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的,因此设计时没有限制排量,满足海外用户对引擎的强劲动力的需求。”

“你们是不打算推出中规的吗?”

“要看看这辆车能不能打开海外的市场。如果国内有需求的话,可能也会推出中规版本。”

说着话,李月汝被带到了一排靠墙停放的车前。让她有些意外的是,这一排大概有20辆车,型号相同、车身颜色也几乎完全一致,就只有一辆位于中间的车是白色车身。这是为了凸显出这辆车的与众不同吗?李月汝不自觉的走到了这辆像是被两旁黑车众星捧月的白车前,打量着这辆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SUV车型。

或许是考虑面向海外市场,因此这辆车要比常见的SUV更大一圈,比较符合外国消费者的喜好。车的确很大、很气派,对于李月汝这种身材娇小的人而言,这辆车给人一种很强的压迫感。

李月汝之前还有幸驾驶过军转民的装甲车,虽然两者在体型上给她的压迫感差不多,不过眼前这辆车明显更注重驾驶的舒适性,内饰做的相当不错,在保留近几年流行的大比例触摸屏的同时,实体旋钮、按键同样合理的分布在中控区域上。

有不少消费者更喜欢实体按钮,对于只能靠触摸屏来操纵车辆素有怨言。不过出于成本的考量,有些车企会将所有功能都集中到一块中孔屏上,简约是足够简约了,但所有功能全靠一块屏幕控制,多少还是会让人觉得不靠谱。

可能再发展几年,这种声音就会逐渐减少。不过在可见的未来中,消费者们对实体按钮的需求可能不降反增。

毕竟流行是个圈。当年手机百花齐放,各个品牌都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手机设计,等到智能手机大行其道后,手机外形就被固定了,最多也就是在外壳颜色、摄像头的多少与分布上进行改变。

商品同质化与消费者对个性化、差异化的追求,始终是提供服务一方需要去考量平衡的。以李月汝的眼光来看,这辆造型气派、动力强大的SUV没什么独树一帜的特点。它或许是一款合格的商品,但能否激起消费者、尤其是海外市场的消费者生出购买的欲望,她持保留意见。

绕着这辆车转了一圈,王浩将车门拉开,让李月汝进入车内查看内饰。真皮座椅这些没什么值得说的,碳纤维也早已烂大街,所谓的车机系统也都大差不差。近些年火热的智能驾驶也没有真正令人耳目一新的发展。

不过当王浩介绍这辆车具备相当不错的防弹功能时,李月汝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卖点。拉车门时她的确感受到车门的厚重,抵御小口径的子弹应该不成问题,这对于生活在某些不太安全的国家或区域的消费者而言,算是个能吸引到他们的卖点。不过也只算是个噱头罢了。

实际在车内感受了一番,令李月汝对这辆所谓的新车没了兴趣,这辆车对于国内市场而言的确不太合适。排量方面的问题倒是其次,主要是这辆车太平庸。这种规格的车意味着造价高啊,售价不可能便宜。而买得起这种车的,应该不会看上弘宇这个新兴品牌。喜欢配置的又买不起,是个定位相当尴尬的产品。

将这样的产品推向购买力更高的国外市场,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说不好听的,也是无奈之举。

从车上下来后,李月汝要求王浩把她看中的一辆车带去试车场。为了确保这一环节不会被动手脚,李月汝索性坐在她挑选的样车内,被牵引车带出库房,直接拉去试车场。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李月汝坐在副驾,让专业的试车员带她在试车场内跑了几圈,感受乘坐的体验。随后李月汝亲自上马,开着这辆车在试车场内跑了几圈。

驾驶体验还不错,满分10分的话她能给到8分。对于一辆定位中低端的家庭用SUV而言,算是不错的驾驶体验了。

顺利的结束了试驾环节,按照流程安排,李月汝要去和对等职位的厂商负责人一起吃午餐,拉近关系、商谈合作的意向。不过在检查随身物品时,李月汝发觉包里少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那是她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在今年母亲节送给她的礼物:一枚淡蓝色的橡皮印章。

印章是孩子在上手工课时亲手做的,谈不上多精致,但李月汝视若珍宝。对于37岁才生下女儿的她而言,孩子给予她的一切都是无价之宝,平时她都把这个橡皮印章随身、放在包中,疲惫时拿出来看一眼,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