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罪在一世(1 / 1)
经过钟英哲的提醒,陈卓才想起来这么一回事,是啊,自己怎么如此大意,竟然将秦雪蓉的起家史给忘记了?
这是不对的。
虽然现在秦雪蓉看上去非常的善良,并且有着‘雪融姐姐’的美称。
但是在她刚起家那会儿,可是非常邪恶的。
当年砍死她丈夫的人,最后一个个都莫名其妙的死于各种意外;虽然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是秦雪蓉动的手,但人们都觉得是她替夫报仇。
她的动作非常邪恶而已隐蔽。
如此看来,跟目前的幕后黑手非常的相似。
“英哲,你说的有道理。”陈卓问道:“你有更多秦雪蓉的资料吗?我想看看。”
“有。”
钟英哲将一大叠的资料递给了陈卓。
陈卓一一翻看。
两个人坐在一起,在并不算明亮的台灯下面,身子贴着身子,脑袋靠着脑袋,看同一份材料。
一页一页的翻看。
有不对劲的地方就用红色的笔标记起来。
一看,就是两个小时。
当钟英哲打算翻看下一页的时候,陈卓突然按住了他的手。
“等等。”
“怎么了?又有不对劲的地方需要标注吗?”钟英哲问道。
当前这一页的材料中,记录着多年前的一场灾情,秦雪蓉去灾情当地抢险,救助了很多无辜的老百姓。
她不光救灾,还尽全力为当地受伤、得病的人进行治疗。
现场拍摄了很多抢险、治疗的画面,足以看出秦雪蓉的人品是多么的高尚。
然而,其中一幅照片让陈卓感到不对劲。
他弯下腰,细细查看这幅照片。
“照片有什么不对劲吗?”钟英哲问道。
陈卓看了又看,说了一段非常奇怪的话:“英哲,你看看这幅照片里面,是不是有一个我们都认识的很熟悉的人。”
“不就是秦雪蓉吗?”
“我们跟秦雪蓉很熟悉吗?”
“哦……那是谁?”
“你看啊。”
在陈卓的催促下,钟英哲揉了揉眼睛,集中精力去查看,“不就是一幅照片嘛,能有什么认识的人?即便有认识的人又怎么样?或许……”
说着说着,钟英哲沉默了。
他意识到不对劲。
在这幅照片中出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一头卷发,鹰钩鼻,阳光灿烂的笑容。
虽然年纪看上去有点小,但还是可以一眼认出来。
是孙溪!
“这个人好像是孙博士啊。”钟英哲说道:“没想到孙博士跟秦雪蓉还认识。这更好了,小卓,我们不如给孙溪打个电话,喊他一起来参考参考,看看他对秦雪蓉的印象是什么?”
钟英哲掏出手机刚准备给孙溪拨打,却被陈卓一把按住!
“怎么了?”钟英哲问道。
“英哲,其实我一直都对孙博士有所怀疑。”陈卓说道。
“怀疑?怀疑什么?”
陈卓犹豫片刻,还是将实情说了出来,“一开始我怀疑孙溪就是幕后黑手,现在看来,他可能只是替幕后黑手办事的人。而真正的幕后黑手,就是秦雪蓉!”
“啊?”
钟英哲张大嘴巴,不敢置信。
为什么?
孙溪怎么可能是坏人呢?
没理由啊。
钟英哲说道:“小卓,你这番话未免也忒夸张了,吓到我了。孙博士我们都是认识的,相处了这么久,大家都很熟悉。你知道他的性格,阳光大男孩,怎么会是组织大规模袭击事件的坏人呢?”
“我本来也不相信,可……”陈卓竖起两根手指,给出了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也是陈卓最先怀疑孙溪的理由:狐臭。
早在调查异化银环蛇案件的时候,陈卓就发现创造异化银环蛇的那个人有狐臭,恰巧那个时候接触到了孙溪。
第二个理由:专业性。
孙溪是博士,还是一名研究动物学的博士。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他懂得DNA相关知识,但不代表他不可以配合研究。
基于这两个理由,陈卓一直都对孙溪有所怀疑,可是由于没有证据,一直以来都没有向钟英哲公开过。
现在不一样了。
怎么就那么巧,秦雪蓉的抢险照片里面,会出现孙溪的身影?
本身秦雪蓉就值得怀疑。
孙溪的出现,更加深了秦雪蓉的嫌疑。
陈卓往后靠了靠,继续说道:“而且我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幕后黑手是如何控制那么多人,让他们心甘情愿去卖命,干伤天害理的事情。”
钱、权、色,都很难做到。
可如果是‘恩’呢?
陈卓继续说道:“之前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幕后黑手可以让不同的人为他卖命。而且那些人看上去既不贪财,也不贪权。现在我大致明白了,他们是在报恩。”
“报恩?”
“对。”陈卓分析道:“十多年来,秦雪蓉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不知道救助了多少可怜之人。她,是很多人的救命恩人!”
这么一说,钟英哲就明白了。
他立刻接上话头,“你是说,当年被秦雪蓉救助的人,为了报恩,才会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陈卓点了点头。
就是这个意思!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有个人在你最危难的时候救了你,帮你走出泥潭,现在她身患重病,你会怎么做?
稍微有点良心的人,相信都会拼尽全力去救助她吧?
问题是,秦雪蓉得的是癌症,普通的手段是无法救助她的,所以他们才会剑走偏锋。
即便是牺牲他人性命,双手沾满献血,也要救下恩人之命!
在他们心中,恩情大过天。
同时,陈卓还补充道:“而且如果真的能创造出治疗辱腺癌的特效药,那救助的可不仅仅是秦雪蓉一人,世界上很多被此病症折磨的人都可以得到救治。如此一来,就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罪恶感。”
或许,那帮人还会认为自己是在做好事。
成功路上,总要有牺牲。
他们会认为那些死去的人都是有必要的,他们死得其所吧?
一旦这样的想法被种下,他们真的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干那些看上去伤天害理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既是为了报恩,又是为了拯救更多被病症折磨的人。
他们罪在一世,却功在千秋!
这帮人,已经不觉得是在犯罪了。